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琪峰
摘要:桃樹相較于其他的果樹,有著結果早、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優勢,其能夠創造較高經濟效益。為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并做好種植栽培工作,應加強對桃樹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重視各項管理要點,創造更高的種植效益。基于此,文章對桃樹高效栽培管理要點進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通過探究,能夠為生產栽培工作的進行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桃樹;高效;栽培管理;要點
桃子營養豐富、口感好,市場需求量大,因此在栽培過程中,其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若是想要提高桃園經濟效益,增加產量,必然要從栽培管理上下功夫,做好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促進桃樹更好生長。杭州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適合種植桃樹。隨著種植工作的開展,杭州現階段桃樹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年產值不斷增加,種植的品種更加豐富。為進一步促進桃樹生產種植工作的開展,還應加強其種植技術的科學應用,提高種植質量,助推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1 桃樹種植的前期準備工作
桃樹的栽培管理應重視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這會直接影響到后期生產種植工作的有序進行,關乎各項高效栽培管理要點實施的質量。要重視做好桃園的建設,為后期桃樹的生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桃樹的種植地,應首選合適的區域,保證種植地適合桃樹的生長。注意種植地的地下水位不宜過高,這是由于桃樹的根系相對比較淺,若是地下水位過高,可能會對土壤的透氣性產生不利影響,造成爛根的概率增加,并最終制約種植效益的提升。不宜選擇剛砍伐完的桃園建設新桃園,這些地塊通常其土壤肥力不高,并且容易出現病蟲害高發的情況。另外,桃樹生長適宜土壤理化性質為中性最為適宜,pH在6.2~8.2,比較適合桃樹的生長。一般含鈣的弱堿性土更適合進行種植。選擇背風向陽的陽坡或半陽坡進行種植,保證桃樹后期能夠獲得充足的陽光。首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以及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若是土壤的黏性大或是過于離散的沙土,均不適合進行種植[1]。
2 桃樹種植的科學栽種工作
2.1 科學地選擇樹種
種植時,應結合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對桃樹苗進行更合理選擇。具體需結合桃樹種植地的氣候條件、土壤墑情等因素,優化桃樹品種的選擇。廣大種植戶應從正規途徑購入樹苗,保證樹苗品種純,滿足國家相關標準,注意所選擇的樹苗樹形好,不存在損傷,枝芽飽滿。并注意重點關注樹苗結合位置是否完全愈合。首選本地的優良桃品種,科學選用外地優良品種,并注意首選適應性強和豐產性有保證的品種樹苗,無病害。
2.2 控制種植密度
應根據所選擇的樹苗品種、樹形還有立地條件等,科學地控制種植密度。一般情況下,桃樹苗一般在660~1 130株/hm2,具體可結合種植實際,進行科學的調整。種植季節多可以選擇春秋季節,氣候條件與土壤墑情均比較適合后期根系的恢復以及苗木成活率的提升[2]。
栽種桃樹苗前,可以結合苗木根系的大小,開挖定植溝。在種植前,可結合土壤墑情,提前施入基肥。基肥可選擇有機肥料。栽植前,提前進行樹苗定點工作,保證后期桃樹種植園的苗木整齊,獲得充足的生長空間,苗木的根系能夠自然舒展地生長。在坑內放入苗木后,及時地回填土,并將苗木的四周踏實,在踏實時,可稍微提動一下苗木,使得根系能夠與土壤進行充分的接觸。栽植完成后,還應進行灌溉,保證澆水量充足,水充分地下滲后,封坑保墑。
2.3 處理苗木
栽前需要重視做好苗木根系的處理,提前做好苗木處理有助于為其后期的生長奠定良好基礎。在展開根系處理時,還需注意先做好剪根定干,對于苗木上受損、腐爛、有病害或是過長的根系,需及時剪除,并做好集中處理。大量栽植時,需進行定干,定干嫁接口之上留有20 cm的位置,同時還應保證桃樹苗木上留有4~5個枝芽,這有助于省工省時,便于后期栽植后做好覆膜等工作。注意在栽植前可提前進行泡苗,促進根系更好地吸收水分。栽前可以將所有的樹苗置于水中浸泡一晝夜,促進其充分吸水,尤其是遠距離運輸過來的苗木。可以用藥進行浸泡,能夠起到較好的殺菌作用,對各種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藥物可選擇惡霉靈、吡蟲啉等藥物[3]。
3 桃樹種植的后期管理技術
3.1 施肥和追肥
在完成桃樹的栽種工作后,還應及時進行后期的追肥工作,既可以保證桃樹的結果量,又滿足其各個生長階段對于肥料提出的需求。桃樹生長過程中,若是土壤養分不足,則會對桃樹的生長產生抑制,反之,若是土壤養分過剩,可能不利于桃樹的生長,容易導致流膠病等病害的出現,影響后期的產量與質量。另外,不同砧木對于環境中土壤的適應性不同,例如,毛桃砧木其耐鹽堿性相對較強,所以在砧木選擇時,需要關注后期及時施肥。施肥時,還應要注意首選肥效比較持久并且效果遲緩的有機肥料,該施肥方式不僅符合新時期的科學、綠色種植的理念,同時有助于促進桃樹更好地生長,保證產量。
施肥時,磷肥可作為基肥施入,可以搭配適量的鉀肥,有助于較好地促進桃樹生長。施肥時,還應注意控制好肥料與樹體之間的距離,并保證肥料能夠同土壤充分的混合,以免出現燒根的情況。若是土壤黏性大且桃樹的長勢不佳,可適當地增加施肥量。反之,可少施肥。
后期還可以及時地施入促花肥。促花肥一般選擇開花前1周施用,施用的肥料以氮肥為主,約占年施肥量的10%即可,可配合灌溉同時進行。若基肥的施用量比較多或是冬季施用了足量的基肥,則促花肥可不施或少施。
坐果肥需要及時施入。坐果肥多選擇開花之后至果實核硬化前之間施用,通過及時的施入,能夠大大提高坐果率、改善樹體營養、促進果實前期獲得充足養分,提高生長速度。施肥可以選擇氮肥為主,配合施入適量的磷鉀肥。用量約占年施用量的10%。
果實膨大期,對于肥料的需求量比較大,可以及時地施入。中晚熟品種的果實膨大期與花芽分化期基本吻合,此時追肥對促進果實的快速生長,促進花芽分化,為第2年生產打好基礎具有重要意義。施肥需以氮鉀肥為主,并結合土壤的供磷情況,適當配施一定量的磷肥。施肥用量占年施用量的20%~30%[4]。
對于桃樹的生長來說,其需要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部分微量元素多是通過有機肥和土壤提供,若是施入了足量的有機肥或是土壤墑情好,則可以不施或少施。不僅如此,還需及時地施入適量的微量元素肥料。微肥可選擇直接施入或是葉面噴施的方式,均能夠獲得良好的施肥效果。
3.2 排水、保水
桃樹自身對于水分十分敏感,無論是缺水還是潮濕,均不利于桃樹的生長,這需要科學地做好灌溉和排水等工作。水對桃樹生長的重要性,水是桃樹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它能夠保持桃子細胞的形狀,植物的蒸騰作用會失去很多熱量,促進植株更好地生長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并且桃樹在吸收各種肥料與制造有機物質時,均需要水的支持,所以前期建立果園需考慮水源問題,并且在后期及時做好灌溉。
適宜的土壤水分有助于促進桃樹更好地開花、坐果,并且有助于促進枝條生長、花芽分化,保證后期果實高質量的生長。對于桃樹的整個生長期來說,將土壤中的含水量控制在40%~60%,更適合果樹的生長,獲得高品質的果實,若是土壤含水量降低,則會影響果實的生長和發育。桃樹有兩個需水關鍵時期:花期、果實膨大期,無論哪一階段缺水,均會影響其果實的生長與萌芽。像花期,若是水分不足,則會影響其正常萌芽,導致開花不齊,威脅后期的坐果率,并對最終的產量造成威脅。果實膨大期若是缺水,則影響果實正常的膨大,導致果實的個頭小,產量低。灌溉過程中,需遵循少量、多次均衡灌溉的原則,避免運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灌溉方式不科學容易出現采前落果、裂果的情況,導致果實的品質下降。雖然桃樹自身具有較強的耐旱性,但為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還應確保桃樹的各個關鍵的生育期能夠獲得充足的水分供給。在桃子采摘前10 d,應注意減少或停止灌溉,以保證果實的甜度,并使得果實能夠較好地著色。桃樹生長的重要階段,需盡可能地滿足其生長對于水分的需求。一旦桃樹生長過程中的濕度過大,土壤含水量高或出現積水的情況,還容易導致土壤中氧氣不足,阻礙根系的呼吸,嚴重時還容易出現植株死亡的情況,所以需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在采果后,還應注意做好施肥和灌溉,這有助于促進新梢生長以及樹冠的恢復。應結合具體的果樹品種、樹齡、土壤質地、氣候特征等,判斷灌溉、排水的日期以及用量[5]。
3.3 整形修剪
桃樹的芽有著早熟的特征,易發副梢,若是未能做好修剪,則容易造成樹體上強、樹冠郁閉,最終影響樹形和結果。在修剪整形時,除了注意冬季修剪,還需注意在生長過程中進行多次的修剪,綜合運用抹芽、摘心、疏枝、拉枝、回縮等各種技術形式,提高修剪質量。在修剪時,應及時疏除過密枝、徒長枝,避免造成樹體營養浪費,促進其能夠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
修剪過程中,應注意保持主枝延長枝的生長優勢,確保主側枝從屬關系明確,主枝角度明顯小于側枝,避免出現上強下弱或下強上弱等不均衡的問題,造成空間資源的浪費。
4 病蟲害防治要點
各種病蟲害高發會對桃樹的生長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實際栽培管理工作進行時,應重視加強病蟲害的探究,科學用藥,提高防控工作的針對性。
4.1 主要病害
桃樹流膠病是常見的病害類型。發生持續時間較長,在每年的4~10月均可能在桃樹生長時出現,其中,天氣更為炎熱的季節,其發病率更高。另外,該疾病高發與其樹齡、樹勢以及栽培管理水平之間存在直接的聯系,在進行該病害的防控時,還需注意增強樹勢,促進樹體抗病能力的提高,科學施入有機肥料,做好疏花疏果。雨季注意做好排水工作。做好土壤改良,酸性土壤適當施用石灰或過磷酸鈣進行中和。還應注意做好修剪工作,這有助于降低病害的發生概率,對于修剪的傷口,可以及時涂抹愈傷劑或包膜以進行保護,以免其受到外界病原菌的侵染。在冬、夏兩季,還可以采取主干刷白的方式進行防控,不僅能夠防控桃樹流膠病,還能夠預防凍害。冬前或開春后,要做好果園的清理,將受害枝梢及枯枝落葉進行集中處理,刮除流膠硬塊還有腐爛組織,及時地消滅病原。
細菌性穿孔疾病是桃樹葉部常見病害,有時威脅果實,發病時,葉背有水漬狀斑點,后期會在正面顯現,同時擴大為不規則形狀,在病斑干枯脫落后,形成穿孔。5~6月是該病的高發期,多雨高濕環境下,該病害發病率更高。防治上除做好冬季清園、提升樹勢外,還應于出芽展葉后、幼果黃豆粒大小時及時用藥保護,藥劑可應用噻唑鋅、喹啉銅等藥物展開防控。
桃樹褐腐病屬真菌性病害。病菌在地面僵果和枝條潰瘍部越冬花期至成熟期均可發病,后期嚴重時容易大量落果。防控時,應注意在初花期、謝花后、幼果期、套袋前施藥預防,后期發病后,可應用多菌靈500倍液進行防治[6]。
4.2 主要蟲害
蚜蟲是桃樹上最常見的害蟲之一,多群集新梢嫩葉背面危害,抑制新梢生長,導致落花、落葉的問題出現,進而影響產量和品質。桃蚜的種類較多,繁殖能力強,防治時需做好清園工作外,并注意在桃芽萌動期和花期前后及時用藥,藥物豆科選擇吡蟲啉、啶蟲脒、氟啶蟲胺腈、氟啶蟲酰胺、螺蟲乙酯等多種藥物。
桃潛葉蛾是常見蟲害,防治時,關鍵在于護好新梢,縮短危害期,藥劑可選擇蘇云金桿菌、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溴氰菊酯、甲氰菊酯等多種藥物,針對田間受害嚴重枝條應及時地剪除,并帶出田間做好集中清理。
桃紅頸天牛成蟲對糖醋有趨性,用糖、醋、酒用量為1、0.5、1.5份,敵百蟲0.3份,水8~10份配成誘殺液,對其進行誘殺。成蟲出孔盛期,使用菊酯類農藥2.5%溴氰菊酯4000倍液于進行噴灑或用菊酯類農藥200~400倍液涂干,均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有效殺滅害蟲。
5 結語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提高桃樹種植的經濟效益,還應在種植工作進行時重視各項栽培管理要點,加強技術的應用,提高其種植質量和產量,創造更高的種植效益,更好地滿足市場的需求,促進桃樹種植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安祥.桃樹高效栽培管理技術研究[J].新農業,2022(14):55-56.
[2] 高群,單明.桃樹高效豐產栽培技術要點[J].農業工程技術,2020(11):75.
[3] 高強.探索桃樹高效栽培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農民致富之友,2019(9):72.
[4] 劉方新,于福順,焦功強,等.桃樹高效栽培管理技術探究[J].現代園藝,2019(4):19-20.
[5] 曹榮.桃樹高效栽培和相關管理技術的實踐研究[J].農村科學實驗,2019(4):58-59.
[6] 趙偉.桃樹高效栽培管理要點[J].西北園藝(果樹),201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