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經貝伐珠單抗治療對患者臨床療效、免疫指標、腫瘤標志物水平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就診的52例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26例。對照組患者以紫杉醇與順鉑進行化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21 d為1個周期,兩組均治療3個周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免疫指標、腫瘤標志物水平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客觀緩解率(ORR)分別為34.62%、65.38%,觀察組更高;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自然殺傷細胞(NK)、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均降低,但觀察組均較對照組更高,CD8+百分比升高,但觀察組較對照組更低;治療后兩組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甲胎蛋白(AFP)均降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兩組肺癌患者生存質量測定量表(FACT-L)各項評分較治療前均升高,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貝伐珠單抗治療晚期非鱗狀NSCLC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調節免疫功能,降低腫瘤標志物含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 ; 貝伐珠單抗 ; 免疫功能 ; 腫瘤標志物 ; 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3.004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3.014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為臨床較為常見的肺癌類型,患者早期并無特殊癥狀,部分患者一經確診便已處于晚期,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已不適合手術治療。以紫杉醇、順鉑開展化療是晚期非鱗狀NSCLC臨床治療主要方案,其中紫杉醇可降低癌細胞分裂,促使腫瘤細胞凋亡,順鉑的細胞毒性能夠對腫瘤細胞DNA的復制轉錄過程進行破壞,具備較強的抗腫瘤效果,但晚期患者腫瘤增殖能力強,單純化療整體療效欠佳[1]。貝伐珠單抗為臨床常用的靶向治療藥物,可對新生血管生成進行抑制,進而減緩癌細胞增長速度[2],但當前尚未明確貝伐珠單抗的具體機制。基于此,本研究選取52例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討貝伐珠單抗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就診的52例晚期非鱗狀NSCLC患者分兩組,各26例。對照組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臨床分期[3]:Ⅲ期16例,Ⅳ期10例;年齡43~71歲,平均(60.83±2.74)歲;病程3~8年,平均(5.29±0.37)年。觀察組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臨床分期:Ⅲ期17例,Ⅳ期9例;年齡45~73歲,平均(60.74±2.59)歲;病程2~7年,平均(5.18±0.3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可比。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 [4]中的相關標準;②臨床分期為Ⅲ、Ⅳ期;③具備化療指征且能夠耐受;④預計生存期gt;3個月。排除標準:①合并腦轉移;②存在明顯咯血癥狀;③腫瘤侵犯大血管。研究經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蘇州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以紫杉醇與順鉑進行化療:化療第1、8天靜脈滴注75 mg/m2紫杉醇注射液(廣東星昊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439,規格:5 mL∶30 mg),將藥物與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均勻后使用,1次/d?;煹?~3天靜脈滴注75 mg/m2注射用順鉑(凍干型) (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461,規格:20 mg),將藥物與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均勻后使用,1次/d。觀察組患者化療第
1天聯合15 mg/kg體質量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靜脈滴注(百奧泰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210044,規格:100 mg/4 mL),將藥物與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后使用。以21 d為1個化療周期,兩組患者均治療
3個周期,治療期間均據患者臨床表現適當給予胃黏膜保護劑、止吐、利尿等處理。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采用《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1.1)》 [5]評估治療后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疾病進展(PD)。CR:腫瘤病灶完全消失;PR:病灶最長徑縮小≥30%;SD:病灶縮小lt;30%或擴大lt;20%;PD:病灶最長徑增加≥20%或出現新病灶,臨床客觀緩解率(ORR)=CR率+PR率。②免疫指標。于治療前后分別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3 mL,一部分以流式細胞儀(濟南中科瑞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CasCyte-S7)檢測自然殺傷細胞(NK),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另一部分血樣,經3 5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上層血清,以免疫比濁法檢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③腫瘤標志物。血液采集及血清制備方法同②,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以電化學發光分析法檢測甲胎蛋白(AFP)水平。④生活質量評分。以肺癌患者生存質量測定量表(FACT-L) [6],對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進行測定,量表包含36個條目(0~4分),分為身體狀況(0~28分)、功能狀況(0~28分)、情感狀況(0~24分)、社會/家庭狀況(0~28分)、肺癌附加(0~36分)5個部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均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中CR、PR、SD、PD分別2、7、12、5例,觀察組分別為3、14、6、3例。觀察組患者ORR為65.3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4.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 兩組患者免疫指標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NK、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gG、IgM均降低,但觀察組較高,CD8+百分比升高,但觀察組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指標降低,觀察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FACT-L各項評分均升高,觀察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非鱗狀NSCLC生長速度較快、惡性程度較高,發展至晚期患者可能已出現不同程度轉移,喪失手術治療時機,化療為晚期非鱗狀NSCLC的首選治療方案,但患者受病情影響,對化療藥物耐受程度較低,易出現神經毒性、肝腎功能、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影響治療效果。
紫杉醇可促進微管蛋白聚集,加強微管穩定性,進而對腫瘤細胞的分裂過程進行抑制。順鉑可對腫瘤細胞的DNA復制過程進行抑制,對細胞膜的結構進行破壞,抑制腫瘤增長。但順鉑的細胞毒性不僅作用于腫瘤細胞,還會損傷患者正常細胞,紫杉醇經肝臟代謝可能導致肝功能受損,兩種藥物結合可能引發較多不良反應。貝伐珠單抗能夠直接作用于患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其生物活性,減少新生血管生成,進而抑制腫瘤生長,促進血管正常化,增加腫瘤藥物濃度,增強化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7]。本研究中,觀察組ORR及FACT-L各項評分均更高,提示晚期非鱗狀NSCLC經貝伐珠單抗治療可促使治療效果提升,進而改善其生活質量。
NK細胞具備抗腫瘤、免疫調節作用,CD4+為輔助型T淋巴細胞,CD8+為殺傷型T淋巴細胞,在機體免疫防御中占據重要作用,其表達異常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出現障礙。受腫瘤侵犯及化療藥物的影響,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還可損傷正常細胞,降低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從而降低IgG、IgM [8]。貝伐珠單抗可抑制腫瘤新生血管,阻斷腫瘤生長擴散,降低腫瘤對患者免疫功能的侵害程度;同時貝伐珠單抗還能夠激活機體免疫系統,提高機體對癌細胞的殺傷力,保護機體免疫功能[9]。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NK,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及IgG、IgM均更高,CD8+百分比更低,提示貝伐珠單抗在晚期非鱗狀NSCLC治療中具備一定免疫調節功能。
CA125為多聚糖蛋白,CYFRA21-1為細胞角蛋白19的單克隆抗體,AFP為酸性糖蛋白,三者為臨床診斷與病情監測晚期非鱗癌NSCLC的常用指標。貝伐珠單抗可與患者體內血管內皮生長因相結合,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進而發揮抗腫瘤效果;同時還可對血管進行疏通,輔助化療藥物,將其集中于癌組織,增加癌組織藥物濃度,增強化療效果[10]。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A125、CYFRA21-1、AFP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晚期非鱗狀NSCLC經貝伐珠單抗治療可有效降低腫瘤標志物含量。
綜上,晚期非鱗狀NSCLC經貝伐珠單抗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調節免疫功能,降低腫瘤標志物含量,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陶虹, 郭麗麗, 吳洪波, 等. 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對復治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 中國腫瘤臨床, 2018, 45(10): 503-507.
潘恩媛, 夏琴. 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及對T細胞亞群、免疫功能的影響[J]. 中國醫藥導報, 2021, 18(29): 118-121.
羅小桐, 董信春, 茍云久, 等. 紫杉醇+卡鉑聯合與不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效果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J].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3, 30(1): 126-132.
中華醫學會,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雜志社.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J]. 中華腫瘤雜志, 2018, 40(12): 935-964.
EISENHAUER E A, THERASSE P, BOGAERTS J, et al. 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revised RECIST guideline (version 1.1)[J]. Eur J Cancer, 2009, 45(2): 228-247.
潘雁,徐云華,王韡旻,等. FACT-L中文版4.0用于肺癌化療患者生命質量測定的分析研究[J].中國衛生資源, 2010, 13(6): 265-267.
宋琳, 韓蕓, 魏麗群, 等. 貝伐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卡鉑方案對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相關細胞生長因子及腫瘤標志物的影響[J].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20, 23(6): 510-513.
戴麗, 王小華, 楊萬春, 等. 貝伐珠單抗聯合TP化療方案對晚期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質量和血清腫瘤標志物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1, 21(11): 2174-2178.
閆秀娟. 貝伐珠單抗+紫杉醇+順鉑化療治療晚期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1, 21(22): 97-98.
孫麗艷, 張軍, 葛星劍, 等. 貝伐珠單抗聯合TP化療方案治療晚期非鱗癌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9, 18(15): 1631-1634.
作者簡介:李蕭蕭,碩士研究生,住院醫師,研究方向:肺癌診療。