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百華
一、思維導圖的解讀
被譽為“21世紀全球性的思維工具”的思維導圖,是英國教育兼心理學家Tony Buzan(東尼·博贊)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
思維導圖法是一種利用繪制可視化的圖像,以直觀的構圖、圖解方式,采取樹狀結構與網狀脈絡,描述多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或呈現大腦思維的過程,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激發創意、梳理知識脈絡、培養系統性的縝密思維、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閱讀理解、強化記憶力,并能快速掌握并交換信息與知識的方法。思維導圖由六要素構成,分別是中心主題、分支主題、關聯線、關鍵詞、配色和配圖。在閱讀過程中,書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章節等都可以成為一個中心主題,并由此中心向外發散出成大量的關節點。每一個關節點代表與中心主題的一個連結,而每一個連結又可以成為分支主題,再繼續向外發散關節點,呈現出放射性立體結構,這些關節的連結可以視為在閱讀中獲取的信息,就如同大腦中的神經元一樣互相連接。它是一種利用圖形結構梳理內容來提升學生思維的輔助工具。它簡單卻又很有效,它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有序、全面、細致地觀察、思考、分析,理清思維,學會獨立思考。思維導圖能夠很好地發散學生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全方面鍛煉他們的思維。因此,思維導圖是閱讀的好幫手,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關鍵。
二、思維導圖應用于課堂教學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將課文中最主要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并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轉換成圖式的形式,使內容之間形成體系和層次,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并記憶課文的內容,從而有助于學生進行高效閱讀。
教學時,我借助思維導圖中六頂帽格式將課文分為六大支,中心主題就是課文題目,白色思考帽表示作者簡介,紅色思考帽表示基礎知識,黃色思考帽表示文章內容,黑色思考帽表示文章類型,紫色思考帽表示寫作方法,藍色思考帽表示寫作素材。例如,教學老舍老生《貓》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繪制一個六頂帽思維導圖。在黑板的中間,我畫了一只簡筆畫貓,告訴學生這是中心主題,然后我從右側一點鐘方向順時針畫了六條曲線,第一個分支我用白色的粉筆描粗,告訴學生這是白色思考帽并寫上作者簡介這個關鍵詞。我依次在每個分支上運用六頂帽對應的顏色分別寫上基礎知識、文章內容、文章類型、寫作方法、作文素材關鍵詞,然后在每個分支上分別勾畫出線條比主干分支再細一些的次分支曲線,分別再標上關鍵詞,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例如:白色思考帽作者簡介的主干分支延伸出作者、代表作品兩個次分支,紅色思考帽基礎知識的主干分支延伸出字、詞、句三個次分支。就這樣以此類推,一幅簡單的思維導圖就呈現在學生面前。我一邊畫一邊向學生介紹思維導圖的要素和使用方法,最后提醒學生要注意繪圖時要抓住關鍵詞,不能大量羅列課文的原文,還要注意發散出去的層次分支線條也要逐漸變細,做到層次分明,這樣一講,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繪制方法,并且躍躍欲試,都想自己親手畫一個思維導圖。于是我因勢利導,讓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們積極性很高,繪制的思維導圖也是五花八門,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節課輕松上完了,學生也學會了繪制思維導圖,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很好。
三、思維導圖運用于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又是考試的重點。運用思維導圖做閱讀理解,往往事半功倍,效果很好。
做閱讀題時首先要銘記于心的就是閱讀理解并不難,答案都在文章中。
閱讀的步驟分為三步:審題——讀文——作答。三步閱讀法,一步也不能少,環環相扣。
(一)審題
審題時要畫出題目要求中的關鍵信息,數清題目,占格分點作答。
看到閱讀先別急,瀏覽題型做批注,圈個圈,畫個鉤,一目了然不會漏。數問題,有幾個,怎么問,怎么答。做題符號要看清,打鉤打叉畫線型。
(二)讀文
閱讀文章先別急,帶著題型回原文。先讀題目判文體,標出序號理段落。粗讀明白表面意,讀開頭來讀結尾。鎖定位置上個圈,前后左右找答案。
(三)作答
1.卷面要整潔,字跡要工整,優先用原文,多分要多答,多格分點答。
2.做完要檢查,避免空漏題,加標點,畫句子,選讀音,填詞語容易漏。
閱讀理解題重點考查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如果學生在閱讀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文本特點抓取關鍵信息,并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匯總和深度思考,就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經過對小學語文常見的閱讀題型的分析后,我決定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閱讀理解中。那么,如何繪制閱讀思維導圖呢?一要分析文本。一定要先確認這篇文章屬于哪種文體。小學階段主要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的記敘文為主。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為例,寫人的文章主要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描寫或者通過一件事或幾件典型事例的敘述來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質和精神風貌。閱讀的重點就是通過分析細節或抓住典型事例,把握人物形象領悟精神品質。要知道主人公是誰,他有什么特點,主人公做了幾件事。閱讀時要根據自己的理解圈出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信息,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對關鍵詞的順序進行區分。二要確定中心,中心圖必須是能夠表達這篇文章主題的圖像或文字,一般以文章的題目為中心圖。三要繪制主干,找到閱讀文章的行文結構,選取不同顏色繪制主干。例如:記敘文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六個要素就要分別用六種顏色來區分。四要提取關鍵,按照閱讀思維導圖原則將文本要素、事件主題、文本主體、具體表現、表現狀態等信息在思維導圖上呈現出來。五要聯系上下文,用連接線或者是箭頭將前因后果聯結起來。六要配關鍵圖像,將重要的信息繪制成簡潔抽象的小圖。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預習和學習,它還可以把知識有效地整理、組織在一起,為學生呈現一個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的知識網絡,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只要抓住一個知識點,就可以層層剝繭,抽出與之相關的知識點,再由點組成知識面,知識就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腦海里了。因此,思維導圖是學生鞏固知識、內化能力的重要記憶工具,是教師創建高效課堂、創新教學方法的法寶。
結語: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學習策略,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脈絡和精神主旨,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樹立現代化教學觀念,深入探究思維導圖的積極作用,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運用,在豐富學生知識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