摘要:高職院校法治教育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職業教育成效,推動高職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基礎。新媒體時代,數據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高職學生可以通過更加多樣化的方式來獲取信息,為法治教育提供新機遇,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法治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大學生法治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途徑,其本身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綜合性,對于引導大學生堅定社會主義法治信仰、樹立走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堅定信心,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文章從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意義出發,分析現階段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重視程度不足、教育方式陳舊、教育內容局限等,提出拓展法治教育合作途徑、開發法治云課堂、開展多元化實踐教學、開展家校聯合普法教育等建議,并以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為例,進行法治教育相關的實踐研究。結果顯示,在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和相關教育資源的情況下,可以開展線上線下教育實踐,利用學生組織的力量開展法治宣傳、案例研究及展演,顯著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保障。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24-0166-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廣州華商職業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疫情常態化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法治教育的實踐研究——以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為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SJGKT202234
近幾年,我國加大了職業教育的改革力度,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但是不少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單純關注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并沒有落實好法治教育,導致學生缺乏法治觀念,存在隨意違反法律法規的情況。以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為法治觀念淡薄,部分學生出現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情況,如瞞報行程、未經批準私自從中高風險地區返校、未經批準私自外出等等。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學生法治教育,成為高職院校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
首先,能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順利實現提供良好保障。在高等教育得到普及的情況下,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持續擴展,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專業人才支撐。而想要將高職學生在法治建設方面的推動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就需要切實做好法治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法治觀念,確保其在進入社會后能夠自覺維護好法律的權威性[1]。
其次,能夠實現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調查顯示,不少高職學生都存在法治觀念淡薄的情況,可能會因為缺乏法律知識,出現無意識違規的行為,又或者在遇到侵權問題時,不知道如何合法維權。高職學生不能單純掌握專業技術,還須具備法治觀念和法律常識,確保自身行為的合法性及合規性,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利用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實現價值創造。加強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法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法律常識,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念,為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保駕護航[2]。
最后,能夠促進職業教育成效的提高。現階段,不少高職院校在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時,都是將專業技能培訓作為核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重視不足,資金和資源的投入力度較小,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沒有得到顯著提升。這種情況下,高職學生違規違法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部分學生利用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實施犯罪行為,嚴重威脅社會的健康發展。通過有效的法治教育,能夠確保高職學生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認知,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真正為社會所用,職業教育的成效也才能得到真正意義的提升[3]。
(一)重視程度不足
想要切實保障高職大學生法治教育的實施效果,需要提高對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做好深入研究,將其作為一項日常工作來抓。但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不少高職院校都存在對法治教育重視不足的問題,一是不重視法治宣傳工作,導致法治宣傳主渠道具備的引領作用無法真正發揮出來[4]。二是教師缺乏對法治教育的深入研究,在實施法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相對淺顯的問題,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三是高職院校沒有為學生法律主體作用的發揮提供平臺支持,難以很好地增強學生的規則意識和監督意識,導致學生無法很好地參與到法律活動中去積累經驗。
(二)教育方式陳舊
陳舊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順利實施,也影響了教育工作的最終效果。就目前來看,很多高職院校都是通過思政課傳輸基礎的法律知識,有限的課時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本不會去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5]。
這種情況下,高職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知通常都停留在表面,無法將其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很多高職院校都沒有設置專門的法學專業,在開展法治教育工作時,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達標,缺乏法學專業背景,教育形式相對單一,存在照本宣科的現象,單純地講解理論知識,沒有很好地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教育工作的實施無法取得預期效果。
(三)教育范圍局限
法治教育在范圍方面的局限性是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一個關鍵問題[6]。應該明確,法治教育本身具有長期、系統和煩瑣的特征,在考慮高職院校教育性質的情況下,應該將法治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實施。而在實踐中,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導致法治教育被局限在課堂上,而且多是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缺乏深入細致的分析。
對法治教育范圍局限的表現進行分析發現,一是沒能真正實現全員法治教育,單純依靠教師并不能真正做到法治教育的潛移默化;二是僅僅利用課堂進行理論知識灌輸,缺乏對第二課堂的有效開發利用,沒有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法治教育中的優勢,使得法治教育無法全面展開[7]。
(一)有效策略
1.拓展法治教育合作途徑
高職院校可以嘗試利用新媒體,拓展法治教育合作途徑,打造線上法治教育實踐相關的項目,豐富學生的實踐體驗,也可以在地方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加強與律師事務所、法院等機構的合作,打造法治教育協同機制。例如,可以通過與法院、檢察院合作的方式,直播一些能夠公開審理的案件,組織學生觀看,確保其能夠了解相關法律程序,切身體會法律的權威性,以此進一步加深對法律的理解和認知[8]。另外,也可以與公安機關、律師事務所合作,提供法律問題在線咨詢服務,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借助這樣的方式,高職院校能夠獲取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法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2.開展多元化實踐教學
在常規的法治教育課堂教學中,多數情況下都僅停留在理論知識傳輸方面,并不能很好地滿足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的現實需求。對此,高職院校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搭建起法治教育新媒體平臺,開展多元化的法律實踐教學[10]。例如,高職院校可以開發相應的教育APP,或者利用校園網站、校園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傳授法律常識,也可以借助情境教學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探討,幫助學生掌握法律知識的應用方式。另外,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法治相關的影視作品,定期開展研討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使得學生能夠逐步形成學法用法、守法護法的習慣,確保其在參加工作后,能夠利用好法律知識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規避違法犯罪行為[11]。
3.開展家校聯合普法教育
高職院校可以開展家校聯合普法教育,與家長溝通,開展“共同關注一個公眾號”“共同學習一部法律”等活動,組織家長與學生一同學習相應的法律知識,確保家長能夠了解學生現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做好必要的監督工作[12]。同時,高職院校也應該利用好社會力量,廣泛收集法治教育資源,定期通過微信、微視頻等平臺,向家長推送典型的法治案例或者普法視頻,強化家校合作,培養高職學生的法治思維,將法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和價值切實發揮出來。
(二)研究實踐
文章依托廣州華商職業學院現有的師資力量、輔導員團隊、學生社團、各級學生組織以及新媒體矩陣,合理利用現有的一切資源,充分利用輔導員團隊本身的專業知識開展理論研究,利用專任教師的課堂教學開展線上線下教育實踐,利用學生組織的力量開展法治宣傳、案例研究及展演,利用新媒體矩陣開展學生法治觀念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13]。
1.實踐研究一:2022年7—8月
(1)暑期三下鄉宣傳活動。利用學生團隊暑期三下鄉的機會,帶領學生團隊在社區、村委進行法治宣傳。
(2)網絡知識競賽。利用暑期,開展法律知識的線上答題競賽。
2.實踐研究二:2022年9—12月
本階段主要開展法治教育的實踐活動。
(1)模擬法庭。選取學生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設計好劇本,進行模擬法庭展演[14]。
(2)主題班會。利用班集體開展法治教育,充分利用優秀的學生干部資源,讓學生主動分享案例,主動探討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13]。
(3)線下知識競賽。在校內開展較大規模的法律知識競賽,通過初賽、復賽、決賽,擴大影響力,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其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4)辯論賽。以法治相關的辯題開展辯論賽,讓學生充分進行自我思考,通過相互辯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法治觀。
3.總結歸納,形成研究成果:2022年12月—2023年4月
(1)構建法治教育模型。在調查分析與案例分析、實踐研究的基礎上,研討形成法治教育的模型。
(2)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對課題進行總結分析,撰寫結題報告,形成有意義的研究成果并發表[15]。
(3)組建學生示范團隊,推廣法治教育成果。
文章從新媒體的角度,研究大學生法治教育的新方法、新策略,通過理論研究與實踐調查相結合,避免大學生法治教育研究的單一性問題,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合理借鑒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統計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與研究成果,對大學生法治教育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能夠顯著提升法治教育的實施效果[16]。
法治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指標,應該得到高職院校的重視。對于當前高職院校法治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應將新媒體時代各種媒體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做好法治教育模式的優化和方法的創新,增強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培養出更多能夠滿足時代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徐松.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教育提升的路徑研究[J].法制博覽,2023(27):151-153.
[2] 楊詩萱.高職院校學生法治思維培育的必要性和實現路徑:基于《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實踐[J].法制博覽,2023(23):16-18.
[3] 蔣敏.新時代高職院校法治教育協同育人的路徑優化研究[J].才智,2023(22):81-84.
[4] 王晴.提升高職院校法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師,2023(20):12-14.
[5] 侯寧遠.高職院校法治教育困境與對策研究[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132-135.
[6] 于志山,孟麗娟.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高職院校實施法治教育“雙線雙融五維”路徑研究[J].法制博覽,2023(17):18-20.
[7] 李曉明.高職學生法治素養教育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研究[J].法制博覽,2023(16):145-147.
[8] 賈茜.高職院校法治教育改革路徑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9):82-84.
[9] 李天曄.大數據時代對高職院校法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法制博覽,2023(13):151-153.
[10] 趙朝霞.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法治教育功能的審視與完善[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1):85-88,101.
[11] 何明鳳,張萬秋.融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法治教育創新模式研究[J].法制博覽,2022(21):162-165.
[12] 邢媛.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防范網絡暴力的法律探討[J].法制博覽,2021(6):42-43.
[13] 高燕秋.高職生法治思維養成教育之研究:以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品位經典,2020(10):94-95.
[14] 王莎莎.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法治意識培育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0(18):173-174.
[15] 鄧玉皎.新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法治認同的困境及應對:以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21):96-97.
[16] 楊國琍.試論加強高職院校法治教育的內容與途徑[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23):27-28.
作者簡介 梁楊清,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