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論述高職物流專業“課證賽崗”四位一體融合的課程教學,通過將職業資格考證內容嵌入專業基礎課程、將職業技能競賽內容納入專業核心課程、將專業崗位能力素質要求融入專業方向性課程中開展基于項目式教學等策略,實現“課證賽崗”融合。
【關鍵詞】“課證賽崗”四位一體 課程教學 物流專業 高職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3-0153-04
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課程體系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載體之一,科學、完善、合理、適時適需的課程體系建設是職業教育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核心依托。課程體系往往決定所培養的學生形成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架構,課程體系的構建需要由一定的教育價值理念來引導,合理設置相應的體系構成要素(即課程),并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動態、合理的排列組合。
高職物流專業需要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對人才培養定位和課程體系構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流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專業課程是基石,物流職業證書是門檻,技能競賽是試金石,崗位鍛煉是熔爐,將這四者有機融合起來,并將其作為物流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價值理念引導,對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會起到更為顯著的效果。
以下,筆者針對不同的課程類型和學習階段,基于“教、學、思、做、賽”一體的教學理念,探討課程體系與“證、賽、崗”的融入策略。
一、將職業資格考證內容嵌入專業基礎課程,實現“課證融合”
國務院正式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規定在職業院校中全面啟動“1+X”證書制度,即學生畢業除取得學歷證書外,還應積極考取若干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因此職業資格考證作為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基本需求,需要在課程體系中進行合理有效的設計。
現階段高職院校多采用“2.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半,最后半年在企業中開展頂崗實習的教學模式。但一些課程體系在構建時尚存在“大而全、多而廣、泛而亂”的情況,如相關聯的必修課課程之間銜接性不明顯,難以對培養能力形成合力,一些課程內容重復甚至彼此矛盾。因此在構建“課證賽崗”四位一體課程體系時,需要根據設定的專業核心課程和方向性課程設計適合就業市場需要的課程體系和開發專業課程。同時應明確以學生職業化能力培養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準則,根據其崗位(群)所需的職業能力和素質要求,將職業技能證書和職業技能競賽融入課程體系和課程設計中,以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滿足物流企業對學生能力的共需性需求,滿足學生對職業遷移的需求。要實現課證融合,首先要選擇適應考證需求的教材,或根據考證需要編撰校本教材。其次要有意識培養教師的“課證融合”意識,讓教師有意識地將職業資格考證中涉及的職業技能標準融入課堂教學中,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進行教學改革,構建適合“課證融合”的教學資源,探索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入課程教學的改革創新點。針對考證還可以給學生增加一些相關的專題培訓,對課程中沒有講到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完善。
如學院在第一學年開設專業基礎課程時即整合職業資格考證相關考試內容,讓學生在學習掌握后第二學年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專業基礎課程的課程目標需要將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目標嵌入其中,將考證知識點對應到課程每個章節。以此打破原有學科結構上各自獨立的課程體系局限,根據人才培養定位設定專業核心課程和方向性課程。
又如物流基礎課程的校本教材的編纂,教學團隊在物流認知章節編排對應考證中的一些主要概念性知識點,并按照物流主要工作崗位需求分解其他各章節標準任務,包括倉庫管理、庫存作業、運輸作業、配送作業、成本與績效管理等,使學生在記憶和理解知識點的同時,相應的技能實操水平也得到強化,從而使學生將考證中的理論和操作內容內化于心。
二、將職業技能競賽內容納入專業核心課程,實現“課賽融合”
專業職業技能競賽是提升學生專業學習積極性、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和手段,學生通過備賽、參賽,其專業能力通常可在短時間得到較大飛躍。而通過競賽實操,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會擁有更強的目的性,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將技能競賽內容與課程內容有效融合,教學團隊需要分析基于自身培養目標的課程體系及課程來設計或參與哪些項目的技能競賽。一方面,學??梢越M織專業或學校層面的技能競賽讓學生練手,其內容可以針對多門關聯課程或具體某門課程甚至某個課程項目來設計。如在倉儲課程中專以庫內盤點作業開展盤點計劃和實操項目的技能競賽項目。另一方面,教學團隊有針對性地派出學生參加與專業方向契合的由教育部門或行業主辦的各級別的專業技能競賽項目。目前與物流專業相關的各類技能競賽項目主要有供應鏈物流、智慧倉儲、智能運輸、國際貨代、電商物流等各種類型的競賽項目,教學團隊可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構建的需要來分析和選擇賽項。
為有效將課程教學與技能競賽融合,在構建課程體系時必須重構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打破原本課程與課程之間的明顯界限,即要結合技能競賽內容來重設課程之間的銜接順序。同時在相關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同課程的授課教師需要通過有效溝通和共同設計教學內容的方式,形成合力以滿足技能競賽需求。只有將課程有效組合并與技能競賽項目高度匹配,才能更好地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目的。
如以“智慧物流作業方案設計與實施”技能競賽項目為例,競賽需要以物流基礎、辦公軟件操作等專業基礎課程為基礎,競賽內容則主要對應的是倉儲與配送管理這門專業核心課程,因此這幾門課程需要有效銜接方能滿足競賽需要。該賽項的內容包括物流作業方案設計模塊、物流作業方案實施模塊、物流管理“1+X”職業能力測評模塊、倉庫布局設計與設備仿真搭建模塊等四個部分,這些模塊內容則可以具體對應分解到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中具體每一個項目章節。
其中,“方案設計模塊”對應課程中倉儲配送作業中入庫、在庫、出庫和配送各個環節,這就要求學生全面深入掌握倉儲配送作業各環節的具體操作流程和操作規范。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各類作業的工作過程融入相應的競賽內容,如在入庫作業這一項目教學上,涉及了儲位計劃制訂、貨物驗收、貨物交接登賬立卡、貨物堆碼上架等具體操作,而這些內容對應的就是競賽中的入庫操作部分。“作業方案實施模塊”則是針對倉儲與配送作業的實踐操作,注重在操作過程的作業流程準確性和規范性,因此在課程設計時需要將具體操作內容融入到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1+X職業能力測評模塊”針對的則是該課程的一些主要理論知識和物流發展有關的政策、法規和標準等,需要在授課時將相關理論知識融入具體項目中?!皞}庫布局設計與設備仿真搭建模塊”主要解決的則是課程中倉儲規劃與布局設計項目,包括倉儲總體的布局規劃、庫房內部平面布置、貨位編碼和設施設備選型和布置的教學難點,課程設計時要融入相關倉儲規劃流程、成本及合理性等競賽內容。
職業技能競賽的內容往往跟專業核心課程存在緊密聯系,將職業技能競賽與課程教學緊密結合,能有效改進知識點孤立和被動傳授的教學弊端。將職業技能競賽內容納入專業核心課程,將使得教學過程更加具有創新性和靈活性,因此進行“課賽融合”教學非常有必要,也是具備良好的可操作性的,“課賽融合”課程的設計需要專業教師重組課程資源,并設計好每個教學項目,對職業化人才培養需求進行綜合分析,明確“課賽融合”的教學價值。
三、將專業崗位能力素質要求融入專業方向性課程,實現“課崗融合”
專業課程學習、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和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的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提升職業能力、適應就業崗位的需要,因此“證、賽、崗”與“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方向課”三級遞進的課程是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的。職業教育類學生的培養主要以就業為導向,因此高職物流專業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不僅要掌握物流相關的理論知識、政策法規、行業規范、操作技術技能等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能適應崗位的各項業務操作能力。因此,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需要針對不同的物流企業類型分析典型企業和典型工作崗位,依據其不同的崗位能力需求開設更有就業針對性的專業方向性課程。這類課程是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上的一種“拔高”,是一個讓學生從“知”到“會”再到“專”的過程。
職業教育的教學和實踐密不可分,特別是專業方向性課程,需要將崗位實踐內容切實融入課程當中,這樣才能實現專業學習與就業實踐的有效銜接。物流專業方向性課程設置本身就是就業崗位和職業發展而定制開發的課程,教學要融入崗位需求,在充分了解企業需求、崗位需求的基礎上再分方向、分模塊實施項目化教學。因此,開設專業方向性課程首先需要充分調研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市場,了解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去向,如道路運輸方向、倉儲配送方向、國際物流方向、貨代方向、物流信息化方向、電子商務物流方向的學生就業狀況等,再針對不同的方向重新梳理教學資源、選擇教學方式并組織差異化的教學,做到“以崗設課、課內設崗”。
例如,運輸是物流的核心功能要素和主干業務,在鐵路、公路、水路等運輸方式中,公路運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發揮著“微血管”和“大動脈”的雙重作用,在整個物流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各職業院校物流專業往往根據其人才培養定位開設有相應的運輸類方向性課程,如面向公路運輸方向的典型企業和崗位類型開設的道路運輸管理實務課程,因其課程定位明確,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以開展學生實際崗位上的仿真訓練為主,教師輔以引導和評價。教學團隊按照崗位設置和工作過程分別從運輸計劃、線路規劃、運輸調度、運輸組織與實施、成本與績效管理等內容讓學生體驗分組設崗和輪崗工作,真正讓學生將專業課程中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崗位實踐中,并通過實操過程內化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學生既增強交流、協作等能力,又提高了面對實際問題的應變處理能力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專業的“課崗融合”。
再如快遞運營管理實務課程,快遞作為物流業內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近十年來實現了迅速崛起和高速發展,也因此出現了巨大的人才缺口,許多職業院校物流專業開設了快遞方向的課程快遞運營管理實務,在其中“快遞包裝的選擇”教學項目中,要讓學生掌握快遞包裝崗位工作的實際需求,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選擇快遞包裝的方式、材料和步驟,可以按照商品種類,如文件書籍類、電子產品類、食品類、服裝類、易碎品類等等進行分別實操訓練,讓學生自主思考采用什么包裝材料、包裝方式方法、包裝技術、包裝標識等,以達到注重實際應用和強化實踐操作的目的。
四、基于項目式教學構建“課證賽崗”融合的課程
基于項目式的“課證賽崗”融合課程構建需要緊密結合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崗位需求、職業資格證書等多方面的相關要求,綜合設置課程具體的每個教學項目。項目需要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選擇和組織授課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教學方式。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課程的教學目標。該目標要覆蓋崗位需求、職業資格考證、技能競賽等方面的知識點。授課教師需要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分解課程內容,并細化到具體的學習任務項目,然后根據每個項目設置教學情景案例,指導學生基于項目情境找到和提出問題,隨后讓學生自主開展信息資料分析研究,利用該學習項目所涉及的知識,通過設計或實操的方式來提出問題解決辦法,最終展示和分析項目成果。其次,教學項目內容的制訂要與教學目標相契合,覆蓋足夠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點,學生通過實操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來解決項目場景中的問題,提高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同時,項目教學應引入崗位實例,將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案例、項目等納入,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對工作過程或典型問題進行剖析,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這些項目之間應該設置一些難度梯度,做到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一個完整的項目可以對應一門專業課程和若干門基礎課程,所實施的項目對應真實的崗位(群)業務和作業,需要包含相應的職業標準和行為規范,同時該項目也可以以相應的技能競賽項目為載體,融“教、學、思、做、賽”于一體,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遷移能力。如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課程以一個完整的儲配項目為依托,從倉庫規劃與布局設計到具體儲配業務,真實反應儲配類物流企業的真實業務和工作過程,課程內容中涉及的專業知識、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等亦是職業技能考證的知識點,因此該項目也可以有效地融入當前“智慧物流倉儲與配送設計方案實施”的技能競賽項目,借助項目式教學實現“課崗證賽”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課程體系構建是繼人才培養定位后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實施人才培養的關鍵載體,起到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作用。“課證賽崗”融合是打破原有課程、證書、競賽和崗位相互分離的模式,破除四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藩籬,將職業技能“1+X”考證、職業技能競賽項目、崗位實際需求等內容融入課程體系,讓四者有機銜接,通過重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讓課程之間不再相互孤立,最終實現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體系對應,課程設置與崗位需求對標,課程銜接與職業可遷移能力共同發展,對課程內容編排模塊和學分配置做出科學評判要求,為內涵式課程體系建設提供參考,高效培養高職院校物流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慧,鄧濤.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高校課程體系建構邏輯的偏差與治理:基于結構化理論的視角[J].教育學術月刊,2023(2).
[2]曹莉.“課崗證賽”融合式學前教育學課程實施的創新[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5).
[3]部峪佼,劉希全,王曉歌.“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物流管理課證融通混合式教改研究[J].中國市場,2021(6).
[4]涂祥策.高職會計專業“課、崗、證、賽”融合的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11).
[5]馬瑞.互聯網金融視閾下“課崗證賽”融通的課程體系構建[J].河北職業教育,2018(3).
作者簡介:袁時雨(1980— ),湖南衡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物流管理教學。
(責編 羅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