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宋國珍 通訊員 文 潔 孫寶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在滄州市水月寺小學的舞臺上,四年級學生正身著漢服表演詩伴舞《蒹葭》,樂曲靈動而曼妙,舞姿優雅而柔美;在操場的另一端,五彩臉譜、詩文團扇、百家姓書法杯、大運河畫卷、“一葉知秋”手工畫等美術作品陳列在“美繪國韻”的主題展臺上,吸引了眾多師生和家長駐足流連。異彩紛呈的傳統文化作品、熱烈濃厚的古典氛圍,浸潤在滄州市水月寺小學漢文化節的每一個角落。
滄州市水月寺小學漢文化節已成功舉辦了九屆。這所始建于1886 年的百年老校,始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以漢文化為載體,以校本教材《古韻童聲》古詩文讀本為立足點,引導學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過程中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傳承。
2014 年,教育部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校園,滋養青少年成長,助推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實現質的提升。基于此,2015 年,滄州市水月寺小學開始舉辦漢語文化節,開展漢字聯想畫與漢字造型秀活動。一、二年級學生以漢字為創作主題,重新設計漢字造型,呈現漢字意象視覺之美。三、四年級學生通過學生自主或合作的形式創作有關漢字的故事,感受漢字是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五、六年級學生將漢字這一文化符號與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相結合,創造出了富有個性特色的漢字作品。
漢語中另一種內涵豐富的載體就是中國經典的古詩詞,學校組織骨干教師編寫了“經典古詩文考級冊”,選編了185 首古詩、50 篇古文。學生利用每天晨讀、語文課前5 分鐘、放學回家后的10 分鐘時間進行背誦。古詩考級采用抽簽背誦的方式,通過背誦古詩、解釋古詩進行闖關,以最后過關的等級數決定學生闖關的最后等級。學生考級通關后加蓋學校通關印章并獲得相應級別的胸章。
“同學們,請將衣裙翻折,系帶捻繩,要想把漢服穿好,可不是件簡單事……”馬瑩老師正在舞臺上對全校學生進行漢服穿著禮儀的講解。衣服穿戴齊整了,還要配上得體的妝容。孩子們相互幫忙,或扎起鬢邊碎發,或系上長長的發帶,或帶上發簪、步搖,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個風姿搖曳的小淑女、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學生身著漢服,學習古制,通過衣著、習俗等簡單易懂的形式,感受漢文化的深邃與厚重。全校師生身穿漢服、學禮儀、寫書法、畫臉譜、唱經典、演故事……共同感受著傳統習俗,感受尊師孝親、崇德立志的中華傳統文化,樹立“善”“正”行為規范。
自2017 年開始,水月寺小學將漢語文化節升級為漢文化節,雖是一字的差別,卻使活動的內涵和教育價值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在經典古詩文誦讀與傳唱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創編和排演了戲劇與成語故事。
成語從上古時期就已出現,是漢語中的精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在這次文化節中,“快樂成語,精彩無限”成語故事情景劇展演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比如拔苗助長、盲人摸象、自相矛盾、鄭人買履……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被孩子們演繹成了一個個形式新穎、短小而精彩的情景劇。
在第五屆漢文化節期間,學校舉辦了“詩韻滿水月,經典詠流傳”古詩詞合唱比賽。在《明日歌》的動感旋律中,孩子們慨嘆著時間一去不復返;在《但愿人長久》的經典詩詞里,感受著離愁與別緒;在《游子吟》的舒緩情境里,體味著深深的母愛……通過古詩文吟唱,傳統文化的種子已悄然播撒在了孩子們心中,他們用嘹亮的歌聲成為經典傳唱人。
走進水月寺小學的課堂,語文課上,學生進行古詩詞考級、飛花令、古詩詞對接等活動;音樂課上,學生學習古詩詞手勢舞,一邊唱一邊演,國學經典時刻浸潤著孩子們的心靈;體育課上,學生整齊列隊,一邊吟誦《千字文》,一邊出拳、踢腿、蹲馬步,朝氣蓬勃,虎虎生威;美術課上,書法、繪畫、團扇、臉譜、云肩、樹葉拓畫,一幅幅精美的美術作品異彩紛呈;數學課上,數獨九宮格、千變萬化七巧板、超級數字華容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科學課上,制作二十四節氣時間表和九九消寒圖,學生直接感受到了古人的科技智慧。
從2019 年開始,水月寺小學開始構建“蘊綠向美”課程體系,學校根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明確了會學習、會做人、會生活、會創造四大核心能力的育人目標,圍繞“蘊育綠色童年,探尋生命美景”的辦學理念,將學校課程系統劃分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特長課程三類。其中,基礎課程與拓展課程為必修課程,基礎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學習掌握基本知識和能力,拓展課程則以學科延伸和跨學科兩種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漢文化課程屬于拓展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漢文化課程從縱向上明確了課程設置與育人目標的邏輯關系,從橫向上建立了學科之間的聯系,課程實施依據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時長、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的調整,遵循學生個體差異,學習過程以展示交流為主,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潛能與特長。課程涉及語文、數學、科學、音樂、美術、體育等六大基礎學科,根據各年級年齡特點,安排適合的學習內容,通過講出來、演出來、玩出來、做出來、唱出來、畫出來等體驗活動,提高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燦若星空,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高尚的精神品質。滄州市水月寺小學漢文化課程精選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文化氣質,開闊了人生視野,更能啟悟生命的智慧,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