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融媒體時代到來,信息量以幾何級數增長,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能夠快速且準確地幫助人們從海量的信息中獲得所需的內容,從而吸引讀者的眼球。隨著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誕生了全程媒體、全員媒體、全息媒體、全效媒體等,信息無所不及、無所不在、無人不用,致使媒體格局、輿論生態以及傳播方式均發生了顯著改變,給新聞輿論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版面作為新聞稿件在報紙上編排布局的整體產物,具有引導輿論、彰顯報紙個性等功能。版面是為內容服務的,優質的新聞內容離不開好的版面。新聞版面設計是指借助文字、圖片、顏色等各種符號,向讀者傳遞新聞信息,提高讀者閱讀能力的設計方案。新聞版面設計水平直接關系著媒體的競爭力,因此在融媒體時代,媒體若想脫穎而出,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版面設計,增加一些創新元素,從而提升版面設計的美學價值,吸引讀者眼球。文章就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新聞版面設計進行探討,首先分析融媒體時代對新聞版面設計的新要求,在此基礎上結合工作實踐,就如何創新新聞版面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融媒體;新媒體;新聞版面;創新;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2-0131-04
新媒體飛速發展,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挑戰。新聞版面設計是指借助文字、圖片、顏色等各種符號,向讀者傳遞新聞信息,提高讀者閱讀能力的設計方案。新聞版面設計水平直接關系著媒體競爭力。面對挑戰,以紙媒為代表的傳統媒體若想尋求更多的發展出路,就要注重在新聞版面上取得突破,即要結合融媒體時代受眾的特征,不斷提升版面設計水平。
(一)融媒體的內涵
融媒體是整合了不同媒體形式的一種新的媒體形態,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以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為特點,旨在實現不同媒體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信息傳播的效率和影響力[1]。
(二)融媒體的特征
相較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媒體主要具備以下特征:第一,融合性。融媒體將不同形式的媒體融合起來,包括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從而形成一個多元化的媒體平臺。第二,互動性。融媒體強調與受眾的互動,通過社交媒體、手機APP等渠道,讓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到媒體內容中,實現信息雙向傳播。第三,實時性。融媒體具有實時性的特點,可以及時傳遞最新的新聞信息,并且可以根據受眾反饋進行實時調整。第四,個性化。融媒體可以根據不同受眾的需求和喜好,提供個性化的內容和信息服務,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2]。
(一)加強多媒體元素的利用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版面設計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元素,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動態圖表等。通過多種感官的呈現方式,增強版面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讓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新聞事件和報道內容。
(二)加大與新媒體的融合深度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新媒體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新聞版面設計要與新媒體平臺深度融合,通過二維碼、AR技術等方式,讓讀者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手持移動設備直接獲取更多的信息、資料、視頻等,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和沉浸感,同時可以促進新聞內容的傳播和擴散[3]。
(三)注重版面的個性化與定制化
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版面設計要突出個性化和定制化,以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和偏好。通過創新版面設計、優化信息架構、提供個性化推薦等方式,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和滿意度。
(四)增強版面的交互性與社交性
融媒體時代,新聞版面設計要注重交互性和社交性,讓讀者參與到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添加社交媒體分享按鈕、設置評論區等方式,增強版面的交互性和社交性[4]。
融媒體時代對新聞版面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戰。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和受眾閱讀習慣的改變,傳統的新聞版面設計已經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因此,在融媒體時代,要求新聞版面編輯的編排思維、編排藝術、編排技巧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版面設計,如此才能增強報紙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影響力,擴大受眾范圍。
歸納起來,新聞版面設計主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一是有助于提升閱讀體驗。良好的新聞版面設計能夠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使讀者更加輕松、愉悅地獲取信息。通過合理的排版、色彩搭配、圖片和圖表運用等設計手段,可以讓版面更加簡潔、易讀、美觀,提高讀者的閱讀效率和閱讀體驗。二是有助于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新聞版面設計是媒體品牌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版面設計可以傳遞出媒體的專業性和品質,提升媒體在公眾心中的信任度和美譽度。通過獨特的版面設計,可以塑造出媒體獨特的品牌形象和風格,提高媒體的辨識度和競爭力。三是有助于強化傳播效果。良好的新聞版面設計可以增強新聞的傳播效果,擴大媒體的影響力。通過合理設計版面,可以突出新聞的重點和亮點,吸引讀者的眼球,使新聞更具傳播力和影響力。同時,通過創新性和個性化的版面設計,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提高媒體的覆蓋率和影響力[5]。
(一)缺乏創新與個性化
一是一些新聞版面設計大同小異,缺乏獨特的風格和特點。這種雷同的版面設計使讀者在閱讀時容易產生疲勞感,無法對版面產生深刻的印象。二是一些新聞版面仍然采用傳統的排版方式,沒有結合新媒體的特點進行創新。這種排版方式使版面顯得呆板、缺乏活力,無法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三是一些新聞版面的色彩搭配過于單調,缺乏個性化。這種缺乏個性化的色彩搭配使版面顯得平淡無奇,無法突出重點和特色[6]。
(二)新聞版面設計過于復雜
一是排版過于擁擠。一些新聞版面為了追求信息的豐富性,將大量的文字、圖片、表格等元素堆砌在一起,導致版面擁擠不堪,缺乏層次感。這不僅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還會降低版面的整體美感。二是色彩運用過多。一些新聞版面在設計時搭配過多的色彩,導致版面顯得雜亂無章,沒有重點和焦點。這不僅會讓讀者感到視覺上的不適,還會影響信息的傳播效果。三是字體和字號選擇不當。一些新聞版面在設計時使用了過多的字體和字號,或者字體和字號選擇不當,導致版面顯得混亂不堪,缺乏統一性和協調性。這不僅會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還會降低版面的整體美感。四是缺乏留白。留白是版面設計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讓版面更加透氣、舒適和易讀。然而,一些新聞版面缺乏留白,顯得過于擁擠和壓抑,沒有給讀者留下足夠的思考和想象空間[7]。
(一)創新版面編排理念,樹立精品意識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傳統媒體尤其是紙媒造成了巨大沖擊,越來越多的紙媒紛紛開始推進內容生產創新,逐漸適應新媒體時代不同受眾的閱讀需求,媒介競爭力不斷增強。
首先,傳統紙媒要積極樹立文化創新理念,若僅僅注重傳播形式,不關注內容創新,必然無法有效維護受眾群體。其次,傳播者應當具備較強的審美創新意識,做好報紙版面設計,使其擁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能夠有效吸引受眾目光。因此,要以創新的審美理念,結合新媒體時代不同受眾的個性化需求,積極推進新舊媒體融合,保證報紙內容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8]。最后,應當樹立精品意識,始終遵循“內容為王”的理念,依靠優質內容吸引受眾。在當前激烈的媒體市場競爭環境下,紙媒要搶占發展先機,就應當在內容和形式上樹立精品意識,形成獨有的風格,從而培養更多讀者。例如,無錫日報在2021年7月1日制作了專版《“船”承》,這是報社為慶祝建黨百年特意編輯制作的紀念版,在版面設計中融入了更多創新元素,選擇四連版通版設計,加入南湖紅船、渡江第一船、春雷造船廠水泥鐵駁船以及“奮斗者”號的圖片,對新聞主題進行藝術化加工,不但讓版面主題明確,也賦予了報紙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尤其是選擇了“船”與“傳”的同音加工方式,以四艘具有歷史內涵的船舶來體現革命精神的傳承,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傳播效果。
(二)重視新聞策劃,凸顯新聞主題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同時受眾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多,傳統媒體若想在媒體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就要高度重視新聞版面策劃工作。評價新聞版面是否優秀,除了編排形式是否具有創新性這一指標外,還要考慮閱讀看點是否集中,是否能夠通過策劃手段構建信息集中的傳播矩陣。新聞版面策劃工作并不是單純地將美術與技術進行排列組合,關鍵是要借助一定的技巧彰顯策劃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等,從整體上講,即新聞版面應當在始終堅持正確引導輿論這一前提下,通過策劃手段帶給讀者新奇、享受的閱讀體驗。因此,新聞工作者在策劃版面時要注意在版面方面下功夫,圍繞新聞內容,注重將其主題凸顯出來,結合新聞主題對其集中編排,更好地彰顯信息傳播的集中性特征,最大限度提升新聞的影響力[9]。
以人民日報2021年7月19日的專版為例,這一期新聞的主題為“中華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了幫助讀者更加清楚且直觀地了解我國在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獲得的巨大成就,人民日報在版面設計上借鑒了數據表達形式,極大地提升了新聞內容的直觀性。除此之外,在新聞策劃時,還引入了大量相關的圖片,特別是巧妙地融合了我國傳統的水墨畫、印章等圖片,在讓讀者感受到中國發展迅速的同時,激發了其民族自豪感。
(三)抓好版面語言,更好地為新聞內容服務
融媒體時代,新聞媒體取勝的關鍵依然是內容。特別是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媒體在融媒體時代依然堅挺,它們經過長期的積累、調整以及發展,在內容方面擁有新媒體無法超越的優勢。新媒體作為最大的內容輸出基地,盡管傳播速度快,但在內容上始終缺乏深度、碎片化。因此,傳統媒體要想在融媒體時代占據一席之地,關鍵是要抓好版面語言,為讀者提供精良的內容,以此留住讀者。版面語言不僅是編排手段與表達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夠展現好的內容,帶給讀者眼前一亮的感覺[10]。
具體而言,抓好版面語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標題應簡明扼要。標題是新聞的“眼睛”,應該簡潔明了地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要避免使用過長的標題,以免讀者失去興趣。第二,導語要引人入勝。導語是新聞的開頭部分,應該用精練的語言概括新聞的核心內容,激發讀者的興趣。導語要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使讀者愿意繼續閱讀。第三,正文要清晰易懂。正文是新聞的主體部分,應該清晰地闡述新聞的事實和背景。避免使用過于復雜的語言和句子,以免讀者產生困惑。使用簡短的段落和清晰的布局,有助于讀者更好地理解新聞內容。第四,語言要避免主觀性和偏見。新聞報道應該客觀、公正、中立,避免主觀性和偏見。在撰寫新聞時,要確保事實準確、來源可靠,并盡量使用客觀的語言和表述方式[11]。
(四)創新應用圖片,帶給讀者視覺沖擊
在新聞版面設計中,圖片是吸引讀者注意力、提升閱讀體驗的重要元素。因此要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帶給讀者視覺沖擊。以航天探索等重大事件的報道為例,很多編輯習慣在版面中應用巨幅圖片加標題導圖,從而吸引讀者的目光。
要想將圖片的作用發揮出來,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選擇高質量的圖片,以增強新聞版面的視覺效果,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同時,要注意選擇與新聞內容相關的圖片,突出新聞主題。第二,在版面設計中,可以嘗試創新圖片布局,如將圖片與文字混合排列、將圖片作為背景等,以打破傳統的版面設計模式,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第三,嘗試將多張圖片組合在一起,突出新聞主題,增強視覺效果。同時,要注意圖片的色彩和風格的一致性,避免版面過于雜亂。第四,在新聞版面中,可以使用圖表、數據等可視化工具來傳達信息,加深讀者的理解。同時,要注意圖表和數據的清晰度和可讀性,避免過于復雜或難以理解。第五,在新聞版面中,可以為圖片添加標簽和注釋,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圖片和新聞內容。同時,要注意標簽和注釋的簡潔明了,避免過于冗長或難以理解[12]。除此之外,在選擇圖片方面,還可以與時俱進選擇電腦繪制圖、漫畫插圖等個性化、新穎的圖片,雖然它們不是傳統意義的新聞照片,但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能夠帶給讀者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五)注重色彩搭配,凸顯版面的美學價值
融媒體時代,新聞版面色彩協調設計是提升讀者閱讀體驗和增強新聞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確定主色調。在新聞版面設計中,應確定一個主色調,以突出新聞主題和情感氛圍。主色調可以采用冷色調或暖色調,也可以根據新聞內容和讀者群體來選擇。第二,在確定主色調之后,要選擇與其相協調的色彩進行搭配。可以選擇同類色、類似色或對比色等,以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和情感氛圍。第三,在新聞版面中,色彩與圖片的結合是營造氛圍和增強視覺效果的重要手段[13]。可以選擇與新聞內容相關的圖片,并使用色彩對其進行處理,如調整明暗、對比度和飽和度等,以突出重點和增強視覺沖擊力。也可以選擇與新聞內容相關的字體顏色和大小,并注意色彩與文字之間的協調性,以增強可讀性和視覺效果。第四,避免使用過多的色彩和復雜的色彩組合,以免干擾讀者閱讀和降低視覺效果。應選擇簡潔、明快、對比度適中的色彩組合,以增強版面的整體性和易讀性[14]。除此之外,考慮到在不同地區,色彩的含義和象征意義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新聞版面設計中,應注意不同文化和地區對色彩的偏好和禁忌,以免引起誤解。
(六)合理留白與布局,增強新聞整體美感
在新聞版面設計中,留白是一種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使版面更加透氣、舒適,也可以引導讀者的視線,突出重要的新聞內容。應當根據新聞內容的重要性、類型和版面整體設計風格合理設計留白。運用留白要注意技巧。例如,要避免留白過多或過少,要根據版面的整體設計和新聞內容合理安排。同時,要注意留白的均衡和整體美感,避免版面過于單調或雜亂。新聞報紙的布局應該根據版面的整體設計和新聞內容合理規劃。可以采用模塊化設計、主題突出、圖片和圖表、色彩搭配等方式,使整個版面更加美觀、易讀。同時,要注意布局的均衡和整體美感,避免版面過于擁擠或空曠[15]。以人民日報為例,其留白與布局設計一直備受關注。在重要新聞報道中,其采用了大塊的留白和模塊化設計,將每條新聞報道設計成矩形模塊,使整個版面看起來更加整潔、清晰。同時,在標題和導語的設計中采用了粗字體和加大字號的方式,以突出重要新聞的重要性。融媒體時代,新聞報紙留白與布局設計要更加注重整體美感、易讀性和可讀性。通過合理的留白與布局,可以增強報紙的整體美感、易讀性和可讀性,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新聞內容。同時,要根據不同的報紙定位和讀者需求進行合理設計和規劃。
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面臨諸多挑戰,其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準確把握讀者的閱讀需求、審美需求,在抓好新聞內容的基礎上,對版面進行創新設計,由此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可讀性的版面,提高新聞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 于楊.新聞版面編排的“定則”淺議[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7):159.
[2] 狄健.新聞版面的編排規則探究[J].科技傳播,2018,10(4):46-47.
[3] 李欣.融媒體時代新聞版面如何吸引讀者[J].傳播力研究,2022,6(20):13-15.
[4] 劉暢.淺析新聞版面編輯方法[J].未來英才,2017(4):277.
[5] 高穎藍.報紙新聞版面真實性淺析[J].中國報業,2018(12):64.
[6] 姜煜.淺談互聯網時代下新聞版面如何尋找創新突破口[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2):249-250.
[7] 張玨.網絡時代平面媒體新聞版面編輯創新探索[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2(10):159-161.
[8] 黃小球.不僅于設計更在于精心經營:淺談本地常規新聞版面如何出彩[J].今傳媒,2012(4):115-117,119.
[9] 趙冰.視覺沖擊力對目前新聞版面的影響[J].青春歲月,2014(16):223.
[10] 李辰,商倩,劉蕾.淺談網絡時代報紙新聞版面編輯創新探微[J].贏未來,2021(5):181-182.
[11] 李喆.網絡時代紙媒版面編輯創新初探[J].記者觀察,2022(3):52-54.
[12] 趙海燕.用好版面語言讓報紙“會說話”:試論融媒體時代報紙版面的創新之道[J].新聞世界,2023(9):71-73.
[13] 王淑芳.做好時事新聞版面的基本要求[J].中國地市報人,2014(5):79-80.
[14] 賀娟.新媒體時代報紙版面如何創新:《解放日報》新聞版面榮獲中國新聞獎的秘訣探析[J].傳媒,2022(19):37-39.
[15] 琚慧.淺閱讀背景下報紙新聞版面設計創新[J].中國報業,2023(7):148-149.
作者簡介 左丹,編輯,盤錦市融媒體發展中心盤錦日報編輯部副主任,研究方向:民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