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翠竹 李仕娟 陳淑顏
【摘要】? 胃腸手術是外科常見的手術,因麻醉、手術創傷、術中暴露、牽拉等原因,導致術后患者麻痹性腸梗阻、腸粘連、腸源性感染等并發癥。術后盡早恢復胃腸功能對于改善機體營養狀況,提高機體免疫力及促進切口愈合都非常有利。關于患者術后如何加速恢復胃腸功能是許多學者探討的問題,研究主要介紹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治療及護理方法。
【關鍵詞】? 胃腸手術;胃腸功能恢復;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4)01--03
胃腸手術是普外科常選擇的治療形式之一,但胃腸手術會對患者的胃腸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害,且術后由于牽拉、手術中暴露和麻醉等原因會降低治療效率,還可能引起患者的胃腸功能障礙[1]。胃腸功能障礙主要的癥狀表現為:腸鳴音消失、腹脹、腹痛、腸胃蠕動能力衰減、患者停止排便排氣。胃腸功能出現障礙不僅會延長患者胃腸術后恢復,還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增加患者痛苦,因此促進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是幫助患者身體健康恢復的關鍵。結合目前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幫助患者快速恢復胃腸功能的方式具有多樣性,不只是單純的西醫治療、儀器治療,中醫治療與護理在其中也占據重要位置,現將各種方法綜述如下。
1? 影響胃腸功能恢復的因素
胃腸手術患者影響其胃腸功能恢復的因素有很多種,比如說手術麻醉方式、電解質紊亂、二氧化碳氣體的殘留等。
1.1? 麻醉方式
研究表明,麻醉藥物對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效果最大,手術麻醉的方式一般有局部麻醉和全麻,麻醉藥物的使用會對患者胃腸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刺激,進而影響胃腸功能恢復。由于術后麻醉藥物效果的消失,疼痛情況出現,這時由內分泌腺分泌的對胃腸功能有抑制作用的兒茶酚胺含量會增多;除此之外,對于疼痛不耐受的患者,醫護人員多數情況會對其使用鎮痛藥物,鎮痛藥物中含有的嗎啡等物質會對脊髓及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造成不良影響,從而減緩胃腸蠕動功能,影響腸胃恢復。
1.2? 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情況的出現不利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主要原因為患者術后血液流失,血清內的微量元素會下降,尤其是血鉀下降最為明顯,由于患者在術后出現低血鉀的癥狀并不十分明顯,導致無法對該類元素進行補充,隨著術后時間的不斷延長,就會出現嚴重的鉀元素缺失現象,引起微量元素失衡,最后導致低鉀而引起胃腸功能恢復緩慢狀況。
1.3? 二氧化碳氣體殘留
患者在進行胃腸手術治療時,如果氣腹遭受到人工二氧化碳的刺激,引起迷走神經的興奮。由于人工二氧化碳殘留在患者的體內,使得患者的胃腸遭受到氣體的壓力,影響到患者的消化功能[2]。同時二氧化碳氣體還會對患者膈肌造成反應,出現高碳酸血癥,影響到患者的腸胃功能,進而使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
2? 西醫治療
2.1? 生長抑素和紅霉素
藥理研究顯示,促胃動素與紅霉素的化學結構有較大相似之處,化學性質相似,有相同的藥理活性。均是一種胃動素激動劑,使用的劑量小時,其與胃動素受體結合,而胃動素受體處于消化道平滑肌細胞膜上,能發揮增效劑作用。處于正常狀態下的消化系統中含有環狀肽類激素,是一種生長抑素,起抑制腸道功能的作用,胃腸激素釋放、細胞增殖也涵蓋其中,是治療消化道出血、胰腺炎的主要藥物。
2.2? 維生素B1
人體中許多種輔酶均是由維生素B1組成,其參與人體多種代謝反應,如碳水化合物代謝以及脂肪代謝等,人體內的乙酰膽堿水解反應也會因為維生素B1的含量增多而減少,達到興奮胃腸平滑肌的目的,來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有研究顯示,對胃腸術后患者行維生素B1治療,能使胃腸功能恢復的時間減短,同時注射維生素B12以增加患者食欲,提升預后效果。
2.3? 胃復安
由于影響胃腸功能恢復的因素有麻醉用藥的原因,而胃復安是多巴胺受體的阻斷藥,為多巴胺2(D2)受體抗據劑,同時還有5-羥色胺4(5-HT4)受體有激動作用,對5-羥色胺3(5-HT3)有輕度抑制作用。藥理學研究表明,在治療腸胃功能上,主要作用于上消化道,能同時促進胃、腸運動;以此來提高處于靜息狀態下括約肌張力,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收縮的幅度也會增加,食管下壓力因此提升。停止胃與食道之間的反流作用,加強兩者的蠕動能力,更加有效地清除食管內物質,進而清空胃部,讓腸道保持于松弛的狀態,促使胃、胃體與上部沁腸間的協調[3]。
3? 中藥治療
3.1? 復方大承氣湯
大黃、厚樸、枳實、芒硝是大承氣湯主要藥物,有疏肝利膽、活血化瘀的藥效。其中,厚樸入脾,胃,大腸經內,即可以除去濕滯,積食的病癥,還能調理腸胃滯氣,對腸胃通氣有顯著療效。李葉琴[4]研究表明,生大黃中含有豐富的大黃素和番瀉葉A、大黃酸,這些微量元素作用于人體,能夠幫助腸胃加快蠕動,使患者的胃動力得以增強,更容易排氣和排便,對于患者的腸麻痹癥狀有極好地緩解效果,除此之外,大黃酸進入腸內能夠起調節菌群的作用。芒硝是瀉下的藥物,其歸于胃和大腸經,芒硝有內服和外敷兩種使用方式,內服主要是通便、泄熱以及降燥熱等,積實歸脾經、胃經,有促進消化、化痰散痞的功效,可用于治療積滯內停、腹脘脹滿、脹痛、大便不通等病癥。枳實可抑制腸道平滑肌二價鈣離子內流,使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下降,從而達到降低平滑肌張力和增加腸道運動收縮功能的作用。大承氣湯中除了主要的藥物作用外,還能夠通過抑制胰酶的活性進而使括約肌舒張,同時還對細菌活性有較高的抑制作用[5]。
3.2? 四磨湯
四磨湯主要是由木香、枳殼、檳榔、烏藥這四味藥組成,通過先將藥材磨成濃汁再進行熬制成湯,具有增加胃腸平滑肌張力,促進胃腸蠕動等作用。有研究表明,術后口服或經胃管灌入四磨湯口服液,可促進腹腔鏡腸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有文獻報道,術后在不同的時間段如術后6h、12h給予四磨湯保留灌腸,同樣能夠有效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3.3? 針灸
對患者的足三里、神闕穴、上巨虛、天樞穴、中脘等穴位進行針灸。中醫學中,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中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主要有燥化脾濕,生發胃氣的功能,上巨虛同屬足陽明胃經是大腸的下合穴,主要治療腹瀉、腸鳴和便秘等癥狀;神厥穴是任脈的穴位,位于臍部中央,具有健運脾胃、溫陽固脫、培元固本的功效,通過艾灸可以改善腹瀉、腹痛等癥狀。天樞穴位于腹部亦屬足陽明胃經,主要作用是理氣止痛、活血散瘀、清利濕熱;中脘屬任脈,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有研究表明,在基礎治療中再施以針灸護理能夠幫助患者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縮短腸鳴時間和排氣、排便時間[6-8]。
3.4? 耳穴埋豆
《靈樞·口問》中說:“十二經脈上結于耳。”耳穴埋豆是中醫操作中非常常見的治療方法。在劉浩的研究中,患者術后將王不留行籽固定在患者雙耳的脾穴、胃穴等穴位上,再通過外力按壓、揉搓對穴位進行刺激,指導患者產生脹痛、酥麻的感覺停止,每天按壓2~3次,3~5回/次,每次持續時間為5min,雙耳輪換按壓,持續2個療程。注意定期更換王不留行籽。其結果顯示,實施耳穴埋豆治療患者的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均高于常規治療,同時患者并發癥發生的概率也降低[9-10]。
3.5? 電磁波譜治療儀
電磁波譜治療儀是現代醫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是將電磁生物效應與紅外線相結合,將藥物細化成粒子,作用于身體上,使藥物藥性充分滲透患者身體各處,進而達到治療目的。其主要的作用功效便是祛瘀散結、舒筋活絡、消炎鎮痛。治療主要原理是,通過治療儀輻射的特定電磁波譜作用于局部組織血管,使身體內的血液循環加速,從而對新陳代謝效果有促進作用,同時還能進行舒筋活血,能使傷口快速愈合[11]。
3.6? 芒硝外敷
芒硝由于制作方法簡單,通過蘿卜便可以制成,成本少,因此價格也便宜,但是芒硝的藥用價值極高,同時其功效作用較為廣泛,除了基礎的消腫抗炎的功效外,還可以吸出腹膜中、腹腔中存在的過多積液,以此來降低積液對腸道產生的負擔,從而使炎癥得以好轉。將芒硝用于外敷中,能幫助胰腺對胰腺腹水進行吸收,使腹內炎癥和腸壁水腫等不良情況得以好轉,腸間膿腫和胰腺囊腫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能隨之降低,促進腸道功能的改善,腹脹持續時間也會隨之減短。郭繼萍[12]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芒硝外敷輔助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常規西醫治療),有顯著性差異;觀察組的不良癥狀消失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相較于對照組有明顯降低,由此可見,患者的癥狀在芒硝外敷作用下有效改善,縮短了治療周期,加速了患者康復。
4? 護理方法
目前,臨床護理方式多種多樣,綜合護理、優質護理、快速康復護理理念等護理方式層出不窮,其最終的目的均為幫助患者快速康復[13]。研究顯示,對胃腸手術患者使用綜合護理及優質護理,包括術前、術中、術后麻醉、心理、飲食等方面,能減少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提升護理滿意度。以快速康復理念為基礎,為患者組成快速康復理念小組,以具有快速康復理念的護理方式對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能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14]。
5? 小結
綜上所述,胃腸疾病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及麻醉處理的應用干擾,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早期功能恢復效果,處理不當甚至會造成患者出現惡心、腹脹、腸梗阻等不良癥狀的發生[15]。對患者的術后生活質量及手術預后效果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為快速恢復患者胃腸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可對患者使用中醫藥聯合治療來促進患者腸胃功能,除了藥物使用,還可以利用中醫的針灸,耳穴埋豆,外敷以及西醫的電磁波譜治療儀等聯合護理方式加速患者胃腸功能恢復,以實現患者快速康復,減少并發癥,提高預后效果,提升生活質量。
6? 參考文獻
[1] 陳浩然,方霜霜,林新鋒.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療術后胃腸功能障礙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2,39(10):2450-2458.
[2] 李月,馮藝,閆琦.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臨床研究進展[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2,38(3):299-303.
[3] 黃強,宋睿,郭常敏,等.胃復安加速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22,60(16):86-88,105.
[4] 李葉琴.生大黃聯合芒硝外敷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腹脹效果觀察及護理體會[J].心理醫生,2018,24(28):230-231.
[5] 周元喜,李立新,齊孝安.大承氣湯對腹部圍手術期患者胃腸功能的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27):95-96.
[6] 尤家軍,黃建華.腹部術后患者應用針灸對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16,21(2):313-315.
[7] 陳美華.溫針灸足三里、中脘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護理[J].中醫臨床研究,2019,11(3):14-15.
[8] 袁維運,楊偉寧,朱芳紅.針灸配合神闕穴中藥貼敷促進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44(6):93-96.
[9] 谷月洋,楊志,楊梅,等.中醫藥聯合胃腸動力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2,38(22):49-51.
[10] 劉浩.對接受胃腸道手術后的患者進行耳穴壓豆治療對促進其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8):91-92.
[11] 于穎.電磁波譜治療儀對胃腸手術患者護理效果及胃腸功能的影響[J].醫療裝備,2020,33(10):165-166.
[12] 郭繼萍,劉娟,付艷坤.芒硝外敷輔助治療急性胰腺炎的護理應用研究[J].中醫外治雜志,2020,29(5):24-25.
[13] 揭園琴,李文蕊,查全萍,等.快速康復護理對胃腸手術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及并發癥影響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0):172-173.
[14] 李偉,吳勝,田宇劍,等.大承氣湯聯合超聲波治療在腹部大手術后對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42(3):289-290.
[15] 劉培芬.術后護理干預對胃腸手術患者早期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分析[J].人人健康,2019(21):279.
[2023-08-0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