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徐曉莉(1985~),女,漢族,山東菏澤人,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安興鎮初級中學,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發生了一定變化,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創新,采用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整合單元內容,健全學生的知識體系。文章分析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優點,對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科學的大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圍繞教學案例展開研究。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3-0080-05
2022年版的新課標強調了英語課程的育人作用,提出了培養核心素養的目標,新課標優化了課程的內容結構,教師要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基礎知識,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注重英語教學的實踐性。新課標設置了學業質量標準,為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提供依據。新課標還強化了英語教學的指導性,加強了學段銜接,要求教師兼顧差異、循序漸進。為了更好地滿足新課標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創新,對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進行應用,科學設置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在應用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單元進行分析,明確單元的主題,整合單元的內容,科學制定大單元整體教學方案,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 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
首先,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英語知識更加系統、完整,使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各個內容比較獨立,學生無法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該模式能夠讓學生具備整體觀念,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化的英語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其次,這種教學模式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傳統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很難靈活運用英語知識,表達能力較差。在大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寫作中運用所學知識,使學生具備更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次,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整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小組合作、讀寫結合、課堂討論、情境模擬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讓課堂更加活躍,使學生產生學習積極性,學生會更加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最后,這種教學模式更加契合學生的特點,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大單元整體教學能夠讓學生明確單元主題,抓住單元學習的重點,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有針對性地學習英語知識,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不理解的知識上,提高學習效率。
二、 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師應用這種教學模式時,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導致單元整體教學效果較差,達不到預期目標。首先,在制訂大單元整體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新課標的要求,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按照過去的思路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時,過于注重知識性的內容,沒有以培養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學生只能記住英語知識,學生的英語思維得不到發展,語言能力相對較低,文化意識也得不到強化。如果教師不重視新課標,對新課標的理解不夠深入,沒有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將無法保證大單元整體教學質量。其次,在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干預過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低。在英語課堂中,完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習,很少會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究,無法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后,各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比較獨立,沒有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教師往往會單獨開展聽力訓練,單獨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單獨開展閱讀教學,單獨進行寫作指導,沒有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很少會運用讀寫結合等教學方法,導致單元整體教學的內容相互割裂,無法保證教學的整體性,很難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無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不利于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
三、 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合理設計大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引導,基于核心素養設計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中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大單元整體教學中健全學生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根據單元主題內容和新課標要求設計教學目標,將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融入教學目標中,將核心素養滲透到課程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得到更好的大單元英語教學效果。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教師要合理設計大單元整體教學中的語篇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圍繞整體的目標確定各個課時的目標,最終形成完善的目標體系,使學生更充分地理解單元主題,掌握單元內容。在設計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需要將核心素養融入單元教學的各個方面,根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制定教學方案,保證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在目標設計中,教師要明確新課標的要求,還要對教材進行解讀,在此基礎上確定單元教學主題,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的育人價值。只有確定教學目標,才能夠更科學地展開英語教學,開展主題活動,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單元的英語知識,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為例,對單元主題進行分析,將本單元的主題設計為“offer help”。確定單元主題后,進一步確定大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將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融入教學目標中。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語言知識目標。該目標包含三部分,從詞匯知識上看,學生要掌握關鍵詞匯、短語,如clean up、city、 cheer、cheer up、give out、volunteer、notice、used to等;從句型上看,學生需要掌握常用句型,如:You could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Id like to work outside/Ill help clean the city park.;從語法上看,學生需要掌握情態動詞的用法,能夠利用should或could提出建議,并對別人的建議進行評價,能夠用英語表達自己愿意幫助他人。二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目標。在課程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樂于助人、樂于奉獻的美好品德,讓學生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獲快樂,認識到助人就是助己。
(二)整合大單元整體教學內容
在應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材中的單元內容進行分析,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滿足新課標中關于培養核心素養的要求,有可能需要調整教材中的順序,引入豐富的教學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和調整,形成更加完善的單元整體教學內容,為課程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設計大單元整體教學內容時,教師需要以核心素養為引導,將其融入各個內容中,對教學內容進行細化,明確各個內容的主要培養目標,最大限度發揮教學內容的優勢和價值,以此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優化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分析,根據核心素養的要求確定單元教學中的重點詞匯和語法知識,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案,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例如,同樣對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在講解詞匯、短語、句型、語法的時候,可以利用這些內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或者開展實踐活動,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Do you volunteer to help other?還可以提出其他問題,學生需要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這種教育方式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教師還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讓學生寫一篇關于幫助他人的文章,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還要讓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在課程完成后,引導學生自主復習,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豐富有趣的內容,利用趣味性的教學資源吸引學生,通過完善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制訂大單元整體教學計劃
初中英語教師應當科學設計教學方案,根據教學目標和新課標要求制訂教學計劃。制訂單元整體教學計劃時,應當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確保學生能夠自主解決問題,使學生具備更強的主動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在單元整體教學計劃的設計中,教師需要明確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明確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比如,在預習環節,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找出文本中不理解的詞匯、短語、句子等,通過課前預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圍繞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討論,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化意識。教師還可以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或者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具備更強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具備更高的思維品質。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總結課程中的知識,通過評價和總結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能力素養,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對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教師可以將根據教學內容將大單元課程劃分為幾個部分,在聽說課的教學中,兩個學生為一組,假設二人準備共同外出游玩,二人需要用英語討論,確定游玩的地點、時間以及出行的方式,根據討論的內容制訂出游計劃,形成完整的出游方案,將聽說練習和寫作練習緊密結合。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同樣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讓學生閱讀一篇以介紹博物館游覽過程為主要內容的文本,分析文本的主題、文體、架構等,模仿該文本的框架和寫作方式,選擇其他的博物館,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學生需要查找博物館的資料,用英語記錄博物館的關鍵信息,積累寫作素材,完善作文框架。在語法課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訓練,讓學生掌握不同時態的用法。在寫作教學中,可以將寫作與聽說課、閱讀課相結合,專門挑選一節課,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英語寫作中的問題。
(四)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教師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設計教學活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了更好地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保證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根據單元主題和內容設計教學活動,如讀寫活動、聽說活動等,將聽、說、讀、寫結合到一起。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輸入英語知識,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和文字表達,使學生在輸出的過程中運用英語知識,將輸入過程和輸出過程完美結合,有效提高大單元整體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根據讀寫結合的要求設計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引入豐富多樣的課外資源,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教師還可以組織角色表演活動,例如,在九年級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大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英語文本,讓學生將其改編為劇本。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角色,根據劇本進行排練,在課堂中表演。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可以換一種表演方式,不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文本,只設定情境與角色,讓學生自由發揮,確保學生能夠更靈活地運用英語,養成用英語表達和交流的習慣,掌握日常用語和常用句型。教師還可以在大單元整體教學中組織英語辯論活動、英語演講活動等,通過多樣化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
(五)采用全過程評價方式
教師要對教學評價方式進行創新,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教師對全過程評價方式進行應用時,應當以核心素養為指導,根據核心素養的內容確定評價標準,形成完善的全過程評價體系。在全過程評價方式的應用中,教師要注重各階段的教學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根據評價結果不斷優化大單元整體教學方案。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觀察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教師提出問題后,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布置閱讀和寫作任務,根據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如果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價,讓學生客觀評價其他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在評價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四、 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案例分析
(一)分析單元主題內容
教師要對單元主題內容進行分析,基于單元整體教學主題展開教學。只有明確大單元整體教學的主題,才能使具體課程的教學內容相互聯系,避免各個課程相互割裂,通過單元整體教學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4 Dont eat in class”為例,圍繞本單元展開教學。在教學之前,對單元主題和主要內容進行分析,本單元主要談論了規章制度,以rules為主題,讓學生明確學校的規則,了解班規、校規、家規等,引導學生參與制訂規章制度,使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在明確單元主題的情況下,還要對具體的課程內容進行分析,比如,在Section B. 2a—2c部分的閱讀課中,需要讓學生閱讀文本,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了解Molly因為校規、家規而產生的煩惱。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總結Molly需要遵守哪些校規和家規?Dr. Know提出了哪些解決方法?在學習的時候,讓學生了解情態動詞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方法。
(二)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掌握關鍵詞匯和短語,如rules、arrive late for class、go out、be on time等,學生還要熟練使用祈使句,掌握祈使句的肯定形式與否定形式,學生要掌握can、have to、must的用法,能夠利用祈使句、情態動詞及相關句型表達自己對規則的看法。在語言技能的培養中,教師還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確保學生能夠正確描述規則,學會用英語表達規則,并且能夠明確描述自己對規章制度的看法。在單元整體教學中,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共同繪制表格、思維導圖等,使學生理清文本框架,總結關鍵句式。從思維和文化的層面來說,應當培養學生的歸納理解能力,使學生正確看待校規、家規等,能夠理解規則和遵守規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家規、校規的意義,能夠正確表達這些規則。本單元的教學難點與語法、句型等知識有關,學生需要掌握祈使句、情態動詞等,還要掌握相關句型,能夠規范使用英語,準確表達自己對規則的看法,理解學校、父母制定這些規則的原因。
(三)把握課時教學要點
在單元教學中,教師無法在一課時內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需要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明確各個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對本單元來說,可以將教學內容合理分布到6個課時中。第一課時以School Rules為主,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圖片,圖片中顯示了對話內容,對話的內容以規則為主。根據圖片中的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圍繞校規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學校的校規,使學生充分理解校規。第二課時以School Rules and Social Rules為主,在該課程中,為學生展示各個公共場所的標志,如教室、圖書館、機場等場所的標志,讓學生閱讀標志中的內容。學生還要掌握情態動詞的用法,讓學生在表達規則的時候運用情態動詞。第三課時以Family Rules為主,為學生展示家規的內容,如圖片、音頻、文本等材料,讓學生對資料中的家規進行總結。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家規,表達自己對家規的看法,分析家規的意義,使學生正確看待家規。第四課時以Feelings and Opinions about Rules為主,讓學生閱讀書信,了解書信這種體裁的寫作方式,掌握求助信和建議信的寫法。學生需要閱讀教材中的書信內容,總結Molly的家規、校規以及Dr. Know的建議,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第五課時以Reading and Writing為主,在該課程中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將書信補充完整,在書寫的過程中運用情態動詞。學生要根據對方的困惑提出建議,寫一封建議信,在回信中表達自己對規則的看法。第六課時以Project為主,讓學生梳理家規、校規、社會規則,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各小組進行討論和研究,在最后的課程中進行小組匯報,匯報的時候,需要使用本單元的關鍵詞匯、短語、句型,應用情態動詞等。教師還可以開展辯論賽,圍繞規則設計辯論賽的議題,如Do we have to wear uniforms at school?將學生劃分為正方和反方,針對該議題進行辯論。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和英語語言能力,滿足新課標的要求。
(四)實施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大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應當重視教學評價,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保證評價的客觀性,指出學生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針對學生的優點提出表揚,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為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比如,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對rules進行分類,學生完成該任務后,教師要查看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對其進行點評,并提出建議,使思維導圖更加清晰,內容更加完善。在讀寫結合教學的基礎上,教師要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在作文中表達自己對規則的看法。當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要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找出學生作文中單詞、短語、語法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看到學生作文的優點,如立意新穎、用詞精準、語法規范等。教師要及時進行反饋,這樣才能使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五、 結論
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比較落后,無法滿足新課標的要求,不能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教師必須對新課標進行分析,以新課標為引導,積極應用大單元英語教學模式。運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教師需要合理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整合單元內容,制定大單元整體教學方案,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實施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郭瓊聰.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4(1):85-87.
[2]翁晶晶.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主題單元教學模式與“雙減”政策的整合[J].校園英語,2023(49):37-39.
[3]孟紅.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路徑[J].天津教育,2023(33):55-57.
[4]楊雪芹.新課程標準下初中英語單元教學分析[J].文科愛好者,2023(5):29-31.
[5]馮妮妮.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9為例[J].校園英語,2023(4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