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醫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計算機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比較兩組治療總依從率、心理狀態[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治療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和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無縫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其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性乙型肝炎;無縫護理模式;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心理狀態;生活質量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癥性疾病,其臨床表現多樣,嚴重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挑戰,由于其具有病程長、病情易反復的特點,患者通常需要長期護理和自我保健以控制病情進展[1]。近年來,隨著醫療模式的轉變和護理理念的更新,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模式逐漸受到關注。該模式通過醫院、社區和家庭三方緊密合作,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連續性、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患者治療效果、自護能力和生活質量[2~3]。醫護人員通過專業的評估和指導,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護理計劃;社區醫療服務人員提供定期的隨訪和康復指導,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自我護理方法;家庭成員的參與和支持對患者康復和自我管理同樣重要[4]。本研究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醫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醫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計算機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8~52歲,平均年齡(45.14±6.59)歲;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37~52歲,平均年齡(45.20±6.4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20)的診斷標準[5];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嚴重肝臟疾病或惡性腫瘤;存在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密切關注患者病情;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每日消毒床單位,定期開窗通風,維護病房的整潔衛生;開展常規健康宣教,向患者科普病情相關知識。
1.2.2 觀察組采用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模式
(1)醫院層面: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年齡、性別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向其詳細解釋治療目的、方法、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注意事項。針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存在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通過傾聽、理解、支持等方式,積極進行心理干預,減輕其心理壓力,指導其應對不良心理狀態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訓練等;定期開展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包括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傳播途徑、治療原則、預防措施等;指導患者合理健康飲食、加強營養、適量運動、規律作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護能力;定期隨訪,了解患者的病情進展、治療情況、藥物副作用等,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和護理計劃。
(2)社區層面:社區醫療服務人員定期為患者提供康復指導,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遵醫囑用藥等;社區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患者提供連續、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包括定期隨訪、健康咨詢、藥物配送等,使患者能夠及時獲得必要的醫療支持;社區開展病友交流活動,使其通過與其他患者交流治療經驗,獲取治療心得、建議、情感支持及心理安慰,有效減輕其因疾病產生的孤獨感和焦慮情緒。
(3)家庭層面:家庭成員積極參與患者的護理和康復過程,提供情感支持和關愛,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決心;醫護人員與患者家庭成員共同制定家庭護理計劃,明確家庭成員在患者護理中的職責和任務,使患者得到充分照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家庭成員應組織學習慢性乙型肝炎的相關知識,充分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家庭成員應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讓患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和關愛,從而減少負性情緒,增強治療信心。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完全配合治療及護理,定時定量遵醫用藥,為完全依從;基本配合治療和護理,有少量用藥不規范情況,為一般依從;完全不配合治療及護理,且對護理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為不依從。總依從=完全依從+一般依從。(2)比較兩組心理狀態: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量表進行評估,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越嚴重[6]。(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采用健康簡明量表(SF-36)評估,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7]。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總依從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總依從率8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兩組護理前SAS、SDS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及精神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傳播范圍廣,感染人數多,是嚴重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肝臟慢性疾病。乙肝病毒感染肝細胞,誘發機體免疫反應,免疫系統識別并攻擊感染的肝細胞引發炎癥,長期可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該疾病病程漫長,患者需要終身治療與護理,可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7]。常規護理模式雖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患者緩解疾病相關癥狀,但對難以滿足個性化的護理需求,缺乏長期且持續的跟蹤指導,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尋求全方位、持續性的護理模式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至關重要[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治療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顯著。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模式以醫院為核心指導,以社區為依托延伸,以家庭為基礎支持,是一種全方位護理模式。在醫院層面,專業的醫護團隊為患者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并予以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通過傾聽和支持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態,指導其應對負性情緒的方法與技巧,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壓力。在社區層面,社區醫療服務人員定期為患者提供康復指導和健康監測,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使患者跨越空間限制,足不出戶便可享受針對性可持續的醫療服務。在家庭層面,家庭成員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掌握疾病相關的護理技巧,為患者提供生活照顧,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其在家庭中感受到支持與關愛,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無縫護理模式通過整合醫院、社區、家庭三方資源構建全面、連續、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有效彌補常規護理模式存在的不足,全方位優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護理,提高整體護理效果,從而保障療效[9~10]。
綜上所述,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無縫護理模式應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顯著,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其負性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葉程軍,吳國紅,祝國寧.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腎損傷(AKI)患者的發病及預后分析:評《實用慢性肝炎診治重點》[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2,28(14):43.
[2]張進平.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的健康管理模式初探[C]//第二屆中國老年健康管理高層論壇論文集,2009:67-69.
[3]趙紅,胡少華,李倫蘭,等.基于“互聯網+”醫院-社區-家庭三位一體傷口造口智慧護理服務模式的構建[J].中國護理管理,2019,19(增刊1):22-24.
[4]陳亞偉,郭偉,高婷婷.三位一體延續護理在肝硬化患者居家用藥期間的效果[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23,29(12):2263-2266.
[5]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慢性乙型肝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20)[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1,20(3):281-289.
[6]萬謨彬.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現狀及前景:APDW2001年會見聞[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2,(01):56-59.
[7]胡曉,毛德文,牙程玉,等.慢性乙型肝炎發病機制及治療的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1,35(04):10-12.
[8]袁秀麗.護理干預對慢性乙肝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4):190,193.
[9]林莉莉,陳素綢.醫院—家庭一體化管理策略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30):53-56.
[10]謝海霞,秦曉鳳,劉淑娟.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聯合認知護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2,8(11):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