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冉寧(1991~),女,漢族,河南鄭州人,北京市昌平區中山實驗學校,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摘? 要:素質教育是現階段教育的重點,其核心在于將知識傳授、技能培養、智力發展、品格培養相結合,把智力開發和非智力開發進行深度融合,實現學生核心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英語教師要在課堂上積極營造和諧、獨立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有效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使彼此之間的溝通更為活躍。同時,教師和學生應采取適宜的溝通方式,使課堂氣氛更活躍,旨在指導和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教學。此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教材等一切教育資源,完成英語教學的實踐創新,創設優質的課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素質教育;英語教學;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8-0115-04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對英語人才全面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在英語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推進素質教育,這將是今后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在高質量教育時代,推動素質教育進程是英語課程的目標和挑戰,英語和其他學科一樣,擔負著提高整個國家思想道德修養和文化素質的責任。因此,在英語素質教育中,優化課堂教學是最佳途徑。為了進一步優化英語教學實踐課堂,英語教師應從教學活動、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創新優化,有效提升英語教學實踐效率,以便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 素質教育內涵
素質教育與社會、大眾發展的需要相關,是注重學生積極品質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注重開發學生的潛力,從而形成健全人格的一種教育。事實上,素質教育是一個相對全面的概念,學生獲得一定的教育后,可以完善自身思想品德,學會學習、做人、發展,其中,學會學習是指學生接受以往的經驗,適應主動學習,發現新知識,能夠在學習中分析和解決問題。學會做人,意味著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正確的三觀,從而逐漸成為品格高尚、紀律嚴明、志向遠大的現代人才。學會發展,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適應社會發展,形成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學習能力,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但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很少關注這些要素,這也使得部分學生成為考試的“巨人”、實踐的“矮子”。因此,素質教育下英語教學的實踐創新,需要以變革教學思路和方法為前提,幫助教師樹立素質教育育人觀念,并鼓勵英語教師繼續深造,研究大教育觀,從宏觀的角度分析英語教學,關注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同時融合思政教育、心理教育、性格引導等其他學科領域知識,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 聚焦素質教育,英語教學實踐創新的重要性
第一,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實踐創新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從學生的長遠發展來看,思想培養比知識技能的傳授更重要。思維決定了一個人如何看待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影響著人的發展。只有理性、擁有科學思維的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能夠利用適宜的教學情境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第二,聚焦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英語教學實踐創新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教師能夠創造出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新型教學方法時,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逐漸提高。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認真聽講、深入思考,更好地訓練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第三,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實踐創新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英語教學的內容復雜且多面,往往包括聽、說、讀、寫。實施英語教學實踐創新的過程也是提高學生綜合技能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在給予學生某一共通知識點時,幫助學生將其與學生的思維方式聯系起來,從整體上進行思考,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素質教育下英語教學實踐創新的要點
(一)個性化教育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育策略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一切教育需求。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通常使用單人講述式教學方法,以便所有學生按照同一標準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差異需求,使學生的學習事倍功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開始研究個性化教育。個性化教育的目標是根據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符合他們個性和需求的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此外,實施個性化教育還需要評估學生,了解他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分類,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高質量的教育。這種分類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來進行,從而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課程,讓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和內容,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素養。
(二)專業理論導向
課堂是學與教的重要場所,在課堂教學中包括教師引領、師生互動、等環節。因此,專業理論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具備英語教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理論等專業知識,幫助教師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創新教育觀念,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掌握相關理論的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信心。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師要了解分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師必須了解不同類型的課程及其教學方法,建立適當的學習系統,以改善學生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效率。
(三)創新性嘗試
教育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技能,還幫助學生發展思維和創造力。為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實現教學現代化和教學水平的提高。首先,教師要及時融入新的教學方法,包括情境教學、小組學習等。這種新的學習方法將能夠滿足更多學生的需求并改善他們的學習方式。例如,情境互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知識,小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其次,教師要探索新型教學模式,以彌補自身教學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些研究可以幫助教師適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游戲化教學、競爭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實現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四、 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知識講解,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在素質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英語教育也在開展核心素養教育改革。然而,一些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過于注重講解英語理論知識,教學方法簡單而枯燥,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學習較為被動,沒有進行其他知識的延伸,忽略了英語聽力材料、英語電影等其他優質的教學資源。此外,部分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升沒有引起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被滿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缺乏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學意識有偏差
教學資源匱乏是素質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中的一個普遍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小學,其教學資源不如城市小學,許多農村學生學習英語往往較晚。教學資源的匱乏,使教師難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往往導致英語教學質量難以有效提升。首先,教師講課內容全部來自教學手冊,沒有別的教學資源輔助。其次,教師缺乏英語新聞、英語電影等實際應用的教學資源,以及在線英語學習平臺、英語學習App等數字化教學資源。
(三)學生主體作用被忽視,學習體驗較低
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創設優質的學習環境,引導其自主思考學習。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一些英語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仍然按照原有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有效發揮,教師“主宰”課堂,學生的學習體驗較差。同時,英語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應試考試上,過分關注學生的英語考試分數,為了趕進度,在課堂上爭分奪秒,導致師生互動交流非常有限,嚴重影響了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四)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興趣不濃
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還很薄弱,有些學生以“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學習英語,有些學生專注于其他學科,對英語不太關心……最終都導致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沒有形成清晰的學習目標,使得其不能很好地掌握和運用英語,嚴重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習英語不是僅僅學會書本的知識,還取決于良好的語言環境。如果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缺乏口語表達氛圍,就會阻礙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英語的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不斷積累才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五、 素質教育下英語教學的實踐創新策略
(一)以微課為載體,落實雙師教學
“微課+教師”的雙師教學指的是以名師錄制的微課視頻作為輔助,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點。在英語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優質微課資源,注重提高學生課前課后的學習能力。然后在課前、課中與課后中進行合理應用,以此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基本都從課堂閱讀教學的過程入手,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鼓勵他們在課堂上深入學習,加強課堂學習的認知。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實踐發展,但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有限。因此,教師可以選擇相關的外教優質微課資源提供給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既能幫助學生提前熟悉新知,還可以使教師將更多精力放在備課上,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為他們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但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優質微課資源時不能只看內容的質量好壞,還要注意其時間的長短。比如在低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教師選擇的微課視頻時間要盡量控制短一些,以便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并且可以避免產生較大心理負擔,實現整體學習效率的提升。
(二)立足新課標教學思想,設立大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素質教育是我國當前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大方向,在我國教育工作中有著巨大的影響。盡管許多英語教師都意識到英語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但教育觀念卻存在一定的落后,導致該學科的發展出現滯后。一些教師只關心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對口語表達、聽力訓練等實際運用方面的指導。當前國家持續進行新課標教學改革,英語教師需要立足新課標教學指導理念,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需要積極設立大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交流溝通能力,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可以理解重點句型,并利用其與他人進行良好的交流表達。同時,教師還需要結合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思想,再結合各單元的主題內容設計分小目標,從而可以提升整體教學內容設計的有效性。另外,英語作為一種外來文化不可避免地與漢語的文化背景有許多相異處,這是對學生實施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重要的引申點。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立足新課標教學理念,在設立大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整合單元內涵的文化精神,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和家國情懷。
(三)開展“微戲劇”教學指導,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由于傳統教育理念對當今英語教學的影響,一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往往注重教授學生的考試技巧,以期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學得更加深入。優質的英語教學實踐創新不需要老師設計深奧的課堂內容,而是要讓學生有所發展、有所成長。
“微戲劇”是以情境教學為基礎,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利用自身所學的英語知識開展實際對話,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和知識深度掌握有積極意義。在學生正式投入到“微戲劇”表演前,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對自己參演的角色進行深入了解,幫助學生學會通過肢體動作、表情等來詮釋表演語言,組織學生通過電影片段、舞臺劇觀看的方式,對“微戲劇”中人物性格以及內心想法進行揣摩,引導學生積極借鑒提高自身表演能力,讓“微戲劇”表演更加流暢。在學生每次表演完“微戲劇”后,教師要作出積極鼓勵性評價,對學生進行表揚,善于挖掘發現學生閃光點,引導學生在表演細節中融入更加充沛的感情,對學生“微戲劇”表演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總結學習問題,讓學生對“微戲劇”學習形成自信心。例如,老師在課前花3分鐘,組織學生完成分角色的口語交際練習,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角色對話、朗讀,在用英語講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同時,談論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看過的好電影、聽過的好音樂等。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時強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四)具體任務驅動,強化對知識的記憶
新課標下的素質教育清楚地表明了學生的學生主觀能動性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性。英語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參與特定任務,通過具體任務驅動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幫助學生主動完成不同類型任務,落實其課堂主體地位。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提升。例如,在教學“What time is it?”時,英語教師可以嘗試提前布置好關于“story time”中的故事表演任務,學生必須能夠在課堂上表演。學生接到任務后,主觀能動性被調動,主動尋找自己喜歡或適合自己的角色,進入實踐過程。教學過程中,當學生掌握了時間問答的問題后,教師可以繼續布置拓展性任務,鼓勵學生一一完成畫畫、寫字的游戲活動,然后繼續熟悉關于時間問答的內容,從而增強他們對本課知識點的記憶。在不同類型任務的帶動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記憶也得到增強,為后續的學習和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構建分層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在素質教育下開展英語教學的實踐創新活動時,教師注意到課堂上學生學習表現的差異,不僅直觀地體現在學生的英語成績上,也將更加清晰地體現在學生的核心英語素養上。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和能力,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制訂階段性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實施素質教育,構建分層教學策略,并在教學過程中落實這一教學策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制訂相應的計劃時不宜過于復雜。首先,教師需要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調查,結合各種反饋信息;其次,明確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水平后,教師需要針對不同英語學習水平的學生制訂差異化的教學標準,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六、 結論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創新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創造良好的交際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語言實踐,克服知識匱乏、語言交流不足的問題,實現素質教育的科學化。同時,教師還必須認識到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瑋,馮廣宜.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英語廣場,2023(21):123-125.
[2]曹秀峰.中小學英語教學創新策略與實踐[J].校園英語,2021(21):102-103.
[3]張韻.談談新課程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7):115.
[4]班亞培.素質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的提高策略[J].校園英語,2018(17):18.
[5]張果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校園英語,2017(21):126.
[6]康越.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