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碳背景下風景園林設計職業教育在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和復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論述了專業對鄉村振興的作用以及存在著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學脫離實際需求,人才培養不適應戰略需求等問題。提出強化專業實踐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對接機制,深化政策融合等策略,意在推動風景園林設計專業教育協同鄉村振興。
[關鍵詞]雙碳背景下;風景園林設計專業;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X70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3.051
引言
面對全球性雙碳目標的挑戰,職業教育尤其是風景園林設計專業教育對鄉村振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風景園林設計在美化鄉村環境的同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所在。但教育實踐和鄉村需求脫節、資源分布不均衡、人才培養和鄉村振興需求不相適應等因素制約著其作用潛能。文章旨在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解剖并提出對應策略,從而將職業教育和鄉村振興有效結合在一起,助力雙碳目標鄉村發展。
一、雙碳背景下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在職業教育中的角色與鄉村振興的相互促進
(一)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對實現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貢獻
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對鄉村生態文明建設起到了關鍵作用,它的貢獻不僅僅表現為美化鄉村景觀方面,更重要的是促進生態平衡,改善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教育本專業學生關鍵是要灌輸生態保護意識與可持續發展思想。風景園林設計師可以通過與自然協調相處的空間設計來提高村落的游憩以及文化價值,同時保護自然資源。例如,他們采用了如雨水花園和綠色屋頂這樣的生態設計理念,這有助于顯著減少地面徑流并增強土地的水分保持功能,這對于農業生產和地方水資源的管理是非常關鍵的。
(二)風景園林設計教育在培養鄉村振興人才中的作用
風景園林設計教育對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的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出一批富有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這類人才既精通風景園林設計基礎理論,又有解決現實問題的本領,能迎接鄉村振興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多種作用,不僅是環境美化的倡導者和生態保護的守護者,更是推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者。教學過程強調實地調研與案例分析相結合,讓學生深入了解鄉村的具體情況并提出切合實際情況的設計方案。通過配合鄉村振興項目,學生獲得了參與真實項目的機會,這一實戰經歷對其了解鄉村社會結構,經濟模式和環境特征非常關鍵。風景園林設計教育也激勵了學生進行創新思考和培養他們綜合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風景園林設計教育注重跨學科知識融合,通過介紹農業科學,社會學,經濟學相關學科知識來深化學生對于鄉村振興的全局性理解。將這些知識進行整合,可以幫助同學們在進行設計時對社會經濟因素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并提出更多切實可行、前瞻性強的設計方案。所以風景園林設計教育在鄉村振興中培養出一批復合型和創新型的人才,這些人才可以把專業知識運用到鄉村發展實踐中去,促進鄉村經濟,社會,文化及生態建設等方面的綜合發展。
二、風景園林設計專業在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融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與鄉村實際需求脫節的問題
在促進鄉村振興進程中,風景園林設計教學內容常常和鄉村實際需要相差甚遠。教學大綱也許遵循了傳統設計理念與手法,但對鄉村獨特的生態環境,文化傳統及社會經濟條件卻沒有充分考慮。這一脫節造成了學生面對現實鄉村環境,很難把所學知識與技能切實地轉化成符合地方需要的方案。另外,學術界與職業教育界研究熱點通常聚焦于城市或旅游熱點地區風景園林設計方面,而對于鄉村地區則缺乏足夠的重視。致使學生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實踐操作,都缺少對于鄉村具體問題的理解與解決策略。在此背景下,即便學生完成學業也不一定能達到鄉村振興對風景園林設計師提出的現實要求。教育機構編制課程計劃沒有充分考慮鄉村地區多元性、復雜性等特點,使教學內容常常顯得過于理想化、針對性、實用性不強。比如鄉村地區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的有限性,要求風景園林設計除了兼顧美觀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有限資源以獲得社區的最佳效益,而這些常常被教學所忽略。
(二)風景園林專業教育資源在鄉村地區的分布不均
鄉村地區風景園林設計專業教育資源分布明顯不均。城市地區學校與機構通常擁有豐富的資源,較多經費與人才用于專業教育,鄉村地區由于資源限制很難得到相同素質的教育。這一失衡造成鄉村地區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匱乏,從而影響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成效。鄉村地區學生接受風景園林設計教育面臨著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施簡陋,實踐機會匱乏等諸多問題。由于鄉村學校難以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師和設計師,學生接受的教育質量和城市地區存在差距,難以掌握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與此同時,鄉村地區專業教育配套實習基地及項目實踐機會不足,導致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斷層。
(三)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戰略需求不匹配
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鄉村振興戰略需求不相適應?,F有教育體系傾向于注重理論知識灌輸,對鄉村特定環境適應性教學重視不夠。鄉村振興所需不僅要懂美學原則還要能夠與鄉村具體環境相結合的復合型創新設計人才。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畢業生入職鄉村之后,往往會發現他們缺乏直面實地的具體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很好地適應鄉村風景園林建設對人才的真實需求。鄉村振興給風景園林設計帶來很多新要求,如何將鄉村文化傳承,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相結合,這就要求設計師要有更深刻更特定的知識結構。但教育機構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往往未能銜接上述新需求,忽視鄉村振興對人才多維度、復合型需求。風景園林設計教育也表現出與鄉村振興需求相脫離的課程。比如在課程內容上可能過多地強調傳統城市公園或商業景觀設計,對村落中傳統村落保護,農業景觀修復等方面則參與不足。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之后面臨鄉村振興具體工程的時候缺少必要的知識儲備以及實踐經驗。
(四)職業教育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協同不足
職業教育政策和鄉村振興政策缺乏有效協同已成為風景園林設計專業推進鄉村振興所面臨的困境之一。盡管二者均強調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具體操作層面,并沒有清晰的指導方針保證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符合鄉村振興目標。政策制定者們在謀劃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沒有充分考慮鄉村振興對職業教育的具體需求,而教育政策的提出與執行往往會與鄉村的現實需要產生時間差、信息差等。這種非同步性可能會造成教育資源無法與鄉村振興項目有效銜接,教育成果很難轉化成推動鄉村發展的現實力量。從政策執行的層面上來看也是如此。地方政府實施職業教育政策可能會只注重即時教育成效而非長期鄉村振興視角。這一短期行為造成教育資源在城鄉間以及不同鄉村地區間的不均衡配置,從而影響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
三、雙碳背景下風景園林設計專業職業教育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風景園林設計專業與鄉村振興實踐的結合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風景園林設計職業教育和鄉村振興實踐相結合的必要性越來越突出。這方面教育者要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把課堂和田間地頭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認識和應用碳減排理念非常關鍵。如通過校外實習,實地考察以及參加鄉村振興項目等活動,使學生能夠把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操作能力并學會如何把節能減排理念融入到設計當中。教育機構需要與鄉村振興有關部門建立更密切的合作關系,根據雙碳目標制定課程及項目。通過協作,能夠保證教育內容匹配鄉村振興現實需要,也強化了學生對于風景園林設計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解。另外,職業教育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雙碳背景之下,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材料進行低碳環保設計,對提高他們今后鄉村振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實際案例分析及設計項目的研究,可以使學生深刻認識并把握風景園林設計在鄉村振興實踐過程中的融入。
(二)優化職業教育資源在鄉村地區的配置
就職業教育資源配置而言,鄉村地區教育資源優化顯得尤為重要。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既涉及教學設施的完善,又涉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等方面的建設。鄉村地區要加強與城市地區的教育資源銜接,如借助遠程教育平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先進教學理念等。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要鼓勵經驗豐富的風景園林設計師加入到鄉村職業教育活動中去,向學生傳遞本行業的前沿知識與實踐經驗。同時教育機構可通過定期培訓、學術交流等方式促進鄉村教師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的提高。為進一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鄉村教育基礎設施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其中實驗室,圖書館以及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等也是提升教學質量,適應鄉村振興需要的關鍵。通過設置實踐基地,使學生能夠直接與風景園林設計實踐工作接觸,增長實踐經驗。最后還要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和適時的教育資源配置策略。通過對鄉村振興實踐過程中反饋信息的采集,能夠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保障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貼近鄉村振興現實需要,使其更好服務鄉村振興全局。
(三)構建風景園林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與鄉村振興需求的對接機制
為切實使風景園林設計類人才培養對接鄉村振興需要,教育體制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多元化機制。該機制可將產學研合作平臺納入其中,推動教育內容、職業技能等實時更新并符合鄉村振興最新要求。教育機構要協同企業、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合作開發課程,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真正的鄉村振興項目。推行定制化教育,是對接機制中的另一個重要維度。依據不同鄉村地區振興規劃與特點,教育機構可設置專門課程與工作坊讓學生對具體問題展開深入學習與實踐。另外,通過校企合作實習基地的設立,使學生能到農村開展實際工作,既加強了對農村實際需要的理解,又能即時把學到的知識變成問題的解決方案。跟蹤反饋系統的設置,也是保證對接機制高效工作的一個關鍵。通過跟蹤畢業生就業情況及工作表現,教育機構可以對課程內容進行評價和調整,更好適應鄉村振興對人才的要求。與此同時,鄉村振興項目中的反饋與建議應該是教育課程更新中的一個重要借鑒。最后,教育機構要定期舉辦行業論壇,研討會等活動,聚集各方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就風景園林設計及鄉村振興趨勢進行研討,這樣才能推動教育內容不斷更新,使其與行業發展同步增長。
(四)促進職業教育政策與鄉村振興政策的深度融合
將職業教育政策和鄉村振興政策深度結合起來,是達成雙方共同完成任務的基石。在此背景下,有關政策制定者需要對這兩方面之間的內在聯系與互動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保證政策制定不僅能夠滿足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還可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人才支撐與智力支持。政策融合關鍵是要保證教育資源配置能回應鄉村振興戰略需求。這就決定了在職業教育資金投入,課程開發和師資培訓上,要充分考慮鄉村振興現實需求并切實貫徹教育政策各個環節。
四、結語
風景園林設計專業職業教育雙碳背景和鄉村振興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從強化實踐教學和鄉村現實需要相結合,平衡教育資源,契合人才培養和戰略需求,統籌相關政策等方面可優化專業教育融入鄉村振興。這些戰略的落實對于實現鄉村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謝磊,潘承恩.“雙碳”目標背景下職業院?!半p碳教育”模式探究[J].職業教育,2022,21(19):71-73.
[2]楊帥,唐嬌華.“雙碳”戰略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22,12(5):15-22.
[3]楊德永.“雙碳”背景下職業教育機電類人才培養適應產業發展研究[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2,24(6):20-23+34.
[4]阿娜海尼木·木合塔.職業教育推進新疆鄉村振興戰略路徑研究——以南疆為例[J].秦智,2023(10):119-121.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2022年度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名稱:基于雙碳背景下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研究--以風景園林設計專業為例(項目編號:jg202205)
施一驥(1990.4-),女,漢族,浙江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風景園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