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本宏
【摘要】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實驗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初中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的特征,他們的物理概念還不夠牢固,他們的科學思維能力也比較薄弱。所以,在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中,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合理地設計實驗探究的操作難度,保證足夠的實驗探究時間,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本文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教學 ?實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1-0193-03
在當今的物理教學中,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物理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是物理概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和責任感。從物理教學的整個過程來看,對學生科學探索能力的培養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初中物理老師要認識到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采用適當的方式從不同的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鞏固物理基礎知識
初中物理知識的理論性和抽象性都很強,所以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注意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實驗教學以及一系列的實際操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由于初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因此學生在進行實驗探究時,往往會碰到一些困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減輕教學的難度,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在初中階段,由于是第一次接觸物理這門全新的課程,沒有舊知識基礎,學生的學習體驗感不強,難以培養出良好的實驗能力,也難以有效掌握物理基礎知識。要想改變這種現狀,老師們就應該改變過去的教學方式,把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讓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
2.有利于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物理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把重點放在學生課堂學習感受上,以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要為中心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加強了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使其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過去的物理教學中,大多數時候都是以老師的講授為主,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較單調,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造成了學生厭學等問題,對學生的長期發展不利。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實驗探究中,使其可以積極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在實驗中提高自己的動手和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各種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老師教學思想陳舊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許多教師還沒有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還沒有從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抽離出來。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容易造成物理教學的偏離。物理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原本應該在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實驗教學卻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教師的教育理念過于陳舊。在講授基本的物理知識時,學生們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這導致了他們對課堂的興趣不大,學習氣氛也不是很活躍,不僅不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而且也會影響到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2.實驗教學方式單一
比起上課,學生們更喜歡做實驗,因為實驗是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而不是讓他們去看那些枯燥無味的書本知識。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實驗課的效果并不好。在有些實驗中,教師通常習慣直接站在講臺上展示,讓學生在旁邊看著,這樣的實驗如果不讓學生親自動手,那么效果就會減半。即使在實驗室里讓學生動手做實驗,教師多數時候也都是事先讓學生掌握實驗的步驟和內容,讓學生必須嚴格按老師規定的步驟實驗,沒有給學生創造自主實驗探究的空間,目的是避免他們把實驗器材弄壞,但是事實上這樣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實驗熱情。
3.學生學習能力不同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問題,因此,實驗教學時,教師無法一心二用,不能兼顧所有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優秀學生自發組成小組,取得了較好的實驗效果。差學生結伴而行,對實驗內容和物理知識一無所知,純屬自娛自樂。還有一些教師,則是對差生不屑一顧,認為他們是“無可救藥”,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導致老師的形象和尊嚴受到一定的不良影響。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策略
1.重視課堂演示實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物理課程,他們對物理的理論知識和實驗內容都缺乏了解。因此,在課堂上,老師應高度重視實驗的示范過程,采取有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求知的愿望,讓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實驗的學習之中。教師要注意在新課引入過程中運用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在進行課堂演示實驗的時候,老師要注意標準化操作、標準化實驗,給學生們展示一些直觀的實驗現象,讓他們對物理知識有一個更深的了解,同時也能培養出很強的探索欲望。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者角色,在實驗的全過程中對演示實驗的節奏進行控制,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從而提高物理實驗的精度和有效性。在準備課堂演示實驗時,教師要對實驗流程進行全面的梳理,以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和質量。并且,在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還能有效地滲透理論知識,讓學生們在享受快樂的同時,也能積累一些物理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做好準備。比如在學習初中物理《測量平均速度》這一內容的時候,關于“拓展性實驗”,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對所需的設備進行調試,并對其進行反復的試驗,以保證實驗的正常進行。在教學之初,老師利用多媒體將小車在斜坡上的運動軌跡呈現給學生,同時利用位置傳感器對小車下滑的距離和速度進行了檢測,這樣可以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時也提高了相關能力。在新課標背景下,實驗演示的教學方法正逐步在物理教學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老師要注意到實驗的趣味性和交互性,讓學生主動地參加到實驗中來,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2.創設真實實驗情境,增加實驗趣味性
物理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初中物理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注意將生活和教學相結合,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和物理現象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從而大大提高他們的物理素養。教師要創造生活情境,才能讓實驗課變得有趣起來,從而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主動地動手去做實驗,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逐步掌握實驗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看到和物理相關的現象。教師是教育的引導者和知識的傳遞者,要有超前的教育觀念,要善于把教學和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良好的體驗,進而提高自己的物理核心素養。在進行物理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營造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指導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培養出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比如在學習《生活中的透鏡》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創設良好的實驗情境,嘗試著立足生活實際,引入生活中應用到透鏡的相關知識。在正式進行新課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照相機原理,然后聯系教材中的“想想做做”部分組織學生“自制模型照相機”,通過這樣一個極具生活化的實驗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同時也有效降低了物理學習的難度。
3.改進實驗操作方法,強化實驗探究能力
在新時期的教學需求下,初中物理老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要注意將素質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學科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掌握了物理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強了他們的探索意識。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建立了完整的知識系統,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綜合學習水平。教師要對實驗探究教學經常進行反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更適應現代發展的需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材的教學目的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設置有針對性和引導性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和參與感,建設一個優質高效的實驗課堂,使學生既能掌握實驗技能,又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比如在學習《測量物質的密度》這一內容的時候,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習慣應用“口述+黑板”的方式,為學生簡單地講解量筒的使用方式以及測量物質密度的方法,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對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實驗教學,利用多媒體來模擬整個測量實驗的實施過程,通過動態視頻的演示讓學生獲得直觀的體驗,然后再指導學生使用量筒動手操作完成測量物質實驗,這樣可以很好地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對實驗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4.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強化學生實驗能力
物理教科書上的內容是有限的,為了讓學生的實驗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老師們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的擴展上,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主動地參與到對物理知識的探究中去。通過開展課外實驗,既能擴展課堂知識,又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生的思想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他們的自覺性和自律性都比較差。因此,老師應該扮演好教學引導者的角色,定期舉行“物理發明競賽”,讓學生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把自己做出來的一些物理發明與老師同學分享,在學校里進行交流和展示,讓他們主動地參加到實驗中來,從而提高自己的物理素養。比如在學習初中物理《電壓電阻》這一內容的時候,關于與電學有關的實驗教學,教師需要首先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然后可以帶領學生來到社會中,組織他們到電子設備廠參觀流水線生產,感受電壓電阻知識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通過這種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閱歷,拓寬他們的視野,也能讓學生的實驗能力得到提升。
5.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構建高水平教師隊伍
教師是實驗教學的組織者,為了充分發揮出物理實驗的積極作用,體現出其在培養學生實驗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教師要有很好的實驗教學素養,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較強的物理實驗技能,更要懂得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并能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還要親自動手做實驗,這樣才能熟練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教育要造就的是具有主動性、積極性和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人。為了使學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積極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其成為具有自主發展能力的人,需要做到幾下幾點:首先,教師本身要具有較強的實驗能力,具有研究與創新的精神,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驗教學能力,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其次,在日常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并在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然后在實際操作中加以改進和提高。最后,教育部門要定期地對在職教師進行培訓或者是讓他們去進修,同時也可以組織實驗老師們進行學習和交流,給實驗教師們提供一個互相學習和探討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四、結語
總之,要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必須要做好多方面的創新與改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積極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實驗的機會,讓學生可以親自參與到實驗操作過程中獲取知識、理解物理現象。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爭取為學生帶去更好的引導和幫助,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實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宋琳琦.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N].山西科技報,2023(9):9-10.
[2]張周華.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方法[J].試題與研究,2023(8):13-15.
[3]金梓凝.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對策[A].新課程研究雜志社.“雙減”政策下的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論文集(二十)[C].新課程研究雜志社,2022(6):6-7.
[4]田紅,周彥卿.淺談初中學生物理實驗探究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2(5):47-49+72.
[5]劉家彬.提高初中生物理實驗能力的教學實踐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