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月芹
教師要將學習與思維的發展融合起來,打造富有深度思維的化學課堂,讓化學的學習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這樣能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學情是發展高階思維的基點
教師要根據高中各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加強學與思的融合,促進學生對抽象化學知識的理解。如高一是邏輯推理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內容,但由于未能系統地掌握內容,在信息加工時,難以綜合地分析內容。教師要將“學”與“思”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基于初中階段“知道、領會”的低階思維逐步向“分析、關聯、評價”等高階思維進行發展,能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提升。
二、目標是發展高階思維的導向
教學目標能使教師更好地把握化學內容的重難點,能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起一定的啟發引導作用。在以往的化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關于目標的制訂偏向于知識的陳述。但是作為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習得,還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細心研讀課標,根據學生所需達到的要求,設計能發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如在學習蘇教版必修一《金屬鈉及鈉的化合物》內容時,教師設計教學目標如下:利用趣味實驗,學生在“觀察、分析、驗證”的思維理念下進行實驗分析與推導,并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進一步讓學生鞏固氧化還原反應單線橋模型;運用分組實驗使學生獲得基本實驗技能,通過氧化鈉、過氧化鈉的對比學習,讓學生學會同類化合物學習的方法,形成用規范的化學用語解釋現象的能力;通過了解過氧化鈉在生活、工業上的應用,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同感。
三、內容是發展高階思維的載體
知識的獲得與思維的發展密不可分,而知識又蘊含于內容之中,教師要借助化學知識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促進內容的選取、目標的達成。教師要結合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確定知識內容,要確定每個主題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教師要分析教學內容的邏輯結構,分析重點、難點以及知識之間的關系。教師要將知識與高階思維聯絡起來,選擇合適的素材組織教學內容,以促進學生思維層次的提升。對于層次較基礎的內容可以通過理解、記憶知識即可,而對于知識層次較高的內容,可以通過分析、評價、創造,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學思融通”的課堂,設計層級性的問題,以基礎性問題激活學生的低階思維,并逐步深入,引領學生去分析、對比,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