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英
摘 要:“雙減”政策強調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要立足單元整體進行作業設計,緊扣單元主題,聚焦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結合“雙減”政策的要求,闡述了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內涵,分析了基于“雙減”的作業設計基本要求,探討了“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策略。
關鍵詞:“雙減”;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
作者簡介:李雪英(1986—),女,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城關鎮實驗小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思路和方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愈發沉重,在這種情況下,革新教育理念,嚴格落實“雙減”的要求,縮減課后作業總量是教學的趨勢。廣大教師必須積極落實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探尋科學的作業設計方案,提升教育服務的質量。
一、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內涵
單元整體教育理念強調從單元整體出發,確立單元教學目標,統整單元教學內容,制訂系統的單元整體教學計劃。單元整體教育理念的滲透,有利于突破課時與課時之間的界限,進一步優化課堂結構,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從單元整體教育理念出發進行作業設計要求教師對單元內容進行縱向梳理、橫向對比,確立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并在此基礎上結合不同的問題,以單元教材知識為線索,以學習任務為載體,精心選取作業主題,深度挖掘作業的多重功能和育人價值。
單元整體作業是單元主題教學的延續。課堂教學是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經驗以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而作業則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知、鞏固學生基礎、提升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們要將單元整體教育理念全面融入小學英語作業設計中,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并有效整合單元教學內容,在確立單元作業目標的基礎上,借助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1]。
二、基于“雙減”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基本要求
(一)合理設置作業梯度
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都是動態的過程,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時應結合現實情況,立足學生個體發展,綜合考量學生的真實學情,以學定教,布置合理的作業任務,確保作業難度適中,循序漸進地推動教學工作的進行。不同學段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同一學段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也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層級的作業,引導學生在自身能力范圍內有效達成作業目標。教師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作業完成效果,另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嚴格控制作業總量
“雙減”背景下,教師要控制好課后作業總量。對于不同學段的學生而言,英語作業的功能不盡相同,低學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英語學習目標主要是認識陌生單詞,因此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的平均完成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而中、高學段的英語作業平均完成時間可相應增加。教師只有嚴格把控作業完成時間,把握好作業的質與量,才能在發揮作業作用的同時,保障學生的基本權益[2]。
(三)豐富英語作業形式
教師基于“雙減”政策進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時,要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不斷創新作業內容和形式,布置分層、有彈性和個性化的作業,杜絕機械、無效、重復性的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好的體驗。
三、“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策略
(一)重構知識內容,確立作業目標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難度有所增加,這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小學英語教師要深入探究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梳理作業設計思路,了解教材編排的主要特征,并對英語教材內容進行全面梳理。由于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以單元整體為研究對象,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前要分析相應單元中不同知識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在此基礎上精選作業主題。
以人教版(PEP)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單元教學為例,本單元以“interest”為主題,以情態動詞的運用為教學重點,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情態動詞以及句型。本單元知識內容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單元內容進行梳理,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出發對單元整體作業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實施和評價,遵循統整性、層次性、差異性等原則,明晰作業設計思路,提前列好作業設計大綱,將新舊知識聯系起來,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情態動詞的使用方法,還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情態動詞,以有效發揮作業的作用。
目標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在進行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前,教師要確立作業目標。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差異,了解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置作業目標,使作業目標方向明確、層次清晰[3]。
(二)以單元主題為統領,精選單元作業內容
教師在進行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時,應始終堅持“育人為本、素養導向”的基本原則,綜合作業內容、作業類型、作業總量和作業管理等多個方面的內容,以有效提升作業實效,充分發揮作業的作用。基于單元整體教育理念,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以單元主題為統領,有效整合單元知識內容,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為學生后續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要體現階段性、層次性特征,凸顯知識內容之間的關聯性,讓學生可以通過做作業發現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產生強烈的探索欲;要具有情境性,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從而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單元主題是單元整體教學的中心,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前,要與其他教師一起精選單元主題,探討主題意義,并圍繞單元主題設計作業內容。以人教版(PEP)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單元教學為例,在本單元教學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圍繞“How to go to school”這一現實話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過聽、說、讀、寫等活動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總之,單元主題在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非常重要,教師要重視起來。在“雙減”背景下,廣大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單元主題為統領,通過設計多樣化的作業任務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英語作業效果,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4]。
(三)聚焦單元主題意義,多維度設計作業
“雙減”背景下,要想有效發揮英語作業的診斷、鞏固和學情分析等作用,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教師應全面分析單元主題的意義,在確定作業設計大致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下列關鍵問題:(1)學生通過做作業能夠獲得哪些技能?(2)學生通過做作業能夠獲得什么知識?(3)學生通過做作業能夠掌握什么學習方法?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單元主題將作業劃分為不同的板塊,依照單元主題的變化,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閱讀、寫作、情景對話等學習活動。這樣的作業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作業完成效果。教師應聚焦單元主題意義,進行多維度作業設計,從而讓學生通過做作業獲得更好的發展[5]。
以人教版(PEP)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單元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不同季節的特征為突破口,布置相關的英語作業,如讓學生通過寫信的方式向朋友介紹自己最喜愛的季節,并解釋自己喜愛這個季節的原因。在寫信的過程中,學生能復習所學的知識,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同時會主動翻閱詞典,學習陌生的單詞,使信件內容更加完整。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后時間與同桌或者小組成員進行口語對話,以“我最喜歡的季節”為話題進行交流。多樣化的英語作業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使他們深刻理解單元主題的意義,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時融入創新元素,聚焦單元主題意義,布置不同內容和形式的英語作業,能將單元知識整合起來,突出單元知識內容的層次,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鞏固相關英語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單元整體作業要求學生串聯單元知識,通過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提升知識運用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從不同維度設計作業,豐富作業的類型,能給學生提供更多鍛煉自身的機會,使其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不斷思考,有效遷移和運用經驗和知識。例如,在“My week”一課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制作一份英語手抄報,以此幫助學生復習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四)創設多樣的單元主題活動,優化作業評價
“雙減”政策強調教師要加強作業指導,讓小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同時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工作,加強面批講解。作業評價是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然而部分教師經常忽視作業評價這一環節,極少給學生進行答疑輔導,導致學生并不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無法及時改正錯誤。批改、審查是作業完成的重要步驟,學生可以通過作業批改和審查實現建構式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小學英語教師要利用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改善傳統作業設計現狀,將其作為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充分利用多種感官展開學習實踐,實現知識的遷移創新,從而真正構建教學評一體化的英語教學。
以人教版(PEP)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1 How tall are you?”單元教學為例,在學生完成書面作業后,教師可以讓他們交換作業本互相批改,寫下修改意見,然后進行評價反饋,針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客觀、整體、全面的評價,面對面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單元主要探討形容詞比較級的知識,因此形容詞比較級知識是作業考查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從學生是否掌握常見形容詞tall、strong、old、young、long等的比較級形式這方面進行評價,了解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也可以從學生是否能用形容詞比較級描述事物這方面進行評價,了解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綜合性評價是作業評價的主要方式,無論是生生互評、教師評價還是學生自評,都是綜合性評價的手段,廣大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后作業評價活動中,對自己、他人的作業進行評估,從而培養其自我認知和社會認知,讓其真正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
結語
單元整體作業設計考查的知識比較全面,“雙減”背景下,教師應不斷優化和創新英語作業設計,豐富作業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使其在做英語作業的過程中發現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同時要有效發揮作業功能,從多個維度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全面發展。教師要結合單元整體教育理念進行作業設計,將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整合,使學生逐漸發現單元知識之間的關聯,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實現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許麗萍.“雙減”背景下基于主題意義引領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與優化[J].名師在線,2022(34):4-6.
劉麗,王莉君.“雙減”背景下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J].名師在線,2022(22):7-9.
李小玲.“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與優化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2(17):15-17.
劉子姝,李文巖,尹宏.“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單元主題作業設計探究[J].教學與管理,2022(11):58-61.
劉伏敏.“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的設計與優化[J].小學教學設計,2021(3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