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賽賽 郭城楊 王金鑫 祖先鵬 柳潤輝
【摘要】進行部隊衛生信息現代化建設在當今以高科技、智能化為核心的軍事變革中是一種必然趨勢。文章分析了部隊衛生現代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且對其發展進行探討,以便進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
【關鍵詞】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衛勤保障
當今世界,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新軍事變革正在悄然發生,世界范圍內的新軍事革命推動了我國軍隊建設的整體轉型,信息化建設是我國特色軍事變革的重要內容,其中軍隊衛生信息化是未來戰爭衛勤的重要保障。以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為指導,以軍事戰爭衛勤準備和平時衛生需求管理為牽引,以軍隊衛生信息化“三大工程”建設為重點,積極實踐,勇于探索[1],近年來,軍隊衛生信息化水平通過建立信息化工作體制,構建相關醫學信息網等方式有了較大提高,但仍存在著發展程度不平衡、保障管理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現就部隊衛生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現狀與發展進行分析,以期信息化建設得到全面提升。
一、部隊衛生信息現代化建設具有必然性
(一)提高衛勤保障能力的必然要求
現代高科技戰爭更為注重信息化、一體化,因此,無論是對現代戰爭的衛勤保障,還是平時的醫療救治、防護,有效、順暢的衛勤指揮都是必不可少的[2]。傳統的指揮手段信息相對缺乏、效率較低很難滿足實際需求,因此改變傳統的連接手段,充分認識信息化建設在衛勤保障中的重要地位和決定性作用,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部隊衛生信息化網絡,是提高衛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步驟。
(二)部隊衛生改革的必然趨勢
隨著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發生,信息化建設成為推動我軍跨越式發展的核心。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信息化手段融入部隊的衛勤機構,提高衛勤保障的現代化水平,搭建全軍衛生事業發展的信息基礎平臺,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及其他相關技術對醫療衛生工作進行輔助管理,改善其信息化程度,縮短信息統計周期,增強信息共享化和相關衛生信息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使得信息資源能夠被有效利用成為部隊衛生未來發展的關鍵。因此以“信息主導、資源共享、綜合集成”為系統建設的指導思想,提高信息化條件下的威懾和實戰能力,全面推動軍隊衛生信息化建設在各個領域的工作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是軍隊衛生改革的必然趨勢。
(三)衛勤管理規范化的關鍵所在
部隊衛生信息現代化建設需將信息化技術與管理應用緊密結合運用到衛勤保障管理中。因此擁有一個透明、共享的信息系統可以有效監督相關物資采購與投放和決策制定,使得科學決策能力增強,還能有力地防控各種漏洞,遏制一些行業不正之風。衛勤自動化指揮網絡的建立與使用不僅可以改善往日的零散型管理,逐步將其轉變為經驗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還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減少信息系統管理與應用上的脫節現象,強化了衛勤管理的規范性。
二、部隊衛生信息現代化建設存在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的融合度不夠
國內外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頂層設計,整體謀劃”是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我們雖一直注意、強調這個問題,但是實際工作中仍存在較大的差距。衛生信息化建設是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依托于專業軟件進行的,在依據各級部署大數據建設、成立大數據中心時,將其納入了總體建設的大框架中。通常上級配發的系統功能共享程度優于自建功能,且共享程度越高,使用率越高,由此可見功能的使用、共享與衛生行政部門的頂層設計息息相關[3]。但在建設過程中,對其缺乏從上到下的總體規劃,由于協調溝通不夠,相關衛勤保障數據未能與指揮系統完全進行對接,因此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支撐、服務的作用[4];可能會導致在平時或戰時進行衛勤保障時出現無法順暢溝通的現象。并且在一些衛勤保障組織還存在“自成體系、自我發展”的現象,衛生信息系統和后勤、軍事網絡之間的互聯互通有障礙很大程度上
影響了衛生信息化的融合發展,從而使得整體信息化系統發揮的作用被削弱。
此外,隨著衛生信息化建設體制的改革,基層部隊衛生機構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5],由于統籌力度不夠,雖然大多數基層衛生機構面對組織機構、管理體制、工作方法的改革基本能貫徹落實,但相關管理軟件未能納入統一管理體系,部分開發出的軟件不能大范圍推廣應用,并且衛生服務保障數據大多僅依托軍綜網來運行,導致部分官兵仍然很難通過軍綜網來運用信息化手段維護日常健康,這使得信息系統建設和管理應用方面造成脫節,很難達到三者相輔相成、相互統一的程度。
(二)信息化建設基礎條件較為薄弱
技術型人才缺乏一直是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的首要問題。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基層部隊部分衛生機構相關設施落后、人員知識結構與訓練水平有限,對信息數據的認識程度、獲取應用能力不足阻礙了信息化發展。衛勤保障所需的人員技能要求較為特殊,如果沒有經過相關專業培訓,就無法滿足部隊衛生建設與發展的需求,加之基層部隊人員流動性較大,衛生人員長期空缺,技術骨干難以長期固定,導致既懂衛勤管理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流失快、十分緊缺,僅有的技術人員還存在一人多崗、身兼數職的現象。[6]
相關衛勤保障裝備也較為滯后,大多衛生裝備訓練還沿用一般性和常規性的訓練模式,對在信息化條件、遠程機動條件下的訓練方法和措施研究不夠,新裝備研訓結合不緊密,裝備訓練信息化集成與保障任務還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衛生裝備信息化訓練目前尚屬空白[7]。綜上,人員與裝備匹配比例較低、保障裝備使用訓練成本較高、人裝結合時間長、軍隊廣域網設施不健全以及部分衛生機構設施不配套,使得管理部門獲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較低、速度遲緩,制約了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三)信息化應用管理存在不足
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為衛勤保障提供了較為便捷、全面的管理方式,但衛生機構對于信息資料的管理、利用上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可供利用的信息資源不充分,因為衛生系統上報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時效性不能保證,有時會產生較大誤差,使信息的準確性有待商榷,從而影響相關決策。其次,雖然有指揮網、軍事綜合信息網、遠程醫學信息網可供利用[1],但基層衛生機構信息系統存在對于收集的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不強,多數信息系統只能對數據信息進行初步處理,不具有綜合分析、輔助統籌規劃的能力,應用范圍有限。
而且基層部隊衛生信息化涉及內容繁雜,其信息化建設資金可能很難維持、保障其運行及維護,所以部分機關仍使用傳統的決策手段,沒有將信息資源作為輔助決策、宏觀管理的重要依據,這使得信息資源利用率降低、造成大量數據信息資源被浪費,全軍衛生系統的數據信息傳輸系統無法完全暢通,阻礙了信息化建設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使得軍隊衛生信息化建設與發展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
三、提高部隊衛生信息化發展建議
(一)增強部隊衛生信息化統籌建設
全面提升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要以全軍衛勤機關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這種網絡系統需要有信息瀏覽、文電處理、數據匯總、業務分析等功能,并涵蓋衛生防疫、藥品器材等內容,還需要擁有與國家衛生信息系統等相關部門進行數據對接和信息共享的功能,從而促進其在領導、管理、資源調配等方面的統一進行[8],為相關衛勤保障機構和決策人員進行科學決策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
對于衛勤保障信息化建設方面,還要提高認識,立足于實際。首先以“平戰結合”為指導原則,認識到平時建設是基礎,戰時應用是目的[2],將戰時信息系統與平時信息系統有效結合,創建一體化信息系統;從衛勤組織指揮、保障任務以及部隊官兵健康等需要出發,運用各種有利信息,將其融合,促進衛生信息系統不斷完善,全面提高衛勤保障能力。
其次,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至關重要。要嚴格按照“一體化”要求進行建設和發展。信息化建設的各個環節都要自覺做到局部服從全局,嚴禁各自為戰,形成“一盤棋”的整體合力。軍隊衛勤大數據建設應該遵循“同一個方案、同一個標準、同一個格式、同一個架構、同一個體系、同一個制度”的理念,全軍制定一個總的衛勤大數據建設方案,同時,方案、體系和標準一定是在全軍大數據建設框架之內,與作戰指揮信息系統相銜接[9-10]。除此之外,還要積極運用軍隊自身優勢,例如其具備的應急管理特點,和國家信息化建設豐富的技術優勢和人力資源,以及地方醫院具有豐厚的醫療衛生信息資源融合起來,進行軍地結合,探索更貼合于實際的應急指揮、救援平臺。
(二)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
在專業人才培養上,可以采取遠程培訓,學歷升級等方式增強信息化知識普及,將信息技術應用融入醫學教育中,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培養體制,從信息化建設需求出發,以院校為依托,對各級領導、工作人員以及相關網絡應用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現有人員信息化技能水平[11]。人才培養首先要對人才進行正確的識別,著眼于我軍跨越式發展的需要,結合衛生建設需求,逐步細化信息化人才的培養目標,與院校教育相結合,通過各種訓練和檢驗來挑選、培養人才;要合理利用人才,要人盡其才、盡其用,把既懂技術又懂軍事的信息化人才放到重要崗位;同時培養過程中可針對內容復雜,操作繁瑣的衛生信息系統對相關人員進行教學培訓,增強實踐,先保證衛生保障機構具有1-2名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然后采取定點幫帶的方式,切實發揮技術服務和培訓作用,積極培養一批精通信息化技術和衛勤指揮的復合型人才。還要緊抓信息化建設規劃,落實體制編制改革,形成上下一體、技管兼備的信息化建設骨干隊伍。定期組織人才交流,進行參觀學習、實習訓練也是提升技術人員專業能力、使其適應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下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關鍵。
此外,適時結合部隊衛生實際情況,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趕上時代的步伐,勇于借助前沿科技將信息化建設真正與實際結合,制訂切實可行的政策,綜合提升計算機網絡技能水平。例如,日常保障中,抓緊集成使用好現有系統、平臺,培養陸軍官兵用網習慣、信息化素養和大數據觀念,先用起來,用中建、建中用[12];借助地方先進技術,比如“互聯網+醫療”、智慧醫院等模式,應用物聯網思維,搞創新,更好服務官兵[13]。
(三)完善信息化工作體制
信息化建設中,要以智能化為核心,實現傳統數字到大數據的轉變,要靠智能化手段,不能再是拉表統計、人工分析[14-15]?,F代信息化建設發展多依托各種數據服務平臺,我們需要進一步推進部署使用部隊官兵的大數據健康管理平臺,實現官兵身體健康數據精準采集、智能研判,通過信息化手段相結合維護其身心健康。促進廣域聯網,將遠程醫學信息網、衛勤機關綜合信息網以及醫院局域網的互聯,將電子病歷匯接、遠程會診前推等有效解決[8],從而全面提高衛勤保障能力。
此外,在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依托于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統,加強衛勤機關的相關醫藥監管職能,使其在監管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監管權利;還可增強平時與戰時的信息分析與監測預警,在醫療質量監督管理、全體軍官的疾病監測預警、公共衛生監督等方面,充分體現信息系統的高效與廣泛作用。衛生信息化建設發展過程中還要依法管理,充分發揮組織制度建設的作用,切實制定與當前實際相適應的建設與發展的保障、維護制度,促進各項工作有規可依,增強信息現代化建設的法制性、科學性,深入完善信息化工作體制,持續推進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發展。
四、小結
綜上所述,未來戰爭多以信息化、智能化的形式存在,因此為滿足我軍跨越式發展需求、順應新軍事變革浪潮,就必須結合現代衛勤發展綱要,轉變傳統的衛勤保障觀念,增強新時期對軍隊衛生信息化的認識并進一步推動軍隊衛生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構建一個高效、暢通的信息化平臺要以互聯網為基礎,依托于軍綜網,進行從上到下的整體規劃;要加強軍隊各類衛生人員的培訓,為軍隊衛生信息化建設儲備專業的復合型人才;還要對相關醫藥采買、健康保障,數據匯總、業務分析等進行統籌管理,不斷完善信息化工作體制,使其服務于未來戰場,為一線官兵提供及時、優質、高效的衛勤保障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建華.大力加強信息化建設 推進軍隊衛生現代化發展——在第三屆全軍衛生信息學術會議上的講話[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4(06):487-491.
[2]程娜,霍照南.基層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J].人民軍醫,2006(01):45-47.
[3]呂欣航,陳荃,雷行云,高星,陳慶錕,張愛超,胡紅濮.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現狀分析及思考[J].中國數字醫學,2019,14(04):2-4+11.
[4]劉澤生,秦永杰.某戰區陸軍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做法及思考[J].西南國防醫藥,2021,31(02):160-162.
[5]謝小青.加強基層部隊衛生機構建設的幾點建議[J].人民軍醫,2013,56(09):1105.
[6]秦知安.部隊基層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與建議[J].實用醫藥雜志,2012,29(06):567.
[7]徐世偉,崔澂,李忠紅,邢紅濤,楊子建,劉兆宇.部隊衛生裝備教育訓練信息化建設芻議[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9,17(06):588-589.
[8]楊定坤,朱夢蘭.軍隊衛生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構想論述[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03):179-181.
[9]吳紅兵,孔瑞遠,馬志強.美軍信息化建設發展動向探析[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20,15(05):398-402.
[10]張富勇,王光旭,李志剛.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07):208.
[11]趙吉忠,陳年生.部隊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和對策[J].華北國防醫藥,2004(03):183-184.
[12]李明,王睿,童玲,馬睿,汪新建.信息化建設在研究型醫院建設中的探索與思考[J].西南國防醫藥,2014,24(06):667-668.
[13]郝曉寧,馬騁宇,劉志業,周宇晨,劉乾坤,張山.中國基層衛生信息化改革的成效及問題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20,37(07):3-5+9.
[14]何麗.“互聯網+”在醫療衛生行業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8,20(01):48-52.
[15]竇雄,鄭傳芬,熊曉濤,雷恩宇,榮紅輝,程隱,唐衛華,陳濟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社區健康教育平臺的研發與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20,30(08):771-774.
(作者簡介:田賽賽,海軍軍醫藥大學藥學系,講師,碩士,網絡藥理學)
(作者單位:海軍軍醫藥大學藥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