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池永香(1975~),女,漢族,山東濰坊人,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第二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歷史。
摘? 要: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中,即時評價已成為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尤其在高中歷史課中,由于學科的特殊性質,即時評價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還能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文章探討高中歷史課中即時評價教學的實施,以期為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歷史;即時評價;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8-0155-04
高中歷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和公民素質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由于歷史知識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諸多困難。因此,如何通過即時評價教學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已成為廣大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那么,在高中歷史課中,如何有效實施即時評價教學?文章結合歷史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究。
一、 即時評價教學的概念和理論基礎
即時評價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步和成果進行即時、連續的評價和反饋。這種評價方式不局限于單一的考試或測驗,而是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從而更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即時評價教學強調評價與教學的緊密結合,旨在通過即時的反饋,引導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果。
即時評價教學的理論基礎堅實且多元化,它深深植根于建構主義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以及反饋理論中。其一,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經驗和思考來建構知識,而即時評價教學正是以此為基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即時給予反饋,從而幫助學生深化和豐富理解。其二,最近發展區理論主張學生的發展存在兩種水平,即現有水平和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而即時評價教學則恰恰能夠針對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提供精準反饋,助推學生跨越這一發展鴻溝,進而提升學習水平。其三,反饋在學習過程中的核心作用也被反饋理論所強調,而即時評價教學則提供即時且具有針對性的反饋,幫助學生明晰自身學習狀態,及時發掘改進之處,進而優化學習策略,提升學習效率。這三個理論相互補充,共同構建了即時評價教學的理論基礎,為其在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 即時評價教學開展的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即時評價教學應遵循發展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簡單的評定,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進步和發展潛力。評價應著重于鼓勵和引導學生,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力,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在即時評價教學中,教師應多給予學生賞識和表揚,少進行苛求和批評,通過肯定和信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態度。
(二)多元性原則
即時評價教學應注重多元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評價的主體和方式多樣化,不僅僅局限于教師的評價,還要包括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評價關系應建立在師生、生生之間,甚至可以擴展到小組之間。通過多元評價,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從不同角度獲取學生的反饋,使評價更加客觀、準確。多元性評價還能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提高其對學習的自我監控和反思能力。
(三)針對性原則
即時評價教學應遵循針對性原則。這一原則要求評價要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確保評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在即時評價過程中,教師應以事實為依據,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同時,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和不足,通過技巧性的批評和指導,幫助學生找出問題所在,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向。針對性評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其思維的深入發展。
三、 即時評價教學開展的策略
(一)樹立即時評價的理念
即時評價教學的開展,對教師而言,首先且最重要的是要樹立即時評價的理念。這種理念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法的變革,更是一種教育觀念的轉變。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將不再是單方面傳授知識的角色,而是轉變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在每個教學環節中,教師都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進步。這意味著教師需要時刻留意學生的表情、動作和言語,以洞察他們的理解程度和學習困難。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準確判斷學生是否跟上了教學進度,是否對某些概念有所困惑,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當教師真正將即時評價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理念時,他們就能在每一個教學瞬間捕捉學生的學習動態。這不僅僅是為了發現問題,更是為了給出及時的、具有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通過即時評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鼓勵他們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并給出具體的建議來幫助他們改進。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成為學生學習的真正伙伴和引導者。這種關系更強調互動和合作,共同構建一個高效、充滿活力且真正互動的課堂。
因此,可以說,樹立即時評價的理念確實是即時評價教學成功開展的關鍵所在。只有當教師真正認同并實踐這一理念時,即時評價教學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果,真正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明確評價目標
在即時評價教學中,明確評價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為了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設定明確、具體的評價目標。這一步驟不僅有助于引導教學的方向,還能確保評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從而使教學活動更加有針對性和意義。當評價目標明確后,教師和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展開教學活動。對學生而言,明確的評價目標能夠使他們清楚自己需要達到的學習水平,進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力。這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使他們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興趣。
同時,明確的評價目標還能為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清晰的指導。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和評價任務,以確保教學內容與評價目標緊密相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評價目標。在即時評價教學中,明確評價目標對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有助于引導教學方向,確保評價與教學目標的一致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開展即時評價教學時,應充分重視評價目標的設定,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例如,以統編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中的“全球航路的開辟”為例,實施即時評價教學時明確評價目標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針對這一主題,教師需要設定的評價目標可以是:學生能夠全面、準確地理解全球航路開辟的歷史背景和過程,并分析其對世界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這樣的評價目標具體、明確,既體現了教學內容的要求,也考慮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明確了評價目標后,教師可以圍繞這一目標設計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和評價任務。例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參考資料,自主梳理全球航路開辟的歷史過程,再通過課堂討論、小組報告等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互相評價和交流。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與評價目標緊密相連,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及時發現問題,靈活調整教學策略。例如,當發現學生對全球航路開辟的影響理解不夠深入時,教師可以增加相關背景資料的介紹,或者設計更具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這樣的即時反饋和調整,能夠確保教學與評價的緊密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三)多樣化評價方式
即時評價教學應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這是因為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和優勢,單一的評價方式很難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除了傳統的考試、測驗外,課堂討論、小組活動、個人展示等評價方式都可以被引入到即時評價教學中。課堂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和交流,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和溝通能力。小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個人展示則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個性特色,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從而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同時,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還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不同的成功感,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是即時評價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以統編版歷史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中的“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即時評價。除了傳統的考試和測驗外,可以結合課堂討論、小組活動、個人展示等方式,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在討論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對隋唐制度變化與創新的見解和觀點,并引導他們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辯論。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并即時給予反饋和指導。其次,教師可以設計小組活動,讓學生分組進行研究性學習。每個小組可以選取一個具體的隋唐制度進行深入研究,并在課堂上呈現研究成果。在小組活動中,教師可以評價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資料整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個人展示。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對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進行個性化的探究和展示。個人展示可以是研究報告、PPT演示、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創造力。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發現學生的獨特之處和潛力,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通過以上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教師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對“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這一主題的學習情況。同時,學生也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這樣的即時評價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四)即時反饋與調整
即時評價教學的核心在于即時反饋,這是因為及時反饋能夠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而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果。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包括學生的聽講情況、思考問題的方式、回答問題的準確性等方面,及時發現問題并給出反饋,反饋應該具體、明確,不能模糊不清。教師要用明確的語言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讓學生清楚自己在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進。同時,教師還要給出改進的建議,讓學生知道如何改進自己的不足,提高學習效果。這樣的反饋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況,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除了給出反饋,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當教師發現學生在某個方面存在困難時,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采用更易理解、更貼近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式,以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這種即時調整的做法,能夠確保教學與評價的緊密結合,提高教學效果。即時反饋是即時評價教學的核心,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時給出具體、明確的反饋,并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與評價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及時反饋的幫助下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
例如,以統編版歷史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中的“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為例,可以設定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如閱讀教材,分析案例,討論城市化進程中的各種問題。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包括他們分析問題的方法、理解城市化進程的深度等。假設在閱讀教材環節,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城市化進程的歷史背景理解不夠深入,那么這就是教師需要給出反饋的點。教師不應急于完成教學計劃,而應即時停下來,重新梳理和講解這部分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理解。這就是即時反饋的力量,能夠確保學生在每個教學環節中都能扎實理解,跟上教學進度。再如,在討論環節,如果學生對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討論不夠深入,教師可以適當調整策略,給出更具引導性的問題,或者補充相關的背景資料,激發學生的深入思考。這樣的即時調整,能夠確保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反饋和調整應該是持續的、動態的。學生的每一次回答、每一次討論,都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的源泉。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理解程度始終保持一致。
四、 即時評價教學在高中歷史課中的效果分析
(一)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即時評價教學在高中歷史課中的應用,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首先,即時評價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而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動力。其次,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適應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讓學生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從而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最后,即時反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得到引導和糾正,有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綜上所述,即時評價教學在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即時評價教學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積極影響,同時也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在即時評價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時發現問題并給出具體、明確的反饋,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教學設計和調整能力。通過即時評價教學的實踐,教師的這些教學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從而提升了整體的教學水平。
五、 結論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課中即時評價教學的實施策略對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師教學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明確評價目標、多樣化評價方式、即時反饋與調整以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我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升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同時,這一教學模式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們不斷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教學調整能力。最終,即時評價教學將有助于構建高效、互動的高中歷史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錢洪潮.讓課堂的瞬間更加美麗:高中歷史新課程有效實施即時性評價的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2):74-77.
[2]鄧羽欽,楊菲.高中歷史課堂即時評價的路徑[J].考試周刊,2012(16):123-124.
[3]袁振輝.以發展為根本—體驗體育教學課堂中的即時評價[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7,4(4):131-132.
[4]顏建華.高中歷史新課程有效實施即時性評價的思考[J].文理導航,2020(28):51-52.
[5]宋駱燕.指向史料實證素養培養的高中歷史課堂學習評價實踐研究——基于“讀·思·達”教學法視域[J].亞太教育,2022(1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