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
摘 要 具有財經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不僅能凸顯院校的專業特色,還可讓在校大學生耳濡目染,感受財經文化的熏陶,培養職業特質。財經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可從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管理層面,在校園建設、專業發展、教學安排、師資力量、人才培養、學生管理等各個方面潤物細無聲地在校園中浸潤財經元素,把“財經”校園文化滲透高職教育的每一個角落。文章以財經類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財經文化;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8.005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G Lin
(Hubei Finance & Taxation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60)
Abstract A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culture with financial characteristics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itution, but also allows college students to experience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culture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campus culture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infiltrat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elements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campus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arrangements, faculty strength, talent cultivation, and student management, from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evels, as well as the management level.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ampus culture can be infiltrated into every corner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a subtle and silent way. The article takes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lores the path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campus culture; financial culture; construction path
1?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主要內容
校園文化是學校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的沉淀,它包括校園內的建筑設計、園內景觀、綠植美化等物化形態內容,也包括由人構建而形成的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學校傳統等精神層面的內容,以及學校管理形成的各種規章制度和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高職教育作為一種專門類型的高等教育,其“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的人才培養屬性,決定了在當前環境下,應以工匠精神作為校園育人實踐中的價值引領,高職院校鮮明的“職業性”必將在校園文化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2? 財經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內涵
2.1? 樹立正確三觀,凸顯思想政治的紅色
高校辦學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定不移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努力營造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當今中國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和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下,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職院校肩負著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構建財經類高職院校有站位、有格局的紅色校園文化內核,將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2.2? 建構職教體系,形成對接市場的特色
高職教育職業性價值取向的重點在于滿足經濟、社會的現實需要,強調教育與產業的精準對接。財經類工作崗位和國家經濟政策、市場環境的變化息息相關,高職院校要及時捕捉人才需求信息,緊密聯系行業企業,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式方法,圍繞財經知識核心,不斷豐富和完善高職綜合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職業規劃能力,滿足工作崗位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需求,并為學生就業后的職業高階晉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2.3? 養成服務意識,突出地域發展的本色
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要服務地方經濟,依托地方經濟文化特色促進和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高職院校要結合本地特定的地理位置,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與區域內企業對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校園文化;另一方面,作為區域內的高等教育機構,高職院校可以為當地源源不斷地輸出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涵養地方文化。財經類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主要是財務、稅務、商貿類技術技能人才,其經濟上的天然屬性與當地社會和企業具有高度的親和性和適配性。
3? 財經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
3.1? 物質層面,打造“財經”校園環境
3.1.1? 凝練特色校園標志建設
財經類高職院校可以圍繞開設專業和人才培養特色設計校園標志性的logo。比如用方孔圓形的古錢幣裝飾校園建筑,這種古錢幣象征著財富,古人這種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使財富的重要載體——貨幣被賦予了重要的意義。貨幣是財經行業的重要象征,將古錢幣圖案融入校園建筑的門樓、外墻、苗圃的造型中,學生放眼望去,隨處可見的“財經”提示,可以增強他們的職業歸屬感和認同感。再比如校園各類設計所選用的主色調,可以偏重“稅務藍”,稅務專業是財經類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稅務藍”很容易讓學生聯想到稅務局的logo、工作制服、辦公場景等。把這種寧靜的藍色作為校園建設的主色調,以及學校刊物、學生練習冊封面底色,既能幫助他們平復心情,專注學習,又能提升他們的職業榮譽感。
3.1.2? 彰顯職業素養的校容建設
財經類高職院校主要培養會計、稅務、投資理財、金融保險、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等專業的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這些職業對人才有一些共性要求,如具備干凈利落的行事作風、精準無誤的計算能力、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果斷敏銳的判斷能力等。財經類人才職業素養的獲得不僅來自課堂內外教師的言傳身教,還與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窗明幾凈的教室帶給學生干凈透亮的感覺,校內錯落有致的建筑告訴學生要嚴謹務實,舒適安靜的食堂寢室培養學生生活要干練利落,宣傳窗、電子屏、文化墻、橫幅標語等時刻提醒學生財經職業人需要具備清廉正直的秉性,校園里亭臺樓閣花鳥樹木的蓬勃生機,向學生表明幸福生活需要投入與拼搏。
3.1.3? 鍛造職業能力的基地建設
職業院校的顯著特征在于職業性,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一方面通過校內的仿真實訓,另一方面通過校外實訓基地實現。校內實訓基地幫助學生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并模擬操作;校外實訓基地可以提供真實的全流程業務操作,讓學生體驗現實社會工作環境和業務,還有查漏補缺的重要作用。財經類高職院校在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上要花大力氣。校內實訓基地的設施設備、特別是會計、稅務、金融專業所需要的實訓軟件必須保持行業的先進性,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的實訓室建設需要與時俱進,與市場緊密接軌。校外實訓基地可以借助職教集團、產業學院等平臺,使學校和企業實現實時聯動、密切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崗位和實訓機會。
3.2? 精神層面,凸顯“財經”職業精神
3.2.1? 德育統領校園文化
財經類高職生的就業崗位主要面向社會經濟的基層單位和組織,在與經濟活動打交道的過程中,其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非常重要。財經從業人員涉及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如果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就容易出現貪污、腐敗等問題。通過德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操守,養成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可以采用“兩個課堂”,將學生的德育(思想政治課)和專業教育(課程思政)相結合,也可以利用“兩條線路”,線上教學(網絡教學)和線下教學(課堂面授)交互的模式,讓思政教育7?4全天候在線。思政教學要圍繞形勢與政策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學生開展互動討論等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增強價值認同,提升理論自信。專業教學借用財經案例引發學生思考,教育學生恪守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培養學生遵紀守法、求真務實、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財經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
3.2.2? 讓專業效應在校園文化中綻放
職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是財經類高職院校發展的創新點。要把職業文化做成亮點,就要突出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集群的特色。專業群的形成源于產業集群的需要,是高職院校根據現代商業“鏈”式經營的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特色,與時俱進調整專業設置,強化專業之間的整合和資源共享,其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專業視野,豐富 “1+X”證書選項,更重要的是為財經類高職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專業集群效應一是要制訂專業群建設的具體實施規劃,包括課程、師資、實訓等相關資源的共享;二是要對接職業發展,更大范圍、更高程度做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三是組建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發揮專業教師的優勢,加強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和拓展,提高教學質量和實操能力;四是融入“1+X”證書制度,推動職業技能證書學習,提供更多資源,幫助學生拓展證書選項,增加就業砝碼;五是挖掘職業文化內涵,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職業道德、行業規范,強化職業技能;六是開展技能競賽,以賽競技,以賽促學,增進學生對職業的理解,對行業的熱愛,對未來的追求;七是開展志愿服務社會活動,組織師生力所能及地解決市民、企業的財經問題,提升職業能力。
3.2.3? 讓社團活動在校園文化中增色
高質量高水平的學生社團活動,可以有效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技能,提高校園文化的學術性和服務性,構建大學生育人的優良環境。通過組建具有財經特色的學生社團活動,如成立“注冊會計”“納稅服務”“資產評估”“金融禮儀”“銀行業務”“財富管理”“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直播”等相關財經主題社團活動,凝聚具有相同學習興趣和愛好的學生,通過共同探討財經案例、開展志愿服務、業內大咖講座、考級考證互助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財經知識的興趣,培育學生互幫互助的團隊協作精神。社團活動由專業教師或者高年級學生指導,幫助低年級學生得到鍛煉機會并盡快成長,形成財經類高職院校的社團品牌,沉淀校園文化。
3.2.4? 讓工匠精神在校園文化中飄揚
工匠精神強調的是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是從業者的一種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習近平總書記說到“時代發展,需要大國工匠;邁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要讓更多的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人才保障。首先要加強陣地宣傳,通過校風校訓、櫥窗展板、網絡平臺等媒介,讓工匠精神深入學生心田;其次,打造工匠精神品牌活動,如創建“財經工匠”工作室、行業翹楚進校園、校園財經小能手評選等特色活動,使學生練就扎實本領,感悟工匠精神,體驗工匠活動,弘揚工匠精神。
3.3? 管理層面,凝練“財經”校園制度
校園制度不僅有約束力、控制力,還具有正向激勵的作用,嚴謹有序的校園制度不僅是師生校園學習生活和工作的規范、行為準則,還可以逐漸演變成師生共同遵循的群體價值認知。
3.3.1? 制度的制訂要貼合學校實際
制度作為校園管理的最佳工具,與良好的師風、學風、校風密切相關。學校制度建設要廣泛聽取師生的意見,結合學校實際,民主透明,體現立德樹人的核心思想,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敬業精神和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規章制度和管理規定應充分考慮學生特點,尊重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以促進財經類高職人才的全面發展。
3.3.2? 制度的作用要促使師生遵從
校園管理是通過制度約束讓師生在自律中享受自由,讓自律成為習慣。健全的制度和規范能夠提升師生的遵從意識,提高校園管理效率。每一屆新生入校,不僅要學習校園管理制度和規范,也要學習相關的財經法規,遵紀守法的職業操守從學生階段開始就要入腦、入心,將來進入職業領域,才能外化于行。
3.3.3? 制度的功效要鼓勵師生創新
管理一方面是讓師生遵守制度,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創新。財經行業的發展、制度政策的更新速度非常迅速,財經類高職院校要探索具有“財經”特色的管理制度,就要從各個方面下手,宣傳、鼓勵師生勇于挑戰,敢于創新,如推出財經類實訓器材軟件的公開招標采買制度、財經類技能競賽參賽及指導獎勵制度、鼓勵師生共同參與財經類課題研究的科研管理制度、以財經活動為主題的大學生社團管理制度等,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培養他們積極參與、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其成為高質量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載體。將具有“財經”特色的高職校園文化與高職教育深度融合,讓學生耳濡目染,接受“財經”文化的熏陶,積聚滿滿的正能量。只有通過校、企、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辦好有溫度、高質量的“財經”特色職業教育。
基金項目:2021年度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學研究課題“財經類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實踐”(ZJGB202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