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月
學生在平時習作或者考試寫作文時對人物描寫類文章掌握得如何?有什么困惑呢?為此,筆者對本班45 位學生展開了調查,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很多學生在習作練習碰到寫人敘事的這類作文時,經常容易把事情過程寫得煩瑣、復雜,廢話很多,有的學生甚至寫了很長很多段,但是讀完之后發現,他并沒有把某個人物的特點或者喜好表現出來,他們筆中的人物形象不鮮活,沒有給讀者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部分學生會運用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但是他們運用的方法很單一,如很多學生擅長用外貌和語言描寫,在五年級上冊習作《漫畫老師》中他們把很多筆墨花在了第一自然段介紹老師的外貌,這樣顯得整篇文章頭重腳輕。再如,有些學生在描寫老師特點或者喜好的時候,只會用大量敘述性的語言描寫,這樣人物的形象就不夠豐滿。
很多學生為什么寫不出精彩的細節呢?主要原因是他們缺乏生活體驗,沒有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或者了解過和自己不同時代的人物。比如五年級下冊《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中,文中老舍先生寫道:“看著那高等的車夫,他計劃著怎樣殺進他的腰去,好更顯出他的鐵扇面似的胸與直硬的背。扭頭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寬,多么威嚴!殺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褲,褲腳用雞腸子帶兒系住,露出那對‘出號’的大腳!是的,他無疑可以成為最出色的車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币驗閷W生在生活中沒有接觸過車夫,所以他們一下子很難讀懂這樣的外貌描寫,更別說能運用這樣的細節描寫了。
在學生眼里,要把人物寫得具體生動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平時課外閱讀時也沒有特意去關注人物描寫的方法,只有上課時老師說了才會關注。因此,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先上幾節專門的人物描寫類文章的閱讀課和指導人物描寫的習作課,讓學生了解人物描寫方法的具體含義和種類,然后發現人物描寫方法的特點,最后實踐于習作之中。
教學前,教師先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人物細節描寫。人物細節描寫,即直接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人物。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要遵循以下兩條原則。
細節要真實。只有真實的細節描寫,才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人物平時的生活狀態,從而讓讀者感受到人物的魅力。
細節描寫種類有很多,但是要抓典型細節,因為只有典型的細節才更能凸顯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品質,從而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如五年級下冊課文《兩莖燈草》中,作者通過描寫嚴監生死前一直伸著兩根手指不斷搖晃這個典型的動作細節,生動形象地塑造出了嚴監生吝嗇、愛財如命的性格特征。
根據中高年級語文教材,我們不難發現,閱讀教學中,要感受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或者品格,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尋找關于人物細節描寫的句子,然后找到關鍵詞,感受人物的形象。
1.找一找,初識細節描寫之“容”
案例:以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本單元習作主題是“形形色色的人”,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寫下來,運用本單元學過的描寫人物的方法具體表現人物的特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默讀兩篇習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和《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圈畫出關于人物細節描寫的關鍵詞句,并從中體會容容和小守門員各有什么特點。
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關注容容的動作描寫,感受其天真可愛、熱心的性格特點;再引導學生找一找描寫守門員的句子,從外貌、動作、神態這些細節描寫體會小守門員盡責、認真的性格特點。
2.比一比,體驗細節描寫之“妙”
案例: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漫畫老師”,在描寫老師特點的時候,個別學生沒有嘗試過細節描寫,寫出來的人物形象不夠生動。教師可以修改某位學生寫的段落后讓大家比較,讓學生感受細節描寫的魅力。
我的學生先寫了這樣一段,我把她的這段話投影在黑板上:①她個子挺高的,身材也很好。她的眼睛不大,但是她的鼻子十分可愛。我修改了她這段話并再次投影:②她個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她留著齊耳短發,頭上總是一左一右地夾著兩只發夾,把頭發緊緊地攏在耳朵后面,顯出一張光滑、白凈的臉龐。她的眼睛不大,細細長長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變成了兩條縫。鼻子微微上翹,給人一種俏皮的感覺,顯得十分可愛。然后請兩位學生對比朗讀,他們發現:第②句人物形象更清晰,因為第②句抓住人物的頭發、臉、眼睛、鼻子等的特征進行細節描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比這兩句話,學生不難發現,有了具體的細節描寫,人物立刻“活”起來了,人物形象也更豐滿了。
3.讀一讀,感受細節描寫之“美”
案例:教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課文《刷子李》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怎么進行細節描寫的品讀呢?先讓學生畫出印象深刻的句子,好好讀一讀,想想讀出了刷子李的什么特點,再思考從哪里感受到的,圈畫出關鍵詞。教師結合學生的想法進行小結:這段話運用了動作描寫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藝,通過精彩的細節描寫,“刷子李”這個人物瞬間“活”起來了。再次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尤其讀出幾個動作詞語的重音,教師可以采用同桌互讀、男女生賽讀、小組讀和指名讀等方式,讓學生來感受細節描寫帶來的語言美,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也更濃厚了。
教師在學生欣賞例文之后,要鼓勵學生嘗試通過細節描寫一個人物,掌握并運用人物細節描寫的方法。學生在塑造一個人物形象時,教師要引導他們運用以下幾種策略,便能事半功倍。
1.學會觀察
細節從哪里來?文學來源于生活,細節就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中。學會觀察是會寫作文的一個重要方法,只有通過細致、連續的觀察,才能發現人物的性格特點或者生活習慣。只有讓學生用心觀察、了解,學生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案例: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漫畫老師》時,教師可以在上習作課前幾天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留意觀察某個老師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點,這樣上習作課時才有素材可以寫。
2.列表格
案例:如習作《漫畫老師》,學生有了觀察的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到的老師不同方面的特點進行分類,可以通過列表1 的方式,先用詞語、短語或者簡潔的句子歸類某位老師不同方面的特點,再通過表2 將某位老師典型的細節描寫細化,這樣人物細節描寫的重點就抓住了。

表1

表2
3.欣賞片段
案例:列完表格,給學生欣賞幾個描寫老師的片段,讓學生先進行模仿練習。
片段1:袁老師是一個如國畫中走出來的人,她常常身著中國風的旗袍或長裙。她身材中等,高高的鼻梁,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藏在長方形的小鏡片后面,顯得特別年輕,但事實上老師已經71 歲了。(通過外貌描寫,非常具體地表現出袁老師外貌漂亮、會打扮、時尚的特點)
片段2:我們班的政治老師,雖然平時看似與其他老師沒什么區別,但她走進班級的造型還真是與眾不同。有的老師手上總抱著兩本書,一臉嚴肅地來到班級;有的老師似乎會輕功,不管穿的是高跟鞋還是平底鞋,總能在我們班鬧哄哄的時候悄聲無息地走進來;有的老師隨身帶一個養生杯,容積大不說,里面有茶葉、枸杞、人參,應有盡有。而我們政治老師呢,她總背一個大黑包,兩只手分別拎一個深藍色的公文包,每個包都鼓鼓囊囊的,總讓我感覺她似乎把辦公室里所有的東西都帶來了。到了班級門口時,又因門太窄,她只好橫著進來,每每看見政治老師這般模樣,我們都會忍俊不禁。(通過“拎、橫著進來”動作描寫,表現出政治老師的與眾不同和可愛的性格)
4.提供支架
欣賞完片段,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拓展學生的思路。如:

圖1
教師出示提綱范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模仿寫提綱,經過一次次地修改,學生的提綱會越寫越完美。
5.互文修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里面對五年級習作要求里提到“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因此,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關人物描寫的小練筆時,教師在巡視的時候一定會發現個別學生的細節描寫不夠具體或者生動形象,可以讓同桌互改、互相寫批注,這樣的方法既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又可以學習到別人的長處。
習作案例:的媽媽

圖2
王同學在描寫媽媽是個“俗語狂”這個特點時,缺少把媽媽喜歡講的俗語具體交代出來,通過同桌的指正,重新補充了媽媽說的俗語,將媽媽很喜歡講俗語這個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教師提高學生關于人物描寫的習作水平,需要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引導學生先學會觀察細節,再通過列表格的方式梳理細節,然后教師提供支架,以同桌互改的方式,最終讓學生掌握人物細節描寫的基本方法。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會對細節的運用時,還應該和平時課文的閱讀教學相結合,引導學生積累名家名篇中關于細節描寫的好詞好句,從而為自己的習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