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
古往今來,多少成就事業的人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故以勤治惰,以勤治庸,無論是修身自律,還是為人處世,莫過于此。作為校園筑夢者,我們更要以“勤”立身,從“實”出發,爭做一個新時代的“硬核”班主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對其思想、信念、行為等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甚至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校園內,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是班主任,他們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學生接受教育時,不僅會聽其言,更會觀其行,所以班主任需要巧借每一次“說話”機會,用行動做榜樣,真正做到對學生的“耳濡”及“目染”。去年,我不幸手指患病,先后兩次手術,那份病痛是常人無法體會的。其間,我沒有耽誤一節課。不知不覺,我成了一個離不開講臺、離不開課堂、更離不開孩子的人。大家都說:“莊老師您身上有使不完的勁?!逼鋵崳倚睦锖苊靼祝挠惺裁础笆共煌甑膭拧?,只不過是自己對自己多一股狠勁罷了。第二次手術后,正趕上我們班做“國旗下特色展示活動”,這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時機,也是隊員們一直憧憬、期待的重要時刻,不容錯過!不忍錯過!哪能錯過!我毅然舉起纏著雪白繃帶、帶來扎心疼痛的手指,在刺骨的寒風中捧著文件夾,帶領孩子們在全校師生面前進行了一次激昂澎湃、堪稱完美的展示活動?;顒咏Y束后,我的臉上直冒虛汗,學生們里三層外三層把我圍了個結實,“老師您還疼嗎?”“老師,我幫您暖暖手?”“老師,讓我抱抱您吧!”望著一張張閃著淚花的小臉,我的眼眶濕潤了,鉆心的疼痛陣陣襲來,但我心里感到特別幸福!從教22年來,有太多這樣的場景,我也在這樣的場景中被潛移默化地感染、激勵。

再比如:課間休息時翻開經典書籍,吟誦片段并講給周圍孩子聽;將班級內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讓學生感受生活處處有精彩;主題班隊會上,寫幾個漂亮大氣的美術字;體育比賽中,及時為孩子遞上一杯溫開水;放學時,隨手關上黑板旁的一扇窗;大掃除中,用手中的抹布細致擦去陳年污漬;課外活動期間,用手測一下不舒服孩子的額頭……諸如此類的細節和動作,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其仿效的榜樣,進而產生“無聲勝有聲”的獨特效果。以身作則,教師要努力地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要想獲取學生的真實情況,管理就不能是“遙控和看守式”,而應是“走動和溝通式”。班主任要換位思考地與學生互動并進而產生心理認同,要做到事事留心、時時關心、處處用心,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學生動態,適時做好引導教育,將管理工作無痕地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班上有個學生叫小亮,每次看到他總讓人心疼。因為,在所有孩子中他總表現出憂郁、膽怯、自卑。我通過家訪,得知他的媽媽因病去世,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只能跟爺爺一起生活。我多次找他談心,每逢周末把他帶到家里,給他做可口的飯菜,讓他和我的兒子一起學習。記得有一次,他的臉很紅,我用手一摸,額頭滾燙。我二話沒說,帶著他直奔醫院。排隊、掛號、問診、交費、拿藥,一陣忙碌后,“點滴”終于打在了孩子手上,他靠在我的肩上睡著了。一覺醒來,看到我擔憂的雙眸,他眼圈通紅地小聲說:“老師,我想媽媽了,您真像我的媽媽……”當時我什么也沒說,只是緊緊地抱著這個孩子。我或許代替不了一個母親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但我愿意用真誠去關心、愛護孩子。如今,這個孩子上高中了,每逢寒暑假他總要來看我,他說與我在一起有家的溫暖……每每聽到這些,我心里就會充滿無限的滿足,哪還有什么辛苦勞累,更多的是油然而生的責任感:我要把教書育人作為終身的事業!
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要有勤字當頭的管理理念。這里的“勤”不僅是心勤,更是“眼勤”“嘴勤”“手勤”。比如:課堂上勤于觀察孩子的注意力、答題和作業情況;課外活動觀察其活動能力、人際關系及個性特點;日常生活中從言談舉止中感知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狀態,第一時間把握偶發事件的萌芽,及時進行教育和防范,進行“長善救失”的教育。再比如:班會上,與孩子直面敏感話題,引導其進行討論;課下,與青春期的孩子促膝長談,換位思考地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課間,對孩子的積極表現予以肯定贊賞,對消極事件巧妙引導并藝術化處理。又如:看到班級孩子閱讀的場景,隨手拍下發到家長群;看到孩子繪畫、路隊等精彩瞬間,記錄下來發到班級群,并通過每日晨會對其進行二次表揚,讓其感受自我價值。我們在這樣的交談中彌補了眼觀之不足,在有效溝通中避免了“暈輪效應”,尋找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最佳教育方案。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千好萬好落實為好,千難萬難不做則難。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工作不應僅限于校園,因為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將無法完成人才培養的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定期進行美麗的教育行走——家訪。它不僅可以拉近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及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能形成教育合力,讓愛與教育之花在不經意間傲然綻放。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愛和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蓖ㄟ^家訪可以幫助家長學會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也可以引導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工作。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協同育人落地生根,為家校牽手奠定良好基礎。家訪前,班主任可以組建一支學科教師及校領導參與的班級家訪隊伍,明確家訪時間、地點及內容;家訪中,向家長介紹孩子在校情況,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教育方式,與家長共同探討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有效教育方法及途徑;家訪后,可依據家訪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特別是對家庭困難的兒童、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等有特殊情況的孩子給予重點關注,真正將關心幫助送到孩子家里,把愛心呵護真切印刻到孩子心里,從而保證家訪的實效。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班主任老師,更要懷揣一份愛心,堅守一份責任,開啟暖心家訪,除定期家訪外還要經常以電話、微信等形式與家長溝通交流,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堅定步伐,用一腔熱血和一片赤誠真心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形成家校合力,攜手寫出一份“滿分答卷”。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比松缆飞蠌膩頉]有捷徑可走,在教育之路上更要以“勤”立身,從“實”出發。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功底、學識,更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響少年兒童的成長,真正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班主任工作雖有章可循,但教育對象千差萬別,只要我們有愚公移山的勇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的干勁,就一定能找到打開每把“鎖”的“鑰匙”,成為新時代“硬核”班主任,讓每一朵蓓蕾在“勤”和“實”中開花、結果!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雙語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