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田睿
摘要:現階段,隨著現代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將信息技術科學運用到管理工作中,逐漸成為相關管理和技術人員需深入思索的話題。不動產登記通常指的是對權屬界限封閉、有獨立運用價值的空間和資源進行登記的活動,相關工作需依法、依規開展,該工作具有服務性、客觀性、程序性等特點。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不動產登記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有效對策,旨在為相同領域工作人員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不動產登記;系統;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我國不動產登記正處于不斷完善與優化的重要階段,而對相關數據的信息化管理也逐漸提上日程,雖然相關工作人員已經采取各種措施進行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但是,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仍舊存在一定不足,從而使得不動產登記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效果與質量并不理想。同時,由于不動產登記信息化系統建設工作中涉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1]。所以,可以通過參照西方國家優秀案例,進一步提升我國不動產登記系統的信息化建設質量。分析現有的信息化建設情況,對做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 不動產登記系統信息化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分析
1.1 缺少集中管理路徑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動產登記相關工作的范圍不斷提升,所涉及的內容愈加廣泛,其中,包含森林、國土以及陸地等諸多內容,這就使得部門內的工作流程逐漸出現了一定的弊端,例如:部分登記的內容分屬于國家不同部門分管,管理的方式存在差異,給不動產登記帶來限制,尤其是信息化管理應用環境中,阻礙了工作順利開展,因此,必須設計統一管理路徑,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以此為信息化管理實施和發展奠定
基礎。
1.2 數據采集與業務系統無法有效對接
目前,在建設不動產登記系統信息化系統過程中發現,嚴峻的問題是數據采集和工作的業務系統無法得到有效對接。一般情形下,不動產登記工作需要和具體業務之間具有高度一致性,唯有如此,方可推動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目前我國不動產登記工作的現狀是不動產中的數據信息和其對應業務間具有著較大差異,關聯性極小,使得數據采集和正常管理業務間有著很大分歧情況,采集數據無法及時有效更新,極大地降低了不動產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阻礙了相關工作的正常推進。
1.3 共享受阻
在以往的不動產登記管理工作中,雖然工作質量和效率相對較低,但是,信息共享非常便捷,而且采集信息數據通過查閱非常便利。然而,在現代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過程中,信息數據的共享卻變得越發困難,信息化管理通常將互聯網作為媒介,成為主要載體,但如果信息平臺沒有共享這一部分,則不能采集到數據,建設工作必將遇到阻力。
2 目前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根據國家級相關政策和要求,現在不動產登記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初見成效,基本完成了各地的權籍調查工作,形成了一體化的數據平臺,并初步形成了“縣、市、區”統一融合發展的規模,初步實現了企業和個人的查詢、分析、應用等需求,實現了實時向上匯報的各項數據信息的能力,而且,實現了與住建局、民政局、稅務局、公安局等部門的業務協同和互通,實現了企民“一次辦理”“少跑腿”的服務功能,給各大中小企業和個人帶來了很多便利,讓工作更高效、及時。但是,在信息化發展進程中還是存在些許問題需要改進和完善。例如,數字化管理系統不完善,不得不說互聯網的融入,極大地改善了登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但如果在具體工作執行過程中,業務完成登記后,不能保證與其他部門的對接和處理路徑,而是設立了封閉的管理模式,或沒有提示環節和整個流程管理路徑,就會出現工作不連續,工作流程會存在不同部門間溝通不順暢、業務協同不流暢的問題[2]。而且,在從紙質化辦公到電子化全面辦公轉變的時期,需要工作人員快速轉變工作模式,盡快熟悉新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員的綜合職業素養也要不斷提高。我們必須有以下認識,不動產登記信息化過程是一項長期、不斷變化中的工作,需要通過增加資金投入、完善服務流程、實現溝通順暢、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等多方面,來維護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3 不動產登記系統信息化建設的對策措施
3.1 數據庫系統建設
云平臺建設是系統平臺建設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內容,其具體職能通常包含對信息數據的科學分配,對有關數據資源的合理管理與協調,對基礎資源管理中心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實時動態化管控,部分關鍵的數據信息資源能夠得到備份與儲存。針對數據庫的建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與不動產登記管理條例相結合,做好規劃和設計,依照相應的規范與標準來建設不動產信息數據庫,借助轉化與收集的信息實現構建數據庫的根本目標,具體運用的技術主要包含代碼編制、數據編輯等,要做到數據庫的統一化、規范化地建立與管理,方可更好地實現對土地等資源的調查和數據儲存。
3.2 創建信息化管理架構
為了使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不動產登記和管理環節,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與相關業務管理人員溝通,結合具體情況,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首先,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通過技術手段制定出最基礎的管理平臺,通過基礎管理平臺來實現數據管理系統、建設業務系統、檔案系統、信息交流系統等實時操作,讓土地權屬相關材料的整理收集以及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申請等工作實現線上操作,以此來為信息化管理建設提供良好環境;其次,傳統的流程在信息化管理架構中難以實現,此時,則需要對已存在管理思路和流程進行全面梳理,以業務部門的綜合服務水平的提升來作為管理優化的出發點,對抵押登記、查封登記等業務制定標準路程,同時,依據信息化管理架構,要開發出更多同類智能操作接口,使得內部的專職人員能夠和房產測繪管理、國土資源管理等實現積極合作、高效交流,從而讓信息化管理架構能夠拓展更多方面,促進不動產信息化管理多樣化發展[3];最終,構建數據庫、整理、收集、轉換傳統的原始資料,對原土地等級數據進行信息化的轉變,根據不動產登記要求和相關管理內容進行信息化數據庫的構建,把數據庫作為不動產登記管理的主要資源內容,并長期做好對數據庫的有效管理,以便在源頭上充分保證數據庫的安全、穩定運行,從而進一步提高整體不動產信息化的實施效果。
3.3 加強風險防控
依托于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和隱患,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風險防范意識和思想,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和制度要求,優化業務的辦理過程,樹立網絡安全意識,在完成辦理業務后要及時關閉窗口,避免網頁上人員基本信息的泄露。平臺認證中,應該加強人臉識別、短信驗證等多種方式的認證方式,初次辦理業務需要上傳相關證件等。所以要加強網絡安全的建設,培訓員工的安全風險思想,保證信息化平臺的科學性、可靠性。
3.4 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信息化管理模式不同于傳統的紙質化辦公模式,既要求工作人員對業務流程了如指掌,又要求業務人員具有很強的信息技術能力,要熟練運用信息化平臺進行業務的辦理,能簡單處理系統的升級、更新等問題,因此,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更多要求。首先,重視對業務人員的培訓,可以進行集中培訓,培訓過程中結合實踐操作,讓大家熟練掌握登記、領證、電子證照等的應用和操作,加強大家的業務能力,讓業務服務過程更快速、便捷。其次,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遇到困難要主動協調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實現工作合力,另外,還可以加強人才培養和業務的考核,要綜合考核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思想品德、業務能力、服務態度等全方位的能力,培養工作者形成積極進取、熱情耐心的工作態度,對綜合素質突出或有突出表現的人員給予嘉獎和物質方面的激勵,形成良好的競爭環境,還可以組織優秀的員工開展培訓,分享自己的做法和經驗,提高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打造信息化建設時代的高效、優質的人才團隊。
3.5 及時優化數字化管理平臺
數字化管理平臺是實現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過程的決定性因素,加強全國一體化的平臺建設,加大對資金的投入力度,配置符合建設要求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如具有安全性的區域塊技術、智能化的AI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構建統一化的系統平臺,實現與其他部門的信息共享、加強工作協同能力,并且能實現不同訪問權限的人員實時、實地進行信息的查詢與檢索。由此可見,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優化,可以更好地實現信息的最大利用率,體現出資源的價值和意義,提高業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促進部門建設的智能化一體化發展。
3.6 創新服務理念
首先,政府的服務理念是一切為人民服務,最大能力滿足民眾的需求和建議,因此,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強化服務內容,完善服務措施,始終堅持以人民的利益為核心,給人民創建便捷、快速的服務流程,指引大眾形成“線上辦理、少跑腿”的習慣。其次,將互聯網各項技術融入信息化建設中,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三維視圖等新型技術創設安全、可靠、科學、合理的信息化平臺,以保證不動產登記交易雙方的信息準確。在高深技術平臺的支持下,可以將傳統的柜臺服務能力轉換到平臺上,創設自助服務、自動服務的端口;同時,通過平臺的服務大廳,開放業務預約、網上辦理、網上查詢等移動化服務,將自助服務的意識傳輸給民眾,民眾自己可以通過網上辦理各項業務,實現一鍵化服務,減少了傳統辦事中的無效等待和來來回回地補材料。另外,加大信息共享范圍,讓交易、登記、稅收等業務實現一次性辦理,將來還可以實現與水電、燃氣的網上協同辦理服務,盡早實現“不見面”的網上業務辦理,推廣證照、印章等的電子化服務的應用,盡快實現“一網通辦”“一次辦清”。因此,加強“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信息化的建設,有助于政務服務能力的提升和優化,有利于營商環境的改善。
3.7 優化監督考核
對政府部門的監督考核需要大眾的參與,積極吸取大眾對業務辦理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實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首先,可以借助績效考核、民主評議、行政命令等形式加強對不動產登記部門的考核與監督。其次,注重社會力量,不動產登記的信息化建設的各個流程和結果,應該通過自媒體、網絡、采訪等方式向大眾公示,借助平臺的“互聯網+監督”“12345熱線”等多種形式,積極滿足大眾的建議和需求。另外,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化考核的評價標準,邀請社會力量或專業的評估單位進行服務的評價,可以采用采訪、問卷的形式,建立完善、合理的考評制度,定期考核工作流程的服務水平、態度等整體情況。總之,不動產登記信息化的管理將會是長期的服務方式,只有通過多種形式的監督,總結人們對信息化平臺服務的需求和建議,才能進一步完善業務流程和方式方法。
總而言之,不動產登記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已然是大勢所趨,通過信息化技術的科學運用,不但能夠進一步提升管理工作開展的整體效率,同時還可深層次挖掘登記數據信息的運用價值,大幅度提高不動產登記的服務水平。因此,相關工作部門應當打造信息化建設基礎,努力構建信息化管理架構,靈活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做好人員培訓工作,并將高新技術科學運用到不動產登記系統建設之中,從而更好地提高不動產登記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謝賤英.信息化時代下不動產登記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91.
[2] 韓鵬.大數據時代下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建筑技術研究,2021,4(1):25-26.
[3] 鄭燕杰.大數據時代,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探析[J].蘭臺內外,2023(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