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剛
摘要:隨著開放大學等成人教育機構規模不斷擴大,學生數量逐漸增加,傳統的思政教育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教育需求。文章以沙縣開放大學為例,探究擴招背景下成人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確定提高學生思政素養、職業素養的教育目標,注重因材施教,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并將信息技術引入思政課堂,豐富教師的思政知識儲備,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此為擴招背景下的成人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學方法的借鑒。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成人教育;擴招;說理;實踐;典型;自查自省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8-0125-04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開放大學主動適應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積極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將培養政治素質過硬、道德修養過硬、文化素養過硬的復合型人才作為目標。沙縣開放大學位于福建省,承擔著中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社會培訓等教育任務,辦學方式靈活、層次分明,近年來積極探索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的融合發展之路,逐步突出成人教育對社會的服務作用。擴大辦學規模就是沙縣開放大學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成果之一,從沙縣開放大學的招生情況看,2022年的新生數量比2021年增加300人,2023年的新生總數達到600人,較2022年又增加18.35%。學校的學生規模不斷擴大,生源結構也變得更加復雜,這就給開放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戰。基于此,沙縣開放大學積極調整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以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為目標,確保開放大學走出去的學生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沙縣開放大學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其特點也呈現出多樣性。
1.年齡跨度大
在擴招背景下,沙縣開放大學的生源結構變得越來越復雜。從總體上看,學生群體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在職職工和高中生同時接受成人教育的情況很明顯。因為學生的年齡差異大,生理和心理特征也變得多樣化,這對學校的教學活動來說,既是壓力也是挑戰。
2.學習動機多樣化
沙縣開放大學學生的職業背景和專業水平各不相同,導致學生的學習動機差異明顯。有的學生把學習目標確定為提高學歷,以此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獲得更多晉升機會。有的學生是為了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從而更好地勝任目前的工作。高中畢業生是沙縣開放大學學生中年齡較小的,其思想并不成熟,進入開放大學學習的目的是就業。
3.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同
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沙縣開放大學學生在社會角色、學習動機、學習條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學習主動性上的表現也不相同。有工作經歷的開放大學學生思想獨立、實踐能力強、自主性強、學習能力強。高中畢業后進入開放大學學習的學生在專業選擇上、學習內容選擇上,往往缺少主動性,對家長、教師的依賴性較強。
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開放大學德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和基本素質的主要途徑。基于開放大學生源結構的復雜化、學生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特征,傳統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經不適合,開放大學要合理規劃思政教育方案,結合學生特點探尋新的思政教育方法,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在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鋒呈現出新特點、多元文化較量更加激烈、不穩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開放大學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列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使學生在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時,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1]。為此,開放大學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不斷提升思想政治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同時加強實踐基地建設,積極搭建育人平臺,讓學生在實踐中內化理論知識,把人生理想落實到腳踏實地的行動中,把學習目標與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
1.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原則
(1)突出性原則,即凸顯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在開放大學的教學管理中,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和其他教學活動具有同等地位。開放大學在開展思政教育時要從組織層面和內部管理制度上保證教學活動質量,如成立專門的思政教育工作部門,將思政教育納入課程體系中,在課時、師資、技術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制訂科學的教學規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思政學習,營造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校內環境[2]。同時,思政教育還要充分體現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特點靈活調整思政教育方式,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需求。
(2)堅持性原則。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的需要,是開放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為此,開放大學應認真履行應盡的義務,堅持對學生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教育、社會公德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榮辱觀教育等,以全面教育引導學生自覺服務祖國,無私奉獻社會,在實踐中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3]。開放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堅持性還體現在將全面教育貫穿整個教育過程,并按照學生的思想特點、認知水平合理規劃思政教育內容,積極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其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知識、技能,具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3)創新性原則。開放大學學生思政教育要不斷創新,勇于創造,善于創造,并不斷創造,靈活運用各種思政教育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活動質效。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和年齡特點,改變傳統的居高臨下的教學方式,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注重教學活動的民主性,同時要保證教學態度的親切性,以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推動學生思政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2.開放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
(1)說理教育。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語言講述事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例如,通過講解、談話、辯論等方法提高學生對思政內容的認識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高思辨能力。
(2)典型教育。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選擇先進模范典型作為教學素材,即將抽象的思政理論知識具體化、人格化,促使學生以先進模范為榜樣,積極進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4]。在開展典型教育時,教師所選取的典型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并采取更加形象和更具有感染性的教學方式,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3)實踐教育。實踐教學可提高學生對思政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是落實思政教育任務的重要方式。為此,開放大學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以實踐教育鍛煉學生的思想品行,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其具有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技能本領、堅定信念、頑強意志和崇高精神追求,自覺地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理想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緊緊相連[5]。
(4)自查自省教育。這種教學方法可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總結階段使用。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某件事情展開辯論,讓其從中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并自覺地進行改進,以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思政教育的引領作用,并充分結合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高質量的教學活動。同時,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積極引進新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1.明確教育目標
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只有兩手同時抓,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滿足其多樣性、個性化發展需求。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具體如下。
(1)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在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素養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和學生的人生理想直接相關,并決定著國家的發展。因此,開放大學要將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作為教育目標,明確具體要求,創新教育方式,豐富教育內容,以真實的感受代替空洞的說教,使思政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以此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實現入腦、入心。
(2)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水平。第一,優化教育觀念,確保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對個人職業發展、長遠發展的積極作用。開放大學要引導專業課教師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專業知識積累、專業能力提升之間的關系,明確思政教育目標和專業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在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目標時,專業課教師要重視思政教育內容的滲透,積極豐富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的融合作用。例如,教師可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四個自信”教育,將其和學生的職業理想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教師還可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緊密融合,引導學生充當改革創新的先鋒。教師也可從專業必備的職業道德入手,以行業模范人物為典型,引導學生爭做職業道德典范,在工作崗位上成為知行合一的優秀人才。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師也可根據崗位的特殊性和職業的特殊性,融入法治教育內容,引導學生遵守法律,做學法、守法好公民,同時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法律知識武裝自己,以法律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第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團隊合作意識,簡單來說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是協同合作,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進而保證活動的高效率完成。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以相應的思政教育案例,使學生認識到集體智慧的重要性,并形成團隊合作意識。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理解自主創業的深刻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并以成功企業家和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堅定學生的創新創業信心,使其形成自主創新創業的理念[6]。同時,教師要積極發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不斷質疑,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和樂于創新的精神。
2.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1)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開展思政教育。開放大學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思想道德素養與普通高校大學生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了解其思想變化規律,尋找思政教育的立足點,然后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將理論知識傳授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思政教育內涵,學會客觀辯證地看待問題[7]。只有經過實踐驗證的理論知識才能讓學生產生“言之有理”的感覺,才能真正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8]。因此,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紅色經典進課堂、每周道德法律發現等,提高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實的熱情和能力,同時鼓勵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在社會實踐中加深對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運用所學理論知識來分析和思考現實問題,堅定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服務的信念。
(2)因材施教,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具體學情,真正踐行因材施教理念,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探索空間,逐步提升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第一,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學生在學習能力、心理狀態和認知層面都存在差異。為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內容,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第二,加強師生、生生互動。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變“灌輸”“填鴨”為高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采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形式開展思政教育。
(3)將信息技術引入思想政治課堂。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借助網絡技術的優勢,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要借助網絡優勢掌握最新教育信息,及時了解社會發展動態,選擇針對性強的案例作為素材,進一步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改變之前思政教學內容單一、滯后等問題,充分體現出思政教育的時代性、吸引力。第二,開放大學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建設,打造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平臺,并選擇主題鮮明的內容融入其中,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引導作用。同時,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組織學生對其中有價值的內容展開討論,改“堵”為“疏”,搶占網絡文化體系中的話語權,引導學生掌握處理思想問題的正確方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政素養。
3.豐富教師的思政知識儲備,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1)提升教學能力,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肩負著引導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重任,因此要具有豐富的思政知識儲備、堅定的政治信念、過硬的職業素養,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并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傳播新知識、新思想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開放大學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策略,使教師通過學習、借鑒逐步提高自己教學能力,勝任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豐富思政知識儲備,充分發揮榜樣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涉及倫理道德、心理、政治、社會等多方面內容,是一項復雜性較高的系統工程。要想高質量完成新時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務,教師就要借助多種渠道加強思政理論知識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思政知識儲備,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同時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及時找出學生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并優化、調整思政教學策略,積極提高思政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有怎樣的價值觀就有怎樣的行動,因此,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在開放大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把握突出性原則、堅持性原則、創新性原則,明確教學目標,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營造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良好育人環境,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黨愛國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以此培養學生的政治敏銳性,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使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陸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幾點思考———評《大學生思想引領的路徑與載體》[J].教育發展研究,2021,41(06):2.
[2]程志高.論新媒體環境下成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19(03):53-56.
[3]王春洋.成人教育學生思政工作的特點及對策[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12):88-89.
[4]成芳.高校成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探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4):53-55.
[5]洛嘉.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高校成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6(01):31-33.
[6]唐業喜,朱健強,郭海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的邏輯理據與實踐路徑[J].林區教學,2021(10):19-22.
[7]張莉.新媒體語境下成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39(12):92-94.
[8]徐淑金.從思政課教師角度探析成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大學,2020(31):3-4.
Explor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panding Enrollment
———Taking Sha County Op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ai Zhigang
(Sha County Open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 Sanming 36505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uch as open universitie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 are no longer able to meet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the new situation. The article takes Shaxian Op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introdue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determining teaching goals to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mphasizing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and adopting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enriching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knowledge reserves, improving their teaching abil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teaching method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expand enrollment; reasoning; practice; typical; self inspection and introsp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