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芳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對素質教育的關注程度愈來愈深,學校德育工作也一直貫穿于其中,所以教師具有利用自身的教育資源優勢,擔當起培育學生品德素養和發展優秀品德的責任。同其他課程相比,數學課程既具有傳遞知識的功能,又具有教育的功能,這就要求教授數學的班主任教師需要深入研究課本,全面發掘課堂這一有利因素,尋找數學課程和德育之間的聯系點。文章以當前小學數學課程滲透德育存在的問題為切入點,切實分析了數學班主任德育和數學課程有機結合的辦法,希望給有關教育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數學教學
一、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的原因
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智力發育還不完善,更易被外部條件干擾,在當今多元思想的沖擊下,他們要想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還存在困難。因此,小學教師必須對此加以關注,加強與他們的交流,在教育過程中與教材相結合,全面掌握德育課程的要點與教學難點,根據“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認真進行德育。學校德育課堂,是學校進行道德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道德課堂不僅是對學生健康成長的要求與保證,更是培育學生有道德開拓型人格的有效途徑。
德育又有廣泛與狹隘之分,廣泛上的德育主要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據社會需要,順應道德品質成長規律,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促進被教育者形成并構建完善的道德理念與能力。狹義上的道德主要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有規劃、有計劃地對被教育者進行的品德素質教育,使他們樹立起正確道德理念,不斷提高道德境界。本文所研究的德育主要是廣義上的德育,主要是指小學數學班主任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學生在無形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樹立起正確的價值理念。
二、小學數學班主任教學中做好德育的意義
在中國實施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數學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各項基礎數學知識點,而且必須做好德育滲透,如此才可以真正地培育出優秀的人才。
第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數學教育更側重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側重于學生理工科素質的提高。所以,數學教育本來并沒有涉及大量道德的知識點。小學數學班主任在教學中加入德育知識點,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養,讓學生不但能夠掌握到數學思維,而且能夠讓他們掌握怎樣為人處事,這些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作用。
第二,有助于提升數學素質教育質量。數學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并不僅僅是使小學生獲得基本數學教育理論知識,考到更高的分數。其重心是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讓小學生能夠應對未來挑戰。在數學素質教育中,利用基礎知識可以培育小學生的良好邏輯思維能力,而利用德育又有助于培育小學生的情商,這才是小學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因而,小學數學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德育,可以提升當代數學素質教育的課堂質量。
第三,有利于改變小學數學班主任的觀念。目前,中國大多數學校的教師采取的是應試教育形式,而數學教師也比較注重學生的考試分數,甚至有些教師還可能為了讓學生考取很好的成績,而犧牲對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因此,通過在學校教師中滲透德育課程,可以改變數學教師的培養觀念,讓教師意識到數學教育并不僅是為了考個好成績,還應該培養出學生的優秀才能。
三、當前小學數學和德育結合所面臨的問題
學校不僅僅是學生重要的教育活動場地,更是其生長發育的重要場地。學生在幼兒園的啟蒙期就開始受到學校的教育,教師對其身心健康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部分教師在進行德育時,出現了經驗不夠或教育方式不正確的情況。以下根據小學數學品德知識缺失的情況做了詳細分析:
(一)數學課程與德育融合的形式效果欠佳
部分教師在具體開展過程中,雖然是有滲透德育,但并不能把德育知識和課堂教學內容完全融合到一起進行教學。通常情形下,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都是把這二者分別處理,然后獨立講解。但這樣分離式的課堂教學很容易使學生的學習思維產生障礙,甚至會出現“云里霧里,不知所以”的狀況。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不但根本無法充分發揮德育的效果,還會大幅降低數學教育上課的質量。
另外,針對學生的優勢,一些教師往往抱著毫不在意或視而未見的心態。對他們的缺陷卻緊抓不放,致使“處罰多過贊揚”的狀況經常出現。而且教師頻繁地對學生進行處罰是一種很消極的行為,非但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還極易造成負面影響。現如今,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并未重視過這種現象,從而使得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明顯地存在著對德育滲透水平程度不足的現象。
(二)教育觀念欠更新
教育的未來總是在學生的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更加關注子女的學業,而教師的授課成績更是和學生發展息息相關。數學又是一門需要花較多時間學習和理解的課程,受這種情況的困擾,教師的工作壓力也與日俱增,為讓學生考取更好的分數,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補習、做題。不管是父母還是教師都覺得衡量學生是不是優秀的唯一標準便是成績的好壞,但這樣殷切的期望使教師和父母的教學思想產生錯誤,并未認識到一名學生無論學業中獲得的分數再好,如果在品德上存在不足,這就表明這樣的教育是錯誤的。
四、小學數學班主任做好德育的路徑
(一)利用教學單元主題圖滲透德育
小學數學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一幅主題圖,主題圖以“場景”的形式呈現學習素材,不僅能夠體現小學數學教材編寫的特色,還是概括本單元重點學習任務的主要方式。教師通過精心編排和合理運用,會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將育人功能發揮出來。為此,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主題情境圖要采取“觀察欣賞—分析圖意—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體驗”的方式,學生需以觀察為載體,進而達到依據自己的理解概括圖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時,教材呈現了學生準備乘坐汽車去參觀植物園的熱鬧場景,圖中給出了各個班級的人數和汽車的數量,為引出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提供了現實背景。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用投影儀出示該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了解給出的信息,這樣的場景具備滲透德育知識的機會,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乘坐汽車應該注意的相關事項,講解植物園的相關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德育積淀,而數學教材中出現的眾多社會性場景或者實物圖,都可以成為教師講解德育的支撐點。
(二)依托教學案例,緊抓德育傳播點
對一些小學數學班主任而言,要想在數學教育中進行德育還存在著一些困難,所以數學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進行更細致的課程設置,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地進行德育灌輸,并通過潛移默化的培養來達到德育目標,培養學生具有正確價值理念。要想有效融合德育課程的滲透點,教師就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和生活實際,切不可盲目地生搬硬套,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知識背景,唯有如此才能使德育課程的滲透更具有針對性。所以,教師要及時發現實際應用題中的積極因素,對學生加以思想品德的教育,讓學生在體會有趣的實際應用題時,也能感悟許多道理。
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里面,誠實守信歷來也是主要價值觀之一,所以在現代數學教育中,教師可以向學生灌輸誠實守信觀念。比如,在開設加減運算課程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例:“小明家長給小明10元去吃蘋果,小明用5元吃了蘋果,用3元吃了橘子,到家以后小明告知家長沒有留下什么零錢。”在此時,教師詢問學生:“小明是不是真的沒有剩余零錢,要是有剩余,又剩多少,假如你是小明你將如何處理呢?”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數學計算問題,但通過這一案例的教學,不但能夠訓練學生對數學計算的基本意識,同時還能夠培養他們誠實守信的德育,讓小學生知道不要說謊,一定要成為一名誠實守信的好學生,從而引導他們建立起良好的價值觀念。
(三)借助數學主題活動滲透德育
開展德育并不是僅局限于課堂,教師應充分運用課外拓展活動的這一良好契機,并及時加以有機整合,提升德育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生動風趣的形式對小學生進行德育,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環境中,逐步發展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從而表現出了德育“潤物細無聲”的功效。
教師可以針對課程適當地舉辦數學活動課及數學實踐課程。例如,在學完“數據的表示和分析”時,教師要求學生展開了“增強環保認識,降低垃圾處理袋使用率”的課堂行動,學生首先在課余時間統計自己家中每日使用垃圾處理袋的總量,接著又計算出班內每個住戶每周、每月、甚至每年中所使用垃圾處理袋的總量,然后根據垃圾處理袋所污染環境的實際情況,教師要求他們再談談如何在減少垃圾處理袋使用的同時,又能保證合理使用,是否有更環保的做法等。如此一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但獲得了關于數學的認識,學到了數學知識,而且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環保意識,建立社會公德心,起到了德育的重要作用。
(四)樹立德育榜樣,營造學習氛圍
小學生的年齡階段比較特別,教師在他們心里的位置是特別的,他們對教師具有敬畏的心態,而班主任對他們的教導相對而言是最廣泛而又深刻的,他們的年紀較小,大部分的行為都是來自對身邊人的效仿,所以小學生對教師的行為仿效比較強烈。數學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機會比較多,不管是課上或是課下,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們。所以班主任不管是在課堂還是在課下,都要保持積極向上的情緒,引導學生既熱愛學科學習,又能做一個具有品德修養的人。
其一,班主任要嚴格地要求自己給他們提供榜樣,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有意識地將個人數學教學與德育滲透和人格培養相結合,做好德育工作;其二,加強師生交流,班主任不但是學校的教師,也是學生成長的指路人,通過師生間的溝通,不僅可以盡快地找到學生數學學習的困難,從而盡快制訂解決方案,并協助學生解決問題,還可以在交流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德育。班主任要在班集體中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時刻把德育教學滲透到班集體中,采取適當的教育方法使學生相信自己,并愿意將數學學習困難和日常生活中的困難說給班主任聽,班主任協助學生排解消沉心理,從而讓學生以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和積極向上的人格完成學業。此外,數學班主任還可以運用主題班會開展教育,班主任可以巧妙構思,嘗試開展道德課程和數學知識相結合的主題班會,以促進學生對德育問題有更多的了解,同時點燃學生熱愛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小學各科教育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并對他們的心理發展起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作為一名數學班主任要在數學教育課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既教好數學,又做好班主任工作,適時把握有利契機,靈活滲透德育教學活動,利用課堂單元的主題圖、教學案例等滲透德育知識,準確把握課文內容中的道德課堂教學滲透點,為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創造良好保障,把他們培養成為愛祖國、愛人民、愛勞作、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良好思想和品學兼優的人。與此同時,教師還必須重視數學教育主體活動的實施,在開展德育活動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數學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祁少華.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A]∥福建省商貿協會. 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三[C]. 2021:900-901.
[2]張春會. 淺談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的有機結合[J]. 當代家庭教育,2021(09):166-167.
[3]王興鳳. 淺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的策略[J]. 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1):157-158.
[4]鮑燕南. 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元素的融入策略研究[J]. 智力,2022(28):115-118.
[5]林旭. 德育在小學數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實踐策略[J]. 教育家,2023(04):58-59.
[6]李霞. 分析小學數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展開[J]. 知識文庫,2022(17):31-33.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