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梅
〔摘? ?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類現代技術被引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給學科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小學科學教師應當認識到信息交互教學路徑的優勢,借助學校的智慧系統,建立起生生、師生和教師之間的線上交流平臺,強化學生在這一教學環境中的主體地位。這樣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增進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本文就豐富小學科學學習體驗的路徑展開探究。
〔關鍵詞〕? 小學科學;智慧校園;教學平臺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3? ? 139-141
信息化教學是近年來興起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借助互聯網實現交互式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飽滿、真實的學習體驗。為此,就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及時完善教學思路,更好地發揮信息手段對教學的促進作用,豐富學科教學內容,營造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互動的教學氛圍。這樣,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活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科學活動,全面提高科學教學效果和質量。
一、依靠網絡技術,搭建教師交流平臺
為了促使學科教學獲得良好的效果,小學科學教師應當注重對備課環節的創新,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查找相關優秀授課視頻,借助其中的優秀教學流程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遵循每個學科的內在規律,緊緊圍繞科學課堂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環節和教學思路。另外,學校還可以為學科教師提供線上交流的渠道,鼓勵教師將設計好的學科教學方案發布其中,在相互對比中發現自己存在的缺陷,汲取他人設計的優點,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教學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引入,不僅能夠實現對學科教學方案的完美設計,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還能夠實現教師間的良好互動,在科技系統的支撐下,實現科學課堂信息交互、資源共享的效果。
第一,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平臺中優秀教師的講課流程、教學方案設計、教學策略引入等,完善自身教學模式,并觀看公開課視頻,從而為學生設計更客觀全面的教育方案,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第二,教師可以將自己制作好的課件、教案、試題等與其他教師分享,汲取其他教師在設計中的優秀之處,將其合理應用于自己的教學計劃中,從而豐富自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為進一步開展個性化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三,教師可以在線上交流平臺中相互交流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如自己對信息交互教學方式應用不完善之處、學生的學習問題等,讓教師間的交流變得更加便捷,更有效地解決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充分利用校園智慧系統的優勢,能夠拓寬課程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內容,進而推動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
二、依靠智慧校園系統,搭建學生學習平臺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為了增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使學生自主展開學習,學校可以借助智慧校園系統,搭建起學生學習平臺。教師可以將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知識資源發布其中,讓學生利用空余時間完成自主學習,這樣能夠完成知識預習和知識復習的教學任務。另外,經過這一教學技術的引入,還能夠實現學生間的互幫互助,讓學生將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表述其中,在學生提出學習問題的基礎上,鼓勵其他優秀學生幫助解答,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獲得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思路。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引入,能夠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便利和幫助。
第一,針對學生的自主預習。教師可以將相關微課資源發布在交流群中,讓學生跟著微課視頻完成對教材知識的瀏覽和掌握。這樣的預習比常規看課本更有深度、更有質量,能夠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在線課堂里還有查看回放功能,學生在課上沒有聽懂或漏掉的知識點,可以通過“查看回放”進行回放,為優化課堂學習奠定基礎。第二,針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搜集相關學習資源,展開自主學習,將自己搜集到的知識資源進行分享,還可以讓學生就同一學習任務展開相互討論,如“生態系統中缺少一種動物對另一種動物產生的影響”,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在相互交流中深度理解這部分教學內容。第三,針對學生的知識復習。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查找相關的練習資源,將其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在掌握好這部分知識后完成練習題。而且信息化技術的引入,能夠及時對學生練習效果進行檢測,以更清晰地突顯自己的知識疏漏之處,發現自己的學習缺陷而及時彌補,讓學生開闊視野、發散思維,引發深入思考,而不是用一種觀點限制學生思維。
三、依靠信息技術,直觀展示教學內容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為了充分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對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科學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設備展開教學,將設計好的教學內容以直觀化的形式在課堂上呈現,在展示豐富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將教學氛圍打造得更加濃厚。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小學科學教師還需注意對學生的引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找到生活實際和學科教學內容之間的共同點,將生活化案例合理引入其中,并鼓勵學生對自己利用網絡技術搜集到的知識點進行分享。這一教學環節的引入,不僅能夠將抽象的科學知識簡單化,降低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濃厚。
例如,教師在教學“維護生態平衡”這部分知識時,就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發布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觀看和學習。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交流群中反映自己在預習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建構自主化的學習空間,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在獨立思考、獨立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形成較好的自學能力與實踐能力。其次,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案例豐富微課內容,在微課視頻中插入“由于人類的恣意破壞,草原生態失去了平衡,因沒有植被而導致沙塵暴頻發”這一相關視頻。以這樣的形式完成微課導入,能夠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其以自主的形式完成后續的深度學習任務。最后,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時補充未完成的教學任務,在多媒體中展示本節課的授課課件,以這種直觀化的形式循序漸進地引出教材重難點知識,用精美的課件、準確的語言引導學生,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獲得質的提升。
四、依靠信息技術,引發學生思考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于信息交互式教學背景,在構建師生、生生間良好互動平臺的基礎上,為學生發布合理的互動探究任務。這時,小學科學教師就可以在原有教學案例的基礎上,汲取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并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出難度不一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展開思考和對教材知識的深度閱讀。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可以引領學生在合作小組內,結合所學知識構建這部分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合作小組內展開交流,也可以在線上或線下展開互動,相互提出對問題的思考。這一教學環節的引入,不僅能增進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強化其對知識的記憶,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還能夠更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實現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在教學“維護生態平衡”這一部分知識時,就可以在完成知識的直觀展示后完成對探究任務的發布。第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線上交流群中相互探究問題。即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在微課視頻或者交流群中提出問題:草原中有很多動植物,它們是怎樣相互依存的呢?假如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會發生什么情況呢?讓學生結合自主學習情況展開分析。第二,教師可以引領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構建這部分知識的思維導圖,由小組每一位學生負責不同的繪制任務,并將繪制好的圖片統一發送給教師,由教師批閱和指導。第三,教師可以以線上的形式發布練習任務,即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發布適當難度的練習題,讓學生將答案發布在交流群中。在教師發布正確答案后,再由做錯的學生向做對的學生請教思考方式,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找到知識探究和應用的方法,建立起學生良好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依靠信息技術,引入綜合教學評價
在基于信息交互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僅應當重視對學科教學知識的講解,還應重視課后評價環節的引入,需要將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引入評價語言,將學生的學習問題提出來并耐心指正。另外,在此環節中,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線上交流平臺中就完善學科教學方案表達自己的想法,基于自己的學習需求向教師提出改進意見,并就自己的學習問題向教師尋求幫助,讓教師利用線上交流技術有針對性地發布學習視頻。這一教學環節的引入,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對學科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正向看待信息科技對學習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先借助網絡技術匯總和整理班級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表現繪制成文檔表格,呈現班級學生的差異化學習狀態,將其發布在交流群中,這樣便于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評價。第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就文檔中呈現的自身學習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將評價內容在交流群中表達,建立起基礎性評價。第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間在交流群中展開相互評價,指出其他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在對比自身學習情況的基礎上,指出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在其他學生的視角下全面認識自己,建立起鞏固性評價。第三,教師可以對班級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指出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探究中的問題,讓學生獲得多主體的評價形式,進而在他人的指導下確定后續的學習計劃。此后,教師在聽取班級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完善教學方案,將制定好的教學方案予以發布,讓學生確定后續的學習方向,便于提高授課質量。
總而言之,實現信息化手段與小學科學的融合,能達到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效果。為此,需要小學科學教師進行教學創新,注重對這一新型教學手段的利用,開展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效智慧教學活動。通過引入這一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更好地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發展素養,保證學科教學效果得到完美提升。
參考文獻
[1]朱穎秋.淺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學科學教學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3(8):34-36.
[2]李秀娟.利用信息技術打開小學科學教學創新之門[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5):17-18.
[3]董婷.小學科學教學信息化策略[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1):182-183.
[4]昝彪.小學科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以廣元地區為例[J].林區教學,2020(4):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