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近年來,微視頻作為新興的教育媒介,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部分教師使用微視頻教學時,忽視了微課是否適合學科課程本身教學的需求。且部分教師將大量的精力用于微視頻的制作,沒有留足夠的時間研讀教材、選擇教法、研判學情,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一般。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視頻該怎么用才能更好促成教學目標的達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一、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小學數學課的基本學習方式
從美國著名學者、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的“學習金字塔”中我們發現,學生學習的方式以下幾種。
第一種學習方式——聽講。這種方式是部分教師正在采用的,主要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方式為主,但它的學習內容留存率只有5%。
第二種學習方式——閱讀。它可以使知識留存率到10%。
第三種簡單的聽與看。我們的微視頻學習可以算在內,學習的留存率是20%。
第四種演示,可以達到31%。
第五種小組討論,可以上升到50%的知識留存率。
第六種實踐。在常規教學語言中,我們可以叫“做中學”或“實際演練”,這樣的學習方式知識留存率可達75%。
第七種是知識運用。就是教授別人或立即應用知識,它可以達到90%的學習內容留存率。
愛德加·戴爾提出學習效率在30%以下的幾種傳統方式都是個人學習和被動學習,而學習效率在50%以上的都是團隊學習、主動學習和參與性學習。
可見,要使微視頻教學達到最佳效果,必須讓學生參與到團隊中去學習。通過“學習金字塔”的研究,結合小學生的思維實際,我總結提煉了自己教學實踐中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小學數學課基本學習方式。
(一)基于合作學習
合作意識是學生學習的必備能力,從“學習金字塔”中我們可以看出,高效的學習都有著它的影子。經過調查發現,部分學生的合作能力較弱且缺少合作互助的機會。教學中,微視頻學習后,需要給予學生一個合作交流互動的過程,讓學生準確、有效、全面地交流自己的收獲,內化知識。
(二)基于問題引領
灌輸式的問答學習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質疑、好奇、挑戰等精神。新課程改革將把培養學生的問題能力作為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來研究,教師要努力營造多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掌握和確立一種基于問題的學習方式。
在微視頻應用實踐中,要建立以問題引領為導向的學習方式,就是要求學生在微視頻學習中積極質疑,以問題作為學習的載體,積極圍繞整個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來組織自己和小組的學習活動,并在這樣的活動中逐步形成一種強烈而又穩定的問題意識,久而久之在自己心中始終保持一種質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狀態。
(三)基于實踐學習
實踐出真知,且學生在學習中獲取的知識、培養的能力、發展的素質,都是在實踐活動中實現的。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小學數學課學習方式也應該是基于實踐的學習。在學生開展以微視頻為載體的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如調查、試驗、制作、教授、應用等等。
二、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小學數學課教學模式
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且高效有個性的過程,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很好的方法。在應用微視頻教學中,經過調查研究,反復試驗,確立了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小學數學課“214”教學模式。
“2”:用“微視頻+行政課”為主要課堂框架
教師通過網上直接下載截取或者用錄屏軟件進行錄制等方法收集制作有關數學知識點的微視頻。
“1”:學生完成一張自學導讀單
學生在觀看微視頻學習后填寫教師事前根據學習內容,所設計好的自學導讀單。
“4”:上課的四個基本環節——“三學一做”(獨學、互學、共學、運用)
獨學:即學生自主獨立完成學習,一般放在課堂前10分鐘進行。
互學:小組內學生進行相互學習。與常規課堂不同,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小學數學課堂將知識點的學習延伸到了課堂學習之前。學生對將學知識有了初步的學習,但因為每個人的學習水平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則學習到的知識層次也不同。這時,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先讓學困生借助自主學習單在組內分享自己對本課的學習心得,學習單上的學習內容,再讓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的學生做好總結與補充,這樣對知識的二次加工學習,也就是“學習金字塔”中主動學習的小組討論,教授別人,就可以將知識的留存率,即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共學:全班進行展示交流,共同學習。該環節雖然在互學之后,學生對該課知識點有了最基本,但也是最表面的了解,還是還需要教師在此基礎上有意識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全班交流討論,認識到知識最本質的部分以及知識間的聯系,或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實踐操作,拓寬知識面。
運用:學生對學到的知識進行當堂訓練。因為有了微視頻的提前學習,課堂上涵蓋的內容量,知識面就會相對增加,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再通過當堂訓練中,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數量的訓練中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中,從而進一步理解和鞏固課堂學習的重難點。
以微視頻為載體的小學數學課堂將學生獨學這一環節留在學校課前,學生能通過讀書、觀看微視頻自己解決問題,教師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重點,然后利用討論、實踐、給他人講授、即時練習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知識的留存率。時間成本大大節約,而我們可以將節約的時間進行即時練習,鞏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完成“實踐園地”上的課后作業,即時練習,及時檢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