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飛堯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步健全,企業的資金來源越來越多,融資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其中,通過債券進行融資既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不斷創新的融資手段。然而,越來越多高信用等級企業出現違約現象,引起市場恐慌。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怎樣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償還能力,降低或者規避債務風險,怎樣才能有效控制債務發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本文選取A、B兩個企業作為個案,重點通過企業的財務數據,來比較分析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財務風險,并就企業通過債務管理來控制風險進行初步探究,以期為企業的債務管理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債券融資;財務風險;債券管理;案例研究
引言
資本是企業成長的先決條件,是企業運轉的“血液”。許多企業為減輕自身的資金負擔,采用以企業為基礎的債務融資模式,但這種模式也使企業面臨更大的財務風險。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在進行債務融資時,怎樣規避金融風險,就成為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融資渠道是企業的“血液循環”,大部分企業從自身角度無法解決企業發展的需要,而從銀行獲得資金困難,從股權市場獲得資金的費用又很高,這就給企業提出了更高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進行債務融資已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選擇。就企業而言,籌資方式以債券為主,這是一種負債型籌資方式。本文就從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必要性出發,對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所面對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財務風險
(一)利息風險
利息是影響債券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利息上升時,債券的價值就會下跌,此時就存在著一定風險。通常而言,當債券利息較高時,其回報率較高;然而,如果在一個特定區間內,債券的價格不會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因此,債券的回報和利息成一定比例。
(二)流動風險
低流動度的債務,讓投資人在短時間里不能以合適的價位出售,會造成現金流通的困境,并陷入危機,或是使企業喪失新的投資機遇。
(三)信用風險
指發行者不能按時償還所擔保的債務,最終使投資人蒙受經濟上的損失,對企業造成一定風險。
(四)資本重組風險
資本重組的風險有兩種:一是因為利率改變;二是因為投資人對未來的經濟趨勢產生錯誤的認識。如果是短期債券到期收回現款,也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舉例來說,長債的收益率很高,但短債的收益率卻很低,因此很多企業都會購買短債來減少利率風險。然而,在短期債券到期之后,如果利率下降到較低水平,就很難找到與利率相比更高的投資機會,不如在本期中投資長期債券,依然可以獲得較高收益[1]。
(五)回收風險
指帶有回收條款的債券,因為債券常有被強制回收的風險,造成此種風險的最大緣由在于,若債券以較低收益率支付,其最終仍會被回收,使國內投資人的期望收益減少。
(六)通脹風險
指因價格上升引起的貨幣購買力降低所產生的風險。通脹會使投資人的真實利息下降,進而會影響投資人對將來獲利的預估。當期望回報率比真實回報率低時,投資人就會退出,這樣投資人就會面臨通貨膨脹的風險。在通脹期間,對投資人而言,真實的利息應當是通脹扣除面值,因此,真實回報率和名義回報率之間的差異就是通貨膨脹的風險。債券的利息水平越高,則通脹水平越高,真實收益水平越高。在證券市場上,通脹風險最為常見。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紹
A企業于2022年逾期未支付本息,金額為10.439億元(包括本金10億元)。
B企業于2022年在股票交易所發布了一則消息,宣布將發行金額為10億元人民幣的非公開債券,到期日為10月23日,由于企業的現金流出現問題,因此無法及時支付該次債券的本金和利息。
(二)案例分析
1.對合并水平上的金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從搜集到的數據來看(見表1),A企業在2020-2022年中,在母企業的債務比例分別為44.24%、47.06%和46.48%,在母企業的股東權益比例為27.26%、22.59%、29.51%。B企業在母企業中的負債比例是45.34%、36.17%、39.43%,而在母企業中,所有者權益的比例是8.74%、9.87%、8.06%,兩企業股份的負債比例很高,而所有者權益占比很少。
2020-2022年期間,A企業的總營收比例為1.10%、1.27%、1.29%,而B企業的總營收比例為4.28%、2.40%、0.90%,兩者的總營收比例都低于5%,而B企業的凈利潤超過90億元,A企業超過3億元,幾乎沒有盈利。
經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這兩個企業的債務均在母企業,但其營收與凈利潤所占比例均很小,表現出母企業償還債務的巨大壓力,且其償還債務的能力很差。從目前情況來看,這類企業違約的最基本原因就是母弱子強,因此要從上述兩個母企業報表層面來進行分析,而不是將其放在合并報表層面來進行分析[2]。
2.在集團層次上對債務風險進行分析
①流動資金分析
從表格2可以看出,2020-2022年,A企業擁有的現金余額為105.35億元、92.93億元、66.69億元,依次遞減;然而,現金及現金等同資產的結余是83.89億元、58.48億元以及27.59億元,說明大多數的貨幣資金受到限制,企業的資本趨向緊縮,而且在2020和2021年流動性很低。B企業的現金余額為159.97億元、122.75億元和117.42億元,依次遞減,一直到2022年,流通資金中只有0.79億非限制性貨幣基金,且企業沒有償付能力。
②經營資本分析
2020-2022年,A企業擁有367.83億元、404.78億元和393.07億元流動資產,但在同一時期內,其流動負債為346.23億元、416.38億元和426.64億元;B企業在2020-2022年擁有329.31億元、286.54億元和291.29億元流動資產,但在同一時期,流動負債分別達到407.83億元、372.06億元和358.57億元,可見,兩企業流動資產比其流動負債要少得多,很大可能無法清償其到期債務,因此對重新融資的需求很大。
③債務結構分析
從債券到期日的角度分析,2020-2022年,A企業三大硬性短期債務,即短期借款、應付票據、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債務,合計為260.43億元、353.90億元與283.74億元,而在同一時期,長期借款、應付債券等兩項長期剛性負債的總和是148.04億元、116.24億元、137.61億元。2020-2022年,B企業的兩筆固定期限債務合計為307.42億元、269.30億元、282.50億元,長期剛性負債總和為129.19億元、148.26億元、163.28億元。兩集團在報告期內的短期債務所占比例均超過60%。與長期負債相比,短期負債的財務風險要高,因此,兩集團的財務風險均比較高。
④資產負債和債務償還能力
B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在2022年達到114.02%,無償債能力。A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已達到98.71%,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A企業同時也是關聯企業,尤其是為虧損的企業提供融資平臺,最近幾年,A企業的其他應收賬款已超過流通資產的70%,而與這些企業的交易,大多都是關聯企業,這些應收賬款的回收率很低,還款壓力很大。此外,A企業年底時還會有大量的外部擔保,高達50.9億元,遠遠超出股東權益30.79億元,債務風險非常高。
3.盈利能力分析
從表格3中可以看出,2020-2022年,A企業的凈利潤為-23.80億元,0.48億元和-5.17億元,融資成本為15.65億元、13.89億元、6.85億元,而在同一時期內,企業的經營利潤是5.37億元、5.97億元以及5.74億元。2020-2022年B企業凈利潤達到了-3.56億元、-9.59億元、-7.46億元,嚴重虧損。
三、企業債券風險防范對策
(一)加強對風險的認識
為使企業能夠更好發展,應加強對企業負債的管理,并對其進行有效控制。企業應當強化對風險的控制和預測,并在必要時,對其進行適當預防,同時也要加深對債務融資風險的認識,減少風險發生概率,降低風險等級,為企業的總體風險管理奠定良好基礎,從而促進企業風險管理能夠順利開展[3]。
(二)構建有效的預防控制機制
在企業治理中,應當構建內部金融控制制度,并對金融監管制度進行持續改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加速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對財務的控制,加強對資本的控制,從而有效控制資本流動。企業要做好對風險的事先控制。利用建立可以在生產經營中持續存在的實時動態財務預警系統,對風險展開及時預測和預警,進而在源頭上對風險進行預防,避免因為決策錯誤而導致的財務危機,將債務融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
(三)確定適當的債務比例
確立合理的債務比例,維持債務結構和債務期限,在企業的財務活動中,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這一工作將會對企業的資本流轉速度和企業發展能力產生很大影響,同時也會對企業的財務業績產生很大影響。正確的債務管理,指企業的負債比例與企業的實際狀況相適應,實現企業風險與收入的最佳組合。一般以資產負債率為衡量標準,企業須對其進行定期測量,對資產、負債狀況進行全面掌握,并對其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根據具體狀況,進行相應調節,使債務比例能夠維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4]。
(四)確定債務的真實償付方案
要利用負債經營來加速發展,就一定要加強管理,加速資金周轉,努力減少資金占用額,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產銷率,減少應收賬款等,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充分考慮到可能會對債務產生影響的各項因素,并且小心謹慎經營。
(五)分析對利率及匯價變動趨勢
針對由利率變化引起的融資風險問題,須對資本市場供需情況進行仔細分析,從而準確掌握未來的利率趨勢。在預計將來市場利率逐漸提高的情況下,通過從銀行獲得固定利率,降低融資成本;在預見未來市場利率逐步降低時,企業應當對利率變化做出準確判斷,理性分析外匯的上升和下降,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戰略,切實采取相應對策,來預防由于利率降低而導致的財務風險[5]。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企業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時,會面臨很高的財務風險,因此,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構建風險預測體系,加強負債風險管理,來對企業的債券進行管理,以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預防。
參考文獻:
[1]劉致銘.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財務風險及債券管理案例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4):5.
[2]王國汀.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財務風險及債券管理案例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1(2):4.
[3]趙鑫,王謳文.債券融資風險管理分析——以發行企業債券為例[J].新會計,2020.
[4]童賽.企業發行債券融資的財務風險及債券管理分析[J].2023.
[5]江光光.債券融資、財務風險與信用評級[D].云南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