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永芳
小學德育的開展能提升小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亦是小學生成長的需求。小學階段是德育的關鍵時期,核心素養視角下,我們可以從提升師資水平、融入學科教學、豐富德育活動及予以科學評價等路徑來落實德育教育,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在小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非常重要,為此,語文教師應當立足于教材,深入挖掘有利于培養學生德育核心素養的良策。
一、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基礎?!墩Z文課程標準》低學段對識字的要求是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漢字數量多,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采用多樣化的識字方法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掌握多樣的識字方法,促進他們識記效果的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讓小學生對漢字有全面認識,才能讓他們充分了解我國的漢字文化,才能在組詞時更加靈活,其實漢字中有很多能體現良好德育核心素養的實例,語文教師只要細心觀察教材即可發現。例如,在教學《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課時,其中有幾個生字(忘、挖、井、席、念)需要學生認識,在教會學生認識生字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將其組成本課的中心思想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為學生講解這句話的意思,培養學生知恩圖報不忘恩人的良好德育情操,如此,可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
閱讀教學可分為課堂朗讀發聲教學和默讀解題教學。課堂朗讀教學注重的是體會作者在寫作時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在很大程度上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深入體會作者在文中創造的意境。而默讀解題教學,則是閱讀的有效方法,如何快速閱讀,找出題目中與文章相切合的字或句子,聯系上下文找到題目的答案。但無論是哪種閱讀都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德育素養。
例如,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課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可以知道雷鋒熱愛祖國、樂于助人,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文化知識,還應當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樂于助人的品質。唯有如此,學生將來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國家作貢獻。
三、關愛生命,奠定身心健康的核心素養
我曾對我校的一千余名家長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發現家長心靈深處的第一希望不是孩子有多么優秀,而是確保他們日常的安全和健康。由此可見,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他們的生活幸福程度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關愛生命”作為德育的第一主題。
首先,向學生傳授“做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是實現自己理想的前提”的觀念,并通過組織各種健康的活動,如:陽光一小時體育鍛煉活動、田徑訓練等,讓孩子們喜歡體育活動,使他們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
其次,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德育應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掌握安全技能。學校通過主題班會、報告會和防災演練等活動,開展“生存教育” ,教給學生各種生存的知識、方法和遇到危機的處理辦法、逃生的本領,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防止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
在學校紅領巾廣播站開辟“知心姐姐”欄目,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兼職教師,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保證心理健康,增強心理素質。
四、在習作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寫作能力的應用涉及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小到朋友之間的書信往來或者撰寫工作報告,大到國家重要新聞的發布等,都需要良好的寫作能力,因此,在寫作教學中亦可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核心素養非常重要,老師應當對此引起高度重視。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有必要在識字教學、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中恰當地融入德育教育的內容,從小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為國家培養一批批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