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古華
如果只進行淺層學習,不利于學生知識的遷移、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教師要引領學生開展深度的學習,培育學生必備的知識技能,這樣能促進學生化學觀念的形成和科學思維的培育。教師要提出開放性、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對知識形成深度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創設真實情境,喚醒求知欲望
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喚醒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能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教師要讓化學教學扎根于生活,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整合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他們能愉快地參與到學習之中。教師要整合問題,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化學的魅力。如在學習人教版九上《氧氣》內容時,教師呈現氧氣的圖片,并提出問題:登山運動員登山時為什么要攜帶氧氣瓶?說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大還是小?大家也許都知道魚兒在水里生活,但潛水運動員為什么還要攜帶氧氣瓶下水?說明氧氣易溶于水還是不易溶于水?教師創設生活情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氧氣。
二、融入分析研究,促進主動參與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參與課前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前預習時,教師布置預習作業,并以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建立認知結構,以派發任務單的形式指導學生預習。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布置系列問題,能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難點問題,能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要引領學生深入調查研究,能在整合知識點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能促進學生的深入探究。如在學習人教版九下《金屬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去探究鐵生銹的條件,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實驗、整合資源、分析思考,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開展分層教學,做到精準施教
由于每個學生的愛好、智力、興趣、接受能力不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分層教學,為他們設計難易不同的問題,以促進不同層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理解。教師分層提問,能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能讓他們在原有基礎上都能獲得提高。
總之,教師要在充分把握學情、了解認知儲備的基礎上,開展深度學習,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創設情境,讓他們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促進他們的遷移能力的發展,促進他們化學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