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芳 蘇旭澤 陰愛東
(河南省三門峽市中醫院 三門峽 472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為臨床多發病,病因在于腰椎間盤退變,病變過程中可伴有腰痛、下肢麻木等癥狀,并限制腰部活動,降低患者活動能力,長期如此患者在病痛折磨下還可能出現多種負性情緒,增加心理疾病風險[1~2]。西醫對于該病多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雙氯芬酸鈉較為常用,其可抑制環氧化酶活性,阻止炎癥介質的產生,從而緩解局部疼痛,減輕腰椎活動受限,以改善生活質量[3~4]。但常規西藥不利于腰椎功能恢復。中醫將該病歸屬于“痹癥”范疇,認為其與風寒外邪侵襲、肝腎不足等關系密切,可致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影響腰府筋肉的濡養,故還需注重病因病機的清除。獨活寄生湯加減為中醫經典方劑,具有活血通絡、補益肝腎、祛風除濕等多種功效,且中藥材安全性高,不易出現毒副反應[5~6]。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常規西藥在LDH 中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5 月至2023 年5 月河南省三門峽市中醫院收治的76 例LDH 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 例。觀察組男22 例,女16 例;年齡33~57 歲,平均(44.12±4.04)歲;突出節段:L3~L411 例,L4~L517 例,L5~S110 例;病程3~60 個月,平均(24.57±3.28)個月。對照組男23 例,女15 例;年齡35~58 歲,平均(44.15±4.06)歲;突出節段:L3~L412 例,L4~L517例,L5~S19 例;病程3~60 個月,平均(24.53±3.25)個月。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河南省三門峽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審批號:20200500301)。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LDH 相關診斷標準[7];符合肝腎虧虛證[8];病程≥3 個月;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肝腎衰竭;合并重癥感染;合并骨結核、骨腫瘤等;伴嚴重器質性病變;拒絕中藥治療。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西藥治療:口服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國藥準字H37023795)治療,100 mg/次,1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方劑為獨活12 g,杜仲15 g,茯苓15 g,芍藥15 g,牛膝9 g,防風9 g,秦艽10 g,川芎12 g,當歸10 g,干地黃10 g,人參6 g,細辛6 g,肉桂心6 g,甘草6 g,加水煎煮取汁200 ml,早晚各服用100 ml,1 劑/d。兩組均治療4 周。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顯效:疾病癥狀消失,腰椎可正常活動,不影響生活及工作;有效:疾病癥狀減輕,腰椎活動輕微受限,對生活及工作影響小;無效:疾病癥狀無變化,腰椎活動受限明顯,對生活及工作影響大。總有效為顯效與有效之和。(2)疼痛程度: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分值0~10 分,得分越低則疼痛程度越輕。(3)日常生活能力: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采用巴氏量表(BI)評估,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能力越好。(4)腰椎功能: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采用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JOA)評估,共29分,得分越高則腰椎功能越好。(5)炎癥水平: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采集兩組靜脈血測定C 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6)生活質量:于治療前及治療4 周后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簡表評估,包括生理、心理等4 個維度,各100 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7)不良反應:觀察兩組惡心、頭暈、嘔吐等不良反應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74%,高于對照組的78.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對比 治療前兩組VAS、BI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BI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對比(分,±s)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對比(分,±s)
BI 評分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nVAS 評分治療前治療后38 38 t P 5.89±1.13 5.94±1.15 0.191 0.849 1.19±0.23 1.67±0.28 8.166 0.000 58.63±5.18 58.71±5.23 0.067 0.947 88.68±5.24 82.41±5.18 5.246 0.000
2.3 兩組腰椎功能對比 治療前兩組腰椎功能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JOA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腰椎功能對比(分,±s)

表3 兩組腰椎功能對比(分,±s)
總分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n主觀癥狀治療前治療后臨床體征治療前治療后日常活動受限治療前治療后38 38 t P 2.49±0.36 2.51±0.38 0.236 0.814 7.42±1.14 6.09±1.05 5.290 0.000 1.22±0.22 1.24±0.24 0.379 0.706 4.92±0.55 3.81±0.46 9.543 0.000 7.19±1.13 7.17±1.08 0.079 0.937 12.19±1.14 10.45±1.07 6.860 0.000 10.90±1.32 10.92±1.34 0.066 0.948 24.53±2.04 20.35±2.15 8.694 0.000
2.4 兩組炎癥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炎癥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L-6、TNF-α、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炎癥水平對比(±s)

表4 兩組炎癥水平對比(±s)
CRP(mg/L)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nIL-6(ng/L)治療前治療后TNF-α(ng/L)治療前治療后38 38 t P 25.87±2.39 25.92±2.43 0.090 0.928 10.14±1.19 14.32±1.25 14.930 0.000 12.85±1.37 12.94±1.42 0.281 0.779 5.86±1.12 7.34±1.25 5.436 0.000 18.52±1.75 18.41±1.71 0.277 0.782 5.39±1.02 7.85±1.14 9.913 0.000
2.5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治療前兩組生活質量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領域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分,±s)

表5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分,±s)
環境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n生理治療前治療后心理治療前治療后社會治療前治療后38 38 t P 57.69±5.48 57.02±5.52 0.531 0.597 86.58±5.51 80.14±5.36 5.164 0.000 56.16±5.43 56.05±5.35 0.089 0.929 88.36±5.26 82.64±5.22 4.758 0.000 58.96±5.13 59.12±5.18 0.135 0.893 89.96±4.93 83.21±5.06 5.890 0.000 60.58±5.35 60.64±5.42 0.049 0.961 91.09±4.12 84.12±5.14 6.522 0.000
2.6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例(%)]
腰椎間盤是由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組成,位于兩個椎體間具備流體力學特性的結構,能夠起到負重、維持生理曲度、緩解外部沖力等多種作用。在年齡的增長過程中,椎間盤可出現退變,使得內部結構發生異常變化,如髓核、纖維環含水量下降、彈性下降等,此狀態下纖維環易出現裂隙[9~11]。同時,患者若長期存在不良的用腰行為或從事重體力勞動,均可加速椎間盤的退變過程,最終可導致椎間盤破裂,髓核等突出并壓迫神經根,誘發炎性疼痛[12~14]。而LDH發生后對患者的生活影響較大,癥狀反復發作下可對患者身心均帶來明顯負擔,長期如此生活質量下降明顯,還需及時開展針對性治療,以減輕患者痛苦。
雙氯芬酸鈉為非甾體抗炎藥,在LDH 中應用廣泛,口服后可迅速作用于環氧化酶,抑制其活性,以阻止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轉化,并可減少炎癥介質的釋放,產生良好抗炎、鎮痛作用[15]。但單藥西藥治療病情改善效果有限。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觀察組VAS 評分、炎癥水平低于對照組,BI 評分、JOA 評分、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兩組安全性相當。提示LDH 患者聯用獨活寄生湯加減及常規西藥效果優于對照組,利于腰椎功能恢復,改善生活質量,安全可靠。分析原因,中醫認為,LDH 根本病因在于肝腎虧虛,腎精不足,肝血虧虛,易被風寒濕邪侵襲,致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經絡阻滯,筋膜失養,不通則痛,故臨床治療需注重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獨活寄生湯為《備急千金要方》中經典方劑,本研究中依據患者病情特點進行一定的加減,方內獨活能通痹止痛、祛風除濕;牛膝能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秦艽能祛風濕、止痹痛;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細辛可祛風止痛、解表散寒;肉桂心能活血通經、散寒止痛;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行氣;防風能勝濕止痛、祛風解表;當歸能活血補血、止痛;芍藥能柔肝止痛、養血斂陰;人參可生津養血、大補元氣;干地黃可補血涼血、滋陰清熱;甘草能緩急止痛、調和諸藥[16~18]。全方共奏補肝益腎、活血行氣、通痹止痛、祛風除濕之效,既可以消除肝腎虧虛之根本病因,又可消除血瘀、風寒濕邪之標,利于改善氣血運行,使得腰府筋膜得以濡養,以增強LDH 療效。在常規西藥基礎上聯用中藥方劑可協同增效,實現緩急結合、標本兼治,以促進腰椎功能恢復。綜上所述,LDH 患者經獨活寄生湯加減及常規西藥治療后腰椎功能改善更明顯,且疼痛癥狀減輕,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