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清
〔摘? ? 要〕? 在基礎教育不斷深化和新課程改革的廣泛推進下,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教師開始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量感教育,因此,許多教學改善措施和策略如同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并取得了明顯的成果。基于此,本文將結合作者的個人經驗以及相關研究成果,通過文獻研究與案例分析等方法,從強化學生量感的角度進行闡述,并探討若干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希望為讀者在教學工作中的優化改進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啟發。
〔關鍵詞〕? 小學數學;量感;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3? ? 112-114
所謂量感,即對“量”的敏銳感知,它是小學生通過視覺、觸覺等感官對物體的大小、重量等方面進行精細把握的能力。為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構建量感,數學教師在進行量感培養活動時,應盡可能避免純粹的理論講解,而是應選取易于被學生感知的量感教學資源來進行引導。為培養小學生的全面量感認知,數學教師應重視實踐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量感的魅力,從而感受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存在及巨大作用。教師應選擇適合學生的素材和平臺,協助學生建立富有質感的量感,并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領略量感的價值所在??傊?,數學教師在設計和組織量感培養活動時,應側重實踐操作,并充分利用量感教學資源,盡可能避免空洞的理論闡述。通過引導學生建立富有質感的量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抽象概念,進一步發展其抽象思維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強化學生量感的重要性
首先,培養學生的量感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數學中的許多概念,如數字、數量、大小、比較等,都與量息息相關。通過培養學生的量感,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抽象概念,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例如,當學生具備了較好的數量感知能力后,他們可以更輕松地理解和運用數學中的加減乘除運算,掌握數學的基本運算技巧。
其次,培養學生的量感可以促進他們對問題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往往需要學生判斷和比較不同事物的數量和大小關系。一個有良好量感的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問題的本質,并能夠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例如,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購物打折、食物配方調整等問題時,如果他們具備了良好的量感,就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計算和決策。
最后,培養學生的量感還有助于他們培養數學的審美意識和興趣。數學作為一門藝術和科學的結合,具有美學價值。通過培養學生的量感,他們可以發現事物之間的規律和美感,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這種興趣將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數學的動力,培養出更高層次的數學思維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學強化學生量感的途徑
(一)利用實踐活動,實現量感的融入
教育不僅僅是紙上談兵,更需要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這就是可視化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真正體現課程的價值,教師應當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的結合。特別是對于數感和量感的培養,教師應當積極開展代入式課堂活動和布置實踐性的課后作業,將數量學習與實際應用緊密相連,以此提升和優化教學質量。
1.借助代入式課堂活動強化量感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為了培養學生的量感素養,借助代入式課堂活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策略。這種方法將數學知識融入實際情境中,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知數量的重要性。代入式課堂活動的核心思想是將學生置身于具體的數學問題中,讓他們成為問題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觀察者。這種親身參與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性,提高他們的數學參與度。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就像是烹飪一道美味佳肴,它需要教師像大廚一樣精心烹制,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具體、更引人入勝。這種教育方式將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更深刻地理解數學,并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它。就如同一頓美味的晚餐,既滿足了味蕾,又滋養了身體,這種教育方式將豐富學生的數學學習體驗,使其更加愉悅和富有成就感。例如,在講授長度單位時,可以帶領學生測量教室內的物體,讓他們親身感受到不同長度單位的差別。此外,還可以設計一些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中共同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量感,還能增強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購物時計算折扣、比較價格等。通過實際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價值,并增強他們的量感。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量感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設計具有代入感的課堂活動,并適當引入游戲元素以增強他們的量感。最終優化小學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2.布置課后實踐作業強化量感
盡管模擬實踐場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失真的風險,但有效的實踐教學需要借助真實生活中的情境來提高學生的量感素養。通過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鼓勵學生探索、思考和分享,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數量,提高數學素養,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既可以在實踐中加深學生對量感素養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為他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提供平臺,實現場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
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實地測量和統計,讓他們在測量長度、重量、時間等物理量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測量家具尺寸、統計家庭成員的身高和年齡等,將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感受數量的實際應用。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實際的調研和探究活動,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提高他們的量感素養。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同時也可以為他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提供機會。
(二)將量感因素融入教學課堂
在教師培養學生量感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習慣養成在其形成優秀素質方面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將量感因素融入日常教學環節,可以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有趣的數學學習體驗。量感不僅僅是指對數量的簡單感知,更是一種深刻的數學理解和直觀的數量感覺,它在數學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我們將量感因素融入日常教學時,我們實際上在教授學生如何通過數學去觀察、理解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從抽象的數學概念中解放出來,將數學應用于他們的實際生活中。
1.借助環境教育法強化量感
環境教育法是一種有效的策略,能夠提升小學生的量感素養。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具有深遠且隱秘的特點,這意味著可以通過環境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塑造和培養學生的量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環境教育法與量感教育有機結合,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求。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遵循直觀化教學法的核心理念,在學生經常進行活動的場所,營造出濃厚的量感氛圍。
例如,在教室中,可以通過布置量感主題的海報、墻貼、展示板等,將數字、數量和大小的概念呈現給學生。通過視覺上的滲透,學生可以不知不覺地接觸到與數量相關的元素,加深他們對數量的感知和理解。教師還可以在校園其他場所進行環境滲透。例如,在操場上設置量感游戲區域,讓學生參與一些數量和大小的游戲和活動;在圖書館里展示與數量和大小相關的書籍和資料,鼓勵學生主動閱讀和探索。通過將量感元素融入校園環境中,學生能夠在日常活動中不斷接觸到數量概念,進一步加深對數量和大小的感知。
2.設計日常任務強化量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講解與練習是必要的,但若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則日常的鞏固性練習尤為重要。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以場景教學理念為指導,幫助學生不斷完善和優化對量感的掌握與應用。這些日常任務可以包括一些練習題、問題探究、實際應用等,旨在幫助學生鞏固和應用所學的量感知識和技巧。通過這些任務,學生能夠反復練習和應用所學的內容,逐漸建立起對數量和大小的敏感性和判斷能力。
例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測量長度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實際測量和計算來鞏固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和應用。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情境來設計任務,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量感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例如,在學習時間單位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日常時間安排的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日程表或活動安排來計算時間的長短和先后順序。通過這樣的任務,學生能夠將時間單位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加深對時間的感知和理解。這些日常任務的布置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學習進度進行調整和個性化設置。對于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提供一些挑戰性的問題,激發他們的思維和探究欲望;對于掌握較弱的學生,可以提供一些鞏固性的練習題,幫助他們加強基礎知識的掌握。教師在布置這些任務時,還應注重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反饋。可以提供詳細的解答步驟和方法,讓學生能夠理解正確的思考過程。同時,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及時批改和評價,給予積極的肯定和指導性的建議,幫助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量感水平。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設計了一項有趣而富有挑戰性的日常任務。我們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包括四名成員,不同小組將面對不同的任務,包括測量校園內的花池、操場、綠化帶等場地的周長和面積,或者稱量各自的文具盒、橡皮等物品的重量。這些任務旨在讓學生親身體驗量的概念,通過測量、比較和計算,他們將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數量,以及數量與現實世界之間的聯系。這些活動可以在大課間、自習課等時間進行。在活動期間,組長需要將活動情況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每周可以安排一次親自考查,以了解組長們的活動情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結語
開展小學數學中的量感教學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數學感知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在教學中,我們采用了一系列策略,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中的數量概念。通過實際問題、可視化教學、合作學習和數學思維的發展,我們希望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感知數量,更自信地應用數學知識,為他們未來的數學學習和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
參考文獻
[1]高敏茗.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量感的策略探討[J].生活教育,2022(1):61-64.
[2]蔡伶俐.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量感”的有效策略[J].天津教育,2022(12):17-19.
[3]王小麗.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量感培養的探究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2(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