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教材與繪本閱讀融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效果并突破學習難點。小學英語教師應利用繪本導入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深度剖析英語教材,找準教材與繪本的融合點;精心創設真實情境,科學定位融合主題;高度重視讀寫教學,完善融合教學計劃;立足課堂融合繪本,強化學生學習體驗;巧用繪本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視野。通過以上舉措實現小學英語教材與繪本閱讀的無縫銜接,充分發揮繪本的教學輔助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材;繪本閱讀;融合策略;設計與實踐
作者簡介:高陽(1990-),男,江蘇徐州人,泗洪縣洪橋學校,中小學一級教師, 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閱讀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是發展學生文化素養、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經驗豐富的小學英語教師會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習慣和偏好,靈活利用圖文并茂的英語繪本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逐步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在認真閱讀英語繪本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能夠主動學習教材之外的知識,能夠保質保量地完成英語閱讀任務,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小學英語教材與繪本閱讀融合的意義
英語繪本是非常寶貴的英語教學資源和閱讀學習資源,能夠彌補英語教材的不足,帶領學生學習教材之外的知識。通過閱讀繪本,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夠深入理解教材知識并實現高效學習,迅速內化所學知識,整體的學科教學質量有所提升,教學效果良好。學生能夠迅速被極具感染力的繪本所吸引,積極配合教師的英語課堂教學,認真完成閱讀任務。英語教師靈活利用繪本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并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因此,小學英語教材與繪本閱讀的融合,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以及英語教學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加快英語教學改革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全面優化教學效果,攻克教學難關。
二、小學英語教材與繪本閱讀融合策略的設計與實踐對策
(一)利用繪本導入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新版小學英語教材的大部分文本配有插圖。學生能夠在課前預習時自主完成閱讀任務,理性分析插圖,提前學習新知識。教師可以提前搜集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繪本,靈活利用繪本導入教學內容,為學生的新課學習做好鋪墊。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較為有限,在導入繪本時,教師可以創設故事情境,使學生順勢引出教材話題,鼓勵學生將目光放在英語教材知識上,使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狀態并認真聽講。這種以繪本導入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能夠轉變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固有印象,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活力,讓教學過程更加流暢和生動,學生也能夠保持學習興趣。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Colours”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展示與Story time板塊內容相關的繪本,結合繪本的故事情節導入教學內容。很多學生在課前完成了預習任務,比較熟悉教材知識,學習興趣偏低。教師可以甄選故事情節豐富的繪本,如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抓住繪本中的精彩情節,用繪本故事吸引學生的眼球,指導學生調整學習狀態,認真閱讀繪本故事,了解綠色的青蛙、黃色的鴨子、紅色的鳥,分析不同動物的顏色,主動將繪本內容與教材知識相結合。在認真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初步了解與顏色相關的單詞。教師則可以將與顏色相關的單詞與教材知識相結合,鼓勵學生高效記憶、自主遷移,全面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確保學生牢固記憶單詞及語句,實現高效學習和快速吸收。
(二)深度剖析英語教材,找準教材與繪本的融合點
英語繪本是英語教材的有效補充,在將兩者相融合時,教師應講究方式方法,始終以小學英語教材為主導,深度分析單元主題意義,剖析繪本特征,找準教材與繪本的融合點,通過融合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教師首先應深度剖析教材,科學提煉重難點知識,圍繞教材單元主題精心篩選繪本。比如,依托教材中Cartoon time、Story time等板塊內容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時,教師可以借助線上教學平臺甄選與之對應的繪本,實現英語教材教學內容與繪本資源的無縫銜接,盡量選擇話題比較新穎的英語繪本。
其次,教師應依托教材文本內容,精心尋找相關繪本,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在豐富學生理論知識積累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為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鋪路。
最后,教師應明確單元主題,基于單元主題意義挖掘繪本資源,以擴寬學生的視野,實現英語教材與繪本閱讀的完美融合。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Seeing the doctor”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結合Story time這一核心板塊指導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然后展示繪本Visiting the doctor,搭建繪本與教材之間的“橋梁”,科學創設單元主題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對醫院的理解,鼓勵學生深入體驗體檢情境,認真學習相關英語單詞和句型,出色完成英語閱讀任務。
(三)精心創設真實情境,科學定位融合主題
在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時,英語教師可嘗試利用繪本資源強化學生對英語教材知識的理解,但是實際教學效果不佳。有的教師沒有理清教材與繪本的關系,仍然以教材為主導,機械性地引入繪本資源。學生的思維空間有限,學習體驗感較差,繪本資源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基于此,教師需要結合單元主題有效融合教材與繪本,理性分析兩者的邏輯關聯,精心創設真實情境,順勢融入繪本資源,依托繪本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讓學生在真實可感、生動直觀的情境中自主變換角度,多維分析繪本中的圖文內容并深入理解教材知識,形成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
教師則應扮演學習顧問的角色,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多元情境,動態化呈現繪本故事,實現化靜為動,針對性地開展角色扮演和角色配音活動,讓學生產生較強的故事代入感,深入體會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和曲折離奇的繪本故事情節,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What's the matter?”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結合Fun time板塊內容引入繪本The Magic Egg,指導學生深入分析小男孩的心路歷程,講解“I'm hungry ”“I'm thirsty”等關鍵句型,深度剖析繪本與主教材中對應的單詞及句型,提升融合教學的深度,針對性地創設情境,搭建繪本與教材之間的“橋梁”,實現兩者的完美融合和無縫銜接。
(四)高度重視讀寫教學,完善融合教學計劃
閱讀和寫作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教師應基于讀寫融合精心設計融合教學計劃,依托教材指導學生學習英語單詞,掌握關鍵句型,依托繪本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學生聯想和創作。在正式授課前,教師應設計教學方案,依托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然后設置開放性的英語語境,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與教材主題相對應的繪本故事并充分發揮想象力自主創作,獨立完成故事仿寫任務以及續寫任務,全面強化學生對繪本故事情節的理解,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思維。
在深度閱讀和自主協作的過程中,學生對繪本角色和故事情節的理解更加深刻,寫作能力迅速提升,能夠從閱讀者轉變為創作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顧教材知識,強化學生對單元主題的印象,通過讀寫融合教學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比如,在“At Christmas”這個單元的教學中,為了強化學生對“a watch”“Whose ...is it?”等句型的理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閱讀The best gift for Christmas這一繪本,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開展合作閱讀和自主閱讀活動,鼓勵學生自由表達,獨立完成讀寫任務。
(五)立足課堂融合繪本,強化學生學習體驗
英語教材是英語教學的藍本,教師應以英語教材為導向優化設計英語聽說讀寫教學活動,帶領學生探索英語知識的奧秘,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融合英語教材與繪本閱讀時,教師應將繪本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全面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確保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英語學習,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首先,教師應融合使用英語繪本和英語教材,開啟學生的智慧大門并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繪本以及學習教材知識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其次,為了打造品質課堂,教師可以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靈活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圖文并茂地呈現教材知識,讓學生在可視化課堂中自主閱讀與教材相關的繪本,深入理解教材知識,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在初步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各抒己見,在小組內部分享和討論自己的閱讀體會,促使學生從感性認知過渡到理性認知。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My family”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先深度剖析教材中的重點單詞和語句,然后借助課件展示繪本My mom的封面及主要情節。在初次接觸這一繪本時,學生的單詞積累量較為有限,難以流暢閱讀繪本。教師可以通過雙語的形式講解繪本的故事情節,借助課件展示繪本中的插圖,將其與繪本情節相對應。在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可以圍繞繪本中的“My mom is a fantastic cook”指導學生結合個人的生活經驗深度思考“自己的媽媽是不是一位優秀的廚師”,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主動分享自己與父母的難忘經歷。這種緊密融合繪本與教材的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理順教學思路,提升課堂教學的活力及生命力,實現英語繪本貫穿于英語閱讀教學全過程。學生對親情和家庭等話題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夠產生情感共鳴。
(六)巧用繪本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英語繪本與教材的巧妙融合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能夠在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并強化學生的語感,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初步完成英語課堂學習任務后,學生很少利用碎片化時間認真閱讀繪本,英語核心素養提升速度較慢。教師應利用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靈活使用英語繪本和英語教材,將圖片、視頻、音頻和文字相結合,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積極打造可視化課堂,鼓勵學生放松身心認真閱讀,初步掌握閱讀技巧。在依托教材授課時,教師應將繪本作為教學輔助工具,以補充教材內容,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Gold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簡單講解金發小姑娘與三只小熊的故事。在強化學生對重難點單詞和語句的理解后,教師可以引入繪本Goldlocks and Just the One beer,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繪本故事,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滿足學生的探究欲。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依托繪本拓展和延伸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在課后構思三只小熊長大后的故事并用英語講述,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從“學英語”過渡到“說英語”。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有機融合英語教材與繪本時,小學英語教師應理性分析新課改后英語教學的變化,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打破思維定式,利用繪本激活學生思維,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活力及生命力,逐步拓展學生的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確保學生能夠在認真閱讀教材及繪本的過程中逐步開闊視野、凈化心靈、提升思想境界,增強英語閱讀積極性,真正成為英語閱讀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沈國鋒.英文繪本與小學英語教材融合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小學教學設計,2023(15):39-43.
[2]趙勤芳.小學英語繪本教學與主教材的有效融合策略[J].天津教育,2022(21):153-155.
[3]舒小紅.英語繪本與小學英語主教材融合的策略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146-147.
[4]劉銀霞.英語繪本與PEP小學英語教材有效整合的實踐與研究[J].中外交流,2021(1):1164.
[5]蘇晶晶.小學英語教材與繪本有效融合的教學策略研究[J].明日,2021(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