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利華
摘 要: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等方式深入學習,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通過大單元教學,學生能夠有機地整合知識,從而掌握知識的核心和重點,在培養其核心素養、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索能力等方面獲得較大提升。在進行大單元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制訂出合理且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并提高其實踐應用水平。
關鍵詞: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1-0136-04
物理學科歸屬于理科領域,其所具備的抽象性使其成為一門獨特的學科。這門學科的獨特之處在于,它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所以,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應該將實驗教學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同時,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參與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通過實驗獲得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一、 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模式的特征及作用
(一)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模式特征
圍繞具體的學習任務或主題,大單元教學模式將小學段轉化為一個整體教學框架,結合教學框架中的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規律進行教學活動設計,從而突破了學科之間的限制。大單元教學模式將多學科、多學年和多學期的課內和課外關聯性強的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并且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將知識點的學習過程與知識體系相輔相成。
(二)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的作用
“大單元”教學方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通過有機整合和拓展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活動和學習的機會,從而豐富了教學內容。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對物理學內容了解得比較膚淺,很難真正掌握知識點,而教師通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詳盡闡述和解釋。而大單元教學方式通過將學習內容劃分為多個小單元,有助于學生更輕松地掌握學習方法和邏輯思維,提高了授課效能。
在大單元教學方式中,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這種教學模式喚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同時,教師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評價機制,這種機制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能力,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從而更有動力去持續學習和探索。
大單元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物理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通過有機整合和拓展教學內容,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物理學的知識體系,從而建立起更為扎實的學科基礎。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深化他們對物理學知識的理解。
綜上所述,大單元教學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提升授課效能。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高中物理學習將變得魅力十足,使學生更好地領略到物理學習的樂趣。
二、 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一)教學觀念較落后
雖然一些教師意識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轉變,但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卻仍比較落后。這種過時的教學理念使得他們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導致在教學實踐中出現了問題。其中,一些教師還在采用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課堂內容簡單地依據教科書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參與度和主動性,導致學生缺乏探索和思考的機會。教師應該認識到,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自身要從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另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堅持“以教論教”的教學方法。教師僅僅關注知識的灌輸和傳授,忽視了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求和興趣,導致無法因材施教,使得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感受到學科的魅力和樂趣。教師應該意識到,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節奏是不同的,他們在學習中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關懷。因此,教師應該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都能從學習中得到有效的指導和支持。
(二)教學內容未更新
高中物理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科學思維的重要階段,然而,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效率和質量:首先,一些教師未能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物理學科的發展日新月異,科學知識在不斷更新和拓展,教師如果不持續學習和更新知識,就難以將最新的知識進展帶入課堂,導致學生學到的內容可能已經過時,與當下的科學發展脫節。其次,還有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忽視知識拓展題。物理學作為一門應用廣泛的科學學科,其知識與日常生活和實際問題緊密相關。然而,一些教師過于注重傳授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而忽略了與生活聯系的拓展題目,這使得學生難以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中,難以培養靈活運用物理學知識的能力。
這些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可能會覺得所學知識與生活脫節,難以體會到物理學的實際應用價值。此外,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可能會感到束手無策,因為他們缺乏將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單一
學校對于新課程改革的重視是值得肯定的,這不僅體現了學校對教育質量和學生綜合素養的關注,還顯示出對未來教育趨勢的前瞻性。然而,在重視新課程改革的同時,學校亦需深刻認識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教育理念的創新是引領教學變革的關鍵,能夠促進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時代發展要求的更好對接。
當前,學校在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的同時,似乎忽略了教育理念創新的必要性。這種疏漏導致了教師在實施教學時,未能充分運用新型的、創新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的創新不僅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石,而且它決定了學校對教育目標、價值觀和教學方法的理解與定位。若學校僅集中于教學內容的改革,卻忽視了理念層面的更新,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繼續采用傳統的方法,從而無法滿足新時代教育的需求。
三、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策略
(一)明確教學內容,開展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
在開展高中物理的大單元教學時,教師不僅需要明確教學內容,還應深入挖掘每個單元的教育潛力,全面貫徹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例如,在教授《力學》這一大單元時,教學內容的明確性是基礎,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以及科學素養的培養緊密結合。
具體到《力學》單元,除了傳授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質量、加速度、牛頓三定律,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些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例如,通過汽車剎車原理的案例,不僅讓學生了解汽車剎車系統的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案例深入探討力學原理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學生可以通過實驗觀察、數據分析,理解剎車盤受力情況、制動力大小與剎車距離的關系等,從而深化對力學原理的理解。
此外,教師還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技術、實驗觀察、小組合作等,使學生在多元互動中獲得知識。特別是通過實踐操作、觀察實驗、小組討論等活動,學生不僅能夠深刻理解力學原理,還能在實踐中培養科學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意識。
最終,教師的目標是通過這種多維度、互動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他們在理解物理學基礎概念的同時,培養綜合科學素養,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二)發揮指導作用,開展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
在高中科學教育中,特別是在物理學的大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確立清晰且具體的學習目標,并向學生明確傳達這些目標的重要性。這不僅涉及學生將學習哪些知識,更重要的是理解學習這些內容的目的和意義。在教學開始前,教師應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使他們能夠將大單元內的各個知識點有效地聯系起來。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運用概念圖、思維導圖等視覺化工具,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和相互作用。例如,在《光學》單元中,學生要學習光的基本性質和傳播規律,如光的直線傳播、反射、折射等。在這個過程中,選擇與學生生活和實際經驗密切相關的案例至關重要,比如通過學習顯微鏡的原理和應用,來深化對光學知識的理解。
在顯微鏡的學習中,學生不僅了解其構造(如物鏡、目鏡、焦距)和工作原理,還會探討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和物體與眼睛的最近視距之間的關系,以及顯微鏡成像規律。通過進行顯微鏡觀察實驗,學生不僅可以親自操作和觀測,還可以體驗顯微鏡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討光學原理在其他實際情境中的應用,如望遠鏡、眼鏡等。
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內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和討論難點。小組合作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分享,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能夠獲得知識,還能夠在實踐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
(三)反思教學過程,開展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
反思教學過程對于教師來說,是在教學結束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回顧和評估的重要環節,旨在尋找改進的機會和提升教學質量。這個過程不僅涉及回顧學生是否達到了設定的學習目標,還包括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深入分析,以及對采用的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適用性的評估。
在《力學》大單元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特別關注是否成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例如,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力學案例和展示其實際應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力學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教師應評估學生對力和運動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并通過課堂互動、提問和討論等方式了解學生是否能夠將這些概念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中。
在現代教學環境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至關重要。首先,強化啟發式教學是基礎,教師應通過提問、討論和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其次,加強互動與合作學習也非常關鍵,教師應鼓勵學生在小組討論和合作實驗中進行知識交流和共同探究,以促進學生間的互動和合作。此外,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如增加實驗和觀察活動,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和觀察,深化他們對力學原理的理解和記憶。最后,教師應給予及時反饋,鼓勵學生努力和進步,并幫助他們改正錯誤,提升學習效果。通過這樣全面且深入的教學策略,教師能夠有效地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全面發展。
(四)借助信息技術,開展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
借助信息技術,可以為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互動性。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和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視聽資料,包括動畫、模擬實驗、視頻等。這些教學資料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示物理現象和原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借助虛擬實驗平臺,學生可以進行模擬實驗,觀察和探究物理現象,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這樣的平臺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和便捷的實驗環境,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能力。
在教學交變電流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元素,引導學生感知物理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在開展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進行提煉和總結,并結合教學內容加以應用。通過實踐和探究,學生得以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識,建立起科學完備的知識框架。
另外,教師應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提煉總結,以此提升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能力。在教授電磁感應現象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的工具,幫助學生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從而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
同時,借助多媒體技術還能讓課堂更加生動形象。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動畫、模擬實驗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而且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應用信息技術降低了教學難度,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核心素養。
四、 結論
總之,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科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機,還顯著提升了學習成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特別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是學生科學素養發展的關鍵。為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合理運用多樣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法。這包括但不限于啟發式教學、合作學習、問題解決以及項目式學習等。通過這些策略,學生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學的理論和原理,還能學會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此外,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也是確保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這意味著教師應有效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如實驗設備、多媒體教學工具和在線學習平臺,以創造一個豐富多元的學習環境。
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索和驗證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在不同教學環境和學生群體中的實施效果。這不僅將有助于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核心素養的教學理論,還可以為教育實踐提供更為有效的指導和參考。通過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不同環境下如何有效地實施和調整這一教學模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需求,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支從勇.素養本位下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研究——以“曲線運動”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1(27):39-41.
[2]岳寶良.基于科學思維方法的高中物理實驗復習大單元教學方案的實踐策略[J].文理導航,2021(32):35-36.
[3]李瑞,湯羚.基于科學思維的高中物理實驗復習大單元教學策略[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8):30-32.
[4]周敏敏.基于物理觀念培養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設計研究[D].伊寧:伊犁師范大學,2023.
[5]蔡千斌.高中物理單元復習教學中的“學習路徑設計”[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4(5):34-38.
[6]柳玉彪.基于大單元設計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探索——以“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為例[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1(25):212.
[7]趙飛.指向核心素養的物理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22(9):148-150.
[8]崔長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大單元教學設計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