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根峰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一詞出現在大眾視野,我國各大教育機構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歷史科目在初中教學中也是主要科目之一,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有重要意義。對于歷史教學而言,要想充分了解歷史并掌握歷史知識,校本作業的布置尤為重要。校本作業布置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所學的知識起到良好的鞏固作用,同時,校本作業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基于此,本文對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校本作業設計進行研究,以此為初中歷史校本作業設計提供一些參考建議,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歷史;校本作業
自核心素養教育提出后,教育課程改革逐漸深入,在核心素養下,教師要進一步思考如何確定教學目標、如何選擇教學評價方式及教學內容,怎樣對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改正和優化。任何事物都要隨時代發展而進步,初中歷史教學也是如此,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做到與時俱進。當前,五大素養的落實是初中歷史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教師的作業設計通常是課堂的優化和改善,未能重視課堂外歷史作業的優化與思考,在歷史校本作業設計時缺乏創造性,從而導致校本作業流于形式。實際上,校本作業是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制訂科學合理的作業方案,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歷史校本作業設計要立足于學情、考綱和課標,將國家情懷、歷史解釋、史料實證、時空觀念及唯物史觀融入其中,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促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維品質和自主能力。當前,歷史校本作業設計必然成為教育新常態。本文將針對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校本作業的設計進行探討。
一、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校本作業設計的重要性
(一)培養批判思維能力
初中歷史校本作業設計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有效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歷史校本作業設計要有問題的提出,收集并整理相關資料、分析證據等,要求學生要對歷史事件、文化現象及歷史人物進行評估和思考,以此鍛煉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二)促進溝通和表達能力
科學的歷史校本作業設計能夠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觀點和建議,通過此種方式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三)培養合作精神
歷史校本作業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團隊意識。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組件學習和討論,指導學生分工合作、相互協助,在合作中培養其領導能力及團隊意識,不僅能提高整體學習效率,還能增進彼此的情感。
(四)激發創新意識
合理的歷史校本作業設計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及自主創新能力。教師以開放性的任務和問題為主,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思維的創新,并根據自己的判斷能力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或建議,從而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五)提高綜合能力
通過歷史校本作業設計,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能有所提升。在實際教學中,靈活運思維方法、信息技術及歷史知識,從而解決多樣化問題,有效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思考能力,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綜合能力。
二、傳統教學下的課外作業的藩籬
(一)布置粗糙,容量較大
在傳統教學工作中,大多數教師更側重于課堂教學,將時間和經歷全部放在課堂教授上,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即校本作業設計。當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只是讓學生完成和學習相關的配套習題,未能精心設計歷史作業,給學生布置一些練習題就算完成教學工作。這種方式不僅給學生增加了學習壓力,無法提高學習效率,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形式陳舊,效能低下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思維方式過于落后,即使在完成課堂教學后,并布置了相關的練習題,但是題型內容過于淺化,缺乏對歷史知識的運用設計和理解,針對學生歷史品格及關鍵能力的考查培養過少,特別是在史料證實及歷史解釋方面培養不足,教師設計的問題不充分,沒有深入挖掘教學材料,未能形成系統性問題。
(三)題型呆板,定位簡單
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多數教師沒有準確地定位作業功能,而是將作業作為知識的鞏固,從而造成歷史作業的呆板、重復。傳統歷史作業嚴重缺乏體驗式和實踐性,通常都是紙質作業。為強化學生所學知識,常常利用知識學習知識,以技能練習技能,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實際教學內容多以選擇題為主,沒有較強的針對性,所設計的作業過于統一,作業題目缺乏創新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歷史校本作業設計與研究
(一)以教材為基礎,適當拓展延伸
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內容是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有教學方向和任務目標,要依賴于教材內容才能持續推進教學。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歷史校本作業設計不能只追求創新而偏離教材內容,先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再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延伸和拓展。
例如,在教授初中歷史“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一課時,教師在設計校本作業時,作業任務中一定要融入重點知識,如西周、商朝、夏朝的建立是在什么時間?提問學生東周有幾個時期?它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以此種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歷史興衰過程進行梳理和分析,有效構建系統性的知識系統。
例如,設計初中歷史“青銅器與甲骨文”作業時,首先,教師可以適當延伸作業內容,讓學生自主收集并查找商、夏周時期的青銅器特點和工藝,對青銅器的紋飾內涵及工藝發展有更充分的了解。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收集和思考,促使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了解歷史文化、感受歷史文化的多姿多彩,有效建立學習歷史知識和民族自豪感所需的時空觀念,使學生在收集和查找資料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促使其全面發展。
(二)以現實為依據,設計調查作業
歷史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借鑒前人或前事的經驗和成果,從而完善和優化現階段的社會體制,對曾經的歷史錯誤銘記于心,將其作為激勵的手段。所以,教師在初中歷史作業設計時,不僅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充分考察,還要依據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從歷史背景中融入現實生活,所布置的歷史作業要和生活相聯系,作業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例如,在初中歷史“土地改革”作業設計中,教師要將布置的作業內容貼近生活,“找出身邊經歷過土地改革的人群”,然后對這類人進行訪問和調查,土地改革影響生活的信息進行記錄。在此次作業中,對年長者包括學生的祖輩都可能經歷過土地改革,學生可以調查家中老人。此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解答問題時更貼近于生活實際,在實際生活中了解到土地改革給人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和變化,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也能使社會主義信念更加牢固。
例如,在設計初中歷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課時,教師仍然可以采用上述方式為學生進行布置作業,指導學生對身邊經歷過經濟體制改革的人進行訪問和調查,促使學生在實際調查中感受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性,通過此種方式能有效
增強學生對國家政策的自信心,樹立起對民族的責任感。
(三)以實踐為目的,設計討論作業
初中歷史教學主導的教學觀念為“唯物史觀”,該觀念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辯證思維,鍛煉學生以唯物辯證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設計特色校本作業時,不但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充足的思想空間,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討論歷史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以實現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尤其是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更應予以其有針對性的解答,才能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學科打下基礎。
相比于七、八年級學生,九年級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會有不同。以“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容為例,在正式開課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如經濟危機的根源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者是哪個國家等?由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向不同,呈現的答案也會存在一定差異,這樣一來,在教師上課期間,通過辯論賽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踴躍發言,教師在適當為其補充,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國際歷史的認知。
(四)設計有“自主特色發展”的拓展型校本作業
拓展型校本作業涉及多個方面,例如人文素養、健康生活、生活技能等,促使教師真正掌握到學生的興趣喜好,進而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方式,調動了學生高質量完成作業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綜合發展極為有利。例如,學習“考察近代歷史遺跡”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親身實踐的作業,讓學生親身觀摩后以書面、文字、手抄報等形式記錄下來,對觀摩方向一致的同學可自由成為小組,共同在班級內展示自己的作業成果。
由此可見,借助拓展型校本作業設計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感悟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培養了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以及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且,通過合作展示的方式,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揮,拉近了學生與歷史學科之間的距離,學生與學生的關系越來越融洽,提升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級凝聚力。
四、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校本作業設計反思
(一)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校本作業的編寫離不開整個備課組、教研組教師的共同努力,各位教師互相借鑒、互相學習、集思廣益,從而制訂出更加適宜學生學習、發展的校本作業,降低了教師單獨設計的盲目性,對每個考點內容都能有所涉獵,在展現了歷史教師個人能力的同時,與核心素養背景完全融合,切實發揮了教育合力的最大化價值。
(二)完善監督評價機制
教師需要對校本作業進行批改,而學生需要自主完成作業,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校本作業的價值。但是初中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時期,很難長期堅持完成作業。教師要加大對學生校本作業的監督力度,通過建立有效的獎懲機制,點燃學生積極完成作業的熱情,幫助學生養成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為校本作業重要價值的顯現做好準備。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需要轉變過去設計校本作業的理念,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原則,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設計出更有針對性的校本作業,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鍛煉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為學生今后學習深層次的知識內容打下堅實基礎。
(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2021年度立頊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分層次校本作業的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項批準號:JYKT—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