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文 余潤遷


【摘要】目的:探究超聲引導下兩種類型導管置管引流治療胸腔積液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腔積液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即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放置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觀察組放置豬尾導管進行引流。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胸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分隔型胸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觀察組引流管放置時間、總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胸腔積液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采用豬尾導管進行引流可以顯著提升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超聲引導;兩種類型;導管置管引流;胸腔積液
Clinical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catheterization and drainage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
CHEN Mingwen, YU Runqian
Meit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Guizhou, Zunyi, Guizhou 564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types of catheterization and drainage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leural effusion.Methods:80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name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0) and the control group(n=40).The control group was placed with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for drainag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placed a pigtail catheter for drainage.The therapeutic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for pleural ef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for separated pleural ef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difference in surgical tim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The placement time,total drainage volume,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Using a pigtail catheter for drainage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leural effus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Ultrasound guidance; Two types; Catheter placement and drainage; Pleural effusion
就正常人而言,其胸腔內部的少量積液可以發揮潤滑的效果[1]。然而,患者會因為疾病的原因導致積液增多,從而出現病理性的胸腔積液情況[2]。中等量的胸腔積液會導致患者出現肺組織壓迫的情況,從而對患者的肺部通氣造成影響,出現肺不張的情況,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3-4]。本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胸腔積液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放置豬尾導管進行引流,并得出最終滿意結果,具體操作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80例胸腔積液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即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48~87歲,平均年齡(59.46±9.67)歲。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8~86歲,平均年齡(59.58±9.8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首先,在患者實施手術之前,要求患者或者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5]。并為患者講解清楚相關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方式,盡可能避免患者手術過程中出現緊張的情緒。同時,指導患者采用坐位的方式,對患者背部進行超聲檢查,對患者胸腔積液的情況進行觀察[6]。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診斷[7]。同時將凸陣探頭的頻率調整為3.5MHz。一次性使用中心靜脈導管穿刺包或豬尾巴導管。指導患者采用坐位,并根據穿刺點對患者實施胸腔穿刺置管。隨后引導患者采用坐立位,對其實施常規消毒。同時使用2%利多卡因在患者實施手術之前的定點位進行局部麻醉,同時在超聲的引導下,使用PTC介入穿刺針經皮對患者的胸腔進行精準穿刺,隨后將針芯取出,沿著穿刺針將導絲放入,并將穿刺針退出。同時使用相配套的擴皮鞘對針道進行擴展。并沿著導絲將豬尾引流導管插入或者是將中心靜脈導管插入,隨后將導絲取出,在確定導管位置正常并且能夠進行通暢引流之后,需要外接相應的引流袋進行引流,最后對引流管進行固定。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胸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分隔型胸腔積液療效、手術過程中的各項指標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胸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在患者胸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總有效率為 95.00%(38/4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30/4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分隔型胸腔積液療效比較 在患者分隔型胸腔積液療效方面,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0%(37/4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30/4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各項指標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不顯著,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引流管放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總引流量明顯多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在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方面,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2/4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50%(11/4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胸腔積液作為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疾病,其多數情況下是由于患者胸膜或者是肺部疾病所導致,進而使得患者臟層胸膜以及壁層胸膜之間的液體吸收或者產生失衡,并積累在患者胸膜腔中[8]。而超聲對于患者的胸腔積液情況靈敏度較高,因此常用于患者的胸腔積液定位以及定量之中。并且通過超聲也可以實現對患者胸腔積液有無分隔等情況的檢查。相關研究表明,如果患者的超聲檢查之中,顯示胸腔積液中出現分隔等情況,患者有較大概率為滲出性胸腔積液[9]。并且,臨床上通常在治療原發性疾病的過程中,會對患者的胸腔積液進行穿刺引流,從而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氣情況,對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10]。過去臨床穿刺多在盲穿的情況下開展,雖然有較高的成功率,但是容易出現穿刺失敗或者導管位置不佳的情況,從而引發患者出血等并發癥狀,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質量[11-12]。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患者胸腔積液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分隔型胸腔積液療效方面,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各項指標方面,觀察組手術時間、引流管放置時間、總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6.75±2.25)min、(5.99±1.59)d、(2709.34±331.62)mL、(10.11±4.35)d,對照組手術時間、引流管放置時間、總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6.54±1.85)min、(8.07±2.09)d、(2321.51±290.49)mL、(12.38±5.31)d,觀察組與對照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不顯著,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引流管放置時間、總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上明顯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5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我們認為,在胸腔積液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相較于使用中心靜脈導管進行引流而言,使用豬尾導管進行引流可以顯著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各種并發癥狀的發生率,對于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也是一種保障。同時患者手術過程中引流管放置時間、住院時間等等都顯著縮短,有利于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并且患者分隔型胸腔積液總體療效均得到顯著提升,治療效果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使用豬尾導管進行引流在胸腔積液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可以顯著提升治療效果,患者分隔型胸腔積液的總體療效得到提升,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有利于減輕經濟壓力,同時并發癥狀發生情況較少,保障了患者生活水平,值得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圣杰,侯永樂,丁振興.超聲引導下豬尾巴管置管引流術治療危重癥患者胸腔積液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3,29(2):45-47.
[2] 張夢婷,程將,秦永明.超聲引導下兩種類型引流導管治療胸腔積液的臨床研究[J].淮海醫藥,2023,41(1):53-56.
[3] 王東升,李會玲,郭慶飛,等.超聲引導結合體位改變對中心靜脈導管引流腹水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2,44(20):3151-3153.
[4] 張更臣,李卓,張蕊,等.超聲引導下胸膜活檢在滲出性胸腔積液的臨床應用評價[J].山西醫藥雜志, 2022,51(5):505-507.
[5] 高俊飛,譙朗,龍鑫.超聲引導下胸腔置管引流并灌注中藥制劑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2,6(1):179-181.
[6] 張鴻博,張鎏,孟慶偉,等.超聲引導在無或少量胸腔積液行人工氣胸內科胸腔鏡檢查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24):3865-3867.
[7] 許明召.基于超聲引導豬尾巴管置管引流術對危重癥患者胸腔積液治療的效果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21,30(12):1322-1324.
[8] 彭錚磊,田夏元,文碧榮,等.超聲引導下微創置管治療創傷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療效[J].創傷外科雜志,2021,23(9):655-658.
[9] 沈柏儒,宋長山,吳旭輝,等.超聲引導射頻消融聯合胸腔靶向灌注對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臨床外科雜志,2021,29(4):363-366.
[10] 劉士源,趙鋒,李謙,等.超聲引導下中心靜脈導管穿刺真空負壓引流胸腔積液的臨床應用[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20,17(12):1241-1245.
[11] 張路生,曾福強,鄒斌,等.超聲引導下兩種穿刺置管引流法治療分隔型胸腔積液的治療效果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8):1765-1767.
[12] 李慶波,劉少玲,王文亮,等.超聲引導下微導管精準穿刺引流少中量心包積液[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19,2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