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琴
(陜西省米脂縣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陜西米脂 718100)
當今社會,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教育領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職英語作為中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需要關注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要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然而,許多中職教師只是注重英語學科知識的教學,沒有形成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認知,學生在學習壓力下,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如何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對保護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許多好處。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可以促進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在學習英語和生活中,學生可能會面臨各種壓力和挑戰(zhàn)。通過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他們能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zhàn),減輕壓力和焦慮,保持專注和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這將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更加自律,更好地處理學習困難和挫折,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有助于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可。青春期是中職階段的學生所處的發(fā)展階段,他們面臨著身心變化和不確定性。通過鼓勵和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和成就,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可以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更有動力去追求語言學習的成功。自信心的提升可以使學生更敢于表達自己,積極參與英語口語和寫作活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第三,心理健康教育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際能力。在現(xiàn)代社會中,合作和交際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通過課堂上的合作學習和小組討論等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團隊合作和交際的重要性,并提高自己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合作精神。這將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更好地與同學合作、分享想法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語言互動能力[1]。第四,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應用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調整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積極主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學習方法,進而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社會不斷進步,知識也在不斷更新,這要求學生不只要懂得學習,還要學會學習。青春期階段的多數(shù)學生獨立意識較強,不愿意聽從教師的指導,因而常常影響學習效果。而在中職英語課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促使教師能夠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即教師對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夠重視。要么是教師本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夠深入,要么是教師自身缺乏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能,要么是教師在課堂中過于專注于英語課程內容的傳授。無一例外,這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難以充分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可能面臨一系列的心理問題[2]。
其一,學生常常承受著來自學業(yè)和考試的雙重壓力,而教師往往只注重知識的灌輸,缺乏對學生壓力的關注和緩解。
其二,一些學生可能存在自我價值感不足的問題,導致對英語學習缺乏自信心,還有一些學生可能在學習中遭遇困難和挫折,但缺乏解決問題和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而教師自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也就難以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引導學生走出困境,導致學生情緒失控和學習困境的進一步加深。這些問題的存在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學生可能出現(xiàn)學習興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要求過高或過低等現(xiàn)象,從而影響了他們的英語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性。
學生的情緒變化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而情緒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學生的英語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因此,了解學生情緒變化,建立師生融洽關系是必要的。通過建立師生融洽關系,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并妥善處理學生的情緒問題,從而提供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和心理支持[3]。
第一,肯定學生。有些學生可能在課堂上因為對一個單詞或句子不了解出現(xiàn)沮喪情緒,教師應懂得賞識和贊美學生,肯定他們的成功和努力。每個人都希望被肯定,而學生也不例外。教師可以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進步,多次表揚學生、鼓勵學生,并給予積極的反饋。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使用肯定性的表達,如“Good job!”“Excellent!”“Well done!”等,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二,信任學生。教師應在中職英語課堂上充滿信任和期待。教師可以表達對學生能力的肯定,鼓勵學生相信自己的潛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如“You can do it!”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此外,教師還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選擇適當?shù)膯栴}和任務,確保學生能夠輕松完成,并獲得成功的機會。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信任和期待時,他們會更加自信,更加熱愛英語學習,并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第三,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獨立而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受到尊重和重視。教師應以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進行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意見。避免使用諷刺、批判或挑剔的方式對待學生,而是以友好和關懷的態(tài)度與他們互動。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通過尊重學生,教師能夠建立起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支持,進而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大部分中職學生擔心自己的英語知識儲備量不夠,且英語口語發(fā)音不夠準確,擔心自己一發(fā)言就會引起同班同學的嘲笑,因此產生自卑心理。而自卑心理是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障礙,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對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創(chuàng)設趣味的教學環(huán)境,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從而消除學生的自卑心理。而創(chuàng)設趣味教學環(huán)境意味著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引入有趣的教學素材、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活動等,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通過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學生更愿意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不會因為自卑而退縮。
教師也可以通過英語歌曲的方式來調節(jié)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愉快地學習英語。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輕快、易學的英語歌曲,讓學生跟著歌曲的節(jié)奏和歌詞一起唱。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音、語調和語音語感,也可以讓學生在唱歌過程中逐漸放松自己,從而減輕學習英語的壓力。教師可以播放學生喜歡的英文歌曲,如“The Wheels on the Bus”,學生可以跟著歌詞一起唱。同時,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非常關鍵,需要展現(xiàn)出親和力和耐心,通過一些小幽默、小段子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講一些好玩的英語笑話,讓學生在笑聲中放松心情,從而減少自卑情緒的發(fā)生。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但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中職英語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深度解讀教材內容,并融入心理教育的元素,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效果。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人物在不同情況下的行為、思想、態(tài)度等,并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經歷,促使其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和感受。通過這樣的討論,學生可以增強對人際關系和情感需求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同理心和合作精神,進一步促進心理健康的發(fā)展[4]。
例如,在教授英語短文“The Gift of the Magi”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文化背景,如19 世紀的美國社會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故事來了解當時的文化和價值觀,并從中汲取靈感和啟示。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語言技能,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主人公霍爾頓在這一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下的行為和思想,并思考背后的心理原因,如他對社會、家庭和自我的認知、理解和反應。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小說來了解和探究人類心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從而提高自己的情感管理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忽視對于學生的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一個充滿自信的學生才能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促進對學科知識的學習和吸收。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設計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學生自信心的重要策略[5]。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互動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增強他們在英語學習中的自信心。
首先,通過讓學生就課本或實際生活中的話題展開交流和討論,他們可以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種交流互動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充分參與課堂活動,從而建立起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其次,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溝通和表達。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或模擬真實場景,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英語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增強他們在語言交流中的自信心。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有助于學生克服語言障礙,突破自我限制,從而提高他們的自信水平。除了以上兩種策略,教師在互動過程中應采用贊揚和鼓勵的方式,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和肯定。及時贊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就,這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或展示出色時表揚他們,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個別指導也是一種重要的策略,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和提升自信心。
英語知識競賽是一種有趣、實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激發(fā)其好勝心以及追求卓越的動力,進而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激發(fā)其自信心。同時,班級英語競賽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參加競賽展示他們在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的英語能力。在競賽過程中,他們需要展示出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敏捷性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這樣的機會,學生可以獲得認可和贊許,增強他們對自己能力的信心。這種積極的反饋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能夠激發(fā)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6]。
在競賽中,學生通常需要以小組形式參與,共同合作完成各項任務。這種合作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意識。學生們需要相互協(xié)調配合,共同解決問題,取得團隊的成功。通過團隊合作,學生不僅能提高自身的英語能力,還能學會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見,培養(yǎng)團隊意識,這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另外,組織班級英語競賽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成就感和認可感的來源。在競賽中,學生們能夠通過與他人的比拼獲得積極的反饋和肯定,這將增強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認可,提高自信心。無論是獲得團隊的勝利還是個人的進步,都能夠為學生帶來成就感,激發(fā)他們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同時,教師在組織競賽過程中應注重平衡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充分發(fā)揮競賽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競爭中成長,在合作中進步,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與英語教學的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通過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心理問題,提出了五種應用策略,這些策略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和心理健康發(fā)展。這些策略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特點進行調整和改進。同時,教師在實施這些策略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發(fā)展。本文所提出的應用策略為中職英語教學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但更需要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探索,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