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婷婷
摘要: 住房公積金在“互聯網+”時代下會呈現出全新的會計核算模式、 資金管理創新體系。在這一前提下, 本文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展開分析, 從“互聯網+”時代下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發展特征著手, 深入分析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并針對問題給出具體的改善建議, 希望能夠對當前住房公積金管理有所啟發和幫助。
關鍵詞: “互聯網+”; 住房公積金; 會計核算; 資金分析
DOI:10.12433/zgkjtz.20240210
一、 “互聯網+”時代下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發展
(一)電子化技術
數據化是當今時代一大不容忽視的特質, 各種全新溝通方式、 記賬模式等的涌現, 對傳統記賬、 數據交流產生了極大的沖擊, 如何在移動化視域下推進住房公積金業務發展, 是當下一大重要任務。住房公積金新體系創建必然要遵循時代發展趨勢, 借助電子化、 網絡技術, 推動傳統消費模式革新, 在轉型發展中有所突破。例如, 以電子結算方式打造的住房公積金現代化業務系統, 可實現線上承接、 處理各項住房公積金業務, 與此同時, 強化關聯平臺的搭建和協作, 促進住房公積金線上支付系統的發展和應用。由此可見, 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 是住房公積金業務現代化發展的一大創新舉措。
(二)提升資金安全性
資金安全、 可控是住房公積金業務規范的一大關鍵, 借助于對業務執行的規范化操作, 在可把控的范疇內展開諸多金融業務的落實踐行, 加強住房公積金業務系統的打造, 可能大大推動金融領域當中住房公積金體系的創新、 突破發展。譬如, 在貸款審核機制上, 通過現代化互聯網技術, 強化對數據的應用, 通過輻射范圍更廣的數據來建立起諸多資金數據的互通交流, 推進現代化資金審核機制的發展, 強化貸款業務操作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以標準化業務系統的搭建, 借助線上模式加快公積金資金管理效率提升, 從而確保資金的安全性, 以此來推動公積金制度的創新化發展。借助互聯網技術的大范圍運用, 推動數據交流、 分享的高頻化, 為公積金業務發展打下穩固根基, 提升數據交流中資金的利用率, 拓展資金的利用深度與寬度。
(三)服務渠道更加完善
“互聯網+”背景下, 如果能建立公積金業務交流分享系統, 那必然會極大地提升業務處理水平, 促使其有法可循、 有章可依, 從而在服務領域形成科學高效的系統模式, 增強客戶體驗感, 提高客戶滿意度, 形成競爭力較強的線上服務系統。同時, 互聯網技術的運用還能促使信息融合更為深入, 拓展大眾視野, 可自多維度來吸取和搜羅信息, 從而提高信息適配的輻射范圍, 激發多元化業務誕生。從這一角度來看, 多渠道也成了服務體系當中一大有力增長點, 借多維信息的引入可在一定廣度上加快信息的融合與突破, 推進多渠道業務領域的多元發展。另外, 通過網絡的集約性加速各類服務系統的整合, 推進服務多元化搭建。
(四)提升業務便捷性
借助對信息技術的運用, 銀行等金融機構可采取信息化方式展開各項業務的操作辦理, 不但可以極大地提高業務效率, 而且還為客戶帶來了快捷、 便利、 高效的服務體驗。移動式、 線上化體系搭建工作中, 在住房公積金相關業務中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 通信技術等, 能更好地推動金融領域發展模式更新, 加快業務辦理中住房公積金現代化會計核算體系建設。比如, 住房公積金中數據的共享化, 可大大降低各大主體對象的溝通成本, 提升各項業務辦理水平。此外, 由于資金是通過數據模式移交給客戶, 業務辦理也能實現線上線下同步, 所以能為現代化記賬系統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特別是在公積金轉移、 資金業務結算監管、 公積金提取等業務中, 都能實現財務結算、 對賬質量的穩步提升。
二、 “互聯網+”時代下住房公積金管理中的常見問題
(一)相關制度亟需完善
從1996年起, 我國便著手開展對省市住房公積金數據的全方位整合, 一直以來也都是采用統一化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模式, 繳存單位都設立有需要手工填寫的信息表格, 通過這一表格來展開匯款、 收款等業務辦理, 繳存人如果需辦理多項業務, 則必須要多次確認填寫信息, 確保無誤, 以此來推動業務的精準落實。“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這種統一化模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各省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為了應對這一趨勢, 施行有關機制、 流程的建設, 防止因制度的不健全、 標準不達標等影響和制約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工作的發展。
(二)工作開展難度偏大
住房公積金是在職職工繳存的一種長期性住房儲金福利, 大部分企業都會為員工繳存住房公積金。因為有關資金管理是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委托銀行辦理的, 所以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極大地約束了公積金支付渠道的多元發展, 而且繁雜的手續也對會計核算工作造成延誤。另外, 一些員工工作理念不到位, 收款工作常會出現逾期, 從而無法達到當前互聯網時代下大眾對公共服務的要求, 這使得住房公積金人員必須要拓展會計核算渠道, 以此來加快公積金會計核算, 促進資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三)數據難以實現共享
數據共享難度較大是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當中一大難以解決的問題。盡管我國各地區人民買房熱情不斷高漲, 但數據共享的問題始終存在。不健全的歷史數據對信息檢索、 應用都構成了不小的威脅, 增加了不少難度, 沒辦法全面滿足大眾多元化的買房訴求。“互聯網+”能夠為大眾提供查詢搜索供房信息的便利, 這對于公積金資金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極大的助力意義。
(四)風險管控力度不夠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 住房公積金基本實現了聯網操作, 且和有關部門建立形成信息共享關系。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風險把控, 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水平還亟待進一步提升。一則因為“互聯網+”技術的應用、 會計核算的發展、 資金管理舉措監管機制不健全等的影響, 部分公積金管理程序上會冒出虛假訊息。二則是公積金申請人哪怕正常緊跟程序步驟辦理手續, 沒有一絲弄虛造假行為, 也有可能會令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陷入不穩定狀態, 從而影響一些用戶的權益。
三、 “互聯網+”時代下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與資金管理的改善建議
(一)加強資金結算平臺建設
不斷加深住房公積金業務和有關銀行結算信息的鏈接度, 推進資金利用規范化發展, 以信息業務的廣泛互聯來不斷提高銀行結算水平, 完成對住房公積金信息的實時獲取。譬如, 將資金、 業務、 信息同步放諸同一鏈條可有效提升適配優化程度, 大大提高業務質量, 并為數據信息核對提供基礎, 在這一過程中把信息以數據方式進行留存、 記載, 打造智能化信息庫, 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開展、 業務信息的留存奠定基礎, 輔以相應的業務監管, 在實現資金核算、 結算安全的同時, 也能更有效地打造客戶滿意度頗高、 體驗感頗強的線上資金交流平臺。
(二)建立綜合服務平臺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重點強調, 為更好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加快民生服務建設, 必須在住房公積金業務運營當中采用高效科學化的技術方式。“互聯網+”時代, 信息化方式不斷涌現滋生, 借助創建健全的住房公積金綜合性服務平臺, 不斷推動信息化建設發展, 真正地把大數據、 互聯網、 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到住房公積金傳統結算業務中, 以此來大大提升常態化管理質量。當前, 住房公積金管理已全方位開通線上自助服務, 通過代收服務來強化住房公積金的匯繳, 從而健全單位在職員工的住房公積金繳存工作, 確保資金不會流失。住房公積金綜合性服務平臺要從如下亮點展開管理, 其一, 緊跟互聯網時代發展步伐, 不斷精簡和優化業務流程, 把自助模式運用到所有的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工作流程當中, 堅持創建高效全方位的信息資源平臺, 大大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其二, 緊抓住房公積金常態化管理中的數據采集工作, 健全資金管理信息化體系后, 對系統每一個模塊的財會業務加以精細劃分, 提高業務聯系密切度, 等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進入業務之后, 及時對信息以及業務展開全方位檢查, 確認無誤后, 由財務系統自動生成資金管理數據, 從而為會計核算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 也能夠為綜合性服務平臺功能的發揮提供堅實保障。資金管理數字化體系可在風險發展的第一時間對工作人員做出預警, 使其及時施行風險防控舉措, 防止資金管理產生重大紕漏, 以此來確保財務數據的全面、 完整和精確, 加快住房公積金常態化管理質量的提升。“互聯網+”時代下, 有關部門必須堅持創新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方式, 以此來推動管理、 業務等諸多工作的持續化發展。
(三)完善相關規章制度
按照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是直接隸屬城市人民政府管理的, 不以盈利為目的, 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企業要按時、 足額為員工繳存住房公積金。在職員工長期按時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過程中, 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賬目管理、 資金管理的審核, 確保其規范科學, 從而提高資金管理成效。在互聯網、 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更新發展的條件下, 需采用合理科學的機制來提升公積金管理自主核算模式, 從而提高我國公共服務質量。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歷經改革之后, 提取、 貸款、 轉移等諸多業務流程標準的規范性都獲得顯著提升。比如, 傳統柜面人工操作業務可轉移至綜合性服務平臺下辦理, 這可大大提升公積金資金管理水平。傳統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模式獲得革新優化, 辦理模式變得越來越規范科學, 輔以相配套的標準體系, 大大提升了信息化軟件的利用效率, 還有效地降低了相關服務成本, 極大推進了我國公積金管理信息化建設。
另外, 我國各省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統一接受住建部領導, 和上一級公積金監管部門施行聯網, 這為住房公積金信息管理系統的輻射與運行奠定了穩固基礎, 可以說從源頭處提高數據、 信息互通, 為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質量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證。依照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工作的特質, 可在法律允準范圍內推行相應的管理經費模式, 確保各省市各地區經費來源的明晰, 如此大大提升公積金統一管理效率, 還可第一時間察覺公積金繳存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為“互聯網+”時代住房公積金的創新發展提供保障。
(四)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互聯網+”時代下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要自主采用新模式下資金管理業務內部控制體系。第一, 要對審批制度進行規范化整頓, 實現對內部控制總體流程的有計劃管理, 對待部分特殊工作, 特別是無法相容的崗位, 需預先做好崗位分離, 促使崗位之間彼此有所制衡, 以此來大大規避違規、 舞弊風險。第二, 對“互聯網+”時代下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工作可能出現的風險點展開全方位分析、 監管, 全面開展風險管理、 評估等一系列工作, 在此基礎上訂立相應的風險防范舉措, 以降低住房公積金管理風險。第三, 強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內部監督機制的建設, 健全監督機構, 明確界定監督職責, 加大內部控制力度, 保證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 資金管理安全。第四, 加強內部控制、 信息系統的聯系度, 通過信息系統作用發揮來降低和遏制住房公積金風險。最后, 加強資金復核、 審計等工作, 通過封閉方式推動資金運行, 以防資金流失。
(五)提高資金利用率
在保障財務數據真實、 全面、 有效的基礎上, 不斷提高資金利用率。比如, 通過統一結算平臺的創設和完善, 加快住房公積金線上、 線下防護系統建設, 確保住房公積金核算制度規范化發展。與此同時, 在內控機制創建的前提下, 圍繞著住房公積金資金管理展開對資金的內部控制, 比如, 以內部審計提高操作規范性, 通過內部監督提高操作質量性, 以此來保障資金流動的安全穩妥, 大大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四、 結語
總而言之, 為了確保在“互聯網+”背景下住房公積金高效運用全新的技術、 理念、 平臺等, 必須建立實行全新的會計核算模式, 不斷提高工作人員能力素養, 打造全新的資金結算平臺, 加強部門間的聯動支付, 提高信息互通度, 以此來增強服務體系的優勢, 借助高效的內部管控系統, 采用信息技術應用高科技模式, 從而大大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確保資金利用的安全與可控, 不斷深化各項改革舉措, 以此來打造創新化的住房公積金體系, 推動住房公積金持續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珧里.互聯網+時代的住房公積金管理[J].全國流通經濟,2011,27(12): 71-72.
[2]張瑞.探析互聯網+時代的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與資金管理[J].財會學習,2013,24(1);? 97-98.
[3]冷世宏.互聯網+背景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創新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4,34(4): 77-78.
[4]王玲慧.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與資金池管理模式[J].財經界,2019(8): 84-85.
[5]謝文.電子結算方式促進住房公積金互聯網+發展[J].中國房地產,2016(1) :? 70-73.
[6]李智妍.互聯網+時代的住房公積金管理[J].科技與創新,2019,33(06) :? 41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