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 彭靖 姜林輝 許傳霞
摘要:基礎護理實訓室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實訓教學的重要場所之一,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臨床素養和創新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視實訓室建設,進行科學、規范、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滿足實訓室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需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室管理
護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不僅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還應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實訓室是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主要場所,基礎護理實訓室主要承擔了“基礎護理學”及“護理綜合實訓”等課程的實踐教學任務,實訓室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護理專業教學的成敗以及護理人才培養的質量[1]。高職院校加強實訓室管理將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水平。本文將從實訓室制度建設、安全管理、人員管理等方面對基礎護理實訓室日常管理措施進行闡述。
1加強實訓室制度建設
規章制度是基礎護理實訓室管理的核心,實訓室自上而下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2],包括《實踐教學管理規定》《實踐教學過程及質量監控體系及實施辦法》《基礎護理實訓室守則》《實驗實訓指導教師工作職責》等。制定實訓室管理制度,充分考慮到滿足實訓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需求,并結合實訓室的實際情況綜合考量后制定。制度的建設還要依據學科發展動態,做到與時俱進,不斷修訂和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體系增強了教師和學生們的責任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3]。通過制度約束,實訓室的儀器設備專人負責管理及維護保養;實訓用物、耗材等根據需要及時申購,使用合理,杜絕浪費;規范學生及其他使用者的行為,保證在實訓室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守使用規范及操作流程;注重實訓安全,保障教師和學生的人身安全,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實訓室的管理復雜而瑣碎,完善的規章制度可以使實訓室的管理更加科學、規范,也只有將各項規章制度真正落實到實處,才能確保實訓室規范、有序和良性發展。
2重視實訓室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基礎護理實訓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師生安全及實訓教學正常開展的根本保障。高職院校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實訓室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預防各類不良事件的發生。為此,實訓室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實驗室安全守則》《實驗實訓室安全事故處理應急預案》等,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有章可循,使得實訓室安全管理工作更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4]。負責實驗室管理的教師需定期進行實訓室安全管理相關的培訓,召開實訓室安全管理工作會議,每周定期對基礎護理實訓室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并對安全檢查的結果進行記錄,發現問題和隱患應及時處理。重視學院每月、學期中以及期末的安全檢查工作,對實訓室存在的各類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學生安全管理方面,在學生入學后,先要對其進行實訓室安全教育,完成實訓室安全教育的學習任務后,考核通過方可到實訓室開展學習。學生進入基礎護理實訓室務必按規范要求著裝,第一次到實訓室上課,教師先通過PPT講解、播放安全教育視頻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本實訓室相關的安全教育,以后在每次上課前針對不同的實訓操作項目講解操作存在的潛在風險以及防范措施。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操作不規范,存在安全隱患及時制止,確保學生實訓過程中的安全。
實訓教學中使用氧氣瓶時,要求所有學生要嚴格執行操作流程,遵循“四防”原則,日常按規范標準定點存放,專人管理。使用血壓計和體溫計時可能會因操作不當造成汞外溢,在練習前反復強調操作規程,一旦發生汞外溢及時進行處理。使用過的注射器、輸液器等及時放入銳器盒,避免被針刺傷,課后定點存放于醫療垃圾處置室,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由專業公司進行回收處理。
3加強實訓室人員管理
日常做好進入實驗室人員的管理,嚴格管控,按需進入。每學期科任教師在學期初上交各個班級的實訓計劃安排表,根據實訓計劃及實訓室場地安排實訓課程并制作出實訓安排總表,如需調整實訓課上課時間需提前進行報備。學生需遵照教師安排的實訓室上課,進入實訓室應遵守《基礎護理實訓室守則》。學生完成實訓課程后,如想利用業余時間進入基礎護理實訓室進行練習,需提前由各班課代表統計練習人數和練習項目后進行申請,審核通過后,按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到實訓室練習。如有教師因教學、比賽、科研或培訓等原因需使用實訓室,要提前進行報備,審核通過后方可使用。任何人使用實訓室均需在實訓室使用記錄單上做好記錄,并嚴格執行實訓室的各項管理制度,使用實訓室期間按照“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做好實訓室的物品、環境和儀器設備等的管理工作。
4做好實訓室物品管理
基礎護理實訓室涉及的操作項目較多,特別是近些年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導致實訓用物種類多、數量大,不同的實訓用物對于存儲條件也有不同的要求,基礎護理實訓室用物管理應做到定點存放、定人管理、定期檢查。做好物品的規范化管理,可以保證實訓課程有序開展,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避免資源浪費。實訓室內固定資產均應定點存放,貼有標識并設立臺賬,由專人負責管理及日常維護,每學期由學院組織進行盤點。固定資產出現故障或損壞應及時申請維修,已達到使用年限且無法正常使用的應按流程做報廢處理。實訓室內低值耐用品在使用過程中注意愛護,避免損壞,日常做好整理和保養,發現問題影響正常使用的要及時進行維修,不能維修的做好報廢處理。定期對低值耐用品進行清點,減少的物品要明確去向,根據實訓項目及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情況,適時進行增補并做好記錄。基礎護理實訓室的耗材管理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由于耗材的種類繁多,部分耗材的使用時間有嚴格要求,因此,日常管理要確保耗材的數量和功能均能夠滿足實訓教學的需要。實訓室耗材的購買必須遵循嚴格的采購流程,統一管理、專人負責,耗材的領用、保管、使用及處理等均有明確的規定,未經批準不得自行訂購任何用物。實訓室耗材定期進行盤點、整理,清楚所有物品的數量及使用期限及流向,并做好記錄,根據需要統一申請購買。教學過程中,實訓用物按照每個小組的人數定量發放,既保證了學生有充足的用物進行練習,又可以避免浪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5注重實訓室環境管理
基礎護理實訓室按照“6S”管理模式進行管理[5]。實訓室內用物定點、定量放置與儲物柜內,實行“標簽化”管理,根據標簽的顏色區分用物的類別。儲物柜內用物根據同一項目用物就近放置、取用方便的原則,并根據使用頻率分層放置,充分利用好空間。所有用物統一使用儲物籃承裝,按照使用期限的先后順序放置,并在儲物籃上及儲物柜外貼好標識,儲物柜采用玻璃柜門,一目了然,做到了實訓用物易存、易找、易取,方便使用和管理。定期對實訓室內用物進行整理、清點,并將使用情況做好登記,對于缺少的物品及時補充,已損壞無法使用的物品及時清理,確保實訓室的儲物柜使用合理。實訓室使用后,均需按標準做好用物的整理、歸位、清潔等工作,保證實訓室內環境干凈整潔,用物擺放整齊合理[6]。實訓課后由小組長負責,組員共同做好本組用物整理、垃圾清理,課代表安排專人進行整間實訓室的清掃,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實訓室內清掃工具定點放置,并設有標識。教師對清掃的質量進行監督,保證使用區域和用物的整潔,不留死角。定期安排志愿者對實訓室進行徹底的清潔,做好實訓室環境的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6優化實訓室儀器設備管理
儀器設備是實訓室的重要資產,也是保證實訓項目正常開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儀器設備的保養和日常維護就非常重要。實訓室各類儀器設備日常管理做到“三定”,即定人保管、定點存放、定期檢查及維護[7]。實訓室內的儀器設備均有登記備案,每次使用均需做好使用情況登記,每學期初將實訓室內所有儀器設備進行檢查,發現不能正常使用的儀器設備及時進行維修,確保不影響實訓教學。根據不同儀器設備的屬性做好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各種橡膠模型需每周通風、定期擦拭,防止過快老化;電動床等設備應每月進行放電、充電保養;吸痰器、洗頭車、洗胃機等儀器應定期開機通電;特殊儀器設備應請專業公司負責日常的保養及維護。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正確使用各種儀器設備,避免因操作不當造成損壞。根據教學的需要應緊密聯系臨床實踐,適時增補各類模型及儀器設備。依托多媒體教學系統、虛擬仿真系統、3D動畫及學習通平臺等手段,提升學院實訓教學的專業化和信息化水平。對于已無法使用或使用時間過長不能滿足教學、科研需要的儀器設備做好報廢登記。每學期安排專人對實訓室內儀器設備進行清點、登記,保證所有設備定點放置,有賬可查。關注不同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使用率低的儀器設備查找原因,如因更改實訓項目導致部分儀器設備無法使用,應與其他實訓室溝通,深化資源共享,避免儀器設備長期閑置;如因不熟悉新購置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應加強培訓,制作使用手冊便于掌握使用方法。
7健全實驗室開放制度
護理實訓教學是護理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后開放護理實訓室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8]。開放基礎護理實訓室對于提升護理專業學生的操作水平有積極的作用,但對實訓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實訓室制定了完善的實訓室開放管理制度,在教師的指導下,全體同學都要參與其中,將全員管理的理念滲透到實訓室開放申請、操作用物準備、實訓操作、用物整理及衛生清潔等各個環節。學生在承擔實訓室開放管理任務的同時,培養了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9]。
實訓室開放時間為周一到周五的下午,由各個班級的課代表根據本班同學的時間和練習需求,統一申請具體的開放時間,由教師統籌協調安排,保證學生都能夠有足夠的課外練習時間[10]。實訓室開放前,檢查儀器設備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實訓用物應完好、充足。實訓室開放期間要求學生統一著裝方可進入,練習時以小組為單位,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對于較困難的操作和具有潛在風險的操作項目由教師進行現場指導。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練習過程中愛護模型及儀器設備,珍惜使用的耗材,做到不損壞、不浪費。練習結束后自覺整理好實訓用物,由課代表負責安排學生做好實訓室的清潔整理,并做好監督檢查。開放基礎護理實訓室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實訓室開放的管理中,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11]。
8加強實訓室文化建設
實訓室的文化建設應突出護理專業特色[12],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做好基礎護理實訓室的文化建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和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13]。實訓室建設時在布局及室內物品布置、擺放等方面模仿醫院,接近臨床護士實際工作場景。基礎護理實訓室設有模擬病房、治療室、醫護辦公室、護士站、床頭呼叫系統、中心供氧及負壓設備帶等,實訓室內設有電動床、床頭柜、床旁椅、治療車等,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職業適應能力。實訓室內張貼實訓室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圖、護理禮儀規范圖及各類安全標識,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安全意識;模擬病房內墻上懸掛護士崗位職責、病房管理制度等,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及嚴謹的工作作風;在實訓室外懸掛南丁格爾肖像、誓詞,歷年南丁格爾獎獲得者肖像及簡介,名人名言等,激發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熱愛護理工作的堅定信念。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進入實訓室著裝、儀表及行為舉止需符合護理禮儀規范要求,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充分利用“5·12”國際護士節、“職業教育活動周”等開展具有專業特色的文體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技能競賽、舉行“護士授帽儀式”等,培養學生的職業榮譽感。組織學生利用周末及課余時間參與志愿服務,利用專業特長開展社區服務實踐活動,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感受到專業的價值。
高職院校基礎護理實訓室承擔著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及社會服務等多種職能。提升實訓室管理水平將有助于提升護理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護理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吳亞俊,謝靜,岳進巧.高職院校護理實訓室規范化建設與管理[J].中國標準化,2022,619(22):230232.
[2]丁振平.職業院校護理實訓室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池州學院報,2018,32(06):135136.
[3]何晶.現代護理專業實訓室建設與管理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05):246247.
[4]朱燕.護理中心實訓室安全管理工作實踐與探討[J].科技視界,2020(10):154155.
[5]遠洋.6S管理模式在高職護生基礎護理學實訓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22,314(36):119121.
[6]喬娟,尚方,鄒小燕,等.護理實訓室管理方法的改進與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7,14(12):885889.
[7]王希梅,朱永明.加強護理實踐教學物品規范化管理[J].河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0(06):645647.
[8]王晴玉,沈俊霞,葉楨,等.醫學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實訓室開放管理制度的建立與評價[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4):8485.
[9]陳梅.護理實訓室開放研究綜述[J].課程教育研究,2019(22):78.
[10]付國紅.基礎護理實訓室的管理及開放的實施及其作用[J].高教學刊,2018(21):147148+151.
[11]李翠穩.護理實訓室的開放式管理模式探究[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09):102.
[12]朱文娟.高等職業院校護理實訓室文化建設淺析[J].新校園(上旬),2017(08):42.
[13]黎慧容.淺談護理實訓室文化建設和管理[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02):1113.
基金項目:廣東省高等職業院校醫藥衛生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22年教學改革課題——“課程思政”視域下翻轉課堂在高職《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運用研究(項目編號:2022LX087)
作者簡介:張巍(1979—),女,漢族,吉林吉林人,本科,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