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時期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關鍵時期,但是,若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就難以發揮語言教學的作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智力發展。對此,文章提出,幼兒教師要抓住幼兒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和關鍵期,遵循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借助幼兒喜愛的游戲活動來開展語言教學,讓幼兒在游戲中發展智力、鍛煉思維、感受語言的魅力,進而培養和發展他們語言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活動;融合策略
作者簡介:王彥平(1984—),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八幼兒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說,游戲伴隨著幼兒的成長,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會全心投入、樂此不疲。《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但是,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思想落后,習慣于采用陳舊的教學模式,多以口頭講述的方式向幼兒傳授知識,忽略了幼兒的實際體驗和感受,導致語言教學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對此,幼兒教師應結合幼兒的特點和《指南》要求,嘗試將語言教學和游戲活動結合起來,使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達成寓教于樂的目標,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
一、游戲活動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作用
(一)游戲活動可以給幼兒提供語言學習素材
幼兒的生活活動范圍較小,平時除了與家人交流,就是與幼兒園的同學、教師交流,但僅依靠這些交流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有的幼兒膽小內向,不善于與人交流,在交流活動中常常處于被動狀態,所以他們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發展較為緩慢;有的幼兒雖然性格外向,會主動發起或參與交際活動,但他們的交際范圍、交流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游戲中的各種模擬情境,如各種生活場景、工作環境,能夠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語言學習機會和素材[1]。
(二)游戲活動能提高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
游戲是符合幼兒天性的一種活動形式,所以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熱情高漲,會主動與同伴交流并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結合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語言方面的游戲活動,如“我說你猜”“詞語接龍”等,可以在輕松的游戲氛圍中,提高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有效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
(三)游戲活動能提高幼兒的語言技巧
在游戲活動的互動環節中,幼兒不可避免地要進行語言交流,這能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幼兒的語言技巧。比如:在角色扮演游戲中,幼兒會使用符合自身角色的一些用語;在猜詞游戲中,幼兒能夠有效鍛煉描述能力;在講故事游戲中,幼兒會綜合使用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以清晰講述故事;在小組游戲中,幼兒能夠掌握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語言技巧;等等。
二、當前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具有局限性
有的教師在語言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時,只是將游戲作為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趣味性、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工具,而忽視了游戲對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作用。有的教師為了維持課堂紀律、把握課堂節奏,仍然保持傳統的教學觀念,即在游戲活動中主導一切,會按照自己提前制訂的計劃來組織和開展游戲,讓課堂少出現或不出現意外情況。這樣的語言教學活動雖然也能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但其中模式化的、程式化的游戲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會限制幼兒思維的發散和個性的發展,并容易讓幼兒產生疲憊感,甚至導致其不愿意參與此類活動,最終使語言教學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幼兒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避免影響語言教學的效果。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機械
3—6歲的幼兒的思維處于感性思維發展階段,其認識事物、思考問題都需要借助具體的事物或現象,學習語言自然也需要感性經驗的支持[2]。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時,部分教師通常是通過發布任務或命令的方式來讓幼兒參與游戲,而幼兒在學習狀態下獲得的游戲體驗和在自然狀態下獲得的游戲體驗是有明顯不同的,幼兒本應在游戲中體驗到快樂、輕松、自在,卻可能因為教師的束縛而變得緊張和焦慮。對此,教師要注重幼兒的游戲體驗,給他們提供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真正讓幼兒在游戲中有所得。
(三)幼兒缺乏充足的游戲活動時間
幼兒園語言教學的一個課時通常為20—25分鐘,有的教師會將游戲活動穿插于教學過程中或者安排在教學結束前的幾分鐘,而且以角色表演類游戲為主。這樣的安排導致幼兒的游戲活動時間不足,容易使游戲活動流于形式。且沒有時間上的保障,游戲活動就不能真正開展,其對幼兒的語言學習的促進作用就難以充分發揮出來。
三、將游戲活動融入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方法
(一)更新教學理念,真正落實游戲化語言教學
當前,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部分幼兒園沒有真正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指南》具體要求,導致游戲化教學流于形式。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從更新教師教學理念入手,使教師真正認識和理解游戲活動對語言教學的促進作用,以及游戲對提高幼兒語言能力的積極意義,并想辦法將游戲活動與語言教學結合起來。同時,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機會,使他們成為游戲活動的主體[3],讓他們在游戲中自主探索、自主發現,自主學習和運用語言,進而達到語言教學的預期目標。
例如,教師可以在語言教學中融入“給小動物配音”的游戲活動,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有著不同神態、不同動作的各種小動物,并讓幼兒仔細觀察,之后讓他們想象這些小動物正處于什么情景中或狀態下,最后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聯想為這些圖片中的小動物配音。在這樣的游戲中,幼兒不僅能夠發揮想象力,也打開了“話匣子”,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二)創新游戲形式,豐富語言教學手段
豐富多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能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增強他們主動探索和發現的意識,還能使他們在游戲中主動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要想使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教師就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來創新游戲形式,不僅要增加游戲的種類,也要讓幼兒參與到游戲規則的制訂中,促進游戲活動和語言教學的充分融合,并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4]。具體設置如下。
首先,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來設置游戲。幼兒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歡小動物,有的喜歡玩具,有的喜歡繪畫,教師可以結合他們的興趣來設計游戲活動。例如,在開展以“郊游”為主題的語言教學時,教師可以鼓勵對繪畫有興趣的幼兒畫出郊游的場景,鼓勵喜歡玩具的幼兒用教室里的各種玩具模擬郊游的情景。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幼兒們介紹自己作品,或者根據自己的作品創編一個故事。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愛好,也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鍛煉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其次,根據幼兒的交際需求來設置游戲活動。語言運用能力是幼兒交際的基礎,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能力發展情況來設計游戲。比如:小班的幼兒詞匯積累較少,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認識物品或動物的游戲;中班、大班的幼兒已經認識了一定量的事物,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形容事物顏色、形狀、性質、功能的游戲,鍛煉幼兒的詞匯或句子擴展能力。
最后,根據生活實際來設計游戲活動。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不是只能圍繞教材來開展的,教師可以結合現實情況來選擇教學內容,并據此設計游戲活動。比如:在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教師可以設計劃龍舟、制作花燈等游戲,并讓幼兒說一說在這些節日本地有哪些風俗習慣;在“五一”小長假、“十一”黃金周結束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猜地名、猜旅游項目的游戲,將幼兒的旅游經歷和語言教學結合起來,以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
(三)把控游戲難度,促進游戲活動與語言教學的整合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融入游戲活動時,教師需要學會放手,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角,使幼兒全身心投入游戲中,充分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并在游戲中發展思維能力、提高語言能力。但是,幼兒的游戲行為有著不確定性,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游戲活動,不僅要把握好游戲的難度,而且要在游戲過程對幼兒進行一些必要的干預和引導。倘若游戲難度過大,幼兒無法完成,他們就體會不到游戲樂趣和成就感,很有可能會半途而廢;倘若游戲太簡單,就無法發揮出激發幼兒勝負欲、啟發幼兒思維、鍛煉幼兒語言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使游戲符合幼兒的能力和水平,實現游戲活動與語言教學的有效整合,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習語言知識、提高語言能力,并產生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和愉悅感,進而對語言課程有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5]。例如,在復述“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時,很多幼兒不能完整地敘述出來,這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們戴上代表不同動物的頭飾進行角色表演,讓他們結合具體的情景來完成對這個故事的演繹。這樣,幼兒不僅掌握了故事線索,了解了不同動物的特點,還掌握了蝌蚪在成長過程中的變化,既鍛煉了語言能力,也豐富了認知。
(四)注重游戲講評,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游戲講評是開展游戲活動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幼兒可以通過這個環節來交流經驗、發表意見、表達情感、提出想法等。因此,在語言教學中融入游戲活動時,教師不僅要關注游戲活動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促進作用,還要關注游戲講評對培養幼兒語言思維能力、概括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利用這一環節來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比如,可以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在游戲中遇到的困難或問題,也可以讓幼兒評價同伴在游戲中的表現,還可以讓幼兒說一說游戲中不同角色的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幼兒性格內向、不善言辭,有的幼兒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欠缺,對于這些幼兒,教師就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引導,通過問題來幫助他們梳理思路、總結游戲體驗。總之,游戲講評能增加幼兒之間的互動和了解,能滿足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也能促使幼兒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自己的見聞和感受。這樣,幼兒就能在暢所欲言中充分發揮自己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不僅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教學活動也更具趣味性。
結語
語言是人們傳遞信息、表達感情、表明思想的重要手段。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借助游戲活動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方法。因此,幼兒教師要不斷探索有助于幼兒園語言教學的游戲活動,將游戲活動與語言教學充分結合起來,在增強語言教學趣味性的同時,滿足幼兒語言學習的需求,使他們會說、敢說、愛說,逐步提高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孫志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背景下的語言課堂教學活動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157.
賀桂清.利用游戲活動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20):49.
錢巧玲.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中游戲運用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家長,2021(19):131-132.
劉艷.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游戲化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23):208-209.
賀可可.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游戲化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