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楊寧 李秋萍 韓斌如



作者簡介 陳曦,副主任護師,碩士,E?mail:343745314@qq.com
引用信息 陳曦,楊寧,李秋萍,等.護士領導調節聚焦行為、逆境商與創新行為的關系[J].護理研究,2024,38(7):1288?1292.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 leadership regulation focused behavior, adversity quotient, and innovation behavior
CHEN Xi, YANG Ning, LI Qiuping, HAN Binru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Xi, E?mail: 343745314@qq.com
Keywords? innovative behavior; adjusting focusing behavior; adversity quotient; nursing management; influence factor
摘要? 目的:調查研究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院護士創新行為現狀,并分析其與領導調節聚焦行為、護士逆境商的關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22年10月—12月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領導調節聚焦行為量表、逆境商量表和護士創新行為量表對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的560名護士進行橫斷面調查。結果:護士感知的領導調節聚焦行為條目均分為(5.70±0.80)分,其中促進型聚焦維度條目均分為(6.19±1.02)分,防御型聚焦維度條目均分為(5.27±0.92)分;逆境商條目均分為(3.29±0.62)分,其中控制維度條目均分(3.39±0.64)分,歸因維度條目均分(3.10±0.73)分,延伸維度條目均分(3.37±0.68)分,忍耐維度條目均分(3.31±0.67)分;護士創新行為條目均分(3.81±0.74)分;領導調節聚焦行為、護士逆境商與護士創新行為均呈正相關。結論:促進型的領導調節聚焦行為對護士的創新行為具有重要影響,逆境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護士創新行為。醫院管理者應注重培養臨床護理管理者的調節聚焦行為,提高護士逆境商,從而提升護士的創新行為能力,促進護理專業發展。
關鍵詞? 創新行為;調節聚焦行為;逆境商;護理管理;影響因素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07.025
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明確提出,要順應護理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大護理領域改革創新力度,持續增強護理發展動力[1]。既往研究表明,提高護士創新能力能夠改善病人照護質量,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甚至降低病人死亡率[2?3]。研究表明,員工創新行為能力與逆境商(adversity quotient,AQ)密切相關[4]。護士擁有高逆境商對于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保持護理工作穩定有積極重要作用[5]。護理管理者應關注其逆境商水平,動態對其評估,酌情實施干預,增強其反饋尋求行為[6]。調節焦點理論(regulatory focus theory,RFT)被視為新興動機理論,由心理學家Higgins于1997年提出,認為在對2種不同期望結局的推進中,產生了促進型聚焦(promotion focus,PF)和防御型聚焦(prevention focus,PF)2種不同的調節聚焦。一項基于調節焦點理論研究發現,不同的調節聚焦類型下團隊成員的創新行為有差異[7]。護士長作為醫院護理管理的主體,既是醫院基層領導者,又是臨床護理工作的參與者與實踐者,其綜合能力和素質直接影響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護理質量及護士工作滿意度[8]。護士長在護理管理工作中不同的調節聚焦行為可以影響護士工作中對應的調節焦點。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對領導調節聚焦行為、護士逆境商和護士創新行為三者間的關系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于2022年10月—12月選取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院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注冊在職護士;2)從事護理工作連續1年以上;3)自愿參與本研究;4)非護理管理者。排除標準:1)問卷調研期間正在進修、實習、輪轉的護士;2)問卷調研期間不在崗的護士;3)調研期間離開護理崗位的護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由研究組自行設計,主要包括性別、工作年限、職稱、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是否育有子女、工作病區類型、是否接觸過心理學相關內容。
1.2.1.2 領導調節聚焦行為量表(Regulatory?Focused?Leadership,RFL)
RFL由尚玉釩等[9]編制,包括領導促進型聚焦行為(9個條目)和領導防御型聚焦行為(10個條目)2個維度,共19個條目,其中4個條目為反向計分,采用Likert 7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計1分,“非常同意”計7分。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3。
1.2.1.3 逆境商量表(Adversity Response Profile,ARP)
ARP由Stoltz編制[10],李炳全等[11]翻譯、修訂,該量表包括控制、歸因、延伸及忍耐4個維度,共40個條目。各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完全不相同”至“完全相同”賦值1~5分,總分40~200分,得分越高表示面對逆境解決困難的能力越強。根據得分劃分為5個逆境商水平:166~200分為很高水平,135~<166分為高水平,95~<135分為中水平,60~<95分為低水平,<60分為很低水平。該量表適用于護士人群[12],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70。
1.2.1.4 護士創新行為量表(Innovative?Behavior,IB)
IB量表由Janssen等編制,劉智強等[13]翻譯、漢化,該量表共9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非常不同意”計1分,“非常同意”計5分,總分9~45分,得分越高表明護士創新行為能力越強。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5。
1.2.2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問卷星對研究對象進行在線調查。研究者將所需調查的研究內容錄入問卷星平臺后,選取7名護士進行預測試,包括填寫說明是否清晰、問題表達是否易懂等確保調查的順利進行。研究者聯系科室負責人,說明研究內容和目的后經科室負責人轉發調查二維碼,參與者均自愿填寫。共回收587份,剔除有殘缺數據以及全部規律答題的問卷外,獲得有效問卷56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4%。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6.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錄入和分析,參與調查護士的基本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描述;護士領導調節聚焦行為和護士創新行為得分為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采用Pearson相關、線性回歸等方法分析護士領導調節聚焦行為、逆境商和創新能力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士RFL、ARP及IB量表得分情況
護士RFL得分(96.94±13.67)分,ARP得分為(131.68±24.99)分,處于中水平;IB得分為(22.84±4.46)分。見表1。
2.2 護士一般資料及IB得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
2.3 護士領導調節聚焦行為、逆境商與創新行為的相關性
結果顯示,護士IB總分與RFL總分、促進型聚焦行為維度、ARP總分、控制維度、歸因維度、忍耐維度和延伸維度均呈正相關,詳見表3。
2.4 護士創新行為影響因素的線性回歸分析
以護士IB得分為因變量,以護士IB得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和促進型聚焦行為維度得分、ARP總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促進型聚焦行為維度得分、逆境商量表得分為護士創新行為的影響因素,詳見表4、表5。
3? 討論
3.1 護士創新行為處于中等偏低水平
本調查結果顯示,護士的IB總分為(22.84±4.46)分,處于中等偏低水平,與周丹等[14]的研究結果相似。原因可能為:1)臨床工作繁忙,工作量大,護士倒班,生物鐘作息不規律,精力有限,無暇思考創新問題[15]。2)碩士及以上的高學歷護理人才占比僅為1.43%,有獨立完成課題的經歷,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其余絕大部分護士在受教育過程中沒有獨立完成項目的經歷。建議護士持續提升自我學習,在臨床工作中能以獨特的眼光看待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16]。3)缺少創新氛圍,醫院對護士創新意識的培養不夠,獎勵制度不完善,導致護士創新的主觀能動性不高,創新意識不強。因此,應加大對護士創新行為的培養力度,從而提高護士的創新意識,提升創新水平。
3.2 護士促進型調節聚焦行為、逆境商與創新行為均呈正相關
3.2.1 護士促進型調節聚焦行為與創新能力呈正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領導調節聚焦行為與護士創新行為呈正相關,其中促進型聚焦行為維度與護士創新行為呈正相關,而防御型聚焦行為維度與護士創新行為不相關。即護士創新行為受領導調節聚焦行為能力的影響較大。程小娟[17]對621名員工調查分析發現,促進式和防御式工作聚焦部分中介了時間型領導與員工創新行為間的正向關系。何偉怡等[18]的研究結果顯示,促進型調節焦點對員工創新行為具有正向預測作用,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3.2.2 護士逆境商與創新行為呈正相關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的創新行為與RFL量表總分及其4個維度均呈正相關。即護士的逆境商越高,創新行為能力越強,提示護士面對挫折解決問題能力越強,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也越強,不斷提升其創新行為。一般而言,逆境商越高,越把逆境視為特定事件,越覺得自己有能力處理,能夠將其負面影響降至最低。而對于低逆境商的人,逆境的消極影響范圍則會不斷擴展,影響其學習、生活和工作,這與劉元麗[19]的觀點一致。高逆境商的護士善于處理突發問題,解決困難能力強,當發現臨床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時,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新想法并積極實踐,完成臨床護理創新。研究表明,逆境商是創新能力的內部驅動力,提高逆境商可以提高學習能力、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繼而提高創新能力[20?21]。
3.3 護士創新行為改變受內外因素的影響
護士創新行為受其自身逆境商和領導調節聚焦行為影響。研究證實,護士的逆境商對于護士轉型沖擊是重要的影響因素[22],當創新作為一種轉型沖擊需要護士改變現有模式和思考的時候,高逆境商的護士可使其具備更持續的力量,相對于低逆境商的護士,更有可能完成在創新行為過程中需要應對的系列挑戰,因此,逆境商是影響護士創新行為的內在因素;領導調節聚焦行為是影響護士創新能力行為的重要因素,與李香芬等[23]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顯示促進型領導的下屬傾向于改變現狀,追求積極結果,創新行為較多,領導調節聚焦行為是影響護士創新行為的外部因素。所以,護士的創新行為需要在內、外因素同時滿足的條件下才得以發揮最大的作用。
4? 小結
促進型領導調節聚焦行為、護士逆境商均對護士創新能力有正向作用。未來的護理管理工作中應選拔或者培養促進型調節聚焦行為的護士長,關注護士逆境商,提升護士逆境商的水平,從而提高護理群體的創新能力,推動護理事業發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樣法僅對1所三級甲等醫院的護士進行橫斷面調查,建議今后采用隨機抽樣法調查不同地區、多所醫院護士的創新行為,深入探討護士創新行為與個人特征或醫院管理體制的關系,為提升護士創新行為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6):801-804.
[2]? SARAH L,MAHMOOD Z,RUTH M M,et al.Cost-effectivenes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family physician model of care in a nursing home:controlled before and after study[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6,72(9):2138-2152.
[3]? FILIP H,MONSIEURS KOENRAAD G,KOEN D M,et al.An intervention including the 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 improves patient monitoring practice and reduces mortality: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9,75(9):1996-2005.
[4]? 趙心陽,李小寒.護士逆境商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9,16(8):633-635.
[5]? 李博,張倩倩,張利,等.河南省三級甲等醫院男護士逆境商水平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2):261-264.
[6]? 馬珠月,程芳,陸寧寧,等.新入職護士轉型沖擊、逆境商與反饋尋求行為的關系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6):730-735.
[7]? 郭芮彤.團隊成員創新行為對員工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調節焦點理論[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9.
[8]? 李佩濤,羅永梅,許蕊鳳,等.“1+1+1”新任護士長培訓體系的構建及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11):1722-1726.
[9]? 尚玉釩,李磊.領導調節聚焦行為:構念的開發與驗證[J].管理評論,2015,27(8):102-116.
[10]? WANG X,LIU M,TEE S,et al.Analysis of adversity quotient of nursing students in Macao:a cross-section and correlation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2021,8(2):204-209.
[11]? 李炳全,陳燦銳.逆境商量表在中國606名學生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8,22(8):605-607.
[12]? 朱麗梅,葉碧琴,楊麗全,等.《逆境商量表》評價護士逆境商信度與效度分析[J].中國職業醫學,2020,47(3):268-272.
[13]? 劉智強,鄧傳軍,廖建橋,等.組織支持、地位認知與員工創新:雇傭多樣性視角[J].管理科學學報,2015,18(10):80-94.
[14]? 周丹,王靜,卜元園,等.護士工作沉浸體驗及工作旺盛感與創新行為的關系[J].護理學雜志,2021,36(12):1-4.
[15]? 劉晶.護士創新行為與護士組織創新氛圍及心理彈性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9,33(11):1860-1865.
[16]? 顏婷婷,寧佩,徐雅南,等.護士創新行為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22,37(18):102-105.
[17]? 程小娟.時間型領導對員工創新行為的影響研究[C]//第十六屆(2021)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線上會議,2021:406-413.
[18]? 何偉怡,王靜,鐘煒,等.“雙高”壓力情境下工程設計創新行為研究——基于調節焦點理論[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7):224-228.
[19]? 劉元麗.逆商管理對個體發展和組織創新的影響[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9):128-129.
[20]? AGUSTINA T,NURHIKMAH N,RUDIANSYAH M.The influence of locus of control,self-efficacy,and adversity quotient on business performance[J].Journal Economia,2022,18(1):1-15.
[21]? PUTRA A,ROZA M.Systematic literatur review:adversity quotient dan self-efficacy dalam pembelajaran matematika[J].At-Tarbawi,2020,12(2):165-179.
[22]? 馬珠月,陸寧寧,張柳柳,等.腫瘤醫院新護士轉型沖擊現狀及其與逆境商關系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9):1401-1405.
[23]? 李香芬,車宏生,高欽,等.領導的調節聚焦對下屬創新和組織承諾的影響[J].心理學探新,2016,36(6):557-562.
(收稿日期:2023-05-29;修回日期:2024-03-20)
(本文編輯 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