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和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教育方式、教學模式以及教育管理都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教育信息化發展趨勢下,高校英語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實施者,其專業水平和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教育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提升。文章通過分析高校英語教師發展面臨的挑戰,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加強網絡教學研究,探索新型教學模式、注重師生情感交流,提供個性化輔導和反饋等方面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互聯網;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3.026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MA Mengyun
(Shanxi Jinzh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nzhong, Shanxi 0306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ducational methods, teaching models and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re undergoing earth shaking changes. Under the tre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s implementer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udent quality. By analyz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we aim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our teaching models by establishing a lifelong learning philosophy, enhancing ou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apabilities, strengthening research on online teaching, exploring new teaching models, emphasizing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viding personalized coaching and feedback, and improving ou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eaching level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society.
Keywords internet; universities; Englis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育事業繁榮的源泉與基石。作為教育事業的中堅力量,教師承擔著人才培養、關愛學生、擔當社會責任的神圣使命。“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深刻改變了教育領域的格局和教學方式,為高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1]。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需要適應信息技術的快速更新和應用,不斷學習和掌握新技術,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積極開發設計在線教育資源和模式,適應信息化、智能化的教育需求,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發展要求。
1"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的特征
在互聯網時代,高校英語教學正處于信息化轉型與升級的過程中,縱觀其發展趨勢和現狀,可將其劃分為三個關鍵階段。一是英語電化教學階段。在多媒體技術的普及下,高校開始嘗試將電子設備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在這一階段,英語學習以錄音帶形式為主,雖然較為簡單,卻為后續的信息化進程奠定了基礎。二是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階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網絡技術開始應用于英語教學,師生可以利用網絡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如網上課程、英語學習網站等,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三是信息技術與英語教育深度融合階段,即當前階段。信息技術已深度融入英語教學的方方面面,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互動性強的特點。
在當前階段,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信息化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特征。第一,個性化定制教學成為趨勢。科學使用教學平臺,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和教學資源,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果。第二,多元化教學模式逐步成熟。除了傳統的面對面授課,高校英語教學還開始嘗試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如在線教學、翻轉課堂等,為學生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能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2]。第三,智能化教學工具得到廣泛應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教學工具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如智能語音識別、智能評測系統等,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第四,教學資源共享成為常態。高校英語教師可以使用互聯網平臺分享教學資源,與其他教師交流教學經驗,有助于促進教師之間合作與共享,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2" 高校英語教師發展面臨的挑戰
2.1" 人工智能對英語教師帶來壓力
隨著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一些教學任務和內容可以被智能化的教學系統和軟件所替代,例如,語音識別系統可以實現自動批改口語作業,智能機器人可以進行英語對話教學等,使得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面臨著被替代的風險,從而給教師帶來了職業壓力。再如,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個性化教學模式、虛擬現實技術支持的沉浸式學習模式等,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模式,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人工智能能幫助教師完成一些煩瑣的教學任務,但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和使用新的教學技術和工具,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積極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技術,才能保持競爭力。
2.2" 高校英語教師面臨“失語”危機
目前,智能教學系統和教育軟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相比之下,傳統的課堂教學顯得較為僵化,教師缺乏與學生進行個性化交流和指導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的話語空間受到限制[3]。并且越來越多的高校采用了在線教學平臺和遠程教育技術來進行課程教學,教師通過文字、圖片或視頻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傳統口語教學模式,教師在語言表達和授課技巧方面的需求減少,面臨“失語”危機。
2.3" 高校英語教師情感身份轉變
以往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的權威性和指導性,強調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和互動。在信息化教育環境下,學生傾向于利用網絡平臺和智能教育系統獲取知識和技能,教師的角色逐漸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習引導者”轉變,教師的角色逐漸被邊緣化,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和信任度下降,甚至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教師必須調整自己的情感態度和教學方法,更加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和個性化指導,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
3.1"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
在“互聯網+”時代,教育領域的知識更新日新月異,高校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夠保持教學的活力和競爭力[4]。互聯網的普及為教師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平臺,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各種教學資源和學術信息,拓寬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目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學生可以更加自主地獲取知識,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源,而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和輔導者,教師需要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設計更加開放、靈活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此,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第一,加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師應熟練掌握各種教學軟件和網絡工具,如在線課件制作軟件、虛擬教室平臺等,以及基本的課程設計技能和數據處理能力,能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和開展符合學生需求和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5]。第二,不斷提高信息素養。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素養不僅包括基本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還包括信息安全意識、信息倫理意識等方面的內容。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引導他們主動獲取和利用信息,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積極參與信息化教育,加強信息倫理教育,做到善用信息、文明用信息、科學用信息,以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例如,山西某高校開展了“技術賦能下大學英語創新研究:Searching" for" Evidence”為主題的活動,與教師分享信息化背景下外語教學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數據收集等事項,進一步加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素養,推動教育信息化改革。
3.2" 加強網絡教學研究,不斷探索新型教學模式
網絡教學模式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重要趨勢,其蘊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需要教師深入研究和理解,掌握網絡教學的原理、方法和技術,了解網絡教學的特點和優勢,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滿意度[6]。另外,高校英語教師應積極探索融合互聯網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如慕課、翻轉課堂、在線教學等,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發現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并不斷完善和優化,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體驗。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也在積極探索在線教育,通過自建平臺或與第三方合作,開設了一系列在線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高校英語教師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可以借鑒其教學模式、課程設置,開展和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應用。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教育軟件和多媒體課件等工具,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隨時隨地能獲取學習資源,方便其靈活地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可以引導學生在手機上安裝單詞聽寫與閱讀軟件,輔助其完成英語基礎練習,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進行學習,增加學習的靈活性和便利性。在此基礎上,英語教師還要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設計混合式教學方案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學生需求,以及教學資源的可獲得性等因素,靈活運用在線教學平臺、教育軟件和多媒體技術,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和學習任務,以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個性化。山西某高校在“如何開展混合研究”教師交流會中,針對《新目標視聽說》英語教材的編寫和使用,提出要基于學生多元學習目標,構建立體化教學內容,以便有效結合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設計。
3.3" 注重師生情感交流,提供個性化輔導和反饋
個性化輔導和反饋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現代科技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學習支持和學習資源,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采用社交媒體、在線論壇等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為他們提供更加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學習指導。通過微信、QQ群等社交媒體平臺,建立師生交流的渠道,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解決學生的困惑,同時利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和學習建議。例如,在學生安裝的單詞聽寫與閱讀軟件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及時糾正錯誤,提高學習效果。
此外,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建立反饋機制。首先,教師可以布置在線作業、提供學習任務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高其學習自覺性和學習主動性。其次,建立及時有效的反饋機制,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學習反饋和評價,如采用在線測驗、作業批改等方式,為學生提供詳細的學習反饋和評價。另外,教師要耐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問卷調查、小組討論等方式,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為教學改進提供參考。最后,教師還可通過激勵機制、獎勵機制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例如,組織學科知識競賽、作文比賽、口語演講比賽等活動,對一些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獎勵,認可學生的學習和努力,使其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
4" 結語
互聯網技術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英語教師必須主動適應新的教學環境,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不斷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和在線資源,提供個性化輔導和反饋,促進師生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實現教育教學雙贏。在未來的發展中,高校英語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心態,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與時俱進,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綜合素質的優秀人才作出貢獻。
基金項目:山西省高校外語教學與研究專項課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英語老師專業發展研究”(SXSKLY2023SX0030)。
參考文獻
[1] 馬新穎.新手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3,42(10):40-42.
[2] 史小平,李珍珍,段城,等.“三全育人”思政格局下高職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認知的關鍵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18):91-92,95.
[3] 林曉玲.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的高校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6(7):94-96.
[4] 朱金燕.新文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提升策略[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23,38(3):46-51.
[5] 崔少鵬.以區域聯片教研機制促進中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2(3):50-53.
[6] 鄺曦妮,賈再俊.在線專業學習共同體對高校英語新手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23,15(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