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玲
(武威職業學院,甘肅武威 733000)
中藥鑒定以鑒定中藥的品種和質量,制定中藥標準為主要任務。中藥鑒定學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論能力,還要夯實學生的基本功,使學生具備鑒定中藥品種、質量的能力。紙上談兵的注入式教學只能培育傳統意義上的應試人才,在培育實踐型人才時仍有不足。為此,高校應抓緊構建以應用為導向的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遷移、應用、實踐、創新素養,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掌握關鍵技能,并能夠學以致用。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以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提出優化改革方案,指出高校教學要服務國家發展,要強化協同聯動,要以“實現學科專業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相互匹配、相互促進”為工作原則[1]。此背景下,如何培養能夠服務國家發展的復合型人才成為高校教學工作重點,如何構建高效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模式也成為高校教師主要思考的問題。中藥鑒定學屬醫科教學內容。《方案》明確新時期高校要加強“新醫科建設”,要“聚焦理念內容,方法技術,標準評價等,全方位改造升級現有醫學專業”。以應用為導向構建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可以進一步優化現有的高校醫科育人體系,進一步豐富醫科教學內容,推進醫科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這順應了《方案》下高校醫科教學改革發展趨勢,滿足了《方案》關于培養醫科人才的要求。同時,新時期背景下,學生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只有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才能夠根據自身意愿擇業并順利就業。以應用為導向構建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實操經驗,從而提升高校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素養,從而提升其個人競爭力。
1.明確教學目標,篤定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方向
目標是對行為效果的合理預期[2]。只有制定確切的教學目標,才能夠為教學創新工作指明發展方向。教師可以根據中藥鑒定學的課程特征以及新時期人才培養要求制定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目標,為教學模式的構建工作指明方向。為發揮目標導向作用,教師需要從宏觀、微觀兩個角度出發制定目標。從宏觀角度出發,教師應當綜合考慮中藥鑒定學課程教學發展、當下高校承擔的育人任務等因素,設定“服務社會需要,促進專業發展”的教學目標,如構建具有較強應用特征的實踐教學模式,并培養具有良好應用素養的專業人才。但是,宏觀目標只能為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工作指明大體工作方向,對于如何搭建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框架缺乏一定的指導性。為此,教師還應當從微觀角度出發,綜合中藥鑒定學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發展情況設定課程教學目標,之后圍繞課程目標進一步細化教學模式構建工作框架。教師可以從理論教學、技能培養、核心素養培養三個角度出發,設計“通過構建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臨床應用的350 味中藥材及飲片性狀鑒定”“通過構建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130 味中藥材及飲片的真偽鑒別”“通過構建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控制中醫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手段”等目標,為教師構建實踐討論、實踐探究、實踐應用教學模式提供參考。這樣,通過明確宏觀、微觀教學目標確定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工作的開展方向,為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基礎。
2.明確課程理念,確定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原則
課程理念是對課程的理性認識[3]。教師只有明確中藥鑒定學課程理念,才能構建符合中藥鑒定學課程標準的,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實踐教學模式。要明確課程理念,首先要做好課程定位。中藥鑒定學課程的教學內容被廣泛用于中藥藥品驗收、中藥調劑、中藥采購等中藥生產、中藥質量監督工作當中,由此可見它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基于課程定位,教師可以明確課程的實踐應用方向,并確定實踐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預先分析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在定位課程、分析教學情況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形成對中藥鑒定學課程教學活動的基本態度,同時形成良好教學信念,如形成以人為本的教學態度,樹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信念等等。基于確切的課程理念,教師能夠深刻地認識到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意義,同時確定以人為本、以發展為本、以應用為本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原則,從而規范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工作行為。
1.整合理論知識,豐富中藥鑒定認知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4]。只有扎實掌握理論知識,才能應對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在以應用為導向構建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時,教師應當認識到理論教學內容對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同時整合理論教學內容,為進一步提升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效果奠定知識基礎。中藥鑒定學的理論知識不僅存在于教科書。在構建實踐教學模式時,教師要開放教學視野,整合教科書內外可被用于中藥鑒定實踐教學的教學資源。一方面,教師應當整合教科書內可被用于實踐教學的中藥鑒定理論知識,包括鑒定根、根莖類藥材的性狀知識(如細辛、狗脊、何首烏、太子參等),鑒定皮類、莖木類中藥的性狀知識(如蘇木、鉤藤、厚樸、肉桂等),鑒定花、葉類藥材的性狀知識(如丁香、金銀花、紅花等)等等鑒定中藥的理論知識,不同中藥的圖片等等。另一方面,教師應當著眼中藥鑒定學的臨床應用,整合現實應用案例,并將其以視頻、文字、圖像等形式呈現給學生。需要注意的是,現實應用案例可以是正確鑒定中藥材的應用案例,也可以是錯誤鑒定中藥材的反面案例。這樣,整合教科書內文字知識、圖片知識,教科書外應用案例(包括反面案例),可以進一步豐富中藥鑒定學的實踐教學內容,從而拓寬學生中藥鑒定學實踐學習視野,豐富其專業認知。
2.整合教學要素,提升實踐應用能力
構成教學過程的要素有很多方面,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工具、教學環境、教學方法等等[5]。要保證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效果符合預期,就需要教師整合教學要素,凝聚教學合力推進實踐教學發展。除整合理論知識、鑒別方法等教學內容外,教師還應在構建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時整合以下教學要素。
第一,整合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組織教學、落實教學的方法。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高效發展。在構建中藥鑒定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模式時,教師應當基于該門課程特征、實踐教學特征整理適合的教學方法,如討論法、技術示范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并將不同教學方法作為推進實踐教學的手段。
第二,整合教學工具。中藥鑒定學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就需要為其提供多樣化的應用學習機會。因此,整合應用教學器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教師可以基于教學條件收集、整理中藥材,如川貝、浙貝母、人參等等,并將整合的中藥材用于實踐教學當中,使學生在真實接觸中藥材的過程中積累鑒定經驗。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整合中藥鑒定的工具以及鑒定報告書等工具,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相關工具的應用經驗同時總結書寫報告書的技巧,進一步豐富其實踐技能。
第三,整合教學環境。以應用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要注重提升學生的應用技能。考慮到能力培養需要以及中藥鑒定學的特殊性,教師應開放理化一體實驗室、多媒體教室。應用多媒體教室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與鑒別方法,應用理化一體實驗室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
1.創新情境教學,激發學生應用意識
情境教學法以創設情境強化教學內容的感染力為教學特征,是一種具有極強趣味性與交互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法用于中藥鑒定學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工作中,以此提升實踐教學的吸引力,促進學生與實踐教學內容的深度交互。具體工作中,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法用于實踐導入、實踐教學、實踐總結等教學活動中,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感知,激發學生的實踐應用意識。比如,教師可以在實踐導入教學階段創設生活教學情境,通過創設“購買假藥材影響藥性造成損失”的情境讓學生感受中藥鑒定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需要注意的是,教學情境的創設要以實踐教學需要為主。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中藥鑒定學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特征合理創設不同類型的教學情境,進而發揮情境教學的激趣作用,強化學生的應用學習意識。
2.創新活動教學,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
活動教學法以活動為教學形式,提倡在活動中講解知識,傳授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構建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考慮將活動教學法用于實踐教學過程中,以此增強實踐教學模式的生本性,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踐學習體驗。首先,教師可以提煉中藥鑒定學課程中可用于實踐活動教學的內容,并根據教學內容特征整合活動模塊。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發展現狀、發展潛能、個性特征對學生進行分類,并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不同學生組成不同的活動小組。最后,教師可以根據中藥鑒定學的實踐教學需要設計不同的實踐項目,組織不同活動小組圍繞實踐項目展開項目合作學習。這樣,由活動驅動學生自主參與到中藥鑒定學的實踐教學活動當中,從而驅動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項目實踐中積累實踐應用經驗,總結實踐應用技巧,從而增強學生的實踐學習感悟,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效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需求組織任務探究活動、實踐演繹活動等教學活動,賦予學生真實、新穎的學習體驗,從而保持學生應用思維的活躍狀態,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考核與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一部分。做好考核與評價工作對于診斷學生學習不足,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有著積極意義。以應用為導向構建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時,教師不僅要優化課程標準,整合教學資源,創新教學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課程考評方式。應用導向下的實踐教學考核不應以書面考評為唯一考核方式。教師應當基于實踐教學特征豐富考核方式,包括理論知識的應用考核、技能方法的應用考核、實操考核等等。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測試方法,包括任務測試法、項目測試法、合作測試法等。通過布置中藥鑒定任務、設計中藥鑒定項目對學生獨立操作、合作能力進行考核,從而診斷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的不足。在優化考核方式的同時,教師還應考慮考核內容的優化。教師應當將實踐教學中的教學項目、教學活動作為考核內容,還應當將臨床應用的相關案例作為考核內容,通過豐富考核內容考核學生對實踐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遷移、應用實踐教學內容解決臨床問題能力的發展情況。優化考核方式后,教師還應當進一步優化評價方式,以恰當的評價手段為學生反饋其在考核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自身不足,從而驅動學生客觀反思、自我提升。為此,教師可以結合使用書面評價、口頭評價、線上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同時根據學生的考核表現給予其恰當的教學評價,如鼓勵評價、診斷評價等等。通過豐富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地、系統地反思自身發展情況,確保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與提升。
綜上所述,構建以應用為導向的中藥鑒定學實踐教學模式,既順應了高校教學改革發展趨勢,又能夠滿足高校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與提升要求,具有重要的育人價值。中藥鑒定學是一門較為特殊的課程,若按照基礎課程構建實踐教學模式,難免會削弱實踐教學模式的育人作用。為此,教師應立足中藥鑒定學課程特征,并根據高校學生實際學情合理地設計課程標準,合理開發、整理教學資源,并將合適的教學方法、優化后的考評手段用于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工作中,從而保證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