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芳 張華馳 方彥攀
【摘要】在我們黨艱難的革命斗爭中,無數有著堅定理想和信念的共產黨人,在極其危險的戰斗環境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逐漸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成為我們寶貴的財富。保持和繼承新時期的革命精神,有助于黨的事業達到新的高度。為此,本文在觀點論述上,立足新時代背景出發,針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在當前背景下的傳承和創新展開了觀點的探討,為更好弘揚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推動。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新時代|傳承創新|研究分析
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共產黨人在嚴酷的內外部環境下,為了革命事業、人民幸福,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帶領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展現了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氣概,充分體現了黨的優良作風和堅定信念。在進入新時代的歷史關鍵階段,深化黨的歷史研究,深入對革命精神的學習,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內涵,傳承發揚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對于激發全黨全國人民的斗志、振奮民族精神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中國共產黨的成長及精神譜系脈絡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了辛亥革命的洗禮,民主共和的思想觀念已深入人心。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工人階級登上中國歷史舞臺,陳獨秀、李大釗等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充分意識到社會主義對于中國發展的價值,開始在中國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推動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成立。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參與者共13名,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2名共產國際代表也出席了大會。共產黨一大的召開對推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立足歷史發展視角,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真正意義上推動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發展階段的起點。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探索,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建立了新中國,真正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歷史發展的訴求,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結果。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初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對于中國而言,若是離開了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不可能建立起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績。
這一時期,涌現出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偉大的革命精神,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漫長的革命實踐中自發形成的革命精神。這些精神引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走向人民民主,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實現自己當家做主,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民民主。
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價值和意義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展進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引下,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驅動下,中國共產黨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才能夠不斷向前,進而實現深刻的社會變革,取得歷史性的發展成就。
(一)改變了中國的面貌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帶領中國人民經過多年艱苦奮斗,真正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狀況。中國共產黨提倡的是人民當家做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及革命精神的強力驅動下,中國人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成為激勵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精神支撐,促使中國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一是獨立。隨著新中國成立,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擺脫了一直以來被壓迫和剝削的境況,中國擁有了獨立主權,中國人民擁有了話語權,能夠自主處理國家事務。
第二是團結。新中國成立及社會主義建設結束了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全國各民族高度團結,尤其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各民族的團結。這也是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從未有過的現象。
第三是民主。中國共產黨作為民主力量的代表,為民主奮斗終身。所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最大限度激發人民活力,團結帶領人民奔小康。
第四是富強。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前行,重民生,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鞏固農業基礎,穩步推進基礎設施體系建設,促使中國在發展歷程中,能夠不斷改善過去貧窮落后的狀態,逐步走向富強。
第五是文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動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新性地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開啟了嶄新的文明時代。
第六是和諧。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建設發展的基礎上,努力健全管理機制,增強社會創造力,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步伐,建立起了和諧社會。具體體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健全社會組織機制、完善社會管理機制、不斷增強社會活力。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二)改變了中國人民的面貌
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擺脫了受壓迫、受剝削的生活,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自行車到汽車,從黑白電視到液晶電視,城鄉居民的生活品質有了極大的提升。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建成,人民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共同富裕的目標在人們的視線中逐漸清晰、逐步實現。
三、傳承黨的革命精神的現實意義
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列理論的指導下,在嚴酷的內外部環境下,歷經百年奮斗歷程、做出巨大犧牲所取得的寶貴精神財富,充分體現了黨的優良作風和堅定信念。因此,在新時代,依托多種載體和渠道,深化黨的歷史研究和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學習,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內涵并在新時代傳承發揚意義重大且深遠。
傳承黨的革命精神有助于我黨始終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們國家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離不開理想信念牢固的中國共產黨發揮引領作用,黨的理想信念堅不堅定,也依賴于全黨的每一名黨員理想信念是否堅定。面對國內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一定不能喪失憂患意識;面對國際局勢的尖銳和復雜,我們更要堅定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堅定了,才能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把堅定的理想信念轉化為做好工作、服務人民的不竭動力,才能更好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傳承黨的革命精神有助于強化宗旨意識。我黨一路走來,始終牢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根本標志,也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團結帶領人民創造出歷史性發展成就的原因。百年的基業要穩固好、繼承好、發展好,必須牢記初心、不忘使命,堅持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才能讓人民群眾與黨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帶領人民群眾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傳承黨的革命精神有助于激發內生動力。每代共產黨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中國共產黨成立、成長、發展,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經歷了無數腥風血雨、艱難困苦。新時代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賴于人們在以往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引導黨員干部學習吸收革命精神,并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勇于擔當、奮勇前進,積極在各自崗位上做出貢獻、創造業績,鼓舞和激勵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不斷攻堅克難,取得社會建設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四、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傳承發展面臨的問題
(一)西方利己主義思想對我國人民思想意識的影響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交通技術的進步,各國之間的交流增多,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更加密切和頻繁,外國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也在被人們所關注和認識。西方的價值觀強調自由、以個人為中心,崇尚自由的生活方式,這剛好與我國提出的個人層面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主義價值觀相悖。這種價值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廣大黨員干部,更會影響一些三觀還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思想一旦受這種價值觀的影響,行為也往往會以個人為中心,較少考慮給家庭、組織、社會帶來的影響。個體一旦出了問題,整體就會很容易受到影響,各種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現象開始滋生。利己主義思想甚至對我國思想文化建設、黨內政治生活都會在客觀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一旦價值觀出了問題,往往連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都難以遵守,很難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全部與局部、家庭與國家的關系,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就難以對其產生影響、被其認同,更難談傳承與發揚。
(二)一些分裂勢力扭曲和否定中國革命史的行為,一定程度影響著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雖然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歷經風雨,取得了不少的成就,讓社會發展有了很大進步,讓人民的生活有了極大改善,但是一些民族分裂勢力還在不停地鼓吹、扭曲、抹黑中國革命史,夸大我國發展歷程中存在的問題,其目的就是要動搖人民的思想意識,動搖我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這樣的思想和行為影響著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三)價值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推進,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一些體制外的群體逐步增多,一些新的職業群體出現并迅速發展,個體經營者、自由職業者、私營企業、合資企業等經濟實體逐漸發展壯大,在此過程中,各個群體也都衍生出了各自的價值觀,有了各自的價值導向,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經濟方面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另外,在思想層面也加大了整個社會思想整合的難度。不同的群體都會站在各自的角度、各自的利益立場出發來考慮問題,往往就會與社會整體利益發生沖突。思想多元化、價值多元化的狀況若沒能得到適時、正確的引導,勢必會破壞社會思想的整合,也勢必會影響集體利益的實現,對社會的長足發展和政治的持久穩定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總之,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中國歷史長河中最光輝燦爛的一頁,而且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也實現了與時俱進的發展,并不斷傳承發展至今,成為我黨的核心精神。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歷經艱辛、奮勇前行、不斷探索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革命精神的形成,都是我黨奮斗歷程的里程碑,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精神譜系,就是由一座座里程碑匯集而成的,是我黨不忘初心的現實體現,是我黨為人民服務的真實寫照。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必須始終重視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創新發展,并基于革命精神的驅動,自覺肩負起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責任。通過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驅動,促使我們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趙俊飛,閆成儉.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生成邏輯[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2,43(07):37-40.
[2]何利娜.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譜系的深層機理及價值意蘊[J].治理現代化研究,2022,38(04):64-69.
[3]唐曉雪,郭雪婉.新時代黨外青年干部對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認同和傳承研究[J].天津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02):9-12.
[4]馬曉彤,趙水民.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源泉及其時代價值研究[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22,40(03):29-31+34.
(作者單位:中共盤州市委員會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