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關鍵詞:同伴關系;心理輔導課;初中生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6-0041-03
【活動理念】
近年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實踐探索進入了“百家爭鳴”的階段,很多教師發展、創新出了新方法與新實踐,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更貼近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理念與內容更科學,活動形式更豐富。與此同時,如何建立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如何在活動中集教學境脈、有序互動和有效對話為一體,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使用心理技術,也成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亟需解決的問題。
同伴關系是安全感或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青少年在人際關系交往中可以減輕情感壓力,同伴關系的質量影響兒童的適應和發展。塞爾曼提出兒童友誼在初中學段的特點是:他們認為朋友之間可以互相分享,朋友要互相信任和忠誠,他們開始從品質方面來描述朋友,認為自己與朋友的共同興趣也是友誼的基礎。在這種友誼關系中,朋友之間可以傾訴秘密,討論、制訂計劃,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但這一時期的同伴關系有強烈的排他性和獨占性,同伴之間的沖突和矛盾時有發生,容易引發學生的諸多情緒波動和心理困擾。
本節課立足初中生心理發展特點,借助中國傳統藝術作品中的心理元素,創設教學情境,將想象練習、敘事外化及角色扮演等心理技術融入教學活動,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同伴關系,積極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吸引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自身同伴關系模式的特點。
2.反思自己的人際關系,思考造成同伴沖突的原因。
3.積極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吸引力。
【活動方法】
游戲法、小組討論、角色扮演。
【活動準備】
1.學生:學生自由分組,每組八人。
2.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學案紙、詞語卡片、水彩筆、蓮花及蓮蓬道具、想象練習音樂。
【活動對象】
八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團體暖身活動階段:夏日繁花
師:我們一起做一個暖身游戲:“夏日繁花”。隨機請八位同學坐到臺上的座椅上,老師分發手中的詞語卡片,八人中有七人拿到的是同一個詞語,只有一人的與其他同學的不一樣,組員之間不知道彼此的卡片內容。每人用一句話描述自己詞語,既不能太過明顯,讓持不同卡片的組員察覺,也要給同伴以暗示。三輪描述后,全班進行投票,看看是否能選出“臥底花卉”。
學生體驗暖身活動,并分享活動感悟。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互動暖身活動,營造課堂輕松的氛圍,導入本節課主題。
二、團體轉換活動階段:年畫中的蓮花
師:剛剛暖身活動中的“臥底花卉”是蓮花,提及蓮花,同學們會想到什么呢?
生1:我會想到北宋周敦頤的詩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生2:我會想到網絡流行詞“白蓮花”。
生3:我眼前浮現的是爺爺奶奶家門口蓮花池塘的畫面。
師:今天老師要向同學們介紹的是一幅關于蓮花的年畫《五子奪蓮》(見圖1)。
師:下面,請同學們做一個想象練習,微微閉上雙眼,試著調整自己的姿勢,盡可能地讓自己感到舒適。雙臂放松,雙腿可以微微地分開,雙腳自然地向外展開,深呼吸但是不要太用力,享受這種放松的感覺。想象在你的面前有一幅《五子奪蓮》圖,試著感受五個孩童此時的情緒和想法,不要著急,放慢呼吸……如果賦予大家穿越到畫中的魔力,你愿意成為這五個兒童中的哪一位呢?試著將注意力轉移到他的身上,你此時的情緒是什么?內心的想法是什么?確定好心里的答案后,慢慢地睜開眼睛。請同學們根據自己選擇的畫中兒童重新分組,并根據指示牌坐到對應的小組,談一談你的感受和想法。
生4:我選擇的是最左邊的兒童,他似乎和另外兩個兒童早就商量好了對策,在合圍中間的兒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感覺他很聰明。
生5:我選擇的是中間的兒童,他身形高大,以一敵三,戰斗力很強。
生6:我選擇的是最右邊的兒童,他手上有蓮花和很多的蓮蓬,收獲滿滿,而且不和其他人爭搶。
生7:我也選擇中間的兒童,感覺他看起來人緣很好,看似是在爭搶,倒不如說是嬉鬧。
設計意圖:借助于中國傳統藝術作品中的心理元素,通過想象練習,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視角,探索自身同伴關系模式的特點。
三、團體工作活動階段:我心中的蓮花
師:每組各選一位組員飾演年畫中的兒童,小組合作討論,如果五個兒童產生什么想法或做出什么行為,會使得彼此之間產生沖突和矛盾。
生8:如果最左邊的兒童搶奪到了蓮蓬,不信守承諾與其他人分享的話,我覺得他們之間的關系會變僵。
生9:合圍的兩個兒童如果不顧及后果,直接把中間的兒童“撂”倒,他們的關系會受到傷害。
生10:如果中間的兒童寧愿把蓮蓬損壞,都不愿意和其他人分享他們就會有矛盾。
生11:最右邊的兒童懷里的蓮蓬或許是同伴交給他保管的,如果他一個人私吞,不愿意與其他人分享,就會產生矛盾。
師:在同學們的分享中,提及了很多同伴之間可能產生沖突的原因,例如不與他人分享,不考慮行為的負面影響,違背彼此之間的承諾等。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自身經歷,完成學案單“我心中的蓮花”這一板塊的活動任務:第一,我和我朋友曾經發生過什么沖突;第二,給這個同伴沖突命名;第三,畫一個簡筆畫表達這個同伴沖突帶來的影響;第四,這個沖突結果是什么。
生12:我和好朋友上次吵架是因為兩個人對題目的答案有分歧,我把這次沖突命名為《答案風波》,我畫了一朵烏云表示我當時的心情很糟糕,我們因為這個矛盾,一連好幾天見面了都不說話。(見圖3)
生13:我和我的朋友曾因為失約發生了爭執,我把這次沖突命名為《失約風云》,我畫了兩個淚眼汪汪的小人,因為我們兩個人吵架后都很傷心,我們倆為此還絕交了,我很后悔。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扮演,復原《五子奪蓮》圖中的情境,激發學生反思引發同伴沖突的不合理想法和行為。小組合作討論,采用敘事外化技術,將現實生活中的同伴沖突問題與個人經歷剝離,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同伴沖突的方法。
四、團體結束活動階段:手繪五彩蓮
師:小組合作并結合自身經歷,我們可采取哪些方法積極解決同伴沖突,將方法寫在小組合作單“五彩蓮”花瓣上,并請小組代表分享經驗和想法。
生14:第一,我們覺得主動溝通是重要的解決同伴矛盾的方法,我們可以表達自己失落難受的情緒;第二,我們會給彼此一個冷靜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嘗試并記錄之前自己不敢獨立完成的事情,借機鍛煉一下自己獨立能力;第三,適當求助他人也是個很好的方法,可以請老師或者其他朋友幫忙,及早地消解大家心里的隔閡。
師:同學們總結了很多化解同伴沖突的好方法,我們內心向往和追求友誼,友誼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和朋友分享快樂,互相鼓勵,相互幫扶,從中體味幸福,也獲得成長。
設計意圖:拓展學生化解同伴沖突的方法,積極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吸引力。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課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人際關系,思考造成同伴沖突的原因,積極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本節課的創新之處主要有:第一,暖身活動側重于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表達和傾聽,營造了輕松的課堂氛圍,在導入活動主題的同時,為后面的活動順利開展夯實了基礎。第二,以清代北方地區的一幅典型的民間木版年畫《五子奪蓮》為切入點,探索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元素,并通過想象練習、角色扮演等方法,沉浸式地指導學生探究自身同伴關系模式,積極解決同伴沖突,趣味性十足,活動效果好。第三,將敘事外化法結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以紙筆練習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通過寫、畫、說三步,層層遞進,學生自發性地在活動中反思自己的人際關系,思考造成同伴沖突的原因,并進一步思考解決方式。此外,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反饋學生的個人觀點,結合人際關系輔導的心理學理論,做好相應的科學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