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花 李亮
【摘 要】 樸實、簡單、扎實的教學,是語文課堂本該有的模樣。只要是能展現教師素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課,便是精彩的好課。低年級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朗讀和書寫,為此,教師應創設貼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特點的情境,讓他們在共情的狀態下與文本對話,與自己的生活對話。
【關鍵詞】 低年級 朗讀 書寫 共情
一、遷移生活,激趣揭題
1.看圖猜字。
師:同學們,我們來玩個游戲吧!看看圖,再看看偏旁,猜猜這是什么字。(很多學生舉手)一起說——
生:雪、雨。
師:看這幅圖,誰再猜?
生:我猜這是一滴露珠。
師:說對了,這就是“露珠”的“露”字。
師:再來看。(很多學生舉手)一起說——
生:雷。
師:你們可真棒!(指向“雪、露、雷”三個字)這三個字都帶有雨字頭,帶雨字頭的字一般都和有水的天氣有關。
2.學習“霧”字,揭示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認識一個新字,它也是雨字頭,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板書:霧)上面是雨字頭,第三筆是橫鉤,下面是“服務”的“務”字。上下合起來就讀——
(學生開火車讀,齊讀“霧”。)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霧中的景象是什么樣的。(出示圖片)這是霧中的——
生:山林、街道、城市。
師:真棒!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關于霧的故事。伸出手指,跟著老師一起寫一寫課題。(師板書課題“霧在哪里”,學生跟著一起書空)連起來讀課題,讀出疑問的語氣。
生:霧在哪里?
二、初讀課文,梳理感知
1.教師范讀,初步感知課文。
師:老師來讀讀課文,請你捧起課文紙,仔細聽,認真看,想一想:霧在哪里?(師范讀課文,生靜靜地聽。)你們聽得很認真!想想看,霧在哪里呀?
生:霧在大海里。
師:霧飛到了海上,你說得對。霧還來到了哪里?
生:天空。
師:這里的天空實際上就是在海上呢!還有誰想說?
生:城市的上空。
師:是的,他還來到了城市的上空。
生:岸邊。
師:是的。這霧啊,他先來到了——海上(板貼),接著來到了——岸邊(板貼),最后來到了——城市的上空(板貼)。(解析“岸”字)上面的“山”代表高地,中間的橫、撇,就是高地和水之間的分界線,下面的“干”提示它的讀音。這個字就讀——
(指名讀,齊讀。)
師:(出示海岸圖片)哪位同學來指一指岸邊在哪里?
(一生到臺前來指)
師:你指得對,這里就是“岸邊”。你帶領大家讀讀這個詞。
(生讀,其余學生跟讀。)
師:海的岸邊叫什么呢?(很多學生舉手)一起說——
生:海岸。
師:讀一讀“岸邊、海岸”這兩個詞語。
(生讀)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特別要注意讀好霧孩子說的話。
(生認真讀課文)
2.梳理內容,反復朗讀。
師:你們讀得真認真!來,看看課文,霧孩子說了哪些話呢?(出示課文PPT)誰想來當霧孩子讀一讀第一句話?請你讀。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來。”
師:他要把什么藏起來?
生:大海。
師:你的聲音很響亮,讓我們都聽清楚了,非常好!第二句,后面男生讀。
生:“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
師:他這一次藏了兩個呢,是什么?
生:天空和太陽。
師:好的,再來看第三句,他藏了什么呢?
生:“現在我要把海岸藏起來。”
師:這一次他藏的是什么?
生:海岸。
師:接下來,請你們兩位來讀,你來讀問題,他來讀回答。
生:“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
師:問句讀得特別棒,讀出了疑問的語氣。
生:“我要把自己藏起來。”
師:他藏的是誰呀?
生:自己。
師:真有意思。他們倆讀得特別好。我想請兩位同學再來讀一讀,還是一問一答。請你們兩位來讀。
生:“現在,我該把誰藏起來呢?”
生:“我要把自己藏起來。”
師:好有意思呀!學著他們兩個,我們一起讀一讀。
(生讀)
師:你們看,這霧孩子先藏了大海,接著藏了什么?
生:天空連同太陽。
師:還要藏——
生:海岸、自己。
3.初步感受“淘氣”。
師:這霧孩子可真淘氣。難怪課文中說從前有一片霧,他是個——
生:淘氣的孩子。
師:我們來看“淘”這個字。它的右邊是“匋”,是一種用來舀水的陶器。你看,有個小朋友拿著它在舀水玩呢,真是一個淘氣的孩子。你來讀讀。
(生讀)
師:讀得真準。這霧孩子,就是這么淘氣。(板貼“淘氣”)
三、飛到海上,讀出“淘氣”
1.學習第3自然段。
師:霧飛到海上,他把什么藏了起來?藏起來后的景色是什么樣的呢?誰能讀出來?
(生讀第3自然段)
師:我們聽出來了,霧孩子先把“大海”藏起來了。你再讀讀。
生:有一天,霧飛到海上。他說:“我要把大海藏起來。”
師:你讀得特別好,讓我們感覺到大海特別大。后面男生再讀讀。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來。”
師:(出示大海的圖片)你看,大海很大,他也敢藏。我們一起來讀。
生:“我要把大海藏起來。”
師:這霧孩子真淘氣,于是——
生:他把大海藏了起來。
師:大海被藏起來之后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師:是呀,無論是近處的海水,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這霧孩子特別淘氣,他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東西都給藏了起來。一起再讀。
生: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2.學習第4自然段。
師:霧孩子在海上還藏了些什么呢?
生:“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
師:這一次,他藏了兩個,口氣可真大。這可非常難藏,誰還能把這種“難藏”讀好?

師:他把“一起”這個詞讀得很重,讓我們知道這兩個事物是一起藏起來的。還有誰也想讀這一句?
生:“現在……我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讀得不熟,漏字。)
師:看清楚,不著急,再讀一遍。
(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反復讀了幾次,最終讀得比較完整流暢。)
師:你真棒!一遍一遍耐心讀就能讀好。掌聲送給他!
(學生鼓起了掌,會場上的聽課老師也鼓起了掌。)
師:看來,你們都想當霧孩子,想把這么難藏的事物都藏起來。一起讀。
生:“現在我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
師:于是——
生:他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了起來。
師:藏起來之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樣的呢?
生: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師:他的變化特別快,你們看,(出示大海被霧遮擋的畫面)大海一下子就變暗了。看“暗”這個字,左邊是一個日字旁,表示太陽。霧特別濃,把太陽周圍都給變暗了。大聲讀讀這個字。
生:暗。(生大聲讀)
師:把四周變暗了,后來又怎么樣了呢?
生: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師:這霧孩子真淘氣,連光芒四射的太陽都能被他藏起來。我們現在一起來讀讀,讀出景色的變化。
(生讀)
3.發現特殊句式,情境練說。
師:你們看,霧飛到海上,把大海藏了起來,男生讀。
男生:無論是海水、船只,還是藍色的遠方,都看不見了。
師:他說要把天空連同太陽一起藏起來,于是他就這樣做了,女生讀。
女生:霎時,四周變暗了,無論是天空,還是天空中的太陽,都看不見了。
師:你們看這兩句話,在句式上有相似之處,都是在說藏的東西越來越多。這兩句話都用了哪些詞?
生:無論……還是……都……
師:是的,用上了這些詞語,就讓我們覺得霧藏的東西特別多,也讓我們覺得他特別淘氣。
師:這霧孩子特別淘氣,有一天,他飛到了我們南京。他說:“我要把南京藏起來。”于是,他就把南京藏了起來。想一想,他會藏些什么呢?
生:無論是城市,還是馬路,都看不見了。
師:把我們南京城和城市里的街道藏起來了。誰再接著說?
生:無論是街道,還是房屋,都看不見了。
生:無論是南京長江大橋,還是高樓,都看不見了。
師: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們南京標志性的建筑,都被藏起來,看不見了。這霧孩子真淘氣!
師:來,看看這是哪里。
生:這是我們的校園。
師:誰來說說?
生:“我要把南京藏起來。”于是,他把南京藏了起來。無論是奧體中心,還是夫子廟,都看不見了。
師:說得真完整。誰再來說?
生:“我要把南京藏起來。”于是,他把南京藏了起來。無論是夫子廟,還是我們金陵中學河西分校的校園,都看不見了。
師:你不僅說得完整、清楚,還把霧孩子那種淘氣的感覺說出來了呢!(會場上的聽課老師鼓起了掌)霧孩子很淘氣,他來到了我們會場,會藏些什么呢?
生:無論是同學,還是評委老師,都被他藏起來了。
師:哈哈,都會被他藏起來。
生:無論是黑板,還是同學,都看不見了。
師:都看不見了,都被霧藏起來了。
生: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都看不見了。
師:我們都被這霧孩子給藏起來了,他真淘氣呀!他來到哪里,哪里就什么都看不見了。
四、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師:看,這霧孩子呀,還把這些詞語寶寶藏起來了呢!撥開云霧見到字,你會讀嗎?開火車讀一讀。如果他讀對了,其他小朋友跟著他讀。
生:(生領讀,其他學生開火車讀)淘氣、無論、海岸、變暗。
師:你們能讀好這些詞語,還有兩個生字也要寫好呢!這兩個字分別讀——
生:屋、岸。
師:請你們自己先書空寫一寫,再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這兩個字都有撇,“屋”有一個長豎撇,“岸”的豎撇略微短一點。
師:你很會觀察。我們一起來寫寫這兩個字吧!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屋”,尸字頭扁一點,豎撇穩穩的,最后一筆橫,略微露出來。“岸”上面是一個“山”,“山”字扁扁的,橫撇寫穩當。下方橫略長,半露半藏。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紙,拿出鉛筆,描一個,寫兩個。寫字先練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三個一”要做到。
(學生安靜書寫,教師巡視指導。書寫結束后展示,教師從卷面潔、字形對、結構勻、關鍵筆畫規范等幾方面評價。)
師:霧孩子真是個淘氣的孩子,他還會來到岸邊,躲到城市的上空,他會把什么藏起來呢?藏起來后的景色又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首先要祝賀馬老師在這樣一個平臺上斬獲佳績,得到大家廣泛、高度的認可,很不容易。但是我又不禁想追問:評委們和現場觀摩的老師們到底認可的是什么?大賽結束以后,我們把課堂實錄整理出來,又當以何種角度來學習這樣的課堂呢?
“《七彩語文》杯”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展示活動,對教師素養的考查非常全面,不僅有朗讀、書寫等專項的展示環節,還要在30分鐘的課堂上加以綜合考量。這30分鐘的課,又是在活動前一天才抽簽確定的。只經過一天的準備,選手呈現的課堂和那些幾經打磨的公開課的課堂相比,可能沒有后者那樣精致的設計,但同樣會有展現教師素養、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精彩。這種精彩不是特別容易讓人感到眼前一亮,或是嘆為觀止,而是樸實、簡單、扎實地還原了語文課堂本該有的模樣。馬老師的課堂就有著這樣的一種精彩。
馬老師把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落實得很好。她重視朗讀,課堂開始時,教師先范讀,然后帶著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進行理解與表達。有個男生被指名朗讀文中的一句話時,總是漏字,反復讀到第三遍,才算完全準確地讀出這句話。馬老師非常耐心,讓學生自己修正,直到讀完整。我注意到那個男生在坐下去的時候,臉上是帶著自信的微笑的,因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準確”的要求。這個教學環節如果在日常的課堂中,我們可能不以為意,但是放到30分鐘的展示課堂上,能耐心地等待一個學生讀三遍,未必會是每個作為選手的教師的選擇。低年級的課堂,必須重視朗讀,每個孩子都要讀通順,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馬老師重視寫字。課堂上的板書,有不少老師會選擇用課前準備好的板貼呈現。這當然方便快捷,但是也分對象。當我們面對低年級孩子的時候,教師展示自己板書的過程非常重要,這個書寫的過程必須當著學生的面完成,因為經歷過程,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結構的美感,把握漢字書寫的規律,這不是板貼那種瞬間呈現所能替代的。低年級的語文教師要重視板書,要刻意給孩子們展示漢字書寫的過程。

朗讀、書寫,這些都是教師的基本功,也是素養展示活動當中重要的兩個項目。換言之,就是教師重要的素養,并不只是展現在專項的展示環節中,而是要把這些能力融入課堂教學中。由此產生積極的教學影響,才是素養的本義,也是素養展示活動舉辦的初衷。
我還想說的一點是馬老師這節課所抓住的一種情感狀態:淘氣、頑皮。
課文在開篇就說:霧是個淘氣的孩子。當課堂上教學“淘”這個字的時候,馬老師引導學生:它的右邊是“匋”,是一種用來舀水的陶器。你看,小朋友拿著它在舀水玩呢!多淘氣呀!講到這兒的時候,我認為是一個比較關鍵的節點。因為“淘氣”這個詞語貫穿了整篇課文,它所攜帶的情緒、情感,也貫穿了整個課堂。
語文新課標提出“任務群”以后,很多老師發愁的就是任務設計、情境創設等。因為很多時候,設計的任務和情境讓人感覺比較生硬,并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節課,馬老師雖然沒有設計特別明確的情境和任務,但是她卻實實在在地讓學生在一個他們能夠共情的情感基調上,展開朗讀、書寫等語文實踐。你想寫一個倡議書,學生未必有這個激情;你想辦一個讀書匯報展,學生未必想要展示自己讀書的狀態;你想要給紀念館布置一個展區,學生未必非常關注這個事件……但是你說起“淘氣”,那可是學生最擅長的。你看那個男生,模仿課文句式說“‘我要把南京藏起來。’于是他把南京藏了起來。無論是奧體中心,還是夫子廟,都看不見了”這句話時,從現場老師們的笑聲中可以知道,他把自己的淘氣全部讀出來了。“淘氣”可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最拿手的事。所以,我覺得這里似乎可以提出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進行任務和情境創設的時候,要考慮能不能引起學生的共情。一個任務即使很真實,如果不能引起學生的共情,在執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課文中的霧非常淘氣,把各種事物藏起來,最后把自己藏起來,非常兒童化,而馬老師的課堂氛圍又非常輕松自然,孩子感受不到壓力。所以在那樣一個有聚光燈的舞臺上,他們也很放松地讀出自己的淘氣,就好像讓霧做了他們想做而沒法做的事情,悄悄地得意揚揚。讀這些語句的時候,小朋友是非常主動、非常開心的,因為這就是他們真實的想法。這就不得不佩服文章的作者對孩子內心的把握,馬老師也抓住了這一點,讓孩子在反復朗讀、仿說這些語句的過程中,找到了調皮、淘氣的感覺。這種調皮的感覺,讓人有一種“最喜小兒亡賴”的愉悅。
回到前文提出的問題,我想評委和老師們在很大程度上認可的,是課堂上的這種共情的狀態。學生在與文本對話,與自己生活對話的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共情,這是非常美好的學習狀態。※
(馬金花,“《七彩語文》杯”第九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展示活動特等獎獲得者、江蘇省南京市九龍小學語文教師;李亮,博士,江蘇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