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云珍
“統計圖”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的一個知識點,該板塊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的有效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統計表、單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條形統計圖等數據統計圖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建立起數據統計的觀念。
【學情分析】
四年級小學生思維靈敏,樂于提問、善于思考,對教材中提及的概念理解起來尚有難度,但喜歡參與操作性的活動。教學過程若能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運用貼近其日常生活的案例,讓學生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并根據現有數據制作統計圖,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最近你們學習都很用功,老師決定給你們一個小獎勵。現在這里有一些漂亮的紙書簽,你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哦!
教師面向全班展示所發書簽的樣式,學生有序領取自己挑選的書簽。
師:看到你們開心的樣子,老師非常欣慰。現在大家都領取到了最喜歡的書簽,那么有多少人選擇了相同的款式呢?如果我想了解大家的選擇情況該怎么辦呢?
學生認真思考后齊聲回答:這個簡單,只要現場做個統計很快就知道了。
師:剛剛這些同學說得很有道理,那么現在我們以舉手統計的方式記錄一下今天的書簽分發情況吧!
學生根據教師的提問舉手示意,教師繪制統計表,現場記錄數據。

表1
師:上面的統計表能直觀反映數據特征,相比文字描述更有說服力,如通過這張表不難看出我們班喜歡西游記卡通書簽的人數最多,喜歡熊出沒卡通書簽的人數次之,喜歡小豬佩奇卡通書簽的人數最少。
師:要了解數據信息的分布情況,只需要做個簡單的統計便一目了然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真學習“統計圖”吧!
(設計意圖:以分發驚喜小禮物的方式導入,點燃了學生參與課堂學習任務的興趣。此類教學方式自然貼切,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師: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見到浩如煙海的數據,同學們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數據記錄呢?
生:人們會記錄下商店經營、家庭開支等方面的費用數據,這樣有利于更好地規劃接下來的工作、生活。
生:公司、企業在運轉過程中也會產生很多數據,如果對這些數據進行記錄、分析,能幫助公司和企業清楚盈虧情況。
師:數據給人們提供了便捷,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種便于記錄數據的工具,它們分別是:單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條形統計圖、統計表。
教師結合PPT 中的圖式分別介紹,簡單解讀每一種統計方式的作用,運用生活案例啟發學生進行理解性記憶。
條形統計圖:用一個單位長度表示一定的數量,可根據數量的大小繪制成長短不一的直條,然后將這些直條按照一定順序排列起來。
統計表:運用縱橫交錯的線條繪制成的表格,是用以統計數據、分析資料的一種形式。
師相機出示帶有數據的統計表、統計圖,并啟發學生認真觀察。
小組討論、分析:
問題1: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何特點?
問題2:復式條形統計圖有何特點?
問題3:統計表有何特點?
小組成員積極探討,并記錄下討論活動中產生的結論。
教師指名回答。
生1:從一張清晰、完整的條形統計圖中可直觀看到數量的多少。
生2: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能直觀看出幾種數量的多少。
生3:統計表能直接反映總體數量的特點,方便閱題者進行對照與比較,與文字敘述相比較統計表中的數據更有說服力。
(設計意圖:選取學生較為熟悉的內容談話導入教學主題,在拉近師生距離感的同時,也能順利切入知識點,激發學生對新的學習任務的探究興趣,可顯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師生雙方的“教”與“學”均有裨益。)
師:同學們,在預習環節中你們向爸爸媽媽認真了解過最近幾個月的電費使用情況嗎?
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答,教師引導學生繪制條形統計圖、統計表,真實記錄下連續幾個月的電費使用情況。
學生完成圖表繪制后,教師隨機邀請幾位展示作業。
生A 展示條形統計圖:

圖1 李紅家5~8 月用電情況
生B 展示電費統計表:

表2
師:剛剛大家已經完成了家庭用電統計情況,如果要同時統計用電與用水情況又該怎么辦呢?
學生根據預習過程中掌握的內容回答:像這種數據種類比較多但數據不大的情況,可以使用復式統計圖,其中復式統計圖又分為橫向復式統計圖、縱向復式統計圖。
教師運用PPT 展示統計圖,并針對圖片做簡單講解: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柱狀的長短能輕松看出兩種數據的多少,這是該種類統計圖的最大優點。其中橫向與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本質相同、表現形式不同,但都便于人們直觀了解統計數據。
生質疑:要同時統計家庭生活中用水、用電的情況,我們要繪制哪種復式統計圖呢?
教師要求學生同時繪制兩種復式統計圖,學生根據要求自行繪圖記錄連續數月自己家的用水、用電情況。
待全部學生完成課堂作業后,教師隨機挑選學生使用投影儀展示作業。
生:我展示的是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從這張圖上能直觀看到我家用水用電的大致情況。

圖2 王強家用電、用水情況
(設計意圖:用生活話題引入能順利銜接接下來的教學。)
師:同學們,相信經過剛才的學習,大家已經會制作圖表統計生活中產生的數據了,你們能說一說單式條形統計圖、復式條形統計圖、統計表有什么不同嗎?
學生整理思路后回答,教師總結:
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性質相同,表現方式略有區別,但二者均能讓閱題者輕松看到數量的多少、變化,前者用于不同事物產生的數據比對,后者用于比較相同事物所產生的數據。
統計表能讓較為復雜的資料信息條理化、簡單明了,閱題者能輕松憑借表格檢查數字的完整性、準確性,用統計表解決問題較為省時省力。
生:我展示的是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從這張圖上能直觀看到我家用水、用電的大致情況。
師:你們能根據剛剛展示的統計圖、統計表提出問題嗎?你們覺得可以從哪些角度切入提出難度適中的問題呢?
學生在組內自由探討,并及時記錄小組成員設計的問題。
A 組:李紅家5~8 月的電費總額是多少?
B 組:王明家平均每月使用多少電費?
C 組:王強家6 月比7 月少用多少噸水?
D 組:張蘭家4 個月一共用多少度電?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可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力,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探索新知識,在認真回顧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可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初步感知人的行為方式會讓生活中的數據產生變化。)
師:統計圖、統計表可體現數量特征,揭曉數據之間的關系,依據當下獲取的條形統計圖、統計表可分析生活中的某些現象,甚至能預測數據的大致走向。剛剛大家已經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相關問題,接下來我們便嘗試解決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
解決問題1:經過計算得知,李紅家5~8 月的電費總額為470 元,其中7 月與8 月支出的電費數額最高,如果要降低用電量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小組討論,并給出最終答案:7~8 月正是我們放暑假的時候,多出來的用電量極有可能是看電視、吹空調的過程中產生的,要降低用電量和電費,最好能增加外出時間,例如晚餐過后到戶外散步、玩耍等。
解決問題2:經過計算得知,王明家連續4 個月支出電費總額為284 元,平均每月花費71 元。如果從節約電費的角度考慮,如何讓每個月的電費低于71 元?
小組討論后學生給出答案:將家里的電器更換為節能款的,插頭不用時也應及時拔出,外出時需檢查家中不必要的用電設備是否已經斷電。
解決問題3:經過計算得知王強家6 月比7 月少用1 噸水。教師提問:如何有效節約用水量?
小組討論后學生給出答案:首先應大致規劃好每一項家庭事務的用水量,避免水量超越標準過多;其次應該檢查好家中所有的水龍頭、水管,看看是否存在漏水現象,若有應及時維修;最后應該推廣廢水利用,如用干凈的洗碗水、干凈的清洗衣服的水沖廁所或者刷洗灶臺。
解決問題4:經過計算得知,張蘭家4 個月總共用電140 度,平均每月用電35 度。教師提問:哪些家用電器會增加用電量?
學生反思生活經歷后得知:電飯鍋、電磁爐、熱水器、洗衣機等耗電量比較大,應該建議家長購買能耗低的電器產品。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引導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點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