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陶志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及人工智能的逐漸普及,信息產業領域對云計算專業人才的需求激增。在新媒體與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新時期,高職院校需要依托新媒體提升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助力信息產業領域的創新發展。新媒體賦能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有助于革新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培育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有益于多維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然而,當前新媒體與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融合還面臨諸多困境,包括師資隊伍綜合實力不強、教學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實踐教學組織水平不高等,這些問題制約了云計算專業人才培育質量的全方位提升。
為達到培育出更多更優秀的云計算專業人才,為信息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的目的,高職院校與專業教師需要強化創新發展意識,充分依托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和技術手段優勢,促進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面改革:轉變教師育人理念,提升教師新媒體素養;構建線上施教平臺,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實踐教學方式,培育復合型優秀人才。
文章以新媒體為導向,以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為研究對象,逐步深入地分析了新媒體賦能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價值、困境及路徑,旨在為高職院校提升云計算專業人才的培育質量提供理論借鑒和思路參考,助力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云計算專業人才;困境;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2.3;TP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4-0013-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崗課賽證融合背景下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的探究與實踐”成果,項目編號:22C1432;2022年度湖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崗課賽證融通構建中小企業網絡課程建設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JGB2022159
云計算是信息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也是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性要素[1]。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推進和新媒體在教育領域的深度應用,傳統的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逐漸難以滿足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高職院校與專業教師要及時扭轉育人思路和施教理念,以新媒體與云計算專業教學的融合作為核心導向,依托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和技術功能推進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創新與改革,全方位提升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信息產業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一)有助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改革
傳統的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教師為主導,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方式,且教學過程側重講授理論知識,難以有效培育出信息產業領域急需的優秀人才[2]。
在新媒體的支持下,高職院校可以“教學+自學”“線上+線下”“理論+實踐”的方式培養云計算人才,在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豐富了施教資源且創新了教學手段,還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使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和興趣愛好,開展兼具科學性和人性化的專業學習。通過以上方式,學生可以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和能力結構,實現專業能力、綜合素養和職業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二)有利于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育
隨著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信息產業領域對云計算專業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云計算專業人才不僅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和高水平的專業技能,同時也對人才的職業素質和創新意識引起了高度重視[3]。
在此背景下,依托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和技術手段,高職院校可以針對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更具先進性和時效性的資源支持和技術支撐,使學生在新媒體賦能下全面掌握最前沿的云計算技術知識和最先進的云計算技術能力,同時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意識、創新思維等,使其真正成為符合信息產業領域需求的優秀人才。
(三)有益于專業建設水平的多維提升
現階段,信息產業領域的發展日新月異,要培育出社會與市場急需的云計算專業人才,高職院校要在新媒體的支持下不斷創新專業課程設置并提升專業建設水平,以不斷滿足市場與相關行業的發展需求[4]。
依托新媒體的平臺優勢和渠道功能,高職院校可以將最前沿的行業信息、專業知識、技術標準與流程等內容融入云計算專業課程,促進課程資源的迭代更新。結合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革新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專業設施建設等,進而從多個維度促進云計算專業建設水平的有效提升,為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一)師資隊伍綜合實力有待增強
部分高職院校對于師資建設缺乏足夠的重視,云計算專業教師不能及時轉變施教理念和教學思路,不能結合新媒體的平等性、開放性和多元化特征創新教學內容和施教方式,阻礙了新媒體與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面融合,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5]。
同時,部分專業教師應用新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的能力有待提升,不能應用新媒體技術立體展示云計算平臺的搭建、運維和應用,不能借助虛擬現實、3D環物等技術精細解析云計算系統部署與運維,在新媒體的賦能下以創造性的手段將編程基礎理論、數據庫知識、信息安全標準等內容融入日常教學更是無從談起,削弱了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效果。
(二)教學配套設施建設有待完善
高職院校要推進新媒體與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面融合,要以完善的教學配套設施作為基礎保障。然而,針對新媒體與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融合,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學設施方面支持力度不足,導致新媒體軟硬件難以符合云計算專業教學創新的具體要求,直接影響了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水平[6]。因而,在借助新媒體運行云計算操作平臺和系統軟件的過程中會遇到諸多阻礙,難以保證學生流暢高效地開展云計算專業學習與實踐[7]。
同時,缺乏配套設施建設作為支撐,難以有效發揮新媒體的平臺優勢和技術功能優勢,導致云計算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缺乏平臺支持和技術支撐,阻礙了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三)實踐教學組織水平有待提高
云計算專業人才的培養側重于應用性和實踐性,在新媒體的支持下不斷創新云計算專業實踐教學方式,是提升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必要手段[8]。然而,部分高職院校一方面忽視了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不能借助新媒體的渠道優勢和技術功能全面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這導致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在云計算技術應用方面存在缺陷與不足,并且缺乏有效解決云計算領域實際問題和技術難題的能力,進而難以符合市場與信息產業領域的人才需求,弱化了高職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效能。
(一)轉變教師育人理念,提升教師新媒體素養
針對新媒體與云計算專業人才的全面融合,高職院校需要全面轉變教師的施教理念,使專業教師結合新媒體平等性和開放性的特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完成由“領導者”向“引導者”的角色轉變,賦予學生充分的話語權和自主學習空間,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夯實基礎[9]。
高職院校需要全面提升專業教師的新媒體素養,包括新媒體技術操作能力等,使教師可以依托新媒體將與云計算相關的硬件知識、虛擬化和容器技術要點、云存儲理論、云計算平臺架構流程等內容以數字化的方式融入教學中,并在新媒體信息資源的支持下整合與云計算相關的最新技術成果與行業動態[10]。
同時,教師要熟練掌握虛擬現實、全景漫游、3D環物等新媒體技術操作方法,立體式和多角度地展示云計算平臺構建步驟、云計算系統運維流程等重點,提升教學的直觀性和靈活度,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手段更加多元,為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二)構建線上施教平臺,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需要依托新媒體構建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線上施教平臺,拓展平臺功能和覆蓋范圍,從教學、模塊、拓展、行業等維度完善施教平臺的功能和實用性[11]。借助新媒體的信息資源優勢和技術功能優勢,為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教學數字化、模塊教學專業化、技能拓展系統化、行業信息前沿化的教學載體[12]。
為保證新媒體線上施教平臺的高效運行,高職院校需要借助新媒體的渠道功能,在校企聯合機制的支持下構建云計算教學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充分借鑒知名高校云計算專業的教學資源[13]。
同時,專業教師需要利用新媒體實施“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施教模式,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充分發揮線上施教平臺和線下課堂教學的優勢,并鼓勵學生借助新媒體平臺開展自主學習探究,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和興趣愛好完善云計算專業知識儲備和能力結構,并在新媒體的支持下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迎合信息產業領域的人才需求。
(三)創新實踐教學方式,培育復合型優秀人才
高職院校需要結合云計算企業的崗位要求創新實踐教學方式,以云計算方面的系統運維、技術實施、技術支持與服務、開發與測試等崗位內容為導向,在新媒體的支持下全面踐行校企聯合機制[14]。在視頻連線、直播演示、全景漫游等新媒體功能的助力下,使學生積極參與云計算企業的日常工作,指導學生在真實的工作場景和工作流程中強化自身的云計算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解決云計算技術難題與應用問題的水平,并強化創新能力、團隊意識和奉獻精神,可以憑借創造性的手段和較高的職業素養初步完成云計算企業的崗位任務和工作內容[15]。
同時,高職院校與專業教師需要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功能構建虛擬實訓實驗室,以工信部認證、阿里云認證、華為云認證等行業高度認可證書的相關要求組織專業性的實踐項目和技術競賽,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鞏固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并為順利取得職業資格認證打下堅實基礎。
新媒體與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面融合是一項兼具綜合性和系統性的工程。高職院校與專業教師需要強化協同配合,一方面及時摒棄傳統而固化的教學理念和施教模式,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效能,以創造性的手段突出云計算專業人才培養的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性化特征,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多元化的施教手段及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助力學生完善專業知識儲備和能力結構,成為信息產業領域急需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蒲偉華.融合新媒體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研究[J].中國報業,2023(12):232-233.
[2] 崔月霞.“1+X”證書背景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探索與實踐研究:以云計算技術應用專業為例[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3(3):11-15.
[3] 嚴莉.“云計算”環境下高職院校智慧教育云平臺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24):17-19.
[4] 盧春光,賈亞娟.高職院校云計算課程教學方法探究[J].科技風,2022(21):108-110.
[5] 翁敏峰.高職院校云計算技術及應用專業建設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21):165-166.
[6] 程寧. 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云計算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J].大學,2022(19):103-106.
[7] 顧云鵬.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2,41(3):46-48.
[8] 顧艷艷.新媒體時代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方略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6):114-118.
[9] 張萍.論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J].當代農機,2021(11):72-73.
[10] 王馨,楊曉英.高職院校云計算專業建設的思考[J].辦公自動化,2021,26(20):43-44.
[11] 彭堯燈.廣東省高職院校技能大賽賽程改革下的備賽探究:以云計算賽項為例[J].中國新通信,2021,23(16):185-186.
[12] 劉倩.新媒體視域高校教學環境構建與管理[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25):89.
[13] 錢昱君.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2):152-153.
[14] 池瑞楠,張健,聶哲.云計算與大數據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匹配分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5):11-21.
[15] 涂蓓.在線教學需要新媒體思維:評《新媒體傳播學概論》[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0(1):134.
作者簡介 王琳,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云計算。 陶志勇,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