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時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成為教育領域備受關注的課題。文章采用文獻研究法,對新媒體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展開深入討論,并提出相應實踐策略,旨在構建更優質的育人體系,推動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向好發展。首先,文章分析新媒體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優勢,包括媒體平臺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互聯網技術豐富了教學手段及資源、新媒體技術的嵌入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等。在此基礎上,提出新媒體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依托在線平臺,打通教學渠道;借助數據工具,推動個性教育;培育媒介素養,打造教師隊伍等。研究結果表明,基于海量的媒體資源更新教學內容可使學前教育更貼近社會需求,更具實用性,學生也能掌握最前沿的知識技能。在線教學平臺提供了更為靈活、便捷的教學渠道,學生可不受約束地獲取知識,而數據工具可以全面分析學生的個人信息及數據軌跡,使學前專業教育更加個性化。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G6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6-0160-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CIPP的高職嬰幼兒托育人才培養模式評價體系構建研究”成果,項目編號:PJ-21087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領域正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值此數字化、信息化時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亦面臨著更為復雜且嚴峻的挑戰,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適應新媒體時代的要求上稍顯滯后[1]。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帶來了巨大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媒體大潮中重新審視和設計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模式,成為亟待討論的課題。
(一)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
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和移動應用程序的興起徹底改變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方式。傳統教育模式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接受教育,這給學習帶來了不少困難。然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學生們可以通過在線課程、教育應用和社交平臺隨時隨地獲取學習資源,并與教師和同學進行即時互動。這一革新不僅提供了更為靈活和便捷的學習方式,也為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帶來了諸多便利。
第一,新媒體的普及打破了時間限制。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需要按照固定的課程表安排時間,但在新媒體時代,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工作日還是周末,都能開展自主學習。這種靈活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更有效地安排學習和生活。第二,新媒體的普及也打破了空間限制。傳統教育需要學生到特定的地點上課,而在新媒體的支持下,學習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只要有網絡連接。這意味著學生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在家中、圖書館、咖啡廳甚至是公園里進行學習,極大地提升了學習的便捷性和舒適度。第三,新媒體還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教育資源,包括視頻課程、電子圖書、在線論壇等,這些資源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興趣。
(二)豐富教學手段及資源
新媒體不斷發展,為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手段和資源。依托教育應用程序、多媒體資料和在線教學平臺,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或者利用視頻、幻燈片、圖表等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知識內容,在增加學習趣味性的同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層次理解[3]。同時,社交媒體和在線社區的興起也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交流渠道,學生可以基于社交媒體與學前領域的專業人士交流經驗和觀點,拓展專業知識。
(三)培養綜合能力與素養
新媒體時代,學前教育專業人才亦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包括信息素養、媒介素養、創新素養等。新媒體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擁有更大的處理及分析信息的空間,擁有更多了解新聞、動畫、視頻等媒體形式的機會,這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對媒體和信息的敏感度和處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媒介素養及信息素養,進而更好地應對新媒體時代的挑戰[4]。同時,學生也可以運用各種技術工具和平臺制作相關教學視頻,從而有力推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全面適應教育領域的快速變化[5]。
(一)更新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
新媒體背景下,教學內容的更新與補充及教學模式的優化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為學前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教學方法和資源,海量的教學資源實現了共享,各類新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也加快了教學模式的創新[6]。因而,教育者首先應積極探索如何將新媒體融入教學實踐中,以更好地適應時代需求。
新媒體平臺提供了獲取最新教育信息和理論的機會,通過關注教育類網站、訂閱網絡教育專業雜志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時獲取教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論,并與傳統教材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搭建更全面、系統的知識體系。
網絡中存在海量、優質的教學資源,包括教育視頻、在線課程、教學應用程序等,結合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和學生的實際需求,科學選擇及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生動、形象的學習材料和案例分析,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7]。同樣,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研究和實踐創新也是更新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媒體平臺與同行展開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學經驗和教學策略,并參與教育社交媒體、在線教學研討會等活動,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學趨勢和教育創新案例,從而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實踐策略。此外,隨著社交媒體和智能移動設備的全面普及,教學方法及模式也迎來了創新,基于各類教學平臺及軟件,構建出全新的智慧課堂、翻轉課堂體系,為學生提供更開放且個性化的學習體驗[8]。
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教學模式的優化是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重要的一環,只有與時代前沿接軌,持續更新學前教育教學內容,才能培養出適應新媒體時代需求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
(二)依托在線平臺,打通教學渠道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依托在線教學平臺展開遠程教育成為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趨勢。在線教育平臺即通過互聯網提供教育服務和資源的虛擬學習環境,其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工具,使學生能通過電腦、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等設備訪問在線課程、學習資源,并與教師、同學進行即時互動和學習交流。在線教學平臺集成了豐富的網絡技術和多媒體資源,提供了靈活、便捷的教學方式,打通了學生的學習渠道,于現階段的高職學前教育而言大有裨益[9]。
隨著新媒體的深入發展,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開展遠程教育是大勢所趨。在在線平臺的支撐下,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網絡接入在線課程,不再受制于傳統課堂教學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時間安排自主靈活學習。教育者可以在此過程中實時上傳課件、錄制教學視頻、設計在線測驗等,供學生自主學習及復習,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識[10]。同樣,在在線教學平臺的支撐下,教學互動空間進一步拓展,在線討論、群組活動、實時互動等教學形式大大促進了師生的即時交流和互動。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開展教學具有突破時空限制、促進師生互動及教學管理等多重優勢,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11]。
(三)借助數據工具,推動個性教育
個性化教育同樣是新媒體背景下構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戰略路徑之一。個性教育的核心在于發揮出新媒體技術和工具的數據記錄、分析功能,精準判斷學生專業偏好、專業水平、學習風格等個性差異,以此為依據制訂學習計劃、安排學習活動等,以確保專業內學生實現最優發展。新媒體背景下大數據技術、學習平臺、社交媒體乃至智能分析工具獲得了廣泛的運用,為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嶄新的切口,因此需要高職院校引起充分重視[12]。
推動個性化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學生檔案,包括但不限于專業基礎、興趣愛好、專業水平、學習風格等信息。結合學生專業水平及興趣愛好,再利用數據工具的數據分析和算法匹配功能,實現專業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的最優適配。專業內容主要包括在線課程、教學視頻、電子書籍等,基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在數據工具的輔助下為學生靈活篩選學習資源,以此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此外,考慮學生學習進度的差異也是個性化教育的重要一環。新媒體平臺具有實時數據監測及分析功能,能夠幫助教育者靈活安排教學進度,如基于新媒體平臺建立實時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并通過數據分析,對學生的學習路徑進行持續調整和優化,引領學生取得最優的專業發展[13]。
(四)培育媒介素養,打造教師隊伍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是優化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重中之重,一支富有創造力、具有較高媒介素養的教師隊伍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新媒體時代,信息化教育已成現實,提高專業教師的媒介素養,使其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教育環境,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推動教育改革,切實提高教學效果[14]。
新媒體素養培訓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首要環節。大量的媒體技術涌入課堂、各種教學資源取得了應用,因此培訓內容應著眼于新媒體的基礎理論知識。教師需要全面了解新媒體的定義、特點、發展趨勢等,建立對新媒體環境的整體認知,認識常用的新媒體技術工具,包括在線教學平臺、多媒體制作軟件、社交網絡運用等,以充分適應新的人才培育需求。在此基礎上,可鼓勵教師思考如何進行課程設計創新,如何整合新媒體元素等。為保障培訓效果,學校有必要提供相關案例分析和設計指南,建立教學資源共享平臺,使教師更好地學習實踐教學策略,學會分享優質的教學資源[15]。
此外,有效的教學評價和反饋機制也不可或缺,評價機制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自身媒介素養、執教水平等,從而持續調整及優化教學方法。在評價機制的構建中,新媒體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在線測評和問卷調查、在線交流和討論、數據分析和報告生成等多種手段,更精準地判斷教師的綜合素養,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新媒體時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勢在必行。通過教學內容的更新、線上平臺的應用、個性教育的實施,構建現代化教學體系,更好地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復合型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然而在實際中,也應充分認識到技術更新、網絡信息沖擊及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的挑戰,只有對新媒體時代形成全方位認知,方能化挑戰為機遇,促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丹.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1):8-10.
[2] 王穎如.新媒體技術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時代報告(奔流),2022(6):148-151.
[3] 王晗曉.數字媒體在學前教育中的影響與應用[J].科技風,2022(15):10-12.
[4] 胡勝霞.自媒體時代學前教育專業班級學風建設探析[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3):232-233.
[5] 寧巧巧.淺談新媒體技術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技資訊,2021,19(1):16-19.
[6] 李慧.現代教學媒體在學前教育活動中的應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0(16):102-103.
[7] 唐曉甜.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學前教育音樂活動形式的創新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7):18-20.
[8] 楊莉.現代教學媒體應用在學前教育中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10):130.
[9] 劉玉芝.新媒體視角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理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9(36):164-165.
[10] 史曉睿.新媒體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大觀(論壇),2019(11):198-199.
[11] 肖向夷,宋麗博,王穎.“互聯網+”時代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核心素養建設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9(29):18-19.
[12] 王臨娜,郭帥.融媒體信息技術融入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9):128-129.
[13] 李欣.新媒體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3):45-48.
[14] 于佳.新媒體環境下學前教育專業創業教育體系探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3):175.
[15] 王萍.移動數字媒體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8(12):218-219.
作者簡介 王飛,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