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中職英語教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隨之而來的挑戰是如何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文化自信的學生。在這一背景下,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一項重要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有效地將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教學,以實現多重目標。通過傳統文化的融入,可以促進這些寶貴的價值觀念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一做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中國的獨特文化。因此,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也有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教學的價值
1.1 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中職英語教育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領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平臺。通過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英語教學,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英語語言技能,還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中職英語教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廣泛的傳播平臺,使得傳統文化能夠走向國際,讓全世界的人們了解中國的獨特文化。通過融合中華傳統文化與英語學習,學生不僅在語言技能方面受益,還有機會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學生通過英語學習,能夠更加自如地與國際社會交流,用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這不僅有助于弘揚中華文化,還能加深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通過中職英語教學,學生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分享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促進文化多樣性的交流與融合。這種跨學科學習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將文化元素與當代社會相結合,為文化傳統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中職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技能的培養,還是一個橋梁,將中華傳統文化推向世界舞臺,讓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國的獨特文化,促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互鑒,這對于增進跨文化理解和促進文化交流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因此,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促進文化的國際傳播。
1.2 增強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自信
中職英語教育的目標不僅在于傳授語言技能,更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文化自信心。學生應該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承載著文化、價值觀和歷史。通過深入了解和尊重他國文化,學生可以拓寬視野,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技能,提高國際交往的自信度。同時,中職英語教育應鼓勵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自己的文化身份,強調自己的文化特色并在國際舞臺上自信地分享。這不僅有助于促進文化多樣性,還有助于建立積極的文化交流,消除文化隔閡,促進國際合作。因此,中職英語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具備語言能力、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自信心的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國際社會中更加自信地融入,以積極的方式參與全球文化互動。這將有助于建設更加包容和和諧的國際社會。融合傳統文化元素進入英語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激發學生對本國文化的興趣,通過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背景,培養對文化傳統的珍視感和自信心。此外學生的文化意識的提升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其他文化,促進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這種跨文化教育有助于培養全球性公民,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國際化的環境,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更加和諧的關系。
1.3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
中華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但要實現其傳播和傳承,需要與現代社會的融合,尤其是與國際社會的互動,中職英語教育作為一個國際化的教育領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能夠將中華傳統文化呈現給世界。通過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學生能夠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接觸、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的獨特之處,這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壘,促進文化的國際傳播,學生通過英語學習,能夠更容易地將中華文化展示給國際社會,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融入傳統文化的英語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語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這種教育方法通過使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欣賞不同背景和價值觀的人們。這有助于打破文化壁壘,促進跨文化交流和國際理解。通過中職英語教育,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技能,還能夠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給世界。這種文化交流不僅有助于減少誤解和偏見,還能夠促進國際社會的和諧與合作。因此,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還能夠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為跨文化交流搭建橋梁,促進文化的國際互動,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
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2.1 適度深化原則
適度深化原則的實踐意味著不是簡單地將傳統文化概念表面化地引入課堂,而是精心選擇和深化文化元素,以確保其與英語學習目標相互契合,這需要教師具備深刻的文化理解和英語教育專業知識,以便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文化背景知識。此外適度深化原則還強調在融合過程中維護課程平衡,以確保不會過于偏離英語教育的核心目標,教師需要謹慎權衡文化元素和語言技能的教學,以確保教育成果的全面性。最終適度深化原則有助于確保中職英語課堂中的文化元素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又不會過于煩瑣或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實現文化融合教育的最佳效果,這一原則的貫徹,為教育者提供了一個均衡和可行的方法,以便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有效地融入中華傳統文化。
2.2 多元融合原則
多元融合原則的實踐意味著不僅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元素,還要引入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以展示全球文化的多樣性。這有助于學生更廣泛地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減少文化偏見,并增進跨文化交流,通過比較不同文化之間的異同,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并培養更全面的國際視野,提倡在課堂中鼓勵學生分享自身的文化經驗,這有助于建立互相尊重和包容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通過展示自身的文化傳統,增進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也能夠向其他同學傳遞自身文化的獨特之處。最終多元融合原則使中職英語課堂成為一個具有多元文化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學生,為學生的未來職業和社交互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2.3 學生為主原則
學生為主原則意味著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背景、興趣和學習風格,以便個性化地設計課程,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并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這特別重要,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可能有所不同。此外,學生為主原則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文化融合的過程。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化元素,并通過課堂討論、展示、項目等方式來分享學生的文化體驗,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也豐富了課堂氛圍,使文化融合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為主原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文化融合教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這一原則的貫徹,將使中職英語課堂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國際化視野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3 傳統文化與中職英語教學融合的策略
3.1 重視傳統文化的融合,提高教師的文化涵養
要實現傳統文化與中職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首要策略是重視傳統文化的融合,同時提高教師的文化涵養。教師需要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價值觀、禮儀、節令等,以便將其有機融入英語課堂。提高文化涵養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英語中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獲得更多文化啟發,加深文化認同感,提升綜合素養。傳統文化對于中職英語教學的融合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參加相關的培訓、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文化涵養,以便更好地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教學中。
在本研究中,我們可以“Family”為主題,引入中國傳統家庭價值觀念,如尊重長輩、關心家庭成員等。通過課堂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英語表達這些傳統價值觀念。例如,可以設計情景對話,讓學生模擬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強調家庭的重要性,同時提供相關英語表達方式,這樣學生既能學到英語,又能了解傳統文化。教師可以使用傳統文化元素來設計教材和教學活動。在“Personal and Family Life”單元中,可以引入中國的傳統家庭結構和家庭成員的稱謂。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用英語表達“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詞匯,并要求學生在小組中討論自己的家庭情況,這有助于學生將英語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并且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融合傳統文化與中職英語教學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文化涵養,同時要善于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教學內容中,以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通過這樣的策略,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英語水平,還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將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也更容易吸引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3.2 豐富教材內容,開發傳統文化素材
教師可以在英語教材中有意識地引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增添趣味和文化內涵。以中職英語課程中的“Shopping”為例,可以引入中國傳統的貨幣、市場和商業文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探討中國古代的貨幣如銅錢,講述古代市場的生動場景,或者介紹中國傳統的商業文化如茶館、絲綢之路等。通過這些元素的引入,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購物相關的英語詞匯,還能夠理解中國傳統商業背景,提高文化認同感。以中職英語中的“Travel”為例,教師可以選取中國古代名勝古跡如長城、故宮、秦始皇陵等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了解這些歷史遺跡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價值。
同時,可以設計與旅行相關的角色扮演或討論,讓學生用英語討論是否愿意參觀這些景點,了解中國歷史文化。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文化項目,如制作傳統文化展板、舉辦文化節等。以中職英語中的“Food and Drink”為例,要求學生研究中國傳統美食,如春節的傳統食物或不同地區的特色菜肴。學生制作用英語介紹這些美食的展板,或者在班級內組織一次中國傳統美食節。通過這些項目,學生可以主動學習、研究,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同時加深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創意寫作,以表達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情感。例如,中職英語中的“Personal and Family Life”單元中,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家庭的英語短文,包括家庭成員的介紹、家庭活動等。在這個任務中,學生可以通過英語來表達對中國傳統家庭價值觀念的理解,如尊重長輩、關心家庭成員等。這樣的創意寫作有助于學生將英語與傳統文化聯系起來,體現文化的深刻內涵。通過豐富教材內容、引入傳統文化元素、貫穿文化主題、鼓勵文化項目和創意寫作等策略,教師可以有效地融合傳統文化與中職英語教學,這將使英語學習更具吸引力,同時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英語水平,還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珍惜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3.3 鼓勵表演展示,讓學生在表演中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鼓勵中職英語學生進行表演展示,以融合中華傳統文化教學。通過選擇與教材相關的主題,如健康與健身,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和對話表演。學生可扮演醫生、患者或中醫師等角色,運用英語詞匯和句型來模擬養生咨詢,演示傳統中醫療法的實際操作。這一方法不僅鞏固了語言技能,還深化了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培養跨文化意識,促進綜合素養的提升。鼓勵學生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通過表演展示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我們可以選擇與《Unit2 Health and Fitness》中的健康和健身主題相關的傳統中醫養生文化作為示范,中醫養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它強調身體的平衡和自然療法,與學習健康狀況相關的英語詞匯和句型緊密相連。
引導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特定的中醫養生方法,如針灸、拔罐、中草藥療法等,作為學生的表演主題。學生需要深入了解選擇的方法,包括其原理、歷史、應用等,以便能夠生動地演示出來。每個小組成員可以扮演中醫醫生、患者以及其他相關的角色,以模擬真實的養生咨詢過程。學生需要展示中醫養生方法的實際操作,同時使用英語進行對話。學生可以演示如何進行針灸、拔罐、煎中草藥等,同時用英語解釋這些方法的原理和益處。每個小組需要用英語口頭解釋所選擇的中醫養生方法,包括其歷史、文化背景和如何與健康和健身相關。這種表演展示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同時鞏固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學到的詞匯和句型。通過親身體驗中醫養生方法,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華文化對身體和健康的獨特看法。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溝通能力,因為學生需要用英語來描述和解釋所展示的內容。此外這種教學方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尊重,培養跨文化意識。通過鼓勵學生表演展示,中職英語教育可以更豐富和更有趣,同時使學生在語言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文化體驗和知識。
3.4 設計討論任務,讓學生在討論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與中職英語教學的融合是一項重要而富有意義的任務,為了幫助學生在討論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設計具體而引人入勝的討論任務。這些任務可以涵蓋各個領域,如語言、歷史、文化、藝術等,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通過這些討論,學生將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傳統價值觀、歷史傳承以及文化特色,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促進跨學科學習,這種融合教學策略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有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在《Unit 1 Travel》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學內容中,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名為“傳統文化之旅”的討論任務,旨在幫助學生深刻體驗中華傳統文化與旅行主題的關聯。引導學生分成小組,每組討論一個具體的傳統文化元素,如中國茶文化、中國書法、中國繪畫等。學生將研究該元素的歷史、文化背景,并探討它如何吸引國內外游客。接著,學生想象自己是游客,討論如何在旅行中更好地理解和體驗所選擇的傳統文化元素。每組匯報學生的發現和討論的結果。通過這個任務,將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技能,同時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將文化融入語言學習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并在國際交流中脫穎而出。這個任務將激發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讓學生在旅行話題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內涵,實現語言學習與文化傳承的完美結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對旅行的看法和體驗。這可以是一個小組討論,每組學生分享其旅行經歷或計劃,包括國內外旅行的目的地和景點。隨后,教師可以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如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中國功夫、中國茶文化等,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或故事來引導學生了解這些文化元素。學生分組討論特定傳統文化元素與旅行的聯系,這個任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探究中華傳統文化與旅行主題的關聯。通過討論,學生將深刻了解文化元素如何吸引國內外游客,為什么旅行者會對這些元素感興趣,以及這些元素在當地旅游業中的作用。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技能,還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吸引力。通過小組分享,學生可以向同學們介紹所選的傳統文化元素,解釋它們與旅行的緊密聯系,從而促進文化知識的傳遞。這個任務不僅促進了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還培養了學生的文化敏感性,促進了文化多樣性的交流與尊重。通過跨文化學習,學生將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為國際交往提供更開放、包容和友好的平臺,從而促進國際社會的和諧與合作。
在討論結束后,教師的引導和總結起到了關鍵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與旅行之間的聯系。通過這個任務,學生深入探討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旅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在旅行中體驗和理解這些文化元素。學生通過分享和討論,不僅提高了英語口語和聽力技能,還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過這個任務,學生不僅在課堂中學到了語言知識,還感受到了文化的內涵,培養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此外,學生也學到了如何將文化元素與旅行經驗相融合,為未來的旅行提供了更多的視角和見解。這個綜合性的任務旨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文化探索,促進跨學科學習,培養綜合素養,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為國際交流做好充分準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討論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力技能,這種任務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探索文化與語言的關系。
4 結語
結合中職英語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不難得出結論,這是一項既有價值又有深遠意義的工作。通過秉持適度深化、多元融合、學生為主的原則,教師可以巧妙地將中華傳統文化元素融入中職英語教學中,拓展了知識領域。從豐富的教材內容、鼓勵學生的表演展示、設計討論任務,到通過比較文化異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一全面的教學策略可以有效促進文化融合。這一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因為它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珍視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它借助于中職英語課堂,培養了學生的文化自信,使學生能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最終,這種文化融合有助于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這些寶貴的傳統不僅得以延續,還能夠在當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機。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生活科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