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婭
【摘要】學生的思維能力隨著教學活動的逐步推進而發展,其思維發展、學習能力提升呈現出了獨特的漸進性特點。將傳統的綜合式閱讀教學方案轉化為漸進式閱讀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科知識應用能力。現以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為基本目標,在對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問題進行分析的同時,思考以漸進式閱讀教學創新初中英語教學方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漸進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1-0055-03
漸進式教學理念衍生于多元適應教學思想之下,在學科教學活動中,其通過對教學任務的逐步設計來發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了以知識應用、技能實訓為導向的學科教學方案。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基礎詞匯、句子、情境互動等資源都可以成為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的有效資源。重視漸進式閱讀教學模式的設計,在教學難度與學生素質之間找到對應的平衡點,可以幫助學生生成良好的英語素養。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問題
(一)閱讀教學體量過大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以多元語言教育資源為基礎,其將常見英語句式、語法轉化為對話與語篇等資源,引導學生展開綜合式閱讀學習活動。在嘗試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閱讀教學環節的資源配置方案進行調整,合理控制教學強度,靈活導入閱讀學習任務。但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對于以大體量為特征的閱讀教學方案更為關注。在教學環節,除了對語篇素材進行整合之外,閱讀教學活動中還包含著詞匯、語法等知識。在單一的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較為復雜的閱讀學習任務,其閱讀學習熱情無法被調動起來。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環節,重復的機械閱讀已經成為主流,初中生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
(二)閱讀教學難度設計不合理
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了多層次的素質差異,語言技能較為出色的學生可以快速掌握英語知識,進行高效的語言學習,語言技能較差的學生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理解文本,從而積累閱讀學習經驗。基于學生的學習特點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教師必須對閱讀教學任務進行合理設計,從而構建以閱讀、探究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模式。但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現狀來看,教師更加強調閱讀教學的整體進度,在學生教育活動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綜合素質表現來設計閱讀教學目標。由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面臨著新的矛盾:教師無法針對學困生與學優生分別設計閱讀學習任務,閱讀教學方案缺乏層次性。在對學生開展閱讀指導的過程中,“吃不飽”與“吃不了”的問題依舊存在。
(三)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閱讀教學與理解文本內容、生成語言應用技能、理解教材知識為核心導向,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工作本身便帶有漸進性特點。以多元化教學方法推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的創新開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以多元方法為支持實施教學活動,這是創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的基本前提條件[1]。但在實際的閱讀教學指導活動中,英語閱讀教學多是以理解文本為目標,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缺乏引導學生互動、表達與應用的機會。在閱讀教學環節,機械記憶與只學不用已經成為常態,初中生無法主動挖掘英語知識,其英語閱讀能力自然難以提升。
二、漸進式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從概念上進行解讀,漸進式閱讀教學對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方案進行了分解,形成了以逐步推進為導向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但從教學要求、課程教學目標等角度進行分析,漸進式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勢是較為出色的。首先,是知識盲區的清理功能。漸進式閱讀教學放慢了教學進度,在夯實學生基礎的同時構建了基礎學習、基礎技能訓練等教學方案,學生可以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掃清自身的知識盲區。其次,是閱讀技能的培養功能。漸進式閱讀教學視角下,學生需要借由閱讀、翻譯、理解、創作的過程逐步理解語篇資源,進而掌握學科知識。相較于單元化的教學方案,漸進式閱讀教學發揮出了學、用的多元價值。最后,是層次化的教學優勢。針對學生的不同素質、英語閱讀教學的不同要求,漸進式閱讀教學都可以對教學任務進行分層。學科教學方案更為完善,初中生的閱讀素養將得到有效發展。
三、初中英語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案的開發路徑
(一)聚焦基礎知識,開展漸進式閱讀教學
以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案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要強調閱讀教學難度的合理調整,保障學生能夠適應英語閱讀教學要求。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活動的同時,以基礎語言知識為導向,構建以基礎閱讀、文本理解為途徑的教學方案。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更加關注閱讀教學任務設計的整體性特點,閱讀教學方案的設計多是圍繞著語篇理解的過程發力。對于初中生來說,圍繞語篇開展的閱讀教學活動難度更高,選擇學生能夠理解的基礎知識設計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案,有助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深度創新。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設計環節,教師可嘗試圍繞基礎語言知識開發閱讀教學體系,創新閱讀教學路徑。首先,以趣味游戲為導向開發閱讀教學任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選擇教材中的詞匯、句子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閱讀學習。教師以“找關鍵詞”為核心任務,將教材中的重點詞匯記錄下來。在閱讀教學活動中,要求學生搜集相關詞匯,如基于詞匯性質、含義的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利用介詞、動詞、名詞等詞匯知識設計教學方案,發展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在逐步掌握單詞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積累閱讀經驗。其次,結合游戲過程設計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案。教師要求學生將包含相關詞匯的句子、短語標記出來,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在互動過程中,以學生已經掌握的英語知識為導向,鍛煉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游戲教學視角下,學生可以體驗到漸進式閱讀教學的趣味性特點。除了對詞匯的學習之外,也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對話、句子開展基礎閱讀能力訓練,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在漸進式閱讀教學下創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二)應用思維導圖,完善漸進式閱讀教學
在漸進式閱讀教學的驅動下創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要求對教學過程進行逐步優化。漸進式閱讀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教材中的多元知識點,為學生提供了探究學科知識的機會,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教材中的碎片化任務更為復雜。為保障漸進式閱讀教學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深度契合,教師應該對學科教學方案進行轉化。在合理應用教學工具的同時,對教材中的知識點結構、需要重點掌握的學科知識進行逐層探究,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素養。
對于漸進式閱讀教學活動來說,思維導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明確閱讀教學資源的層次結構的同時,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開展深度探究,進而幫助學生逐步積累閱讀經驗。在以思維導圖開展漸進式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對語篇的層次結構進行分層解讀。首先,教師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工作,借由思維導圖的層次性特點開展閱讀教學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如何進行閱讀”的關鍵性問題。在思維導圖設計活動中,以“教材主題”“關鍵句子”“重點詞匯”和“語法知識”為基本結構,解讀文本資源。為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消除學生對于英語閱讀活動所產生的畏難心理,教師可直接給出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其次,以學生閱讀能力訓練為目標開發閱讀教學方案,對思維導圖資源進行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提出閱讀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結合教材文本設計思維導圖,在圖示資源的帶動下,選擇單元內的同主題文本開展閱讀學習活動。在閱讀學習環節,學生可能存在無法理解教材內容、無法對文本進行解讀的負面問題,基于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可以在思維導圖中進行“留白”,允許學生結合閱讀學習經驗提出問題,整理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從基礎知識掌握向閱讀理解活動逐步遞進,可以有效創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構建完善的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案。
(三)導入隨堂測試,創新漸進式閱讀教學
部分教師在應用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思維盲區,其認為,漸進式閱讀教學是一種以控制閱讀教學難度、細化閱讀教學流程為導向的閱讀教學方案,由此,其更加關注碎片化閱讀教學任務的設計問題。在積極完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構建漸進式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隨堂測試活動與漸進式閱讀教學的聯動,對學生的閱讀技能進行評估,以激勵性評價和周期性評價分別為導向,激發學生的深度學習熱情。
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施要求,教師可以在漸進式閱讀教學中加入隨堂測試任務,構建循序漸進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首先,對學生的基礎閱讀能力展開訓練。在教師進行語篇朗讀示范之后,要求學生進行閱讀探究,在發展學生閱讀學習能力的同時,從發音、節奏等角度鍛煉學生的朗讀技能,消除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盲區問題。教師要做好學生基礎技能的訓練指導,保障學生能夠開展有效閱讀。其次,在隨堂測試活動中加入對話訓練、技能訓練等任務。教師負責出題,以“對話補充”“課堂互動”等形式展開教學活動,如對話測試活動的設計,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補充對話,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展開評價。在評價過程中,以激勵性評價為切入點,利用“你的表達非常完整”“我覺得你還能繼續優化一下你的表達”等句子進行閱讀教學,鍛煉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當完成語篇閱讀任務之后,在漸進式閱讀教學視角下設計情境交流、知識應用等任務,以“學以致用”為核心理念,為漸進式閱讀教學的開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案的設計不能單純以引導學生閱讀為要求,更要加入閱讀互動、知識探究等任務,以此來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生自主閱讀,延伸漸進式閱讀教學
漸進式閱讀教學是圍繞學生已經掌握的學科知識與文化技能發力的一種閱讀教學方案,在保留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開放性特點的同時,其允許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文本內容[2]。為創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教師可以嘗試在漸進式閱讀教學理念下開發以學生自主閱讀為導向的教學模式。通過提出問題、積累閱讀經驗、進行閱讀交流的多元化過程打造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閱讀為導向創新漸進式閱讀教學的設計路徑,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針對學生的自主閱讀流程對閱讀教學方案進行分層,在逐步延伸閱讀教學范圍的同時發展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一方面,設計自主閱讀任務。教師將教材文本、閱讀資源轉化為教學材料下發給學生。在引導初中生進行閱讀探究的過程中,從學生已經掌握的語言知識、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表現等角度入手實施教學工作。當學生完成基礎閱讀任務之后,要求學生逐步整合語言資源,在課堂上展開閱讀交流。以教材中的語法知識、詞匯知識為導向,鍛煉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構建漸進式閱讀教學新模式,在學生教育過程中,對初中生提出英語閱讀作業。此時的作業設計不能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而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應用技能,如圍繞“對話”展開的英語作業,在作業設計環節,要求初中生自由結成學習小組,在小組互動過程中交流學習經驗、分享學習成果。當學生完成自學任務之后,教師通過“糾錯”與“教學”的兩步走方案開展教學活動:糾正學生在語言表達活動中存在的學習誤區,在教學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語言實踐技能。依靠全新的師生互動方案,提升漸進式閱讀教學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案的交互效率。
四、結語
漸進式閱讀教學從難度調整、閱讀任務設計等角度引導初中生展開英語學習,教學活動本身帶有開放性特點。在嘗試以漸進式閱讀教學方案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資源整合、技能訓練、學生能力測試等活動為導向。在逐步降低初中英語教學難度的同時,通過漸進式閱讀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多元要求與目標。逐層推進閱讀教學方案,以此來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敬銘.基于文本解讀的初中英語任務型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校園英語,2023(22):157-159.
[2]時東永.提問有法,生成有道——基于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究[J].英語教師,2021,21(14):178-17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