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賢 張永云 侯婕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當前的教育環境也隨之發生變化。文章針對開放式環境進行研究,探究開放式環境下教學過程的變化,并對開放式環境下教師績效評價進行分析討論,提出開放式環境下的教師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開放式教學告別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加強了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和互動,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展現自主意識,進一步優化其思維能力和學習質量,有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開放式教學;高等學校;教學過程;教師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9.011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 Schools in an Open Teaching Environment
ZHOU Yaxian, ZHANG Yongyun, HOU Jie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iyuan, Shanxi 03002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people's pace of life,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has also undergone changes. The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on open environments, explores the changes in teaching processes in open environments,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open environments, and proposes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eachers in open environments. Open teaching bids farewell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encourages students to fully demonstrate their autonom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further optimizes their thinking ability and learning quality,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industry.
Keywords open teach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創造力不強,思維容易受限,自律性不強。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高校教育環境隨之發生變化,變得具有開放性,教學的理念開放了,教學的手段也更加科技化。
開放式教學環境下,一方面,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的變化使得傳統的教師績效評價不再適用于當前的環境。因此,本文分析了開放式環境下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的改變,并對開放式環境下教師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進行研究。
1? 開放式教學模式
開放式教學模式源于20世紀90年代,是對斯皮羅(Spiro)[1]的“隨機通達教學”和“情境性教學實踐”理論的進一步補充和完善。開放式教學模式主要包括“發現式教學”“討論教學”“問題教學”和“合作教學”等。
1.1? 發現式教學
發現式教學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教師處于引導地位,由教師通過某個教學具體案例或問題,讓學生自主討論的一種教學模式[2]。即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去獨立解決、總結和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帶動課堂氛圍,打破傳統教學相對較壓抑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思維潛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總結的習慣,不斷激發其創新思維,釋放更多的創造力。
1.2? 討論教學
討論教學是以在課堂中討論一個問題的模式為主[3],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討論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培養其思維能力,讓學生不斷創新。教師作為引導者,對學生起積極引導的作用。討論教學法,更加注重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1.3? 問題教學
問題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用一些比較有趣的方法引出一個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由學生針對問題提出他們的看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能更加了解學生的想法,為后面的課堂教學作鋪墊,讓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語言表達的能力[4]。
1.4? 合作教學
合作教學法打破了原先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講課,學生只負責聽的授課方式。合作教學主要指教師跟學生以合作伙伴的關系,共同解決課堂上的某個問題,引導和培養學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5],提高他們對學習的積極性。
2? 開放式教學過程
在開放式教學中,學生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是引導者的角色,以此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放式教學,更加注重的是開放,具體包括教學思想、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施工、教學手段等方面。開放式教學過程是一個學生學的過程,其中學生主動參與,相互討論,自主探究是關鍵。
2.1? 教學思想開放化
傳統教學中,一些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仍采取比較傳統和封閉的教學方法,忽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6]。而開放式教學注重創新教育,可以挖掘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整體的創新能力。隨著教學思想的開放化,教育模式也變得自主靈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創新型人才。
2.2? 教學過程開放化
教學過程開放化主要是提高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讓那些不愿意發表自己觀點的學生,在教學過程開放中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2.3? 教學內容開放化
教學內容開放化,可以將互聯網上的一些新知識、新的教育方法,帶到課堂中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學習實踐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2.4? 教學時空開放化
過去傳統教學時空一般局限于教室,而如今開放式教學環境下,教學空間從課堂延伸到戶外、電子網絡、實驗室、拓展中心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選擇更合適的教學地點,讓學生在多元化的環境下學習,教學活動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突破了時空的局限性。
2.5? 教學手段開放化
傳統教學的標配就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名教師。開放式教學手段則具有多更加現代化、科技化、人性化。應用比較廣泛的教具有多媒體、實驗室、微機室等。教師可以利用一種或多種教學手段和工具,讓學生多參與,多實踐,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 開放式教學環境下的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模式的創新,教師績效評價應該具有開放性,績效評價的內容不應僅注重結果,實際過程同樣重要,所以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應從多角度、多維度進行。評價人員可以是教師、學生、教育人員、被評價者自己,評價結果要公開化、透明化??冃гu價的結果是進行獎懲和教育決策的依據,也同樣是教師反思自我的一面鏡子。
開放式教學環境下,教師績效評價從三個評價指標來考慮比較合理,分別為教學過程指標、實踐環節指標和思想品德指標。
3.1? 教學過程評價指標
教學過程由準備環節、授課環節、測評環節組成[7],因此,教學過程評價指標也應對應每一個環節。
3.1.1? 準備環節
準備環節就是對接下來所上的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開放式教學環境下,教學應盡可能地應用網絡社交媒體幫助教學開展,研究學生主體,做出研究報告,對學生主體進行分析。根據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表,選擇教學方式方法,以便量化考核。
3.1.2? 授課環節
授課環節包括課前回顧、導入、授課、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授課過程要運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網絡平臺與學生積極互動。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自主評價、學生評價和聽課領導的評價。
3.1.3? 測評環節
教學測評是對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授成果的檢查,根據測評來鑒定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的測評結果直接反應教學效果,是教學評價最有力的依據,因此,可以通過學生成績合格率、平均成績等指標對該科目的教師教學活動作出評價。同時,利用互聯網工具對學生成績進行深度分析,也能反映現階段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后續采取措施。
3.2? 實踐環節評價指標
當今社會需要實際動手能力強,能夠學為所用的實踐型人才,故實踐環節也應作為教師績效評價的指標之一[8]。實踐環節包括學校的實踐素質拓展訓練、參加學術性比賽、校內外實習,以及學生自主創新項目等。
實踐環節教師往往以導師的身份出現,不同于教師的是,導師起指導性作用,針對學生的實踐項目,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引導學生實現最終成果。導師在實踐過程中發揮的引導性作用,是對其進行績效評價的要點,指導學生實踐項目的數量,指導學生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改進,是對導師進行績效評價的依據,最終獲得的實踐成果數量和質量,是對導師指導實踐獲得成果的評價依據,得出教師實踐環節的評價指標。
3.3? 思想品德評價指標
教師的思想品德直接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教師的言談舉止、做事風格都是學生的表率,所以對教師進行思想品德評價至關重要[9]。
教師的思想品德可以從思想和品德兩個方面來評價。一方面,教師的思想要保持先進性,加強理論學習。另一方面,要樹立當代教師形象典范,教師要發表積極的言論,弘揚和傳播正能量。
4? 結語
本文通過探究開放式教學模式及教學過程,最終建立了開放式教學環境下教師教學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教學績效評價是教師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開放式教學環境下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師績效評價模式。本文提出的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為了適應開放式教學發展階段性的需要,今后還需對現有的開放式教師績效評價指標作動態調整,在初期注重改革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新教學方式的適應性和掌握程度,后期應該更加注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積極反思改革的優缺點,保證教學工作的高效進行,為社會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實踐型人才。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學改革創新項目“案例驅動式Python數據分析教學內容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G2023092);山西省科研實踐創新類項目“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與標準化融合的政策研究——以山西省為例”(2023KY662);太原科技大學教學改革創新項目“依托校企項目合作的標準化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XJ2021059);太原科技大學教學改革創新項目“《財務管理》課程開展思政教育的路徑研究”(XJ2021060)。
參考文獻
[1] 鐘麗佳,盛群力.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之科學性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6,37(10):7.
[2] 王竹立.移動互聯時代的碎片化學習及應對之策——從零存整取到“互聯網+”課堂[J].遠程教育雜志,2016,34(4):8.
[3] 黃榮懷,周偉,杜靜,等.面向智能教育的三個基本計算問題[J].開放教育研究,2019,25(5):12.
[4] 嚴大虎,費瑞偉,陳露遙.微信公眾平臺支持下的問題教學活動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1):7.
[5] 鄧猛,顏廷睿.西方特殊教育研究進展述評[J].教育研究,2016,37(1):8.
[6] 黃慧,熊琴.基于“后方法”理論視角的SPOC外語教學模式探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6(4):6.
[7] 史安玲.“四維協同”的立體化金融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中國產經,2023(19):113-116.
[8] 樊開青.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創”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產業創新研究,2023(22):193-195.
[9] 何閱雄,李茂森,高鸞.教師發展視域下的教師評價機制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